新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宗教现象解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作为一个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聚集地,未来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及信仰情况影响深远,其受新媒体的影响因子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通过解析在新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网络宗教生活的独特性,力求正确评价高校宗教的社会作用,为制定高校宗教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宗教;对策
  宗教关系作为我国政治、社会领域中的一重大关系,统一战线需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工作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由此,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宗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是我们面临的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作为青年接受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重要时期,不仅是求知的重要时期也是其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宗教的影响就不容忽视和置之不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规模第一的国家,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快速发现,不仅仅飞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传媒方式、教育内容和形式、经济和社会日常的诸多方面,同时也给各种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快捷平台,好不夸张的说,其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当然,宗教传播,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上及口述传播,借助网络这个新媒体平台,大量宗教文化及价值观进行传出,并使其具备了与传统宗教行为完全不同的全新特征,为宗教活动搭建了新的场地。
  中国网民中,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处于高位,学历结构占比中,大学本科为11.8%。高校作为一个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聚集地,未来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新网络时代下的宗教活动要科学引导,不能忽视不管。加强高校网络宗教活动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统战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1 宗教与网络宗教
  社会科学认为,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自然出现的,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其主要的特点是相信在现实的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者实体。而这种神秘的力量或实体统管着天地万物,并且拥有绝对的权威。其主宰自然的进化,决定着人世的所有命运。信奉的人对这一神秘力量产生了敬畏,进而崇拜,由此有相应的信仰认知以及对应的仪式活动。简而言之,宗教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其体现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传统的宗教通过文书、典籍等文本,以人格神、图腾等象征性符号,以宗教组织和神秘的教义规则为媒介,通过以说教为主的方式,建构独特神学色彩的场景,进行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交通工具的拉近,电台电视的问世,都给信息传输带来了新的革命。毫无例外,网络的出现,更使得信息传送不仅仅突破时间的限制,更突破了空间的局限。宗教的传播当然也随着这些革命性发展而不断地革新。1926年美国无线电台广播《新约》;20世纪50年代,基督教利用电视对信徒进行布道;20世纪80年代,有教徒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教堂礼拜、宗教仪式和信息交流等等,网络作为宗教传播的新场地已毋庸置疑,而这种在网络中存在的宗教形态被称之为网络宗教。
  2 网络宗教的特性
  基于对网络和网络空间的理解,网络宗教主要有两类形式:现实宗教的网络投射和宗教的网络创生。宗教的网络创生指,由于网络虚拟性所决定的,有别于现实社会的宗教活动和组织形式。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网络成为宗教性信仰的核心,因此,网络宗教还不能被视为是独立的宗教形态。
  网络宗教主要有五种特征:
  2.1 全球性
  网络是跨越地域,跨越空间的传播媒体,也就是说,其传播不受形态介质的影响,也不受传播时差的影响。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随时查询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只要网络上有人传播。并且可以和不同的人跨时域地域进行探讨、在网络以虚拟的身份参加宗教活动。教会与教会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形成系统的枝干状或环状网络教会。好不夸张的说,网络宗教突破了国家、地区的局限。
  2.2 虚拟性
  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其存在形态是无形的,是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作为存在形式。网络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参与网络之中的主体“人”,都是虚拟的身份,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存在时虚拟的,其性格描述、生活背景,甚至性别都可以是虚构的。这使得部分人本身就在网络平台把自己虚拟成另外一种生活状态,构建一些想象的空间,为虚拟化理解宗教的一些教义提供了天然的场地,并且使得网络宗教行为更具有包容性,更容易满足不同信教群体的想象和愿望。
  2.3 开放性
  在传播方式上,网络传播具有散射性、针对性等各种特性,网络宗教也集大众、小众、群体传播方式于一体。从网络宗教行为主体和内容来看,可以对所有人开放,只要你有链接,信教的人群和不信教的群众都可以浏览、下载相关资料,并进一步参与相关的一些虚拟或实体的活动中去。
  2.4 平等性
  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阐述自己的宗教信仰观点和感悟。网络宗教活动的虚拟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宗教活动的参与者存在一定的平等性,没有任何的阶级、文化水平等要求,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操作知识,都可以畅游其中,成为网络生活的参与者。同时,在网络普遍平台上,参与者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平等的,其参与感和主导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平等的对待。   2.5 互动性
  网络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单向传播的平台,更是一个可以互动的平台。网络宗教借助互联网这一特性,提供平台供宗教信仰者彼此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络虚构活动场地,声形并茂,使交流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沉浸在宗教环境中。同时也通过网络宗教文化的多样性传播,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教派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沟通。
  3 新网络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宗教活动现状
  3.1 交流载体多样性
  随着网络等普及及飞速发展,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载体工具也越来越多。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接触网络更容易、学习网络工具更迅速等群体,其获取信息、交流的渠道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等贴吧、微博等,Twitter、QQ直聊工具等,微信等也成为了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交流载体的多样性也给宗教传播带来了新的途径和领域。
  3.2 宗教生活无规律性
  大学课程形式多样,且可以自己选择部分课程,导致各自学习时间差异,再加上手机网络的便利,有宗教信仰者可以随时随机进行宗教知识学习,并和其它地域空间的人员进行交流,除了传统信仰的固定活动外,网络宗教活动则无规律可循,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3.3 传播途径开放性
  网络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信息获取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传播途径对大家开放,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想搜索信息,总会找到相应等链接去获得。网络解密、网上求签、网上虚拟朝拜、网络教堂等特殊网络空间开发给大家,你可以随时参加并获得你想要的解答或释放。大学生在这一信息开放的平台下,获取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存储,也相应地会提高研判能力。然而信息的多样性也同样会给大学生带来大量扰乱信息,而可能导致思想的迷惑或不确定,更有甚者会扰乱大学生正常的判断力。
  3.4 隐秘性
  网络宗教活动开展的形式具有虚拟化的特性,参与者的身份也可能是虚拟的。不仅如此,网络宗教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单独、快速而又不明显的参加虚拟宗教活动,周围人不轻易发现其参加宗教活动的痕迹。网络部分宗教区域经过特殊的编码处理,也不轻易为外人所搜寻到,这使得宗教活动本身也具有隐秘性,参与者也自然具有隐秘性。
  4 新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应对网络宗教的建议
  相比传统宗教,网络宗教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作用更大。宗教信仰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表现,科学正确的宗教态度会给大学生带来正面的思想促进,反之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大学生走入社会后个体思想,甚者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机制建设、网络管理、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等方面探索应对策略,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相适应。
  4.1 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大学期间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安全管理、学风教育、卫生教育等的集合,大学生思想动态、理想信念也包含在内,如果提高大学生主动性,引导大学生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从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相应的管理部门建设,应急机制建设,处理宗教矛盾干预政策建设等,构建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确保大学生处在一个公平公正有规矩可循有政策可依的校园环境中,给大学生正常的宗教活动提供一个客观的生态环境,同时保护大学生远离不良的宗教活动。
  4.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不仅仅在校园中,而且要在网络校园中,加大科学知识宣传和文化宣传,营造科学务实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讲座活动等,将科学的哲学观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不避讳也不忌讳宗教文化学习,可以通过选修课等形式揭开宗教知识神秘面纱,通过客观的学习去了解宗教文化认识宗教文化,培养大学生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勇敢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4.3 加强校园网络监管
  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强对网络宗教活动的监控,保障大学生正常网络宗教活动的自由及有序进行,坚决打击不良网络宗教活动,使其负面影响到最小。由于网络载体的多样性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徐以骅.宗教与美国社会:网络时代的宗教(第3辑)[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2-5,29-30.
  [2]戴传江.网络宗教析论[J].当代宗教研究,2003(02).
  [3]孟涛.网络宗教问题研究的视角与展望[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02).
  [4]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86.
  [5]张承安.电子传播时代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解析[J].科学与无神论,2012(05).
  [6]左鹏.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解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09).
  [7]陈东英.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J].学术论坛,2008(08).
  [8]冼德庆.当前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及其预防对策[J].兰州学刊,2007(02).
  作者简介
  董元(1982-)女,陕西省商洛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西安邮电大学。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出现了各种新兴的法律问题,这些新出现的法律问题给法学的研究提出个更高的挑战。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衍生出了各种矛盾和纠纷,都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解决,所以法学基本理论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历史时代不断变化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法律的最大功效,为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实用主义;当代法学;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活动,隐喻主要指的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隐喻思维意识,能够使变化中的现实呈现出概念化特点,以便于对抽象事物及复杂状况的理解。近年来,隐喻思维在政治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次研究将着重对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所体现的隐喻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隐喻思想对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911事件”;美国外交政策;隐喻思想  近年来,隐喻在政治
期刊
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为我国发展文化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中融入影视文化的传播,在检验中国影视发展整体水平的同时,可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能够抓住机遇,推动我国影视业的发展。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影视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浅析,同时寻求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优化我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影视文化;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  “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期刊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人们追求便捷、简单等的生活。这种便捷、简单也凸显在现代人们的家具之中,使得现代家具虽拥有折叠的便捷性,但却失去了古代那种屏风艺术之美。本文在探析西周时期的“邸”、汉唐时期“屏风”、明清时期“屏风”之浮雕艺术的沿革的过程中所凸显的艺术之美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当代家具设计应追求和谐之美与精湛工匠技艺和当代家具应蕴含内在的文化精神两点启示,以此为当代家具设计者设计出
期刊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很重视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到,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中国古代的屏风也是一种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从传承与弘扬中国古代屏风艺术是中国家具与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和传承与弘扬中国古代屏风艺术是现代家具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对传承与弘扬中国古代屏风艺术的必要性作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以屏风为文化载体,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综合利用多种媒介弘扬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产品众筹含义的说明,对当前产品众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人们的视角从传统的甲乙方投资转为依托互联网这个强有力的平台来进行大众集资,进而推进创新产品的催生与普及。以产品众筹商业模式的优势和发展障碍为基础,从产品众筹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补救措施。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未来产品众筹商业模式将会趋于移动化、等级化、透明化、草根化和生活化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克服筹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深入,互联网越来越多应用到各领域中。如今大学生考证潮流兴起,结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研究企业与大学生的交流平台,促进高校大学生与企业劳动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基于大数据,搭建“校园邦”多位一体大学生服务平台,实现将大学生考证需求、求职需要、竞赛爱好结合在一起的多位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利用大数据思维,做好联系人才和企业的强力纽带。  【关键词】大数据;多位一体;就业服务平
期刊
摘 要 新世纪黔北仡佬族作家,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他们在本民族文化的熏染下,自觉展现本民族文化形态,对民族生存环境及个人生存状态进行独具匠心的审视和描写。在他们的探索与追寻中,体现了当代仡佬族作家对文学艺术探索的勇气,使仡佬族文学在本民族的土壤上结束重重硕果。冉正万的《银鱼来》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涌现的佳作。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出了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特征。  【关键词】《银鱼来》;文学
期刊
摘 要 苗族的铜鼓舞以雷山苗族铜鼓舞最具备代表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苗族铜鼓舞的音乐元素、动作元素以及舞蹈路线元素等,然后以音乐元素中的鼓点作为核心,对铜鼓舞的舞蹈动作等进行联系性教学,可以让学习者更快掌握苗族铜鼓舞本身的动作要领等,达到理想的舞蹈教学效果。  【关键词】苗族;铜鼓舞;舞蹈元素;舞蹈教学  苗族有非常多具备悠久历史的舞蹈,比如木鼓舞、皮鼓舞以及铜鼓舞等,这些都重复吸收
期刊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步伐。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政治高度上确立了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充分意识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本文将对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做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自由贸易区;战略  在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自贸区战略在中国发展全局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以下将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