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开展研究性学习新途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旨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的学习,包含有观察、实验、发现、猜想、验证等实践部分,要想把数学研究性学习开展好,就必须进行数学实验,但传统意义上的数学实验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几何画板》教学软件提供了画点、画线(线段、射线、直线)、画圆(正圆)的工具,以及旋转、平移、缩放、反射等图形变换功能,可以对图形对象进行求坐标、算距离等测量与计算,研究诸如运动与变换这样的非欧几何问题,能够绘制各种平面图形、动画和运动、立体透视图形,构造动态数学模型和数据图表。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能根据制作的动态图形,进行观察、实验、发现、猜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几何画板》开展好研究性学习。下面,我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开展研究性学习新途径”以一节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教师:屏幕上是一幅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运行图,请同学们说说,木星、地球等的轨道是什么?(图略)
  学生(众):是椭圆形轨道.
  教师:很好,这些椭圆轨道上的各点有没有统一的几何特征?
  学生:……
  教师:形缺数时难入微——下面请那位同学来做做看椭圆轨道上各点的几何特征是什么?注意:按屏幕上的提示去做,其它同学通过观察去理解).
  有了这样的动画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所学的知识证明这一图象事实的兴趣。
  学生1:(这位同学做的很认真)
  教师:下面请那位同学说说自己对椭圆上点的几何特征的理解?
  学生2:P点变化时,|PF1|、|PF2|都有在变化,但|PF1| |PF2|却没有变化.
  学生3:根据同学2的理解,使我联想到前面圆的定义.在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所以,椭圆的定义应该是:在平面上,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和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学生4:同学3说的不全对,因为,我看到同学1在做”动手做”时, |PF1| |PF2|的值与|F1F2|不相等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 PF1 PF2的值与F1F2相等时,P点的轨迹不是椭圆,而是一条线段.
  学生5:还有一点要注意,当F1和F2重合时,P点的轨迹是圆.
  教师:同学3通过观察、联想、类比最后给出了椭圆的定义,这种做法是很好的,同学们都要学习;但是,同学4和5的认识更深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有这种探究精神,在概念的学习中要充分挖掘其内涵.谁能在同学3、4、5的基础上准确的给出椭圆的定义?
  学生6: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这个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学生7:我们在学习椭圆概念时应特别注意与的关系.当|PF1| |PF2|>|F1F2|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当|PF1| |PF2|=|F1F2|时,点P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在学习概念时,一定要注意限制条件.
  …本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图形的功能和测算功能,学生能根据制作的动态图形,进行观察、实验、发现、猜想,使学生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应用意识,是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要想把数学研究性学习开展好,就必须进行数学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教学与应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机房的维护和管理是关键。为此,本文就高校机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房 维护 管理 高校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81  21世紀作为信息时代
【摘 要】教师的言语行为一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在本篇论文中论述了教师言语行为的内涵,进而又讨论了其言语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意义。以此可以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师言语行为 小学语文 内涵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
【摘 要】继高考改革之后,高中语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想而知语文的重要性在日益增长。高中语文所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做到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孕育的璀璨文化。  【关键词】古诗词 华夏文明 独特魅力 用心体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们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值得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67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引导学生掌握一种信息沟通方式的需要。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几种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发表个人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写作 写作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
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设问,既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一种艺术.“善问”是教学启发性的集中表现,而“善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登上知识的宝殿.所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从优化课堂提问效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谈一谈.  目的明确,
【摘 要】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来看,教学创新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进行了探究与思考,期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