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全体小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时候,不能不成为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人,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品味到课程的趣味,深入认识写作这件事,并且在深入认识写作的同时,克服自我的毛躁心理、闭锁心理和厌倦感。由此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实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创新。对此,应深入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当下的小学生遇到的写作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不足
小学生不仅仅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个人的写作基本功,同时也无法让自我的写作积极性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升华,这也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得到,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写出好文章的重要评判依据。学生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显得勉为其难、无动于衷、百无聊赖,而是应该在写作的同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和努力去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同时令自我的写作潜力被激发而出,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空间才能在无形中得到重大的拓展。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要想使小学习作教学取得更好成效,一定要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比如有的教师在实施“读写结合”模式方面缺乏创新,尽管阅读与写作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但存在渗透性、持续性以及效能性不强的问题。有的教师则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探究式教学、互联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不注重强化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通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储备
要想提高习作能力,需要具备足够多的素材,而素材缺乏正是学生习作时面对的首要问题。学生自身经历不丰富,对事情的感受和思考往往也不细致,导致在习作时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素材缺乏的问题,只要具备丰富的素材,学生在习作时就很容易想到该写什么,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具可读性。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等课外活动,并鼓励他们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发现有趣的事物,这样他们后续就能将这些内容运用于习作;另一方面,教师可帮助学生挑选适合他们认知的书籍,如中外的经典故事,鼓励学生多阅读,逐步增加其阅读量。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匮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结合课文详细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习作中常用的手法,了解一篇优秀的文章由哪些因素组成。
如教学《观潮》时,针对学生习作词汇匮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观潮》中运用的词汇的意思逐一讲解,如“弥漫、矗立、若有若无、人山人海、沸腾、贯穿、浩浩荡荡、天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在形容事物上起着什么作用,然后鼓励学生记下这些词汇并尝试造句练习。这样,他们就可以将之运用于自己的习作,提高文章的质量。针对学生文章条理不清晰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详细讲解《观潮》这篇文章的叙事方式,让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逐渐展开的,从“上午潮来”再到“午后潮去”。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好地描述一件事情的发展的表达方法,可以保证其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理解。针对学生语文习作中表达方式不丰富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分析《观潮》一文运用到的多种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些修辞手法造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如何丰富自己的习作语言,让文章更加生动和形象,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种多角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中应该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如何让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和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视频引路,点燃习作热情
习作教学主要的难题在于学生缺乏动笔的热情,而不想动笔的原因就是缺乏习作素材,以至无话可写。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现状分析,他们生活经验匮乏,社会实践不足,因而对人、物与事的看法与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信息技术以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把学生带入具体生活情境,点燃他们的习作热情,从而突破习作教学的难题。
例如,教学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时,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微视频开启习作教学的愉快之旅。课前,教师布置活动:利用假期,跟父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公园、动物園、小树林、田野等等,观赏风景、拍摄视频、记录快乐时光,既为习作需要,也为成长留下珍贵的记忆。教师同时提醒学生,弄清“好地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怎么去、这个“好地方”有哪些特色值得推荐。课堂上,教师播放学生拍的视频,然后让他们自己当导游来解说。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当起小导游来,一个个眉飞色舞,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色彩缤纷的人民公园、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热闹非凡的动物王国等如在眼前。信息技术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整理散落零星的时光碎片,调动多种感官,突破时空局限,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可感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促使学生产生习作的热情和动力.
(三)依托文本的精彩处进行仿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章文质兼美,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依托文章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在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仿写是小学生写作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在仿写过程中体验写作成功的快乐,在提高写作手法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匆匆》为例,作者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给予时间生命,并将时间人物化,同时表达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从我们身边流走的。在阅读到作者感叹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复阅读相关语句,对句子的内涵进行品味,体验作者使用的拟人表达方法,之后仿照“( )的时候,日子从( )”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在品味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生活与写作进行连接,可以从玩耍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练字的时候等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训练,以感叹日子的悄然离去。通过仿写,学生能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能提高造句的能力,进而培养独立写作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着眼于提升小学语文习作的地位,引导学生加强对小学语文习作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小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优化对策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55-56.
[2]王运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112-113.
[3]韦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课外语文,2018(22):133.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创新。对此,应深入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当下的小学生遇到的写作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不足
小学生不仅仅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个人的写作基本功,同时也无法让自我的写作积极性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升华,这也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得到,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写出好文章的重要评判依据。学生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显得勉为其难、无动于衷、百无聊赖,而是应该在写作的同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和努力去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同时令自我的写作潜力被激发而出,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空间才能在无形中得到重大的拓展。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要想使小学习作教学取得更好成效,一定要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比如有的教师在实施“读写结合”模式方面缺乏创新,尽管阅读与写作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但存在渗透性、持续性以及效能性不强的问题。有的教师则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探究式教学、互联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不注重强化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通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储备
要想提高习作能力,需要具备足够多的素材,而素材缺乏正是学生习作时面对的首要问题。学生自身经历不丰富,对事情的感受和思考往往也不细致,导致在习作时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素材缺乏的问题,只要具备丰富的素材,学生在习作时就很容易想到该写什么,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具可读性。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等课外活动,并鼓励他们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发现有趣的事物,这样他们后续就能将这些内容运用于习作;另一方面,教师可帮助学生挑选适合他们认知的书籍,如中外的经典故事,鼓励学生多阅读,逐步增加其阅读量。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匮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结合课文详细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习作中常用的手法,了解一篇优秀的文章由哪些因素组成。
如教学《观潮》时,针对学生习作词汇匮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观潮》中运用的词汇的意思逐一讲解,如“弥漫、矗立、若有若无、人山人海、沸腾、贯穿、浩浩荡荡、天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在形容事物上起着什么作用,然后鼓励学生记下这些词汇并尝试造句练习。这样,他们就可以将之运用于自己的习作,提高文章的质量。针对学生文章条理不清晰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详细讲解《观潮》这篇文章的叙事方式,让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逐渐展开的,从“上午潮来”再到“午后潮去”。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好地描述一件事情的发展的表达方法,可以保证其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理解。针对学生语文习作中表达方式不丰富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分析《观潮》一文运用到的多种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些修辞手法造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如何丰富自己的习作语言,让文章更加生动和形象,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种多角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中应该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如何让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和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视频引路,点燃习作热情
习作教学主要的难题在于学生缺乏动笔的热情,而不想动笔的原因就是缺乏习作素材,以至无话可写。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现状分析,他们生活经验匮乏,社会实践不足,因而对人、物与事的看法与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信息技术以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把学生带入具体生活情境,点燃他们的习作热情,从而突破习作教学的难题。
例如,教学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时,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微视频开启习作教学的愉快之旅。课前,教师布置活动:利用假期,跟父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公园、动物園、小树林、田野等等,观赏风景、拍摄视频、记录快乐时光,既为习作需要,也为成长留下珍贵的记忆。教师同时提醒学生,弄清“好地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怎么去、这个“好地方”有哪些特色值得推荐。课堂上,教师播放学生拍的视频,然后让他们自己当导游来解说。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当起小导游来,一个个眉飞色舞,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色彩缤纷的人民公园、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热闹非凡的动物王国等如在眼前。信息技术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整理散落零星的时光碎片,调动多种感官,突破时空局限,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可感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促使学生产生习作的热情和动力.
(三)依托文本的精彩处进行仿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章文质兼美,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依托文章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在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仿写是小学生写作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在仿写过程中体验写作成功的快乐,在提高写作手法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匆匆》为例,作者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给予时间生命,并将时间人物化,同时表达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从我们身边流走的。在阅读到作者感叹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复阅读相关语句,对句子的内涵进行品味,体验作者使用的拟人表达方法,之后仿照“( )的时候,日子从( )”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在品味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生活与写作进行连接,可以从玩耍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练字的时候等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训练,以感叹日子的悄然离去。通过仿写,学生能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能提高造句的能力,进而培养独立写作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改革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着眼于提升小学语文习作的地位,引导学生加强对小学语文习作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小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优化对策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55-56.
[2]王运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112-113.
[3]韦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课外语文,2018(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