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尊重学生问题意识,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学生课堂思维只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不懂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新课程标准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亲其师,言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情感教育课,教师要主动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拉家常、交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他们的距离。
2.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时,教师应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哪怕所提问题十分幼稚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更多学习中的问题。防止在语言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1.了解学情——因势利导。教师要扮演好诱导提问的角色,就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学有所得。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利用迁移规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并重视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谈话、练习、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原有基础,这是备课、备学生的前提。这是诱导提问准备阶段。
2.激发情趣。针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架设起探索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题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这样引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维自然会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活动。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有问”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一点时间思考,也就难以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科学创设问题,设计关键的问题,提供感悟的契机,创设思维的氛围,启发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取知识。
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孔子”的机会,设法让学生“钻空子”使学生意识到有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愿意多提问题、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3.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独占上课时间,尽量采用少讲、精讲、讲重点的方法,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去提问。对浅显易懂的内容一般不讲,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懂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教师——学生、学生——教师这种纵向提问形式,也要采用学生——学生横向提问形式,鼓励学生之间质问、讨论、辩论。从而造就一种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探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授人以渔,让学生“会问”
1.引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质疑。比如对宋祁《玉楼春》的鉴赏,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的做法,提出这些问题: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那些景色?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直接。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后问。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经过阅读思考,进一步质疑:对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历朝历代评论家都给予盛赞。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曾这样评价:“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但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古人的评价是不是恰如其分?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熟感。
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钻研而后问。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确实好,理由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从写作技巧上来说确实想象新颖,别致生动。诗人运用通感,化静为动,写出了繁花盛开、蜂蝶争喧的春意盎然的景象。可是也有极个别学生认为:古今名家对这一句的评价有些不恰当。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是矛盾的,这样矛盾的诗句还当得起那么多古今名家的溢美之词吗?“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到底好还是不好?到底词的上下阕之间意境和抒情基调是不是矛盾的呢?这一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有时甚至让老师始料不及。
4.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后问。学生在经过钻研、查找资料、反复讨论之后得出结论: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并不矛盾,作者正是因为看了这样明媚的春景才产生了失意和伤感,正是为了用这样明媚的春景来反衬内心的失意和伤感,所谓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这正是反衬手法的妙用啊。接着,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问题就会产生:古典诗歌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这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击中关键,具有“揭示规律”、“独创”、“发现”之特征,课后只要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小结,往往是一篇很好的诗歌鉴赏小论文。这时候,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这时候,学生也已初步具有了向语文高深领域冲击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犹如“一石”会激起千层“浪”。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有疑而问,有疑就问;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而造就一批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亲其师,言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情感教育课,教师要主动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拉家常、交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他们的距离。
2.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时,教师应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哪怕所提问题十分幼稚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更多学习中的问题。防止在语言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1.了解学情——因势利导。教师要扮演好诱导提问的角色,就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学有所得。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利用迁移规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并重视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谈话、练习、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原有基础,这是备课、备学生的前提。这是诱导提问准备阶段。
2.激发情趣。针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架设起探索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题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这样引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维自然会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活动。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有问”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一点时间思考,也就难以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科学创设问题,设计关键的问题,提供感悟的契机,创设思维的氛围,启发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取知识。
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孔子”的机会,设法让学生“钻空子”使学生意识到有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愿意多提问题、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3.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独占上课时间,尽量采用少讲、精讲、讲重点的方法,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去提问。对浅显易懂的内容一般不讲,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懂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教师——学生、学生——教师这种纵向提问形式,也要采用学生——学生横向提问形式,鼓励学生之间质问、讨论、辩论。从而造就一种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探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授人以渔,让学生“会问”
1.引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质疑。比如对宋祁《玉楼春》的鉴赏,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的做法,提出这些问题: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那些景色?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直接。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后问。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经过阅读思考,进一步质疑:对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历朝历代评论家都给予盛赞。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曾这样评价:“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但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古人的评价是不是恰如其分?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熟感。
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钻研而后问。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确实好,理由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从写作技巧上来说确实想象新颖,别致生动。诗人运用通感,化静为动,写出了繁花盛开、蜂蝶争喧的春意盎然的景象。可是也有极个别学生认为:古今名家对这一句的评价有些不恰当。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是矛盾的,这样矛盾的诗句还当得起那么多古今名家的溢美之词吗?“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到底好还是不好?到底词的上下阕之间意境和抒情基调是不是矛盾的呢?这一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有时甚至让老师始料不及。
4.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后问。学生在经过钻研、查找资料、反复讨论之后得出结论:词的上下阕之间的意境和抒情基调并不矛盾,作者正是因为看了这样明媚的春景才产生了失意和伤感,正是为了用这样明媚的春景来反衬内心的失意和伤感,所谓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这正是反衬手法的妙用啊。接着,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问题就会产生:古典诗歌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这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击中关键,具有“揭示规律”、“独创”、“发现”之特征,课后只要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小结,往往是一篇很好的诗歌鉴赏小论文。这时候,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这时候,学生也已初步具有了向语文高深领域冲击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犹如“一石”会激起千层“浪”。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有疑而问,有疑就问;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而造就一批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