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法,对教育的发展作用不可忽视。两者相互联系、依存,它们的融合发展将为人才培养提供更高效的教学路径。在当今时代大发展大变革背景之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既是创新型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创造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已经离不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二者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受到高校的普遍应用。同时,二者的后续融合发展需要创新教育的引领才能走得更为长远。本文基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深入探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遇到的窘况以及该如何选择路径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13-03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202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VI061)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这两个词便成了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流行词汇,而唯有二者融合才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术界也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必要性”的问题上相继达成了共识。而国内教育环境对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友善,二者融合发展的脚步还异常艰难。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推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跳出两种教育模式的禁锢,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探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策略和路径。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概念
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为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最初的形态。很久以来,通识教育一直是等级制社会制度下贵族的特权,是精英模式的教育[1]。通识教育在不同的阶段、不同视角下有着多维度的内涵。19世纪初,帕克德教授从课程视角的角度研究了通识教育,并将其界定为一种综合的、古典的、强调文学素养的教育,它适合在学生进入某一专业之前应用[2]。1828年《耶鲁报告》从培养目标的维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发挥学生才智,摒弃偏见和教条主义,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使其成长为一个不仅有思想而且素质高的合格公民的教育;1945年《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从教育目标的层面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将其界定为自由与人文传统观念的结合体和传播工具[3]。通识教育在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社会需求下不断发展。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也是“贯通、融通”的意思,即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学会观察、懂得社会的本质,明确自己的定位以及了解国家、世界”[4]。通识教育的应用侧重学生的基础培养,包括语言、历史、文化、科普以及个体性格的导向,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向学生传递时代文化的精髓,使其成为学生的生活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它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理念,以此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在心智、情感、精神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人,而并非只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它强调在能力和生活能和谐发展的成果。
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诞生于中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是自由教育世俗化的表现[3]。专业教育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而准备的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得到充分发展,以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终目标。其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方面的定义。从狭义来看,专业教育更多地体现学校教育的“专业”,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职业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从广义来看,将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学校培养的人才和市场联系在一起,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凸显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首先就要打破传统束缚,跨越不同学科的边界,实现紧密融合。融合过程不能只是理念和实践应用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发展成为一种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高效人才培養模式。这种模式不能脱离和抛弃学生本专业的知识,应使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消失,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发展[5]。
因此,高校应建立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本科课程,促进学生的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的融会贯通,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添砖加瓦。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必要性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需求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实践检验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启发人才的重要手段。追溯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现实的社会需要以及强烈的政策号召。
1.历史追溯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由于我国大学教育起步比较晚,故通识教育的推崇相对滞后。但是若从教育思想流源的维度上来讲,我国古代就有了“通识教育”。《易经》中提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在学习时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便可使知识融会贯通、炉火纯青。
2.政策号召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一《纲要》是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给出的第一个重大教育规划性文件,其中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6];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也再次重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若想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以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教学理念的本科教育,使本科生积累专业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道德品质。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不仅符合学科教学目的的要求,其长久进行还能实现高教育质量成果的取得,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更上一层楼。 3.社会需求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1世纪的社会需求不再满足单一的专业人才,同时掌握多个专业知识、具备强大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最受时代发展的青睐。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如今,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正义感、责任淡化、混淆是非、理论与实践分离,缺乏大学生该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用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刻不容缓。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下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概述
创新是人类基于现有的物质文明、材料、思想、事物进行再升级、发展的活动过程。而创新人才,就是指那些能够为社会发展进行创新劳动的人才,这些创新劳动也必须能够为社会贡献实际性的成果。这些人才所具备的创新意识、观念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创新是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还要具有持续的创新热情,清晰的创新思维和敢于尝试、大胆创新的态度。因此,在如此高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要更加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成长[7]。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关联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以及创新人格拔尖的创造型人才。显然,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有创新教育的参与,因此就有了创新型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看似独立,实则是相互联系、促进的。所以,为了实现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目标,提升国民素质,高校需引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课程,这样学生各方面的学科基础才会得到巩固、提升。本科教育通过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与促进,使得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积累,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道德品质。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高素質创新人才。因此,创新型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延伸。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下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成长和素质养成。创新素质的养成要关注创新意识的强烈性、思维能力的突出性和创新人格的严谨性。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育与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行。本文尝试提出以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一)催生创新意识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首要前提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待某一事物的认知水平、发展、特性认识的表现。人们能够依据创新意识调整活动的方向,甚至改变活动的性质。它是一种稳定的、具有活力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起点。高校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前提,这启示人们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高等教育培养理念。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创新意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在日常教学中,不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教师都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相信学生并尊重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树立创新理念,引导创新课堂氛围;其次,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发展,拓宽学科视野,打破学科壁垒、院系壁垒与专业壁垒,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创新往往产生于跨界思考与交叉学科。为防止因过度“专业化”而导致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专业领域,高校应该增大通识课程的学分比例,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而融合地发展。
(二)培养创新思维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核心要义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它指导了创新活动的方向,为创新活动提供思路。因此创新思维往往能够推陈出新,甚至违背常理,发现问题的本质,给出更多解决方案,形成更高效的执行过程,产生新颖、独到、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所以,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培养的下一关键步骤,就是创新思维的挖掘。
培养创新思维,一是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给课堂注入活力。有效而正确的引导是学生创新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传统课堂教学中讲台“教师一言堂”变为以引导学生踊跃思考、敢于质疑、勇敢批判的“大家堂”,避免“满堂灌”的低效教学,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思维碰撞,创新思维就会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二是要形成讨论、交流与合作的课堂氛围,在高校课堂中,要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积极鼓励,产生沟通,使课堂的氛围处于高涨的状态,以更具思维考验的内容激发思考,获得思维经验的积累。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机会与学生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讨论辩证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的特性,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在交流中使学生成长,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用独特的思维看待问题。
(三)激励创新行为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题中之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获取成果的过程。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都不能离开实践的参与。”[8]一种创新意识的觉醒、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只是观念的层面,要想将其转化为实际创新行为,需要进行实践的检验。目前高校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前人空洞的经验而缺乏实操的演练,导致学生书本与社会严重脱节,因此,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题中之义,便是要激励和形成创新行为。
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做出表率,推出实践平台。高校应增加教学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备,结合专业需求恰当地增设一些实践课程,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其次,高校应组织课外创新活动,丰富课外生活,组织大量有意义且正能量的例如学术沙龙、户外素质拓展、科技创新大赛以及专题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发展。
(四)塑造创新人格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最终目的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个性品质,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是个体品质和德行的表现。创新人格的特点,是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敬业爱岗,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创新人格能够驱使社会人才保持工作激情、创新热情、高度自律并具有不可磨灭的意志力。在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教师要维护学生的创造热情,为学生创新提供沃土,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鼓励并给予拥有创新热情的同学积极回应;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苦难,坦然接受失败,吸取教训,不能盲目否决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能过于盲目地鼓励学生,而是应教导学生,无论成败如何,保持创新毅力、形成正确的创新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高等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它应该培养的是个性化、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创新机制引领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解决通识教育如何科学有效地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还能让人们更加确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尽管在创新型人才视域下两者的融合有着明确和清晰的可行性路径,但还要靠时间和实践进行检验,继续探析。
參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04):80-96.
[2]罗娟.通识教育视野下幸福课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J].高教学刊,2017(12):80-81.
[3]胡晓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刍议[J].教育评论,2014(10):15-18.
[4]林建华.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N].光明日报,2015-12-25(13).
[5]何跃,谭力,余雅洁.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04):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1-12-28)[2020-03-20]. https://www.pkulaw.com/chl/30d3781a2101b4cfbdfb.html.
[7]李燕.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谈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4(03):15-16.
[8]冯承金,潘建红.论创新教育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73-678.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13-03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202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VI061)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这两个词便成了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流行词汇,而唯有二者融合才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术界也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之必要性”的问题上相继达成了共识。而国内教育环境对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友善,二者融合发展的脚步还异常艰难。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推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跳出两种教育模式的禁锢,在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探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策略和路径。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概念
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为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最初的形态。很久以来,通识教育一直是等级制社会制度下贵族的特权,是精英模式的教育[1]。通识教育在不同的阶段、不同视角下有着多维度的内涵。19世纪初,帕克德教授从课程视角的角度研究了通识教育,并将其界定为一种综合的、古典的、强调文学素养的教育,它适合在学生进入某一专业之前应用[2]。1828年《耶鲁报告》从培养目标的维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发挥学生才智,摒弃偏见和教条主义,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使其成长为一个不仅有思想而且素质高的合格公民的教育;1945年《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从教育目标的层面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将其界定为自由与人文传统观念的结合体和传播工具[3]。通识教育在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社会需求下不断发展。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也是“贯通、融通”的意思,即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学会观察、懂得社会的本质,明确自己的定位以及了解国家、世界”[4]。通识教育的应用侧重学生的基础培养,包括语言、历史、文化、科普以及个体性格的导向,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向学生传递时代文化的精髓,使其成为学生的生活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它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理念,以此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在心智、情感、精神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人,而并非只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它强调在能力和生活能和谐发展的成果。
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诞生于中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是自由教育世俗化的表现[3]。专业教育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而准备的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得到充分发展,以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终目标。其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方面的定义。从狭义来看,专业教育更多地体现学校教育的“专业”,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职业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从广义来看,将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学校培养的人才和市场联系在一起,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凸显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首先就要打破传统束缚,跨越不同学科的边界,实现紧密融合。融合过程不能只是理念和实践应用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发展成为一种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高效人才培養模式。这种模式不能脱离和抛弃学生本专业的知识,应使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消失,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发展[5]。
因此,高校应建立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本科课程,促进学生的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的融会贯通,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添砖加瓦。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必要性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需求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实践检验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启发人才的重要手段。追溯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现实的社会需要以及强烈的政策号召。
1.历史追溯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由于我国大学教育起步比较晚,故通识教育的推崇相对滞后。但是若从教育思想流源的维度上来讲,我国古代就有了“通识教育”。《易经》中提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在学习时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便可使知识融会贯通、炉火纯青。
2.政策号召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一《纲要》是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给出的第一个重大教育规划性文件,其中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6];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也再次重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若想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以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教学理念的本科教育,使本科生积累专业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道德品质。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不仅符合学科教学目的的要求,其长久进行还能实现高教育质量成果的取得,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更上一层楼。 3.社会需求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1世纪的社会需求不再满足单一的专业人才,同时掌握多个专业知识、具备强大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最受时代发展的青睐。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如今,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正义感、责任淡化、混淆是非、理论与实践分离,缺乏大学生该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用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刻不容缓。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下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概述
创新是人类基于现有的物质文明、材料、思想、事物进行再升级、发展的活动过程。而创新人才,就是指那些能够为社会发展进行创新劳动的人才,这些创新劳动也必须能够为社会贡献实际性的成果。这些人才所具备的创新意识、观念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创新是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还要具有持续的创新热情,清晰的创新思维和敢于尝试、大胆创新的态度。因此,在如此高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要更加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成长[7]。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关联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以及创新人格拔尖的创造型人才。显然,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有创新教育的参与,因此就有了创新型教育。这三种教育之间看似独立,实则是相互联系、促进的。所以,为了实现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目标,提升国民素质,高校需引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课程,这样学生各方面的学科基础才会得到巩固、提升。本科教育通过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与促进,使得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积累,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及道德品质。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高素質创新人才。因此,创新型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延伸。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下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成长和素质养成。创新素质的养成要关注创新意识的强烈性、思维能力的突出性和创新人格的严谨性。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育与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行。本文尝试提出以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一)催生创新意识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首要前提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待某一事物的认知水平、发展、特性认识的表现。人们能够依据创新意识调整活动的方向,甚至改变活动的性质。它是一种稳定的、具有活力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起点。高校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前提,这启示人们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高等教育培养理念。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创新意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在日常教学中,不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教师都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相信学生并尊重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树立创新理念,引导创新课堂氛围;其次,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发展,拓宽学科视野,打破学科壁垒、院系壁垒与专业壁垒,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创新往往产生于跨界思考与交叉学科。为防止因过度“专业化”而导致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专业领域,高校应该增大通识课程的学分比例,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而融合地发展。
(二)培养创新思维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核心要义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它指导了创新活动的方向,为创新活动提供思路。因此创新思维往往能够推陈出新,甚至违背常理,发现问题的本质,给出更多解决方案,形成更高效的执行过程,产生新颖、独到、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所以,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培养的下一关键步骤,就是创新思维的挖掘。
培养创新思维,一是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给课堂注入活力。有效而正确的引导是学生创新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传统课堂教学中讲台“教师一言堂”变为以引导学生踊跃思考、敢于质疑、勇敢批判的“大家堂”,避免“满堂灌”的低效教学,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思维碰撞,创新思维就会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二是要形成讨论、交流与合作的课堂氛围,在高校课堂中,要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积极鼓励,产生沟通,使课堂的氛围处于高涨的状态,以更具思维考验的内容激发思考,获得思维经验的积累。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机会与学生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讨论辩证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的特性,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在交流中使学生成长,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用独特的思维看待问题。
(三)激励创新行为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题中之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获取成果的过程。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都不能离开实践的参与。”[8]一种创新意识的觉醒、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只是观念的层面,要想将其转化为实际创新行为,需要进行实践的检验。目前高校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前人空洞的经验而缺乏实操的演练,导致学生书本与社会严重脱节,因此,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题中之义,便是要激励和形成创新行为。
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做出表率,推出实践平台。高校应增加教学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备,结合专业需求恰当地增设一些实践课程,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其次,高校应组织课外创新活动,丰富课外生活,组织大量有意义且正能量的例如学术沙龙、户外素质拓展、科技创新大赛以及专题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发展。
(四)塑造创新人格是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最终目的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个性品质,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是个体品质和德行的表现。创新人格的特点,是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敬业爱岗,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创新人格能够驱使社会人才保持工作激情、创新热情、高度自律并具有不可磨灭的意志力。在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教师要维护学生的创造热情,为学生创新提供沃土,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鼓励并给予拥有创新热情的同学积极回应;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苦难,坦然接受失败,吸取教训,不能盲目否决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能过于盲目地鼓励学生,而是应教导学生,无论成败如何,保持创新毅力、形成正确的创新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高等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它应该培养的是个性化、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创新机制引领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解决通识教育如何科学有效地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还能让人们更加确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尽管在创新型人才视域下两者的融合有着明确和清晰的可行性路径,但还要靠时间和实践进行检验,继续探析。
參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04):80-96.
[2]罗娟.通识教育视野下幸福课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J].高教学刊,2017(12):80-81.
[3]胡晓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刍议[J].教育评论,2014(10):15-18.
[4]林建华.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N].光明日报,2015-12-25(13).
[5]何跃,谭力,余雅洁.以创新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04):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1-12-28)[2020-03-20]. https://www.pkulaw.com/chl/30d3781a2101b4cfbdfb.html.
[7]李燕.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谈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4(03):15-16.
[8]冯承金,潘建红.论创新教育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73-678.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