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的临床分析及防控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临床分析;防控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84—02
  眼内炎是指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房水均受炎症波及的眼内炎性疾病。实际是一种全葡萄膜炎,是一类严重的具有极高致病率的感染性疾病,是眼科手术中破坏性最大的并发症。感染源较为复杂,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其中以外源性眼内炎多见。有报道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52%,巩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为0.049%,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为0.043%,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为0.203%,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0.3—0.4%。如果联合青光眼手术或角膜植入术后发病率还会进一步上升至5%[1]。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资料来源:我科于2012年5月23日行1例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第一天查视力4.9,内眼无明显异常。术后第二天患者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痛不适,查视力:光感,并伴有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浑浊、虹膜纹理欠清、瞳孔区及前房可见黄白色渗出、内眼窥不进,伤口无裂开、前房深度正常,眼压:T+1、不排除眼内炎,即给球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球旁注射庆大霉素1万单位+地塞米松2mg,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第三天患者症状无改善,渗出物继续增多,眼痛明显,即刻在球后阻滞麻醉下行人工晶体取出及玻璃体切除术并注硅油术,术后给万古霉素0.5g或头孢他啶2.0g静脉滴注、妥布霉素20mg+地塞米松2.5mg球后注射、局部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眼水、阿托品眼用凝胶、普拉洛芬滴眼液交替点眼。术后一周观察病人无眼痛及其他不适、视力为光感/10cm,光定位存在,眼压正常,即出院随访。
  此患者术后结膜囊细菌培养为粪肠球菌,肠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栖居在各种温血和冷血动物的腔肠,甚至昆虫体内,也是健康人体的上呼吸道、口腔或肠道的常居菌。肠球菌属触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单个或排列成对,短链含多种毒力因素。引发人类感染最常见于尿路感染,呼吸道及中枢系统炎症、中耳炎、鼻窦炎、关节炎、眼内炎等。
  1.2 治疗一般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2.1 药物治疗:
  抗生素选择原则必须在致病菌培养结果前,根据病史、患眼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经验用药尽快选择抗生素治疗。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感染、减少致盲率,防止并发症。
  有资料显示,在眼内炎的患者中所分离出的所有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97%对阿米卡星敏感,100%对头孢他定敏感。给药的方法有前房冲洗、玻璃体注射,球旁或结膜下注射及全身用药。
  常用的抗菌素有:头孢他定,玻璃体通透性好,静脉耐受性好,玻璃体注射量为0.1ml(20g/L),48小时后眼内即可达到最大的MIC;万古霉素对绝大多数引起眼内炎的G+细菌敏感,静脉用药在感染性眼内渗透性好,是眼内炎一线用药。
  1.2.2 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取玻璃体液可分离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为细菌培养提供足够标本,同时玻璃体腔注入抗菌素可维持24—48小时较高有效浓度。
  2 讨论
  白内障术后并发眼内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科急症,炎症反应迅速波及眼内组织及液体,即使大量使用抗菌素并进行手术治疗,仍然无法避免丧失视力。因此及时发现眼内炎、辨别病原体、给予正确处理,对于抢救患者视力或减少视力受损非常重要[2]。细菌性眼内炎的预后很差,特别是延误治疗者,其预后更差。文献报告眼球摘除率很高。2005年12月11日安徽宿州眼球事件,10人有9例眼球摘除。
  因此必须重视医疗感染知识的学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医院感染管理学涉及临床医学、传染及流行病学、微生物学、抗菌药物学等诸多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多部门的合作,做好消毒隔离及防控工作顯得尤为重要:
  2.1 杜绝感染来源
  2.1.1 注意病人全身情况,有感染性疾病时暂停手术,及时治疗。
  2.1.2 彻底检查眼部情况,治疗眼部炎症如结膜炎、泪襄炎等,必须进行结膜囊及泪道冲洗。
  2.1.3 术前局部应用抗生素3天。
  2.1.4 加强术前眼部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结膜囊及泪道冲洗等各种治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2.1.5 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避免对各种眼用溶液及药物的污染。
  2.1.6 加强手术器械及有关用具严格消毒。
  2.2 术前结膜襄细菌培养
  结膜襄含有各种致病和非致病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肺炎球菌等。
  2.3 规范耗材的流动及植入过程。
  2.4 术后要加强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术后知识宣教,协助并指导他们正确滴眼药水、同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护术眼、避免碰撞、防止创口污染。做好眼药水的管理,患者使用的眼药水坚持一眼一水、健眼和患眼分开、术前和术后分开。护士滴眼药水及换药前后均应洗手,并用洁芙柔新牌消毒液[主要成份:醋酸氯已定0.44%~0.54%(w/v)和乙醇63%~77%(v/v)]消毒双手。
  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会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甚至眼球摘除。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预防,才能有效控制眼内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R] 沈阳 中国医大四附院 2009-3-4.
  [2] 刘卓.白内障术后眼内炎1例.[J].柳州医学.2009 22(3) 175~176.
  作者简介:
  张瑞芳,主管护师,护理本科,护士长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了解聊城市各类食品中主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依照《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4789—2003、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4789—2010、《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4789—2012标准要求进行检验。结果:调查采集7类食品470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65株,总检出率为13.83%。其中沙门氏菌检出率1.62%,金黄色葡
期刊
【摘 要】精神性聋(psychogenic hearing loss)又称癔病性聋(hystrerical chearing logs)发生于癔病病人或原有癔病倾向的人,耳聋常于突然收到重大的精神刺激,或听到巨大爆炸声响或遇到异常的灾祸后突然发作。在检查众多耳聋病人时,如不仔细分析病情,易导致误诊。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老年精神性聋;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P快速鉴定培养药敏试剂盒对128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MP快速鉴定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MP培养共有255例阳性,阳性率19.79%;MP对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高;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结论:临床治疗MP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药物,其耐药性不容忽视,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诊治过程观察,了解过敏性紫癜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及生殖系统等的影响,判断患儿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总结我院2011 —2013年间收治的1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预后较差,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症状出现可随紫癜好转而改善,预后较好。生殖系统症状可较早出现易出现误诊。结论:过敏性紫癜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76—0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1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7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小时头晕后出现意识不清,家人不能唤醒,患者间断发作3次意识清楚,能简单对答,四肢活动尚可,每次持续5-10分钟左右再次发作意识不清,呼之无反应,但四肢活动尚可,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及二便失禁,但当地县医院就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80—01  2012年10月至12月,经动态心电图记录23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1.5s)患者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53-75岁,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5例,肺心病1例,持续性房颤15例,阵发性房颤8例。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探究。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对76例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对骨骼的复位之后运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固定,对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均进行随访,运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的评价,其中术后的优良率为9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78—01  由于疾病原因而长期卧床患者不可避免的需要在床上进行大小便,所以便盆在这些患者中使用较多,患者长期卧床,有家属或陪护协助生活料理,在便盆使用中会遇到较多问题,尤其是女性患者排尿。协助者个人体力原因,不可避免有拖拉现象,老年患者大小便时间较长,便盆压迫时间变长,综上原因长期卧床患者偶发因便盆带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81—02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1]。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损
期刊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血浆BNP水平对心衰病人死亡率的影响,及BNP对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心衰病人,共543例,随访1月至3年,失访5例,根据BNP水平分为3组:BNP5000pg/ml,BNP不同水平有意义,通过统计分析说明BNP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脑纳肽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是心室容积扩张或压力负荷增加时,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