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大画幅摄影的技术特征、表现优势和人文内涵,从冯建国的大画幅黑白胶片肖像摄影的作品出发,在记录与表达、工艺与美学、民族与世界、对话与关怀四个方面分析其作品的表现语言,展现出冯建国摄影作品中呈现的“记录”的本质、材料及工艺美学、民族视觉图录、人文关怀四个特征。同时,作为我国大画幅摄影的开拓者,他对“高品质黑白摄影”“大画幅摄影技术与工艺”等的实践和推广,对传统摄影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肖像作品在表象之下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对后世的摄影创作和艺术表达具有独特而深远意义。
关键词:大画幅;肖像摄影;西部高原;表现语言
中图分类号:J413 文献标识码:A
在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听证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摄影记者从容优雅的换着大画幅胶片夹。他就是美国传奇摄影师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他所用的设备是一台4×5的古典木质相机“Aero Liberator”,在现场数码相机此起彼伏的快门音和长枪短炮的焦距赛跑中显得独特而另类。而在三年前的大洋彼岸,中国大画幅摄影的开拓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冯建国老师正带着三五学生攀登黄山始信峰,他选定“猴子观海”一角,拍摄了黄山第五绝“冬雪”日出的一景,为他黄山十年的创作计划和一个月后举办摄影展做准备。摄影技术和观看方式的改变,拓展了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大画幅摄影作为传统的、古老的呈现方式,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当下,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前仆后继的摄影师为之倾倒,并作为表达自我艺术观念的独特媒介。冯建国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通过二十余年的创作和教学,他的大画幅黑白胶片肖像摄影呈现出了独特的无与伦比的表现语言。
1 大画幅摄影的概念
大画幅摄影一般是指使用4×5英寸以上画幅的大型座机拍摄,具有特殊的移轴调整功能,可以人为的控制画面的清晰范围和透视效果的摄影[1],大画幅有4×5、5×7、8×10英寸及以上的尺寸,大尺寸胶片意味着放大后的高品质影像,其画面成像清晰、影调丰富、质感强烈、视觉效果震撼。在风光摄影、建筑摄影、广告摄影乃至高级肖像等追求极致品质和特殊效果的领域应用广泛。早期的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等都常用大画幅拍摄,在中国当下也受到了全国摄影家、艺术家的青睐。他们在拍摄创作的同时,成立了大画幅摄影协会、大画幅俱乐部等组织,致力于推广大画幅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如今,在数码摄影不断拓展画幅尺寸和诸多自动功能的浪潮之下,即便大画幅摄影具有体积大、机动性差、操控复杂等劣势,也没有阻挡摄影家们对它的喜爱和向往。大画幅摄影高品质、真切的传统影像带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独有的审美实践。
2 大画幅摄影的特征
2.1 视觉上的高品质
毋庸置疑,大画幅摄影由于底片面积大而形成的大尺寸影像是它区别于其他相机并令其无法企及的特征之一。首先,大底片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细节,带来高清晰度、高品质的影像。其次,影调的层次、影像的锐度、颗粒度、以及质感都能给观者带来超越视觉经验之外的视觉感受。在摄影史上,不管是作为大画幅诞生之初的传统“接触印象”,还是后期追究极致景深的F64小组,亦或是当代无数的大画幅摄影家的创作,无一不是为了追求高质量影像层次的极限。某种程度上来说,视觉上的高品质也拓展了视觉空间的可能性。
冯建国曾说,大画幅摄影是专业性、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摄影创作技法之一,它以其宽阔的视域、精致的描写、细腻的影调层次,往往能呈现出超越于我们肉眼所见的“另一个世界”。
2.1.1 技术上的丰富性
众所周知,大画幅相机又称技术相机,这就意味着大画幅相机能够执行其他相机做不到技术动作。例如在景深的控制上够实现x轴、y轴、z轴上的调整,使画面上清晰与模糊的范围更加精准化和多样化。同时,技术相机具备移轴调整功能,可以改变成像的透视效果。通过移动相机的前组、后组,调整镜头的偏摆等技术动作,可以改变镜头光轴,在清晰影像圈之内,自由调整画面的取景。利用沙姆定律改变主体平面、镜头平面、影像平面的相对位置,这是其他相机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在商业摄影上可以延展出更多可能性。此外,与胶卷不同的是,大画幅底片可以单张冲洗,这就意味着,在冲洗阶段,可以单张进行迫冲、减冲等,使每一张底片蕴涵着无限可能。同时,大画幅相机具备丰富的交换镜头,通过镜头板可以将不同品牌的镜头运用在大画幅相机上,制造出更丰富的影像风格。
2.1.2 拍摄中的仪式感
大画幅摄影的仪式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操控上追求精细、严谨。这就要求摄影家精准的完成架机、装镜头、调焦、对焦、测光、曝光等各个环节,甚至包含了暗房冲洗、放大、装裱等后期制作环节。在容错率极低的、繁复而缓慢的工作流程中,使摄影艺术与技术匠心达到了完美的融合。(2)胶片的拍摄成本远远高于数码相机。这迫使摄影家在拍摄每一张照片时都要慎重思考作品主题、构图、光线等各个造型元素的视觉呈现,久之便养成了深思熟虑、心平气和、胸有成竹的拍摄状态。(3)拍摄过程有助于摄影家进行思辨式的思考,将艺术表达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达到作品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如同德国艺术家贝歇所说,大画幅相机可以用来沉思,成为冷静的观察者。
综上所述,大画幅摄影家对高品质影像的追求、对技术性的把控、对视觉对象的表现、成就了大画幅摄影独树一帜的特征。
3 冯建国肖像作品中的表现语言
冯建国,生于中国海南省。1983年毕业于广东省广播电视学校。1996年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摄影系,获学士學位。1998年获艺术学(摄影)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摄影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大画幅摄影以及高品质相片制作、摄影作品长久保存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代表作有《西部旅路》《最后的胡同》《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等,其中《高原的母亲和孩子们》获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环境摄影比赛佳作奖,《皖南民居—世界文化遗产》获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的“世界遗产”最佳摄影艺术奖,2012年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 冯建国先生从1996年开始大画幅摄影的创作,他常年背着8×10英寸的大画幅相机在中国西部地区采风创作。从西域丝绸之路到青藏高原,从自然风光到人文肖像,他身体力行和孜孜不倦的摄影实践使他成为中国大画幅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大画幅黑白肖像的作品,独有的影像风格和表现语言让人们领略了大画幅摄影的巨大力量。
3.1 记录与表达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纵观冯建国的肖像作品,他用客观的、对等的、不带有主观色彩的方式来展现出西部旅路上最本质的肖像。他的作品重视现场感,还原了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静观世界的态度,但内里又表达了他对于摄影最本质最纯粹的追求————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例如在《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作品中他直接让藏族百姓身着日常服饰,人物神情也依据当下心态,统一位于纯白的背景布前,这种“留念”式的拍摄形式扑捉到了或自然、或紧张、或开放、或保守的淳朴的人物肖像。但这一切均指向——客观,呈现出来了对现实的关照和带有某种仪式感的虔诚。
“记录”的目的在于“表达”,纯粹表述是艺术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冯建国曾说,摄影探索就是一直寻求用一种最简练的方法以达到“直指人心”的摄影表现,这也是他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一个长久的创作课题[2]。他的肖像作品从“记录”出发,表达的是摄影家对高原地区百姓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社会发展与生活变革。他更想透过这些个体来展现出凝聚在群体身上的、在自然与宗教熏陶之下的一种内在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图像之外的视觉意义其实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存在的思考与表达。
3.2 工艺与美学
摄影是科技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学科。冯建国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大画幅摄影中高品质黑白影像制作的理念,通过摄影实践、摄影展览、教学科研等方式在中国普及大画幅摄影。他认为高品质黑白摄影作品有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从拍摄、冲洗、制作、装裱、展览、销售、再到收藏缺一不可。对摄影作品树立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后期处理观念,对提高摄影作品的制作质量和品质管理,与国际摄影接轨,培养摄影作品的收藏市场,都将起到重要作用[3]。
亚当斯曾说:“底片是乐谱,放大是演奏”。冯建国的摄影作品均由自己亲手进行后期制作。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摄影工作室是国内最专业的暗房之一,从显影、定影、放大等各个环节上,以及银盐、铂金等传统技法上,均追求极致的材料美学和高超的工艺水准。因而创造出了艺术表现上和制作技术上完美结合的黑白肖像摄影作品。正如他所说,“高品质真切的传统影像独具魅力,这是我对摄影的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极致的追求。”
3.3 民族与世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很多艺术家在少数民族题材上完成了自我艺术道路上的升华,如画家陈丹青的中国当代美术里程碑式作品之一的《西藏组画》,将在宗教信仰下的西藏人民的真实生活变成了深沉、厚重的文化的载体;又如音乐家王洛宾在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上聆听自然之音、生命之响,将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带到生活和希望的一江春水中。
冯建国多年在中国西部地区采风创作,辽阔壮美的中国西部带给了他神秘的创作灵感和心灵共振。他曾说“在那高寒的自然环境中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富有神圣仪式感的生活方式令我感动至深,久久不能忘怀。”[3]站在馮建国的西部肖像作品前,看到的不仅是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人们带来的异域风情,更是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顺应自然、敬畏天地、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和心灵启迪。他的肖像作品,为民族的历史留存了人文镜像,是中国情境下西部人民的影像志。他利用摄影跨越了语言和文字的边界,加深了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丰富了人类共同的视觉记忆;为世界贡献了优秀的民族影像遗产。
3.4 对话与关怀
冯建国的肖像作中黝黑的皮肤、浓郁高原红和粗粝的劳动人民的双手,赋予了他对高原百姓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与精神信仰之间的人神对话和心灵沟通让生活在别处的第三者产生了无以言状的感动和敬意。而这种共情借由物件、配饰隐含在了冯建国的肖像作品中。永不停歇转经筒、油亮的佛珠、女人身上红绿相间的天然宝石和神秘图腾,是冯建国在摄影中的西部寻梦与朝圣的仪式。
作为观者,在观看冯建国的肖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拍摄对象自然、亲切甚至友善的生活氛围,好像被拍摄者、摄影者、观者可以进行跨越一切来进行直接的沟通。这得益于冯建国平等、真诚的拍摄视角和直率、坚定的艺术信念。所以当摄影师在忠实的记录所发生的一切时,摄影过程已成为摄影师与拍摄对象最好的沟通方式[4]。也带领观者进入到了那个遥远神秘的世界,去解读那些细节,去思考人物的身份和境遇。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神灵、摄影家与拍摄对象、拍摄对象与观者之间的种种对话体现了艺术的最为本质表达和人文关怀。
苏珊·桑塔格曾说,拍照是凝固现实的一种方式。你不能停住现实,但你可以拥有影像——就像你不能拥有现在,但可以拥有过去。摄影的确是后觉的艺术,我们无法在摄影家按下快门那一刻在场,但是我们可以在观看作品时获得共鸣、对话及思考。就像冯建国的大画幅黑白胶片肖像摄影一样,他借由高原藏族百姓的肖像,用影像上直击灵魂的美和技艺表现上的娴熟呈现了他对高原百姓的歌颂和关怀。也使观者得到了超乎想象的精神的洗礼和文化认同。如同冯建国所说:“我只想将大画幅带给我的那种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中国摄影人”。
参考文献:
[1] 石战杰.大画幅摄影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J].艺海,2012(06):86-87.
[2] 冯建国.我的大画幅黑白摄影[J].旅游世界,2014年(04):118-124.
[3] 冯建国.冯建国大画幅黑白摄影16年[J].旅游世界:旅友,2014(04):68-73.
[4] 朱晓瑜,冯建国.冯建国大画幅的拓荒者[J].绿色中国,2005(12):34-38.
关键词:大画幅;肖像摄影;西部高原;表现语言
中图分类号:J413 文献标识码:A
在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听证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摄影记者从容优雅的换着大画幅胶片夹。他就是美国传奇摄影师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他所用的设备是一台4×5的古典木质相机“Aero Liberator”,在现场数码相机此起彼伏的快门音和长枪短炮的焦距赛跑中显得独特而另类。而在三年前的大洋彼岸,中国大画幅摄影的开拓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冯建国老师正带着三五学生攀登黄山始信峰,他选定“猴子观海”一角,拍摄了黄山第五绝“冬雪”日出的一景,为他黄山十年的创作计划和一个月后举办摄影展做准备。摄影技术和观看方式的改变,拓展了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大画幅摄影作为传统的、古老的呈现方式,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当下,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前仆后继的摄影师为之倾倒,并作为表达自我艺术观念的独特媒介。冯建国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通过二十余年的创作和教学,他的大画幅黑白胶片肖像摄影呈现出了独特的无与伦比的表现语言。
1 大画幅摄影的概念
大画幅摄影一般是指使用4×5英寸以上画幅的大型座机拍摄,具有特殊的移轴调整功能,可以人为的控制画面的清晰范围和透视效果的摄影[1],大画幅有4×5、5×7、8×10英寸及以上的尺寸,大尺寸胶片意味着放大后的高品质影像,其画面成像清晰、影调丰富、质感强烈、视觉效果震撼。在风光摄影、建筑摄影、广告摄影乃至高级肖像等追求极致品质和特殊效果的领域应用广泛。早期的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等都常用大画幅拍摄,在中国当下也受到了全国摄影家、艺术家的青睐。他们在拍摄创作的同时,成立了大画幅摄影协会、大画幅俱乐部等组织,致力于推广大画幅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如今,在数码摄影不断拓展画幅尺寸和诸多自动功能的浪潮之下,即便大画幅摄影具有体积大、机动性差、操控复杂等劣势,也没有阻挡摄影家们对它的喜爱和向往。大画幅摄影高品质、真切的传统影像带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独有的审美实践。
2 大画幅摄影的特征
2.1 视觉上的高品质
毋庸置疑,大画幅摄影由于底片面积大而形成的大尺寸影像是它区别于其他相机并令其无法企及的特征之一。首先,大底片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细节,带来高清晰度、高品质的影像。其次,影调的层次、影像的锐度、颗粒度、以及质感都能给观者带来超越视觉经验之外的视觉感受。在摄影史上,不管是作为大画幅诞生之初的传统“接触印象”,还是后期追究极致景深的F64小组,亦或是当代无数的大画幅摄影家的创作,无一不是为了追求高质量影像层次的极限。某种程度上来说,视觉上的高品质也拓展了视觉空间的可能性。
冯建国曾说,大画幅摄影是专业性、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摄影创作技法之一,它以其宽阔的视域、精致的描写、细腻的影调层次,往往能呈现出超越于我们肉眼所见的“另一个世界”。
2.1.1 技术上的丰富性
众所周知,大画幅相机又称技术相机,这就意味着大画幅相机能够执行其他相机做不到技术动作。例如在景深的控制上够实现x轴、y轴、z轴上的调整,使画面上清晰与模糊的范围更加精准化和多样化。同时,技术相机具备移轴调整功能,可以改变成像的透视效果。通过移动相机的前组、后组,调整镜头的偏摆等技术动作,可以改变镜头光轴,在清晰影像圈之内,自由调整画面的取景。利用沙姆定律改变主体平面、镜头平面、影像平面的相对位置,这是其他相机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在商业摄影上可以延展出更多可能性。此外,与胶卷不同的是,大画幅底片可以单张冲洗,这就意味着,在冲洗阶段,可以单张进行迫冲、减冲等,使每一张底片蕴涵着无限可能。同时,大画幅相机具备丰富的交换镜头,通过镜头板可以将不同品牌的镜头运用在大画幅相机上,制造出更丰富的影像风格。
2.1.2 拍摄中的仪式感
大画幅摄影的仪式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操控上追求精细、严谨。这就要求摄影家精准的完成架机、装镜头、调焦、对焦、测光、曝光等各个环节,甚至包含了暗房冲洗、放大、装裱等后期制作环节。在容错率极低的、繁复而缓慢的工作流程中,使摄影艺术与技术匠心达到了完美的融合。(2)胶片的拍摄成本远远高于数码相机。这迫使摄影家在拍摄每一张照片时都要慎重思考作品主题、构图、光线等各个造型元素的视觉呈现,久之便养成了深思熟虑、心平气和、胸有成竹的拍摄状态。(3)拍摄过程有助于摄影家进行思辨式的思考,将艺术表达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达到作品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如同德国艺术家贝歇所说,大画幅相机可以用来沉思,成为冷静的观察者。
综上所述,大画幅摄影家对高品质影像的追求、对技术性的把控、对视觉对象的表现、成就了大画幅摄影独树一帜的特征。
3 冯建国肖像作品中的表现语言
冯建国,生于中国海南省。1983年毕业于广东省广播电视学校。1996年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摄影系,获学士學位。1998年获艺术学(摄影)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摄影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大画幅摄影以及高品质相片制作、摄影作品长久保存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代表作有《西部旅路》《最后的胡同》《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等,其中《高原的母亲和孩子们》获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环境摄影比赛佳作奖,《皖南民居—世界文化遗产》获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的“世界遗产”最佳摄影艺术奖,2012年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 冯建国先生从1996年开始大画幅摄影的创作,他常年背着8×10英寸的大画幅相机在中国西部地区采风创作。从西域丝绸之路到青藏高原,从自然风光到人文肖像,他身体力行和孜孜不倦的摄影实践使他成为中国大画幅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大画幅黑白肖像的作品,独有的影像风格和表现语言让人们领略了大画幅摄影的巨大力量。
3.1 记录与表达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纵观冯建国的肖像作品,他用客观的、对等的、不带有主观色彩的方式来展现出西部旅路上最本质的肖像。他的作品重视现场感,还原了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静观世界的态度,但内里又表达了他对于摄影最本质最纯粹的追求————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例如在《高原的力量——藏族肖像》作品中他直接让藏族百姓身着日常服饰,人物神情也依据当下心态,统一位于纯白的背景布前,这种“留念”式的拍摄形式扑捉到了或自然、或紧张、或开放、或保守的淳朴的人物肖像。但这一切均指向——客观,呈现出来了对现实的关照和带有某种仪式感的虔诚。
“记录”的目的在于“表达”,纯粹表述是艺术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冯建国曾说,摄影探索就是一直寻求用一种最简练的方法以达到“直指人心”的摄影表现,这也是他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一个长久的创作课题[2]。他的肖像作品从“记录”出发,表达的是摄影家对高原地区百姓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社会发展与生活变革。他更想透过这些个体来展现出凝聚在群体身上的、在自然与宗教熏陶之下的一种内在的文化和精神力量。图像之外的视觉意义其实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存在的思考与表达。
3.2 工艺与美学
摄影是科技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学科。冯建国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大画幅摄影中高品质黑白影像制作的理念,通过摄影实践、摄影展览、教学科研等方式在中国普及大画幅摄影。他认为高品质黑白摄影作品有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从拍摄、冲洗、制作、装裱、展览、销售、再到收藏缺一不可。对摄影作品树立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后期处理观念,对提高摄影作品的制作质量和品质管理,与国际摄影接轨,培养摄影作品的收藏市场,都将起到重要作用[3]。
亚当斯曾说:“底片是乐谱,放大是演奏”。冯建国的摄影作品均由自己亲手进行后期制作。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摄影工作室是国内最专业的暗房之一,从显影、定影、放大等各个环节上,以及银盐、铂金等传统技法上,均追求极致的材料美学和高超的工艺水准。因而创造出了艺术表现上和制作技术上完美结合的黑白肖像摄影作品。正如他所说,“高品质真切的传统影像独具魅力,这是我对摄影的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极致的追求。”
3.3 民族与世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很多艺术家在少数民族题材上完成了自我艺术道路上的升华,如画家陈丹青的中国当代美术里程碑式作品之一的《西藏组画》,将在宗教信仰下的西藏人民的真实生活变成了深沉、厚重的文化的载体;又如音乐家王洛宾在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上聆听自然之音、生命之响,将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带到生活和希望的一江春水中。
冯建国多年在中国西部地区采风创作,辽阔壮美的中国西部带给了他神秘的创作灵感和心灵共振。他曾说“在那高寒的自然环境中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富有神圣仪式感的生活方式令我感动至深,久久不能忘怀。”[3]站在馮建国的西部肖像作品前,看到的不仅是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人们带来的异域风情,更是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顺应自然、敬畏天地、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和心灵启迪。他的肖像作品,为民族的历史留存了人文镜像,是中国情境下西部人民的影像志。他利用摄影跨越了语言和文字的边界,加深了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丰富了人类共同的视觉记忆;为世界贡献了优秀的民族影像遗产。
3.4 对话与关怀
冯建国的肖像作中黝黑的皮肤、浓郁高原红和粗粝的劳动人民的双手,赋予了他对高原百姓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与精神信仰之间的人神对话和心灵沟通让生活在别处的第三者产生了无以言状的感动和敬意。而这种共情借由物件、配饰隐含在了冯建国的肖像作品中。永不停歇转经筒、油亮的佛珠、女人身上红绿相间的天然宝石和神秘图腾,是冯建国在摄影中的西部寻梦与朝圣的仪式。
作为观者,在观看冯建国的肖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拍摄对象自然、亲切甚至友善的生活氛围,好像被拍摄者、摄影者、观者可以进行跨越一切来进行直接的沟通。这得益于冯建国平等、真诚的拍摄视角和直率、坚定的艺术信念。所以当摄影师在忠实的记录所发生的一切时,摄影过程已成为摄影师与拍摄对象最好的沟通方式[4]。也带领观者进入到了那个遥远神秘的世界,去解读那些细节,去思考人物的身份和境遇。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神灵、摄影家与拍摄对象、拍摄对象与观者之间的种种对话体现了艺术的最为本质表达和人文关怀。
苏珊·桑塔格曾说,拍照是凝固现实的一种方式。你不能停住现实,但你可以拥有影像——就像你不能拥有现在,但可以拥有过去。摄影的确是后觉的艺术,我们无法在摄影家按下快门那一刻在场,但是我们可以在观看作品时获得共鸣、对话及思考。就像冯建国的大画幅黑白胶片肖像摄影一样,他借由高原藏族百姓的肖像,用影像上直击灵魂的美和技艺表现上的娴熟呈现了他对高原百姓的歌颂和关怀。也使观者得到了超乎想象的精神的洗礼和文化认同。如同冯建国所说:“我只想将大画幅带给我的那种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中国摄影人”。
参考文献:
[1] 石战杰.大画幅摄影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J].艺海,2012(06):86-87.
[2] 冯建国.我的大画幅黑白摄影[J].旅游世界,2014年(04):118-124.
[3] 冯建国.冯建国大画幅黑白摄影16年[J].旅游世界:旅友,2014(04):68-73.
[4] 朱晓瑜,冯建国.冯建国大画幅的拓荒者[J].绿色中国,2005(1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