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和巩固识字教学,而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读书习惯的培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手放在桌子上不是摆弄文具,就是拿着书乱翻。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朗读上来,成了学习的关键。在学生朗读课文前,首先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这样阅读目的明确,学生学会了用思考的方法去阅读。比如在教学《称象》一文时,当学生读了课题后,我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起,纷纷发言:“课文中是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象?”我顺势说,相信你们带着问题用心地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其次,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两手拿书,做到:身正肩平,一尺一拳。这样学生就腾不出手来去做小动作。同时也不忘表扬几个坐姿端正的学生,其他学生也想得到老师的夸奖,自然也就腰杆挺直。日复一日,认真朗读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二、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倾听是新课标对低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坚持一节课40分钟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是不容易,这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良好的倾听能力。一方面老师要经常教育他们,认真倾听他人朗读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另一方面根据低年级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竞赛式朗读、表演式朗读和师生配合读等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贯穿于每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在朗读前老师要激励学生,看看谁听得最认真,谁就是今天的“小小评论家”,这样不但读的学生声情并茂,听的学生也兴趣盎然,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了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好习惯。
三、质疑能力的培养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不进。”质疑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中,质疑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提出的问题随意性较大,这也正是良好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求知的热情,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目毫无价值,甚至幼稚,也不该对学生加以指责,反而应该表扬他们,如:“你提的这个问题真不错,如果你能再仔细想想,从文中找到答案,那就更棒了!”通过这样明确的引领,学生再次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不恰恰是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吗?时间长了,他们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学习习惯,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教学《称象》这篇课文中,在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后,我这样问学生,你们觉得曹冲称象的这种方法,用在现在合不合适?现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通过分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不仅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结合老师课前的背景介绍,更加明白了,在过去生产力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秒在何处,这样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再次感悟曹冲善于动脑筋的优秀品质。进而最大限度地在质疑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并逐步形成质疑能力。
四、写话能力的培养
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写话作出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这对于中高年级作文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在教学《柳树醒了》一课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悟文章的美,在学完课文后又进行了拓展延伸,丰富想象:首先,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然后,写一写,春天跟( )说话了,说着说着( )。文章内容的延伸,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时,我发现在写话训练中,学生能灵活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一句话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情趣,富有想象力。
总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属于阅读的起步阶段,是低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关键,也直接影响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进行以上的训练,采取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读书习惯的培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手放在桌子上不是摆弄文具,就是拿着书乱翻。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朗读上来,成了学习的关键。在学生朗读课文前,首先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这样阅读目的明确,学生学会了用思考的方法去阅读。比如在教学《称象》一文时,当学生读了课题后,我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起,纷纷发言:“课文中是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象?”我顺势说,相信你们带着问题用心地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其次,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两手拿书,做到:身正肩平,一尺一拳。这样学生就腾不出手来去做小动作。同时也不忘表扬几个坐姿端正的学生,其他学生也想得到老师的夸奖,自然也就腰杆挺直。日复一日,认真朗读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二、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倾听是新课标对低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坚持一节课40分钟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是不容易,这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良好的倾听能力。一方面老师要经常教育他们,认真倾听他人朗读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另一方面根据低年级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竞赛式朗读、表演式朗读和师生配合读等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贯穿于每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在朗读前老师要激励学生,看看谁听得最认真,谁就是今天的“小小评论家”,这样不但读的学生声情并茂,听的学生也兴趣盎然,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了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好习惯。
三、质疑能力的培养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不进。”质疑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中,质疑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提出的问题随意性较大,这也正是良好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求知的热情,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目毫无价值,甚至幼稚,也不该对学生加以指责,反而应该表扬他们,如:“你提的这个问题真不错,如果你能再仔细想想,从文中找到答案,那就更棒了!”通过这样明确的引领,学生再次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不恰恰是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吗?时间长了,他们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学习习惯,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教学《称象》这篇课文中,在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后,我这样问学生,你们觉得曹冲称象的这种方法,用在现在合不合适?现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通过分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不仅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结合老师课前的背景介绍,更加明白了,在过去生产力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秒在何处,这样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再次感悟曹冲善于动脑筋的优秀品质。进而最大限度地在质疑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并逐步形成质疑能力。
四、写话能力的培养
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写话作出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这对于中高年级作文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在教学《柳树醒了》一课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悟文章的美,在学完课文后又进行了拓展延伸,丰富想象:首先,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然后,写一写,春天跟( )说话了,说着说着( )。文章内容的延伸,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时,我发现在写话训练中,学生能灵活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一句话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情趣,富有想象力。
总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属于阅读的起步阶段,是低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关键,也直接影响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进行以上的训练,采取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