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与心痛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2月侯登科去世之后,当年5月《中国摄影》就推出了侯登科纪念专题。本期专题再次聚焦侯登科和他的作品。
  为什么又说侯登科?
  本期专题策划、编辑过程中,这个问题始终挥之不去。这也是编辑部需要向读者解释的首要问题。4月底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推出侯登科大型回顾展,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同时出版大型作品及文献集《侯登科的世界》,作为展览的独家学术支持,我们的专题是应时文章吗?
  编辑家李媚女士对她的这位挚友有着这样的评价:“侯登科不仅仅是以往我们所认定的具有社会情怀、历史责任、体察人性、坚守平民立场的纪实摄影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摄影天才,是一位当代中国影像的先觉者!”她认定,侯登科有资格“成为跻身于当代世界摄影大师行列的中国摄影家”。编辑部同仁也赞同这个判断。
  同样对侯登科做出评价的还出现在本期的其他几位作者文章中。学者杨小彦先生指陈侯登科行为及其成就“已经成为表征那个时代的重要物证,从而成就历史”。在杨教授这里,价值判断让位于审慎的事实描述。
  侯登科去世前将自己所有的照片、日记、书信等材料委托给李媚和摄影家于德水,约定了12年的期限。于德水先生秉持传统情怀、江湖道义,认为到了这个时候,做了这些事儿,老侯放在自己与李媚身上的担子,就要放下了。回首旧友今何在,倚栏惟见暮山苍。只是这担子卸下后,是否真的就轻松了,还未可知。同样的情谊,也出现在以侯先生学生身份的摄影家彭祥杰文章中。
  于今日的研究者而言,侯登科本人大量文字,包括日记、书信等文本的出现,为更全面地解读这位摄影家提供了难得的新视角;其更多类型的图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也将极大地丰富对其本人,甚至中国摄影史研究的视界。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克罗奇尝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颇有些宿命色彩,难以跳脱。今人解读这些文本,当然会带有今天的观念与方法。对此,李媚女士表述了自己对“再认识、再发现”的自省,并认为侯登科“新影像”当年未曾传播,“是被当时的判断标准阻拦了”。这种方法论上的自觉,便使得这次侯登科的展览、作品集的出版以及本专题的编辑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也是对近30年来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反思、警示之语。
  侯登科影像的传播历程,甚至其本人生前身后的际遇,也颇值得研究探讨。有人说,老侯这样的摄影家本身有料,在世时身边就有了像李媚、于德水、杨小彦这样的挚友、专家,并拥有话语权,才得以幸运地存在着,并不断被发现、阐释、塑造与传播。这话没错,讨论起来也会有很多话题。这样的例子,在摄影史上并不是孤证。仅就眼前的来说,王雁之于沙飞、石志民之于石少华、高初之于高帆等,都可参照,只是后者已不只是同道朋友,更是后人了。这其中除了影像的观看与传播之道外,与现实相关的道义、情怀,甚至一代人之于中国摄影的努力与心痛也蕴含其间。
  写到这里,自然又生出另外一个话题,本期专题约请的几位作者都是侯先生的生前友好,彼此熟稔,感情甚笃,这也是摄影界多年传扬的佳话。一些文章中出现的诗一样表达个人情感的语言,会不会影响到理性的分析与判断,读者会不会对此抱有疑问呢?为什么编辑部没有约请一位旁观者、只依据文本发言的评述者呢?
  还是从这些不尽的问题中走出来,感谢深圳这座包容的城市容留了侯先生的嘱托。那里有风沙尘暴吗,气候干不干?那里有梅雨台风吗,气候湿不湿?那里有尾气雾霾吗,空气会不会腐蚀大地?惟愿一切安好,包括这些珍贵的遗物。
其他文献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虽然近年来农村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因为经济、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短缺、办学规模
期刊
较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行政垄断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西方国家大多经历了充分发展的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其垄断形态大都是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更多的表现为经济垄断。而
对于我国的民事执行程序而言,执行拍卖是其中的一项以清偿债务为目的的重要强制执行措施。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执行拍卖过程中司法腐败滋生等诸多问题已经背离了其原有的价
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成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由此而引发的网络环境下非法传播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保障著作权人在网络传播中的权利是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