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建教育学会,设立研训基地,开展读书工程……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开启了“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成长,学校特色鲜明”美丽教育的引擎,积极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四千多名甘州区教育人和着“让每一个教师过高品位的专业生活”的旋律,唱响了专业成长的凯歌。
多元供给,打造研训新模式
“省市级骨干教师大都在城区学校,乡村学校中的省市级骨干教师还很匮乏;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科教师大都各自为阵, 学段间没有对话;教研室人员配置少,实施大面积培训非常困难……”这些问题一直是影响地方教师培训质量提升的“拦路虎”。
而这些区域性教师培训难题在甘州区显得并不突出,这得益于甘州区对“学科领军人物”的着力打造。
甘州区现有市级以上学科骨干教师368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37人。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研和培训有效链接,甘州区将教师培训工作划归教研室管理,打破名师校用模式,破除学段局限,实现了资源整合,抱团推进。
2013年5月,甘州区教育学会成立。 同时,语、数、外、音、体、美、心理健康等11个学科分会和学前教育研究会、班主任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也相继宣告成立。
建立QQ群,组织“学科教师沙龙”、“学科论文评比”、“同课异构”、“一课三上”、“一案三磨”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学会活动中,教师们结识了新的“伙伴”,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
“以学会为依托的教师研训活动,让学科教师有了家的感觉。”甘州区物理学会秘书长、张掖二中物理教师施晓红说。
除了组建教育学会外,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甘州区则把目光聚焦校园,通过学校自主申报,教育局审核,城区17所中小学被确定为“青蓝基地”,填补了区域内无培训基地的空白。
截至目前,区上先后投资40多万元为音乐研训基地——南关学校购置了乐器,建立了甘州区教师乐队、教师合唱队;投资10多万元,为美术基地——大成学校添置了可供参训学员学习书法和绘画等使用的笔墨纸砚;筹备为体育研训基地——马神庙小学修建高标准的体育场。
基地建设,让学校学科优势更加明显。 2014年,张掖市青西中学、甘州区大成学校、张掖市西街小学、甘州区第一幼儿园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金色教苑”,承担全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任务。
“行政+学会+基地”培训模式,使教育局教研室、学科学会、特色学校建立了合作互补关系,打破了封闭的、单一的行政化培训模式,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双赢。
甘州区教育局局长刘文说:“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加强基地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家园,成为学科研究‘百花齐放’的新天地。”
着眼需求,重构教师培训文化
面对全区四千多名教师,如何在培训中面向全体,整合和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
“再困难也要做起来。今天的教师培训,要尊重被培训者的主体地位,把教师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刘文的话掷地有声。
为此,甘州区对教师培训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面对全体,区别提升,体现尊重,推动均衡 ”的区域教师培训原则,针对每一位教师的自身实际,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出了“一三五”教师五年培训规划。
“一”是指新教师能力提升行动;“三”是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读书工程、校本研修工程,“五”是指名师提升及助力农村教师成长计划、青年教师艺术素养计划、班主任能力提升计划、卓越校长高端研修计划及骨干教师素养提升计划。
“一三五”教师五年培训规划的出台,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那就是“让名师走下去,农村教师走出来,学校教师牵起来”。
为建立以名师带动为点,农村教师走出来为线,学校教师为面,构建点线面立体培训网络,甘州区建立了区域教师培训专家库,组建“1+6+16”的导师团队,开展三人行“走教”活动,培养骨干队伍;组织新任教师到城区跟岗研修一年,实施新教师五项基本达标活动;以基地为单位,底部攻坚,开展了面向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实施高端引领,分批选派名师、名校长到省外研修;主动承担省级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项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项目等。
仅2014年一年,全区教师参训率达九千余人次,占到专任教师的197%。到2015年底,全区5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将全员培训一轮。
贴地培训,激发学员参与热情
“慢慢唱,就这样,我伴奏,再来一次。” 当来自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的韦雪梅老师站在学员面前视唱《小河流水》时,显得有些紧张。此次培训的主讲教师,来自张掖二中音乐组的王金龙老师,鼓励韦雪梅再唱一遍。有了王老师的鼓励,韦雪梅底气足了,跟着伴奏又唱了起来……
首先,由学员进行视唱。然后,两两组合“现场”展示,培训指导教师纠正学员的发声、运气方法。最后,推选出最佳组合,进行全班展示。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培训方式,出现在“甘州区十百千青年教师艺术素养音乐研修班”上。
按照规划,2014年,甘州区启动了“三项培训计划”,即对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对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进行培训,对青年教师开展体育、艺术素养提升培训。聘任学科专家84人,组建7个课程设计团队,按照师德修养、学科理念、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四个模块设计课程,教育局教研室在网上公布培训课程,供学员自主选择。
2014年7月15日,语数英、音体美(书法)及骨干班主任等7个研修班开班,1500名教师报名参加首期集中培训。
与此同时,区政府落实经费100万元,为音乐、美术及体育研修班的每一位学员购置了学习用具;教研室、教育学会和基地学校按照学员基本需要,从培训手册编写、课程设置到编班、选配指导教师,层层落实责任,提供全方位服务;区青少年实践基地为学员“拓展训练”提供人员、场地、食宿保障。 培训班上,每位参训的“学生”都可以提问、展示、论证。体验式、对话式、实战化,让参训者不再被动,而是与培训者共同分享。
张掖市教育局局长郑生新说:“这是一次贴地的培训,为教师工作注入了信念,点燃了教师追求高品位专业生活的激情。”
创新模式,实现研训一体化
在组织教师培训过程中,如何把资源共享式的集中研修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师学习的常态化,一直困扰着教师培训工作。
“数字化必然带来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超前,不要滞后,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基于此,甘州区承担了2014年“国培计划”甘肃省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项目试点工作。
一个把网上集中研修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学校校本研修相对接的研修新模式逐步形成。
这一模式按照建立成长档案袋、集体备课、主题研讨、三同三案教案设计等研修序列,直接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网上主题研讨,进行集体备课、课例打磨和问题研究,这种教师基于问题解决的打磨课例的完整研修流程,逐步移植到了学校日常的研修工作中。
采用何种研修模式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组织协调好项目学科指导教师及来自各校的信息管理员、学科组长和相关21门学科辅导教师,如何管理好参与培训的全区62所中小学的3682名教师,使大规模的远程研修和校本研修培训工作正常运转,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管理上,甘州区建立起了“四线三级”联动校本运行新体制。 “四线”,即以教研室和校长为主的行政管理体系;以教育学会和学校教导处为主的业务管理体系;以信息中心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技术服务体系;以学科分会理事和学校备课组长为主的指导体系。“三级”是指省专家、区、校三个管理层次。各个线、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效解决了跨区域监管的难题。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为学校发展插上了翅膀,将给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无限的激情和希望。”马神庙街小学校长马建国这样说道。
阅读反思,打开专业成长的大门
2014年9月28日,甘州区“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和“十佳书香校园”等评选结果出炉。这是区上推动读书工程、打造书香甘州的一个小结。
立足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按照“遭遇问题——读书寻源——反思自悟——行动研究”四大主题,甘州区以推动阅读来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激情。
教育局每年向各学校推荐了《陶行知名篇精选》《苏霍姆林斯基》《论语》《学记研究》等百余种图书,组织开展“推动读书人物”评选、读书征文等活动;各学校制定了以阅读为主的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开辟读书沙龙,设立开放书吧;老师们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建立各种书友会、读书小组、读书社团,定期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开展反思性行动研究。
读书、反思、研究三条自主成长的线牵引着甘州区教师们前进的脚步。
化学生物系毕业的杨锦梅调入马神庙街小学后,面对小学阶段的新课程、简单的a、o、e束手无策。勉强走上了讲台,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玩得热热闹闹,她急得满头大汗。
一次,校长的讲话启发了她:教师的使命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实质上会受到阅读的影响,“读的书多了,想法也多了,许多教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杨锦梅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结合培训感受,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一堂课40分钟,教师不停地提问,弄得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满堂问”的教学,初看起来似乎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师生互动,实际上却是“满堂灌”的翻版。
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这个看似很小的课题,成为年级组第一次开展集体备课的研究主题。杨锦梅和其他老师一样查阅书籍,看录像,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讨论。研讨活动到很晚才结束。在课堂上,杨锦梅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问等细节的设计上,并根据其他老师的建议进行改进。
课上得很成功,望着孩子们的笑脸,杨锦梅兴奋地说:“开始的时候,觉得研究十分陌生,慢慢地,通过读书反思,感到研究能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快乐。”
如今,在甘州区,每一位教师都是阅读者、反思者、研究者,他们在阅读中研究,在研究中幸福地成长。
编辑:孟 刚
多元供给,打造研训新模式
“省市级骨干教师大都在城区学校,乡村学校中的省市级骨干教师还很匮乏;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科教师大都各自为阵, 学段间没有对话;教研室人员配置少,实施大面积培训非常困难……”这些问题一直是影响地方教师培训质量提升的“拦路虎”。
而这些区域性教师培训难题在甘州区显得并不突出,这得益于甘州区对“学科领军人物”的着力打造。
甘州区现有市级以上学科骨干教师368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37人。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研和培训有效链接,甘州区将教师培训工作划归教研室管理,打破名师校用模式,破除学段局限,实现了资源整合,抱团推进。
2013年5月,甘州区教育学会成立。 同时,语、数、外、音、体、美、心理健康等11个学科分会和学前教育研究会、班主任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也相继宣告成立。
建立QQ群,组织“学科教师沙龙”、“学科论文评比”、“同课异构”、“一课三上”、“一案三磨”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学会活动中,教师们结识了新的“伙伴”,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
“以学会为依托的教师研训活动,让学科教师有了家的感觉。”甘州区物理学会秘书长、张掖二中物理教师施晓红说。
除了组建教育学会外,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甘州区则把目光聚焦校园,通过学校自主申报,教育局审核,城区17所中小学被确定为“青蓝基地”,填补了区域内无培训基地的空白。
截至目前,区上先后投资40多万元为音乐研训基地——南关学校购置了乐器,建立了甘州区教师乐队、教师合唱队;投资10多万元,为美术基地——大成学校添置了可供参训学员学习书法和绘画等使用的笔墨纸砚;筹备为体育研训基地——马神庙小学修建高标准的体育场。
基地建设,让学校学科优势更加明显。 2014年,张掖市青西中学、甘州区大成学校、张掖市西街小学、甘州区第一幼儿园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金色教苑”,承担全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任务。
“行政+学会+基地”培训模式,使教育局教研室、学科学会、特色学校建立了合作互补关系,打破了封闭的、单一的行政化培训模式,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双赢。
甘州区教育局局长刘文说:“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加强基地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家园,成为学科研究‘百花齐放’的新天地。”
着眼需求,重构教师培训文化
面对全区四千多名教师,如何在培训中面向全体,整合和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
“再困难也要做起来。今天的教师培训,要尊重被培训者的主体地位,把教师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刘文的话掷地有声。
为此,甘州区对教师培训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面对全体,区别提升,体现尊重,推动均衡 ”的区域教师培训原则,针对每一位教师的自身实际,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出了“一三五”教师五年培训规划。
“一”是指新教师能力提升行动;“三”是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读书工程、校本研修工程,“五”是指名师提升及助力农村教师成长计划、青年教师艺术素养计划、班主任能力提升计划、卓越校长高端研修计划及骨干教师素养提升计划。
“一三五”教师五年培训规划的出台,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那就是“让名师走下去,农村教师走出来,学校教师牵起来”。
为建立以名师带动为点,农村教师走出来为线,学校教师为面,构建点线面立体培训网络,甘州区建立了区域教师培训专家库,组建“1+6+16”的导师团队,开展三人行“走教”活动,培养骨干队伍;组织新任教师到城区跟岗研修一年,实施新教师五项基本达标活动;以基地为单位,底部攻坚,开展了面向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实施高端引领,分批选派名师、名校长到省外研修;主动承担省级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项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项目等。
仅2014年一年,全区教师参训率达九千余人次,占到专任教师的197%。到2015年底,全区5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将全员培训一轮。
贴地培训,激发学员参与热情
“慢慢唱,就这样,我伴奏,再来一次。” 当来自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的韦雪梅老师站在学员面前视唱《小河流水》时,显得有些紧张。此次培训的主讲教师,来自张掖二中音乐组的王金龙老师,鼓励韦雪梅再唱一遍。有了王老师的鼓励,韦雪梅底气足了,跟着伴奏又唱了起来……
首先,由学员进行视唱。然后,两两组合“现场”展示,培训指导教师纠正学员的发声、运气方法。最后,推选出最佳组合,进行全班展示。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培训方式,出现在“甘州区十百千青年教师艺术素养音乐研修班”上。
按照规划,2014年,甘州区启动了“三项培训计划”,即对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对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进行培训,对青年教师开展体育、艺术素养提升培训。聘任学科专家84人,组建7个课程设计团队,按照师德修养、学科理念、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四个模块设计课程,教育局教研室在网上公布培训课程,供学员自主选择。
2014年7月15日,语数英、音体美(书法)及骨干班主任等7个研修班开班,1500名教师报名参加首期集中培训。
与此同时,区政府落实经费100万元,为音乐、美术及体育研修班的每一位学员购置了学习用具;教研室、教育学会和基地学校按照学员基本需要,从培训手册编写、课程设置到编班、选配指导教师,层层落实责任,提供全方位服务;区青少年实践基地为学员“拓展训练”提供人员、场地、食宿保障。 培训班上,每位参训的“学生”都可以提问、展示、论证。体验式、对话式、实战化,让参训者不再被动,而是与培训者共同分享。
张掖市教育局局长郑生新说:“这是一次贴地的培训,为教师工作注入了信念,点燃了教师追求高品位专业生活的激情。”
创新模式,实现研训一体化
在组织教师培训过程中,如何把资源共享式的集中研修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师学习的常态化,一直困扰着教师培训工作。
“数字化必然带来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超前,不要滞后,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基于此,甘州区承担了2014年“国培计划”甘肃省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项目试点工作。
一个把网上集中研修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学校校本研修相对接的研修新模式逐步形成。
这一模式按照建立成长档案袋、集体备课、主题研讨、三同三案教案设计等研修序列,直接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网上主题研讨,进行集体备课、课例打磨和问题研究,这种教师基于问题解决的打磨课例的完整研修流程,逐步移植到了学校日常的研修工作中。
采用何种研修模式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组织协调好项目学科指导教师及来自各校的信息管理员、学科组长和相关21门学科辅导教师,如何管理好参与培训的全区62所中小学的3682名教师,使大规模的远程研修和校本研修培训工作正常运转,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管理上,甘州区建立起了“四线三级”联动校本运行新体制。 “四线”,即以教研室和校长为主的行政管理体系;以教育学会和学校教导处为主的业务管理体系;以信息中心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技术服务体系;以学科分会理事和学校备课组长为主的指导体系。“三级”是指省专家、区、校三个管理层次。各个线、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效解决了跨区域监管的难题。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为学校发展插上了翅膀,将给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无限的激情和希望。”马神庙街小学校长马建国这样说道。
阅读反思,打开专业成长的大门
2014年9月28日,甘州区“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和“十佳书香校园”等评选结果出炉。这是区上推动读书工程、打造书香甘州的一个小结。
立足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按照“遭遇问题——读书寻源——反思自悟——行动研究”四大主题,甘州区以推动阅读来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激情。
教育局每年向各学校推荐了《陶行知名篇精选》《苏霍姆林斯基》《论语》《学记研究》等百余种图书,组织开展“推动读书人物”评选、读书征文等活动;各学校制定了以阅读为主的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开辟读书沙龙,设立开放书吧;老师们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建立各种书友会、读书小组、读书社团,定期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开展反思性行动研究。
读书、反思、研究三条自主成长的线牵引着甘州区教师们前进的脚步。
化学生物系毕业的杨锦梅调入马神庙街小学后,面对小学阶段的新课程、简单的a、o、e束手无策。勉强走上了讲台,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玩得热热闹闹,她急得满头大汗。
一次,校长的讲话启发了她:教师的使命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实质上会受到阅读的影响,“读的书多了,想法也多了,许多教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杨锦梅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结合培训感受,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一堂课40分钟,教师不停地提问,弄得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满堂问”的教学,初看起来似乎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师生互动,实际上却是“满堂灌”的翻版。
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这个看似很小的课题,成为年级组第一次开展集体备课的研究主题。杨锦梅和其他老师一样查阅书籍,看录像,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讨论。研讨活动到很晚才结束。在课堂上,杨锦梅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问等细节的设计上,并根据其他老师的建议进行改进。
课上得很成功,望着孩子们的笑脸,杨锦梅兴奋地说:“开始的时候,觉得研究十分陌生,慢慢地,通过读书反思,感到研究能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快乐。”
如今,在甘州区,每一位教师都是阅读者、反思者、研究者,他们在阅读中研究,在研究中幸福地成长。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