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博拉·斯托尔克(Deborah Stolk)拥有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遗产学硕士学位和莱顿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她曾为荷兰皇家热带研究所工作,参与包括“海地艺术和神秘主义展”(2008—2009)在内的多次展览,后参与文化紧急援助项目,向受灾遗产提供技术与经济援助。2008年,她加入了克劳斯亲王基金会的文化紧急响应计划。
文化紧急响应计划(CER)于2003年由荷兰克劳斯亲王文化发展基金会1创立。当时,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艺术品遭到劫掠破坏,令世界震惊。该事件暴露出机构在应对此类文化灾难方面缺乏能力。基金会认为应该采取行动,遂创立CER,它是首批旨在为全球范围内因冲突和灾难而遭受破坏或损毁的文化遗产提供紧急救助的项目之一。
在基金会的任务与措施中,CER处于核心位置。基金会创立于1996年,以庆贺荷兰克劳斯亲王70岁生日。克劳斯亲王认为,“人们自己的观念和理想,是发展的推动力”2。他还认为,文化遗产与文化表达是身份与发展的关键。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基金会的目标是提高文化意识,推动文化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基金会主要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个人及机构合作,以发起或支持与文化和发展相关的艺术及出版物。
把文化看作人类的基本需求,也就意味着,在人道主义紧急救援的方针和行动中,文化扮演着——或者说应该扮演——关键的角色。以此为基础,CER相信,文化是紧急救助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重视并拯救文化,对紧急情况下人们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人们在战胜灾难时的总体韧性和力量。
CER的目标有两个。第一,为受冲突和灾难影响的文化遗产提供紧急救助。紧急支援,重点是稳定局势,防止进一步损坏或坍塌。前期快速救助之后,也可考虑对被救遗产进行长期修复。必要时,在紧急活动结束之后,CER会协助签约合作方获取跟进修复所必需的经济与物流资源。第二,CER推广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人道主义紧急救助的一个重要部分,救助过程中应该在公共辩论和决策中予以关注。在这方面,基金会努力填补救助、重建和发展之间的缝隙。
灾难一旦发生,CER便采取行动,通过基金会网络及国际蓝盾等其他专业网络,与受灾地区相关领域内的文化遗产机构与个人取得联系。每次灾难的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35,000欧元,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考虑更多资助。专家们经过细致研究,将计划提交给CER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本身也是由人道主义援助、冲突灾难与文化遗产等领域内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几天内决定是否对该计划提供经济资助。
CER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开放的。是否获得计划支持,主要看文化遗产对象对受灾群体有多大的文化价值。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文化紧急救助要与受灾群体中的个人或机构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
克洛瓦德布盖市(Croix-des-Bouquets)
诺埃勒斯村(Noailles)的伏都教庙堂
2008年,海地多次受灾——先是热带风暴“费伊”,然后是飓风“古斯塔夫”、飓风“汉娜”和飓风“艾克”。四场风暴碰巧在四个星期内接踵而至,引起重灾,全国谷地和低地区域洪水泛滥,多山的地形使灾害更加严重。据联合国估计,8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克洛瓦德布盖市诺埃勒斯村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东北13公里,该地的铁艺工业非常出名。诺埃勒斯所在平原海拔低于海平面,一边是河流,一边是湖泊,极易受灾,因此在飓风引发的洪水中受灾惨重:公路无法使用、排水管道溢出、房子被洪水淹没、牲畜死亡。珍贵的伏都教庙堂损毁严重,包括欧齐亚斯(Ozias)、伯纳多(Bernardo)、阿尔伯里克(Alberic)和泰·保罗(Ti Paul)。庙堂内由不同艺术家创作的独特绘画是丰富的历史资料,可帮助理解伏都教肖像艺术、信仰及行为在过去60年中的演变。
海地伏都教是在融合西非人民的信仰、行为与罗马天主教的基础上形成的。16世纪,非洲奴隶被带到海地,并被迫信仰主人们的宗教,逐渐形成了伏都教。每座庙堂都与具体家庭的价值观与传统紧密相连,是独立的社会经济体与决策机制。在海地庙堂中,一个家族的成员聚到一起,提出要求、履行义务、兑现承诺、组织生活中重要的仪式和庆典、接受传统药物的治疗。庙堂也是该地区艺术家和工匠们的重要灵感来源。庙堂中有圣物和法器,如陶土器具、塑像和符咒等,可看出不同时期的做法,也可看出今天伏都教文化的活力。
基金会决定对庙堂所受损害做出快速反应,为修复四个最重要的庙堂提供资助。保护这些神圣场所,能保证伏都教的艺术表达及民众支持得以延续。恢复伏都教活动场所,可为该群体提供一个聚集哀悼的地方,他们可在此提出问题,尽力应对最近发生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个地点是他们熟悉的,他们在这儿感到轻松、安全。修复庙堂,能在灾难来临之际,为人们提供一种延续感、常态感。CER相信,庙堂通过仪式舞蹈和宗教表达,能起到约束和凝聚的作用,对一个正从灾害中恢复过来的社会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伏都教及其众多的创造性神灵,还有工艺品、壁画等,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鼓励人们的创造性,这在灾后是不可多得的。
有了35,000欧元的资助,CER的合作方非美基金会3修复了庙堂的木质架构、铁皮屋顶和墙壁。阐释伏都教演变过程的壁画得到了专业修复,受损的物品也进行了修补。而且,非美基金会为四所庙堂中保存的珍贵绘画和物品制作了清单。这些紧急措施旨在阻止庙堂进一步受损,让其继续成为社群聚集与宗教活动的安全场所。非美基金会与荷兰使馆还为孩子及成人组织了讲习班,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伏都教庙堂及其中艺术品的重要性,因为这是记忆和身份的场所。讲习班包括公开辩论、播放纪录片及与伏都教有关的舞蹈、艺术和工艺品。不同的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参与者,取得了巨大成功。非美基金会希望能够获得额外的资源,以修复所有受损的庙堂——在克洛瓦德布盖市诺埃勒斯村有大约20所。但随后海地又遭遇了另一场自然灾难。
刚刚修复的庙堂又一次严重受损,社群失去了安全的避风港。地震在壁画、土墙和传统砖石结构上造成了新的裂缝。庙堂的基础结构严重受损:建筑的正面出现裂缝,立柱松动,水泥基座上也有裂痕。伏都教庙堂岌岌可危,雨水和飓风随时会来,情况非常紧急。非美基金会的巴巴拉·普雷佐·斯蒂芬森(Barbara Prézeau Stephenson)对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并采取行动。CER提供了经济资助,人们正在修复庙堂,使其恢复以前的面貌和功能,不久即可继续使用。
CER为修复计划提供了支持,不仅是要保护这一受损的物质遗产,也是要对处于困难时期的伏都教群体表示支持。支持这一计划,就是支持主流文化之外的另一种可选文化。伏都教文化与宗教以前曾遭受野蛮镇压,今天仍旧面临威胁,但伏都教对大部分海地人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据说99%的海地人是基督教徒,但100%的人都参与伏都教活动。过去,由于对伏都教的褊狭、误解和压迫,很多庙堂都被毁了。通过资助这些庙堂,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希望推动大众文化的积极层面,这是一个社会的凝聚力,在一个受到震动——名副其实的震动——的社会中,这能给予人们一种常态感。在受灾社会中复兴大众宗教和文化,能让受灾者获得延续感和使命感。负责日常管理的男女祭司都参与了项目,还有在不同庙堂做礼拜的各个伏都教群体。这给了他们一个积极参与社群及国家重建的机会。奉行伏都教并积极参与庙堂重建,让人们的生活有了秩序。对灾后个体及社群的心理恢复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未来之规划
最终,非美基金会计划将庙堂纳入诺埃勒斯铁艺作坊旅游线路之中。诺埃勒斯有60多家铁艺作坊,雇用了约500名艺术家、工匠及学徒,称为“伏都教匠人”。诺埃勒斯是整个加勒比地区最大的艺术家和雕塑家集中地,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国外来访者和游客要求参观这些典型的海地文化和宗教表达方式。地震之后,海地又爆发了霍乱,旅游业恢复尚需时日,不过将来开发伏都教文化,可以让海地人发展经济、保障基本生活。
在海地的其他活动
基金会长期支持海地文化事业。2008年,舞蹈家让吉·赛因托斯(Jeanguy Saintus)获得克劳斯亲王奖。20多年前,赛因托斯创立了阿伊科丹演出团。他的作品让人们关注一些敏感话题,比如艾滋病防治、心理健康、通向自由的漫长道路,以及伏都教生活与现代化及政治之间的弹性与张力等话题。他几乎每天都会为基金会通报他的国家的情况。此次地震中,阿伊科丹演出团的舞蹈演员都没有受伤;但附属的舞蹈学校严重受损,将在CER的支持下修复。
地震发生时,2006年克劳斯亲王奖获得者法兰科田(Frankétienne)正在忙着排练他的新戏剧,令人称奇的是,戏剧的内容正是关于海地地震的。1936年出生的法兰科田是小说家、剧作家,创作过第一部海地克里奥尔语小说,在海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ER还与世界古迹基金会(WMF)合作,启动了一项受损评估计划,对海地珍贵的姜饼屋的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太子港的姜饼屋被列入2010年世界古迹观察名单,但几个月之后,就发生了地震。姜饼屋有装饰,有陡坡顶,令人惊叹,反映了20世纪之交那个繁荣而充满创造力的时期。在震后重建过程中,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2010年,WMF和克劳斯亲王基金会主持了一项任务,到海地评估社群情况、咨询地方当局和财产所有人,看看有没有别的选择,避免拆毁这些历史建筑。WMF和基金会计划支持第二阶段的调查,为保存、修复这些房子提供技术支持,为当地房屋所有者和承包商提供培训及讲习班。姜饼屋是适应海地独特地理位置的建筑方案。其建筑风格能在重建海地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震还对海地脆弱的图书馆和档案馆造成了巨大损害。图书和档案受损,不仅威胁到海地文化史的保存,也极大地影响了海地的基础设施。大多数受地震影响的人们,迫切需要一些官方文件,比如婚姻证明及其他法律文书。对很多受灾者来说,获取这些文件是更深层次恢复过程的第一步,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身份,关系到存在感和地域归属感。因此,基金会支持在太子港建立一家纸质文件处理中心,提供帮助的还有两家致力于发展与合作的荷兰教会间组织ICCO和“教会在行动”,其中前者的使命是努力建设一个有尊严、有保障的世界。基金会与合作方国际蓝盾共同创建了该处理中心。中心协调相关工作,从废墟中找出文件,临时储存,每份文件根据其具体需要予以处理。300余名国内外专家对当地专业人士提供义务培训和相关支持,尽力保存这些纸质文件上的信息。处理后,这些物品被贮存到有空气调节功能的特殊容器中,在文件返回进行永久储存或展示之前,保证其安全。这一项目可帮助挽救一份海地文化的蓝图。它能帮助海地人想象他们的社群以前是什么样、可能会变成什么样。海地人要重建国家,物质历史的保存非常关键。而且,这一项目让公众能再次接触档案和图书馆藏品。有几个可以预见到的效果——学龄儿童能继续学校教育;教育系统会部分重建;人们又能阅读他们喜欢的故事,这也会激发文化创造力。用法国文化部长的话说:“拯救海地的将是文化。这是建造海地社会的基础。”4
(周小进 译)
注释
1 荷兰克劳斯亲王文化发展基金会(PCF)致力于与需救助地区的优秀合作方开展国际文化合作。基金提供紧急文化救助,也支持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它采取各种措施,促使人们认识文化在日常生活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基金会秉承克劳斯亲王的信仰:人的发展不能靠他人,但人可以自我发展。PCF设于阿姆斯特丹,由荷兰外交部及荷兰邮编彩票基金会资助。
2 引自边栏文章“文化不是奢侈品”(“Culture is not a Luxury”),该文是克劳斯亲王在“发展的文化维度”论坛上的演讲,论坛1985年9月19日在海牙的和平宫举行。参见:http://www.krachtvancultuur.nl/uk/specials/pcf/princeclaus.html
3 非美基金会(Fondation AfricAmérica)创立于1999年,致力于当代各种创造力表现形式的培训、促进与普及。具体说来,基金会组织艺术双年会(现已至第4届),并在海地太子港建立了非美文化中心。
4 法国文化与交流部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Frederic Mitterrand)的演讲,巴黎,2010年3月24日,“重建海地社会、文化与知识结构”论坛,由UNESCO在其巴黎总部主办。
文化紧急响应计划(CER)于2003年由荷兰克劳斯亲王文化发展基金会1创立。当时,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艺术品遭到劫掠破坏,令世界震惊。该事件暴露出机构在应对此类文化灾难方面缺乏能力。基金会认为应该采取行动,遂创立CER,它是首批旨在为全球范围内因冲突和灾难而遭受破坏或损毁的文化遗产提供紧急救助的项目之一。
在基金会的任务与措施中,CER处于核心位置。基金会创立于1996年,以庆贺荷兰克劳斯亲王70岁生日。克劳斯亲王认为,“人们自己的观念和理想,是发展的推动力”2。他还认为,文化遗产与文化表达是身份与发展的关键。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基金会的目标是提高文化意识,推动文化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基金会主要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个人及机构合作,以发起或支持与文化和发展相关的艺术及出版物。
把文化看作人类的基本需求,也就意味着,在人道主义紧急救援的方针和行动中,文化扮演着——或者说应该扮演——关键的角色。以此为基础,CER相信,文化是紧急救助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重视并拯救文化,对紧急情况下人们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人们在战胜灾难时的总体韧性和力量。
CER的目标有两个。第一,为受冲突和灾难影响的文化遗产提供紧急救助。紧急支援,重点是稳定局势,防止进一步损坏或坍塌。前期快速救助之后,也可考虑对被救遗产进行长期修复。必要时,在紧急活动结束之后,CER会协助签约合作方获取跟进修复所必需的经济与物流资源。第二,CER推广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人道主义紧急救助的一个重要部分,救助过程中应该在公共辩论和决策中予以关注。在这方面,基金会努力填补救助、重建和发展之间的缝隙。
灾难一旦发生,CER便采取行动,通过基金会网络及国际蓝盾等其他专业网络,与受灾地区相关领域内的文化遗产机构与个人取得联系。每次灾难的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35,000欧元,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考虑更多资助。专家们经过细致研究,将计划提交给CER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本身也是由人道主义援助、冲突灾难与文化遗产等领域内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几天内决定是否对该计划提供经济资助。
CER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开放的。是否获得计划支持,主要看文化遗产对象对受灾群体有多大的文化价值。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文化紧急救助要与受灾群体中的个人或机构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
克洛瓦德布盖市(Croix-des-Bouquets)
诺埃勒斯村(Noailles)的伏都教庙堂
2008年,海地多次受灾——先是热带风暴“费伊”,然后是飓风“古斯塔夫”、飓风“汉娜”和飓风“艾克”。四场风暴碰巧在四个星期内接踵而至,引起重灾,全国谷地和低地区域洪水泛滥,多山的地形使灾害更加严重。据联合国估计,8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克洛瓦德布盖市诺埃勒斯村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东北13公里,该地的铁艺工业非常出名。诺埃勒斯所在平原海拔低于海平面,一边是河流,一边是湖泊,极易受灾,因此在飓风引发的洪水中受灾惨重:公路无法使用、排水管道溢出、房子被洪水淹没、牲畜死亡。珍贵的伏都教庙堂损毁严重,包括欧齐亚斯(Ozias)、伯纳多(Bernardo)、阿尔伯里克(Alberic)和泰·保罗(Ti Paul)。庙堂内由不同艺术家创作的独特绘画是丰富的历史资料,可帮助理解伏都教肖像艺术、信仰及行为在过去60年中的演变。
海地伏都教是在融合西非人民的信仰、行为与罗马天主教的基础上形成的。16世纪,非洲奴隶被带到海地,并被迫信仰主人们的宗教,逐渐形成了伏都教。每座庙堂都与具体家庭的价值观与传统紧密相连,是独立的社会经济体与决策机制。在海地庙堂中,一个家族的成员聚到一起,提出要求、履行义务、兑现承诺、组织生活中重要的仪式和庆典、接受传统药物的治疗。庙堂也是该地区艺术家和工匠们的重要灵感来源。庙堂中有圣物和法器,如陶土器具、塑像和符咒等,可看出不同时期的做法,也可看出今天伏都教文化的活力。
基金会决定对庙堂所受损害做出快速反应,为修复四个最重要的庙堂提供资助。保护这些神圣场所,能保证伏都教的艺术表达及民众支持得以延续。恢复伏都教活动场所,可为该群体提供一个聚集哀悼的地方,他们可在此提出问题,尽力应对最近发生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个地点是他们熟悉的,他们在这儿感到轻松、安全。修复庙堂,能在灾难来临之际,为人们提供一种延续感、常态感。CER相信,庙堂通过仪式舞蹈和宗教表达,能起到约束和凝聚的作用,对一个正从灾害中恢复过来的社会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伏都教及其众多的创造性神灵,还有工艺品、壁画等,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鼓励人们的创造性,这在灾后是不可多得的。
有了35,000欧元的资助,CER的合作方非美基金会3修复了庙堂的木质架构、铁皮屋顶和墙壁。阐释伏都教演变过程的壁画得到了专业修复,受损的物品也进行了修补。而且,非美基金会为四所庙堂中保存的珍贵绘画和物品制作了清单。这些紧急措施旨在阻止庙堂进一步受损,让其继续成为社群聚集与宗教活动的安全场所。非美基金会与荷兰使馆还为孩子及成人组织了讲习班,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伏都教庙堂及其中艺术品的重要性,因为这是记忆和身份的场所。讲习班包括公开辩论、播放纪录片及与伏都教有关的舞蹈、艺术和工艺品。不同的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参与者,取得了巨大成功。非美基金会希望能够获得额外的资源,以修复所有受损的庙堂——在克洛瓦德布盖市诺埃勒斯村有大约20所。但随后海地又遭遇了另一场自然灾难。
刚刚修复的庙堂又一次严重受损,社群失去了安全的避风港。地震在壁画、土墙和传统砖石结构上造成了新的裂缝。庙堂的基础结构严重受损:建筑的正面出现裂缝,立柱松动,水泥基座上也有裂痕。伏都教庙堂岌岌可危,雨水和飓风随时会来,情况非常紧急。非美基金会的巴巴拉·普雷佐·斯蒂芬森(Barbara Prézeau Stephenson)对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并采取行动。CER提供了经济资助,人们正在修复庙堂,使其恢复以前的面貌和功能,不久即可继续使用。
CER为修复计划提供了支持,不仅是要保护这一受损的物质遗产,也是要对处于困难时期的伏都教群体表示支持。支持这一计划,就是支持主流文化之外的另一种可选文化。伏都教文化与宗教以前曾遭受野蛮镇压,今天仍旧面临威胁,但伏都教对大部分海地人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据说99%的海地人是基督教徒,但100%的人都参与伏都教活动。过去,由于对伏都教的褊狭、误解和压迫,很多庙堂都被毁了。通过资助这些庙堂,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希望推动大众文化的积极层面,这是一个社会的凝聚力,在一个受到震动——名副其实的震动——的社会中,这能给予人们一种常态感。在受灾社会中复兴大众宗教和文化,能让受灾者获得延续感和使命感。负责日常管理的男女祭司都参与了项目,还有在不同庙堂做礼拜的各个伏都教群体。这给了他们一个积极参与社群及国家重建的机会。奉行伏都教并积极参与庙堂重建,让人们的生活有了秩序。对灾后个体及社群的心理恢复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未来之规划
最终,非美基金会计划将庙堂纳入诺埃勒斯铁艺作坊旅游线路之中。诺埃勒斯有60多家铁艺作坊,雇用了约500名艺术家、工匠及学徒,称为“伏都教匠人”。诺埃勒斯是整个加勒比地区最大的艺术家和雕塑家集中地,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国外来访者和游客要求参观这些典型的海地文化和宗教表达方式。地震之后,海地又爆发了霍乱,旅游业恢复尚需时日,不过将来开发伏都教文化,可以让海地人发展经济、保障基本生活。
在海地的其他活动
基金会长期支持海地文化事业。2008年,舞蹈家让吉·赛因托斯(Jeanguy Saintus)获得克劳斯亲王奖。20多年前,赛因托斯创立了阿伊科丹演出团。他的作品让人们关注一些敏感话题,比如艾滋病防治、心理健康、通向自由的漫长道路,以及伏都教生活与现代化及政治之间的弹性与张力等话题。他几乎每天都会为基金会通报他的国家的情况。此次地震中,阿伊科丹演出团的舞蹈演员都没有受伤;但附属的舞蹈学校严重受损,将在CER的支持下修复。
地震发生时,2006年克劳斯亲王奖获得者法兰科田(Frankétienne)正在忙着排练他的新戏剧,令人称奇的是,戏剧的内容正是关于海地地震的。1936年出生的法兰科田是小说家、剧作家,创作过第一部海地克里奥尔语小说,在海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ER还与世界古迹基金会(WMF)合作,启动了一项受损评估计划,对海地珍贵的姜饼屋的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太子港的姜饼屋被列入2010年世界古迹观察名单,但几个月之后,就发生了地震。姜饼屋有装饰,有陡坡顶,令人惊叹,反映了20世纪之交那个繁荣而充满创造力的时期。在震后重建过程中,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2010年,WMF和克劳斯亲王基金会主持了一项任务,到海地评估社群情况、咨询地方当局和财产所有人,看看有没有别的选择,避免拆毁这些历史建筑。WMF和基金会计划支持第二阶段的调查,为保存、修复这些房子提供技术支持,为当地房屋所有者和承包商提供培训及讲习班。姜饼屋是适应海地独特地理位置的建筑方案。其建筑风格能在重建海地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震还对海地脆弱的图书馆和档案馆造成了巨大损害。图书和档案受损,不仅威胁到海地文化史的保存,也极大地影响了海地的基础设施。大多数受地震影响的人们,迫切需要一些官方文件,比如婚姻证明及其他法律文书。对很多受灾者来说,获取这些文件是更深层次恢复过程的第一步,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身份,关系到存在感和地域归属感。因此,基金会支持在太子港建立一家纸质文件处理中心,提供帮助的还有两家致力于发展与合作的荷兰教会间组织ICCO和“教会在行动”,其中前者的使命是努力建设一个有尊严、有保障的世界。基金会与合作方国际蓝盾共同创建了该处理中心。中心协调相关工作,从废墟中找出文件,临时储存,每份文件根据其具体需要予以处理。300余名国内外专家对当地专业人士提供义务培训和相关支持,尽力保存这些纸质文件上的信息。处理后,这些物品被贮存到有空气调节功能的特殊容器中,在文件返回进行永久储存或展示之前,保证其安全。这一项目可帮助挽救一份海地文化的蓝图。它能帮助海地人想象他们的社群以前是什么样、可能会变成什么样。海地人要重建国家,物质历史的保存非常关键。而且,这一项目让公众能再次接触档案和图书馆藏品。有几个可以预见到的效果——学龄儿童能继续学校教育;教育系统会部分重建;人们又能阅读他们喜欢的故事,这也会激发文化创造力。用法国文化部长的话说:“拯救海地的将是文化。这是建造海地社会的基础。”4
(周小进 译)
注释
1 荷兰克劳斯亲王文化发展基金会(PCF)致力于与需救助地区的优秀合作方开展国际文化合作。基金提供紧急文化救助,也支持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它采取各种措施,促使人们认识文化在日常生活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基金会秉承克劳斯亲王的信仰:人的发展不能靠他人,但人可以自我发展。PCF设于阿姆斯特丹,由荷兰外交部及荷兰邮编彩票基金会资助。
2 引自边栏文章“文化不是奢侈品”(“Culture is not a Luxury”),该文是克劳斯亲王在“发展的文化维度”论坛上的演讲,论坛1985年9月19日在海牙的和平宫举行。参见:http://www.krachtvancultuur.nl/uk/specials/pcf/princeclaus.html
3 非美基金会(Fondation AfricAmérica)创立于1999年,致力于当代各种创造力表现形式的培训、促进与普及。具体说来,基金会组织艺术双年会(现已至第4届),并在海地太子港建立了非美文化中心。
4 法国文化与交流部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Frederic Mitterrand)的演讲,巴黎,2010年3月24日,“重建海地社会、文化与知识结构”论坛,由UNESCO在其巴黎总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