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共识中的遗产:朝向21世纪的国际议程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丽莎白·奇尔顿(Elizabeth Chilton)是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人类学系副教授和系主任、遗产与社会中心主任。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北美东北部考古、狩猎采集文化、农业起源以及文化资源管理。尼尔·西尔贝曼(Neil Silberman)目前在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遗产与社会中心主持工作。他是一位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2004-2007年曾任比利时Ename公共考古与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他还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COMOS)阐释与保存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咨询委员会和科学理事会成员,担任PUSH项目的国际同行评审。
  
  我们希望本期《国际博物馆》专号能够呈现2009年11月“遗产冲突与共识”国际研讨会上充满争议的讨论内容。该研讨会突出了与欧盟、美国、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印度、东南亚、南非、毛里求斯、非裔美国人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原住民社区项目有关的学者和遗产专家的作品——在上述所有地区,有时仍会发生涉及考古遗址、人类遗骸的所有权和解释权的激烈冲突。
  组织这一研讨会是为了设立论坛,讨论当今博物馆和遗产政策领域最为迫切的一些问题:文化遗产是身份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的一个来源吗?抑或它把“我们”从“他们”中清楚地分离出来,成为民族和种族冲突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根源?几十年前,老一辈的遗产学者、历史学家、博物馆管理者和考古学家,他们大多会毫不犹豫地指向遗产的积极作用。但是今天,在这个相互联系的多元文化世界里,全球化、大规模移民、宗教原教旨主义正在打破、搅乱原先清晰的文化界线和社会身份,有形和无形遗产越来越引发争议。
  纵观世界,历史街区、考古遗址、宗教古迹、民族传统与习俗——它们曾经被珍视为集体记忆与传承的永恒符号——已经日益成为施暴的对象以及不和谐的源头。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萨拉热窝,莫斯塔尔桥(Mostar Bridge)被炸毁;在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uddhas of Bamiyan)灰飞烟灭;在印度,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为阿约提(Ayodhya)遗址大动干戈;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圣殿山(Haram-esh-Sharif)引发论战;在伊拉克,巴格达博物馆遭到劫掠。以上不过是民族和宗教冲突、国与国战争期间,新近发生的一些严重破坏文化遗产的例子。
  “冲突中的遗产”在传统意义上已经与武装或暴力冲突联系在一起,而且提到这一术语的是诸如UNESCO和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等政府间组织,以及蓝盾国际委员会(ICBS)等非政府组织,其焦点一般集中在修复或重建古迹或物品上,并没有专注于互相冲突的遗产阐释、叙述以及无形遗产范围等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仍然暗潮汹涌,即使是在特定的军事冲突平息之后。
  “冲突中的遗产”已经被含蓄地定义为自常规事态的偏离,这一概念未能认识到传统遗产实践内在的冲突本质——通过描述“我们的”遗产区别于“他们的”遗产。其结果是,人们并不总是认为遗产冲突能够存在于任何社会层面,从乡村中互有敌意的邻居,到某座城市的种族社区,再到国家甚至是哲学体系与宗教信仰的全球竞争。
  有一点是逐渐明朗的,即在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必须更加有效地对待位于博物馆、遗址、城市街道、农村地区以及战场上的受争议遗产。有必要审视和理解遗产阐释的作用——它不仅对过去的客观事实加以传播,而且作为一种大众工具,反映了当代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文化意义,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现代身份。因此,研讨会的目标是重新审视管理、表达和遗产纪念的方法,评估它们的现实有效性,这个世界并非由单一历史观下、分散于各地的同质人口组成,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移民和散居社区、民族群体、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驾争先,不断地发展着各自的文化。最后,与会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讨论了他们与国际遗产实践诸多问题的长期联系,涉及地区和文化的多样性。
  今天,遗产管理首先要面对的是社区问题。由其发展出的问题诸如:遗产的内在冲突程度如何?传统遗产实践是否促进了国家、宗教和民族社区之间界线的产生而非桥梁的建立?全球化世界中不同遗产身份的冲突或共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社区成员如何共享其所关心的遗产发展项目中的经济利益?
  在世界范围内的遗产冲突中,最富争议且极为敏感的一个问题是,应该由谁来照管逝去的人?因此,研讨会的第二个议题关注墓地、祖先以及人类遗骸。随着全球继续呈高速发展,墓地遗址不断被发现、侵扰、破坏和/或研究。通常,针对研究和/或侵犯人类遗骸提出的法律方针,并没有充分论及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道德和社会影响。因而,遗产专家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死者的愿望、当代记忆社区、政治和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
  与人类遗骸问题密切相关的信仰问题也很关键。宗教传统通常是排外的,但是它会在地理上重叠。因此,宗教古迹、礼拜场所、朝圣路线以及圣地往往成为冲突的目标以及所有权争端的对象,宗教看守人经常会提出限制进入的权利主张。但是,作为遗产的组成部分,这些地方能够在鼓励和平共处方面发挥出极佳的作用,因此应该将其作为一个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对其进行开放和公开阐释。
  争论的另一个主题是散居遗产。在这个属于运动、迁移和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散居社区对于古迹和无形遗产的尊敬和欣赏,通常发生在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外来移民的历史和传统可以成为侨居国遗产的组成部分,或者遭到抵制。因此我们必须思考散居社区在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保存与其祖国相关连的遗产的可能性。
  本期专号选刊的文章为上述各主题提供了案例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有效截面。研讨会代表着一群人工作的起点,这群人的任务将是规划与遗产、阐释和解决冲突有关的长期的研究和政策议程。在某些宗教、地区和社会背景下,遗产是社会、经济、宗教或政治冲突的目标,相应的,当下的研究应该继续计划进一步的行动。我们期待这些议程和行动会在未来的几年内取得进展。
  
  (释渔 译)
其他文献
世界上第一座以设计产业为诉求的博物馆——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The Design Museum),坐落于伦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畔,毗邻伦敦塔桥。它因其收藏和展示現代设计史和当代设计,被誉为英国的设计文化拥有者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称赞。「The Design Museum」就是为了纪念博物馆25周年而制作的。  软件收录了自1850年来,人类产品设计中最经典的59个物件,比如宝丽来一次成像相机、Appl
期刊
雷切尔·博瓦尔·多米尼克(Rachel Beauvoir Dominique)曾在美国塔夫茨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社会文化人类学,现任教海地大学人类学院,与该校副院长一同合作研究,同时也是两家海地文化传统保护基金会的发起人与活跃分子。  眼泪,  乞怜。  逃亡黑奴(Maroon),  哪里还有自己的语言?  早丢进咸咸的海水、宽宽的河口  和那无底的深渊。  “这里是我们的国家”,  他们说的,全是
期刊
在安德烈·马尔罗眼中,海地人民是“独一无二的生来就是画家的民族”。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他们将文化放在了核心位置。正因如此,2010年地震过后,UNESCO文化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海地的文化重建予以了重点扶持。在“保护海地文化遗产国际协调委员会”成立后,文化部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内容涵盖海地文化的各个方面1。  本期《国际博物馆》聚焦地震一年后的海地遗产,试图突出长期的、旨在保护海地文化遗产的
期刊
2015年2月底,极端组织ISIS在网上发布视频,记录了其成员用铁锤和电钻摧毁摩苏尔博物馆(Mosul Museum)收藏的诸多雕像和坐落在尼尼微遗址的一尊巨大的人面飞牛石雕。视频一出,举世震惊。  摩苏尔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位于首都巴格达以北约400公里处的底格里斯河西岸,拥有的历史遗迹超过1700处。摩苏尔博物馆的藏品在年代分布上从公元前8000年的史前时期一直到公元7世纪的伊斯兰早期。据伊
期刊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参与“指南针计划”,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5 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专著《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走过关键十年》等。2014 年9 月,荣获文物保護专业内的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  在中国,2008 年2 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首批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全国一级博物
期刊
威尔弗雷德·贝特朗(Wilfrid Bertrand)拥有海地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并于1977年至1978年赴法国维勒班国立高等图书馆学校进修。他最初担任海地法国研究所图书馆、国立高级国际管理与行政学院图书馆以及奇斯科亚大学图书馆馆长,随后就任海地国际图书馆馆长助理,自1983年起担任海地国家档案馆馆长。作为加勒比大学研究与科研院所图书馆联合会(ACURIL)前主席、国际档案圆桌会议(CITRA)
期刊
建筑师帕特里克·德拉图尔(Patrick Delatour)是古迹保护专家,现任海地共和国旅游部部长,2009年因遗产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UNESCO奖章。  在我看来,修建金字塔纯粹是为了它的美和雄伟,是为了创造出第一个世界奇迹。毫无疑问,金字塔被赋予了一些功能,但那不过是当时的统治者寻来的借口。    ——阿敏·马卢夫:《非洲人莱昂》    圣马利亚号1之后    我真正进入殖民时代海岸要塞
期刊
奥尔森·让·朱利安(Olsen Jean Julien)毕业于海地国立大学建筑系,拥有多米尼加共和国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国立大学古迹和文化财产保护专业硕士学位,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保护专业高级研究证书。让·朱利安曾任海地文化与交流部部长(2008—2009),现任该国文化财产保护中心主任(该中心创立于2010年1月12日地震之后,是海地文化复苏项目的一部分)。他也是一家名为P
期刊
艺术史博士克里斯蒂安·特雷赞(Christian Trézin)时任法国文化与交流部遗产司总监,先后负责过马赛考古博物馆的科学、文化和行政工作,德龙省地区的城堡和香波堡(一处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工作,以及法国中央大区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方案与背景    2010年4月26日至5月3日,法国文化与交流部遗产司临时调任三名建筑遗产与博物馆收藏领域的顾问,旨在根据法国总统2月17日访问海地时提出的
期刊
地震肆虐之后,UNESCO坚定地成为海地重建工作中国际力量的核心,正如沃尔·索因卡(Wole Soyinka)所说,我们的目标是“使一个新生的、颤抖的社会实体在瓦砾下重新焕发生机,这应当是世界团结的呼声和人文精神的证明”。  当然,重建是一项艰巨的使命,一份棘手的责任。海地留给世界的遗产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任务更为紧迫。  海地人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更好地道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故事,“它所拥有的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