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现实主义的新方向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的稿件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郭薇薇同学,篇幅虽然不长,但令人眼前一亮。她的小说有一股蛮横而夸张的力量,却不显得矫饰做作,这在学生的习作中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小说的情节其实非常平淡,一个为儿女操劳一生的母亲瘫痪了,但受过母亲恩惠与偏爱的儿女却选择弃养,将母亲扔给了从小不被重视的小女儿,最终在小女儿家中死去。这样的题材在家庭文学中是主流,却又很容易被写得俗气,就像电视剧中那些拉拉扯扯的爆款片段一般。但这部作品的最大优点,就是把推动情节的外部因素与冲突淡化,转为纠结浮沉的内部冲突,郭薇薇同学对推动故事发展的外部情节往往一笔带过,却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和解释人物的内心。小说就像是潜在水中一般沉默地隔绝一切喧嚣,充分感受代际关系中的底层逻辑,她笔下的两个主要人物刘云和她的母亲也因为她的描写堆砌而显得非常立体。当她描写母女两人的交锋时,有一段对母亲的心理描写令我印象深刻:“母亲为自己准备了一套说辞,每天都要为女儿温习一遍,母亲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每次都必须是这几个字,不多不少,哭的节奏也有规律,这是她交给女儿的房租。每次她都忐忑地为女儿表演,就算付了今天的工钱,也就能安全地度过今天。”这种敏锐而独特、冷静而又悲悯的情感观察,使这篇小说显得厚重,也很有力。
  在去年年底北师大召开的文学会议上,有一个为青年批评家开设的专题论坛,议题是“现实主义的新方向”。现实主义似乎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总在不断地自我更新。究其缘故,我认为是一代又一代的作者,对何为现实主义永远有着自己的定义,现实主义的宽容与包罗,让即使再年轻的作者也能够充分书写自己对时代的观感,以及自己作为参与者的经验。我在会上曾用过两个名词来描述年轻作者的现实主义作品和写作观,一个是“洛阳铲”,一个是“放大镜”,90后以来的现实主义作者,总是能够用“洛阳铲”垂直而精准地挖掘社会生活中的隐秘角落,这些带出的陈土从故事的角度没有那么曲折离奇,从主题的角度也不显得那么深刻宏大,但是其中蕴含的微观世界恰恰是由表及里,层次丰富的。待这些尘封的角落大白于天下时,他们再启用手中的放大镜,把尘土中的那些细小的纤维,情感的、行动的、语言的,缓慢而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生活的品格不断变得粗放,但年轻的作者们却越来越慢,越来越细,越来越如核中刻舟,雕琢他们所能抓住的每一个小题材、小故事,但我们却能从这些“小”中,看到他们对稍纵即逝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情感的铭记与凝固。
  这不就是前辈们常说的“等等靈魂”吗?
  又:去年11月,山西农业大学的张敦老师一行来上海大学交流创意写作教学与学科建设,介绍了他们的创意写作教学经验,我与他加了微信,这篇《不治之症》便是他推荐而来。对于地方院校或没有独立中文系建制的学校而言,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存在很多制度和实操上的难度,但他们在介绍办学经验的时候所迸发出的热情与他们为之付出的心血实在令人感佩。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将写作课程分为“作家班”和“基础班”(大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展开教学与辅导,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创作出他们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让作者感到满足,让作品照见写作者的初心,这是创意写作在美国草创阶段的重要内核,宣泄与疗愈至今仍是创意写作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在高校,这种路径时不时会被“技术流”所掩盖。揣摩老师的口味,严格遵守某些“技术”,写一篇老师喜欢的“好作品”,拿到更高的分数,似乎远比遵从自己的创作欲望更重要。从我读过的创意写作教学论文、教学书籍来看,这是创意写作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难题,但我也能看到国内很多高校创意写作师生的努力,他们还在坚守创意写作教育因材施教的初心,使创意写作课堂更平等、民主、活跃、温柔,使写作学习更具滋养心灵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相亲这事我已经干了十九次,第二十次的相亲被安排在下个周末,电话是父亲打来的,父亲的电话很简短,让我那天不要安排其它事,挂电话前,父亲还是不放心地嘱咐我一句:正常点。  我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没有结婚。这个年龄未婚在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或许有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与我同行,可我生活在鸟窝大的小县城,我成了这里的名人,并贴上了不正常的标签。  对,我不正常,我和一株植物抢名字。剑麻不是那株植物,剑麻就是我
期刊
眉毛画了无数次,战争还没结束。梳拢照常进行,一如早晨。早晨是干净的。其他活动也不例外。红色的油漆味道快散尽了。油漆的红来自葬送于此的性命,跟漂亮而陈旧的智慧融为一体。谁也不曾跟我说,卖东西的人都死了,吃东西的人随着一道彩虹屹立在死者的灵魂上。当火烧到大门背后,作为唯一值得重申的态度,当白蚁搭成的浮桥呈现出近在咫尺或者说纯洁的感受,柳树嫩叶便摆动,想象自己正在燃烧无穷尽的细密,无穷尽的裸露,无穷尽的
期刊
初见李白,  是在金陵城南三十里,  板桥浦,  还记得那年的长川落月,  谪仙人与凡尘的相遇,  在秋水中荡起涟漪。  说来,那是开元十三年的事了,  这一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远行,  逐江流东去,  伴着飘逸若仙的诗意。  这一刻,  金陵山川秀丽,唯秋风瑟瑟,  帝王之州,历历如画,  不只是诗成名景。  这一夜,  李白在人间津渡的月光下独酌,  只影徘徊,  吟诵起谢脁的《入朝曲》, 
期刊
高桑的《舞台上混乱将至》,是一部难得的兼具荒诞与现实品格的小说。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摹写了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并力图向读者传递一种荒诞叙事的新可能,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艺术哲思。  首先,从小说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塑造而言,作者通篇主要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展开叙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将故事的发展推演向前。在小说篇首,“我”是谁,陈汐是谁?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会带着这样一个疑问去阅读。果
期刊
一个周五晚上在书店,我想写点东西,不料旁边桌来了一对情侣。好好的周五晚上,好好的情侣,来什么书店。我本以为整个周五晚上的书店都是我的,他们坐到旁边,就像一屁股直接坐到了我的桌面上。  他们还点了咖啡,那个女孩担心起晚上喝咖啡会不会睡不着觉。一对稀里糊涂的情侣。男孩说睡不着可以来我家,可能他太年轻了让这话不带一点猥琐。女孩说“得了吧”的那种不当回事宣示着她在两人之间的主动权。男孩又说,那你可以给我打
期刊
在八月初的正中午醒来,太阳透过暖绿色的厚窗帘照得房间明亮,几条缝隙间钻进来的光束迎着屋内的冷气映出空气中悬浮的微尘。摆摆眯着眼睛从枕头下面摸出遥控按了好几下,头顶的机器毫无反应,她坐起来垂着头又眯了好一会儿,然后爬上床边的一体式书桌书柜拔掉了空调的插头。再下来的时候,她的脚踩到了什么软乎乎的东西,低头一看,熟悉的焦黄色面包,塑料包着——应该是老曲昨天就买好给她做早饭的。  她家就她们两人,母女相伴
期刊
瑞士精神病医师、微精神分析学创始人方迪,在他的《微精神分析学》1988年版序言中,回顾初写此书时(1955)他隐约感觉到虚空的存在,感觉到虚空是世间万物的载体,是那么令人难以相信和接受,他由此提出了两个问题:“怎样才能与这个历来被人诅咒的虚空沟通?如何表述一个完全产生于人的内心的认识?”这两个问题将方迪引向了微精神分析学。其实这两个问题不独属于方迪,它们将另一些人引向了哲学、文学或艺术。小说的叙事
期刊
主持人 韩 东 山 风  嘉 宾 宿 颖 陈 乐 李万峰 赵志明 谈 波  韩东:宿颖、陈乐、李万峰、赵志明在“青春新视界”是首次亮相。请向读者介绍一下你们的生活、学业或工作情况。你是谁?  宿颖:我叫宿颖,现在在自由写作,但通常的状态是写不出来。之前做過图书编辑、审稿编辑,做编辑是因为投稿总被拒,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陈乐:我是陈乐,目前正在牡丹江的家里准备考研,生活维持在图书馆和家两点一线间。
期刊
城市的出现一般被认为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作为群居的产物,城市从一开始就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然而发展到今天,城市文学已然脱离出传统的理想性书写,而被作为现实性革新,开辟了较为激进乃至先锋的审美表达。而互联网的介入更加强化了这种现实性的革新,对城市文学的书写也从一开始的对钢铁森林的城市景观写作,逐渐转化为了对虚拟异质空间困惑的书写。本文就将从梁豪的《世界》入手,试图谈论今天的城市文学
期刊
七岁之前我去过最遥远的地方,是沿着铁路往南走二十里,一望无际的大海。那时候,我每天四点起床和母亲去码头找渔民收购昨夜新打捞的海货,再沿著铁路往回走十几里,有一处农贸市场,在那里叫卖一整天。  在为数不多的记忆里,我记得母亲总说,没别人有脑子就要多付出力气,她总拿我们走的十几里当例子说离海越远咱们赚得就越多。  那时候我们住在街道的背面,一间主要用彩钢板拼接又混杂着各种材料的几平米小屋,它有一扇朝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