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中的侄子打来电话,问他清明回不回家。
他是家中独子,南下广州创业,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父母去世后他基本不返乡,唯有每年的清明节抽空回去扫墓。由于琐务缠身,他已经三年没有回去了。
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脑翻开了老家的照片,他决定回去看一眼老屋。
侄子开车来接他,一路上,他发现故乡已变了模样,老房子又少了许多,拔地而起的是一栋栋西式小洋楼,很多田地荒芜了,以前成片的稻田如今被郁郁葱葱的杂草覆盖,就连小时候游泳的小河也成了水泥路。
他不禁感慨,家乡的风景已经荡然无存。侄子笑着对他说:“四叔,今晚就在我们家住吧。”
汽车将要拐进镇上侄子家的路口时,他提了一个要求,想回村看看老屋。
放下行李后,侄子又带着他回到了村里,看着路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逐渐眼熟,他叫了声:“快到了!”门口小时候打过滚的土路已经改成了水泥路,心心念念的老屋终于出现在面前。
他永远忘不了每当他们一家三口回家时母亲站在门口迎接的身影,也忘不了每当他们离家时老娘目送他们的身影。母亲总是把红薯、芋头、龙眼干等家乡的特产塞到后备箱,这时候,妻子总会抱怨几句“装不下了”。
那不仅是母亲的心意,更是载不动的乡愁。
前几年清明节回去扫墓,他只是围着老屋转了几圈,始终没有勇气打开那道斑驳的铁锁。一别三年,老屋已破败不堪,荒凉一片,墙边的空地上又长了许多青草。
他仔细端量着屋顶的瓦片,嘴里喃喃自语:“掉落的砖瓦越来越多了,用不了几年这房子就会倒塌。”
此时,邻居家的宝宝远远看到他,昂着头好奇地问他:“你是谁呀?”他尴尬地笑了笑,苦涩涌上心头,想起那句诗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位父亲跑出来抱起宝宝和他打招呼,问他:“你啥时候回来的呀?”说着便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他推脱了,那一刹那,他意识到,对于老家,他早就是异客了。
这时,他看到了儿时住过的那间房,心里没有预想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难以言述的难受,不知不觉泪水静静地滑落脸庞,他赶紧擦了擦眼泪,怕侄子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一进门,他看到的是长满杂草的院落,吃饭用的八仙桌已布满厚厚的灰尘,桌上的那盏煤油灯不知多少年没有点过了,房间里曾经“咣当咣当”的老风扇不知是否还能转动,那个破旧的木衣柜不知能否装下游子身上的衣裳。老屋里的每一样物品,都勾起了他的无限思念。
厨房的柴火灶,让他想起儿时母亲做饭的场景。那时,他总拼命往灶口塞秸秆,烧得“噼里啪啦”的响,母亲嗔怪他秸秆放得太多了,菜要烧糊咯。黄昏日暮,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晚饭,其乐融融。
走进父母的卧室,他脑海中满是父母的影子,在昏暗的光线下,看着父母的照片,想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他触景伤情,止不住泪流满面。
年少不觉家乡好,年老方知乡愁长。
老屋是在他2岁那年建起的,那时候家里穷,建房用的是最原始的手工造的泥砖,是父母用簸箕挑泥浆放到模具里,再晾晒个四五天才得到的成品,而屋顶的横梁木头是父母一根根从山上背回来的。当整个房子修建好时,他父亲瘦了十几斤,其中的辛劳与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他年少时很嫌弃这间会漏雨的泥瓦房,每当暴雨来临,他们必须用竹竿捅几下松了的瓦片,移动位置挡雨。那时,他便暗暗下了决心,离开贫穷落后的家乡,到城市定居。
所以他发愤图强,终于在大学毕业后扎根城市,他本想接父母到城市里生活,但是倔强的父亲不愿意留在城里生活,忙于工作的自己只能一年回一趟家鄉看望双亲。
人到中年,他才发觉自己时常想念着那个地方,这时,他总迫不及待地想回那个地方,因为那里有他牵挂的父母,有他的家。只要想回去,一个电话,家里就会备好热腾腾的饭菜等你归来,想住几天住几天,想睡懒觉就睡懒觉,起晚了,母亲还是会做好他的那份早餐。
现如今,父母不在了,他回家的念头就断了,父母的离逝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看着儿时每天走的路,想想儿时的玩伴,如今已物是人非。
昔日的欢声笑语荡然无存,没有了家的味道,留下的只是杂草丛生,令人身心空落落的院落。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次日扫墓归来,他又到老屋转了一圈,看到老屋墙也裂了,到处布满了灰尘,他简单打扫了一会儿,然后,坐在屋里发呆。
看着历经30载风吹雨打日渐破旧的老屋,他一阵一阵心痛。他想着是要修好等退休了回去守着,还是把它卖给有缘人,又或者归还集体。
可究竟还是不舍那牵肠挂肚的过去,老屋不仅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还有父母亲落下的岁月,也装着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他环顾老屋四周,昔日与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竟恍如昨日。
静立祖先牌位默然,他决定修缮一番,让血脉之地的老屋重获生机。
因为老屋在,故乡就在!
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背影,执着一把扫帚在清扫院落翻新的建筑垃圾,只见她回过头欣喜地笑了,那是他日夜思念的母亲。
梦醒之后,他发现自己泪眼朦胧。
他知道,自己做对了一个决定,尽管城里有房子,可还是感觉自己像无根的浮萍,故乡的老屋不能没有了,因为他害怕自己老年开始恋家时,已经无家可归了。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兔子有情饮水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