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存在时间不足,流于形式;标注词语,暗示重音;既定情感,无病呻吟等误区,可以通过明确最基本的朗读要求,把握各类文章的朗读技巧;通过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朗读兴趣;巧妙利用音乐等多种手段,营造气氛,引领学生入境等途径加以指导,以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朗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27-02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许多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纷纷要求学生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朗读方法训练。但是,当下的朗读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
1、时间不足,流于形式
当前,在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讲问教学",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教师几乎不进行范读,同学们的读书时间也仅有几分钟,朗读练习通常都是非常匆忙的。例如,进行预习性朗读时,需要学生通读文章,把生字新词过一遍,而其实甚至占三分之一的同学几乎未朗诵完一遍课文,老师便会要求同学终止朗读,立马进入下一个课题,朗读成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被忽视的环节。
2、标注词语,暗示重音
现在,在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常常是先将一段话写在黑板上或者投影在幕布上,然后结合学生的发言将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标记,然后让学生将标记后的这段话进行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朗读的时候,发音会字正腔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看到标注的词语后,会习惯性将标注的词读音加重,把握了朗读中的重点,进而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这个朗读指南,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细致而且应该很有效,其实质呢,是一个形式性质的朗读,虽然让学生进行朗读,但是学生的朗读训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3、既定感情,无病呻吟
在很多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急功近利,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富有情感的朗读。有的学生朗读没有情感或情感不准确、不到位,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哪里需要重音朗读、哪里需要停顿等等,对学生进行纠正、指导,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只是被动地接受,慢慢地就会对朗读失去兴趣,感到索然无味。这种做法其本质就是无趣、死板的,自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语感也无从培养。
二、提高中学生朗读水平的主要途径
1、明确最基本的朗读要求,把握各类文章的朗读技巧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教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有:第一,字正腔圆,声音要真实,不夸浮或飘动,其次,节奏要平稳的变化,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每个词之间的疏密度要恰到好处,最后,结合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中的重音,进行适当的停顿,还要掌握其他的技巧进行朗读。
同时对于各类文体的朗读要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朗读中国古典文学,语气要温柔、深沉,清晰而响亮,从而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揭示文章的涵义;朗读诗歌,要掌握好押韵及节奏,跌宕起伏的节奏通常是诗句的特征,这就要注重停顿、快进等;朗读散文要体现情感发展脉络,明确作品中流露的或激昂、或低沉、或明快、或舒缓的情感节奏等。
2、通过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朗读兴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范读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快速走进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引起强烈地朗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因为,"知之者不如好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变色龙》,一个可笑、可悲、可怜的奥楚蔑洛夫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发同学们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在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对于经典段落,要反复朗读,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在范读的过程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幕幕多彩的情意,激荡在同学们富有创造的想象中,再者初中生形象思维强,善于模仿,记忆力好,只要范读得好,就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朗读得"有滋有味",朗读出"成果"来。
3、巧妙利用音乐等多种手段,营造气氛,引领学生入境。
新课标中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的独特体验,就必然离不开朗读这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朗读与研究课文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一堂精彩灵动的语文课,必也离不开学生入情入境的琅琅书声。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除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一步,我们还应该看到:情绪具有感染力,如见到月缺花残易触发感伤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似见其物,似闻其声,变作品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让学生闻"声"动情,进入朗读的最佳境界。
有人说,音乐是"美丽的画",是"流动的诗"。特别是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情感饱满而易触发,想象力丰富。音乐反映的画面和形象,与课文内容融为有机整体,他们的想象力即刻被调动,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能快速的进入情境,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例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课时,在欣赏了星空的美丽景色后,我播放《星空》的钢琴曲,让学生跟着时而寂静时而跳跃如闪烁星空的钢琴曲试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情感,作者对天上街市的喜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他们动情的朗读中体现了出来。他们读完后我设问:"如果你在如此繁多星星的天空下,看着这半明半昧的群星,你心里怎么想,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这样,在音乐声中,学生放飞自己思绪,似已伫立星天下,入情入境,争先描述自己"眼前"所见之景,抒发他们的喜爱向往之情。再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拨、范读,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朗读欲望,在此情此境中进行朗读,从而使朗读引人入胜,叩人心扉。课堂将再不是枯燥的读书,而是学生带着美好的心灵与文本对话,这样的课堂,怎会不享受?学生的朗读能力怎能不提高?
总之,朗读就是要运用普通话,将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并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一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只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能坚定信心,正确应对朗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加以分析改进和完善,就一定能迎来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春天。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朗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27-02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许多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纷纷要求学生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朗读方法训练。但是,当下的朗读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语文朗读指导的误区
1、时间不足,流于形式
当前,在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讲问教学",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教师几乎不进行范读,同学们的读书时间也仅有几分钟,朗读练习通常都是非常匆忙的。例如,进行预习性朗读时,需要学生通读文章,把生字新词过一遍,而其实甚至占三分之一的同学几乎未朗诵完一遍课文,老师便会要求同学终止朗读,立马进入下一个课题,朗读成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被忽视的环节。
2、标注词语,暗示重音
现在,在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常常是先将一段话写在黑板上或者投影在幕布上,然后结合学生的发言将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标记,然后让学生将标记后的这段话进行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朗读的时候,发音会字正腔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看到标注的词语后,会习惯性将标注的词读音加重,把握了朗读中的重点,进而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这个朗读指南,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细致而且应该很有效,其实质呢,是一个形式性质的朗读,虽然让学生进行朗读,但是学生的朗读训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3、既定感情,无病呻吟
在很多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急功近利,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富有情感的朗读。有的学生朗读没有情感或情感不准确、不到位,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哪里需要重音朗读、哪里需要停顿等等,对学生进行纠正、指导,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只是被动地接受,慢慢地就会对朗读失去兴趣,感到索然无味。这种做法其本质就是无趣、死板的,自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语感也无从培养。
二、提高中学生朗读水平的主要途径
1、明确最基本的朗读要求,把握各类文章的朗读技巧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教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有:第一,字正腔圆,声音要真实,不夸浮或飘动,其次,节奏要平稳的变化,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每个词之间的疏密度要恰到好处,最后,结合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中的重音,进行适当的停顿,还要掌握其他的技巧进行朗读。
同时对于各类文体的朗读要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朗读中国古典文学,语气要温柔、深沉,清晰而响亮,从而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揭示文章的涵义;朗读诗歌,要掌握好押韵及节奏,跌宕起伏的节奏通常是诗句的特征,这就要注重停顿、快进等;朗读散文要体现情感发展脉络,明确作品中流露的或激昂、或低沉、或明快、或舒缓的情感节奏等。
2、通过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朗读兴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范读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快速走进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引起强烈地朗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因为,"知之者不如好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变色龙》,一个可笑、可悲、可怜的奥楚蔑洛夫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引发同学们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在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对于经典段落,要反复朗读,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在范读的过程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幕幕多彩的情意,激荡在同学们富有创造的想象中,再者初中生形象思维强,善于模仿,记忆力好,只要范读得好,就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朗读得"有滋有味",朗读出"成果"来。
3、巧妙利用音乐等多种手段,营造气氛,引领学生入境。
新课标中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的独特体验,就必然离不开朗读这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朗读与研究课文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一堂精彩灵动的语文课,必也离不开学生入情入境的琅琅书声。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除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一步,我们还应该看到:情绪具有感染力,如见到月缺花残易触发感伤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似见其物,似闻其声,变作品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让学生闻"声"动情,进入朗读的最佳境界。
有人说,音乐是"美丽的画",是"流动的诗"。特别是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情感饱满而易触发,想象力丰富。音乐反映的画面和形象,与课文内容融为有机整体,他们的想象力即刻被调动,在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下能快速的进入情境,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自然而然地读出"味道"来。例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课时,在欣赏了星空的美丽景色后,我播放《星空》的钢琴曲,让学生跟着时而寂静时而跳跃如闪烁星空的钢琴曲试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情感,作者对天上街市的喜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他们动情的朗读中体现了出来。他们读完后我设问:"如果你在如此繁多星星的天空下,看着这半明半昧的群星,你心里怎么想,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这样,在音乐声中,学生放飞自己思绪,似已伫立星天下,入情入境,争先描述自己"眼前"所见之景,抒发他们的喜爱向往之情。再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拨、范读,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朗读欲望,在此情此境中进行朗读,从而使朗读引人入胜,叩人心扉。课堂将再不是枯燥的读书,而是学生带着美好的心灵与文本对话,这样的课堂,怎会不享受?学生的朗读能力怎能不提高?
总之,朗读就是要运用普通话,将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并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一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只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能坚定信心,正确应对朗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加以分析改进和完善,就一定能迎来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