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井管杆描述,能够直观地反应管杆在井下的使用状况。油田生产中,正确地对井下油管、抽油杆进行描述,是指导管杆更换、优化管杆组配、制定油井生产制度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油井生产效率和免修期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介绍井下抽油杆、油管的描述方法(外观、及损害程度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油管 抽油杆 描述 偏磨 腐蚀
中图分类号:TE355.7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15―01
前言
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油管、抽油杆工作时,井下压力、温度、流体介质等条件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对井下油管,抽油杆等使用情况描述,分析判断产生的原因,为优化抽油井生产参数、对油井采取下一步措施提供依据,是油井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常用井下油管、抽油杆的种规格型号。
1.1 抽油杆。
抽油杆是有杆泵抽油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抽油杆通过丝扣逐根连接,将抽油机的动力传递给深井泵,使深井泵的活塞作往复运动。井下抽油杆由碳钢或合金钢制成,杆柱组配常为两级(?25mm和?22mm),也有一级、三级或四级(?25mm、?22mm、?19mm、?16mm)。
1.2油管。
油管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它用以承受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每根之间通过丝扣连接,逐根下入井内,坐于悬挂器上,分隔油套环形空间,通常为两级油管(?89mm、?73mm)组配。
2 抽油杆、油管的描述方法。
2.1 抽油杆的描述方法:
2.1.1清洗:将从井内提出的抽油杆,摆放在抽油杆桥上,每十根一组,排列整齐,最后提出活塞拉杆,活塞。依次丈量抽油杆长度,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井号、日期、时间、太量人,记录人、抽油杆长度,总长度,型号、根数等数据。从井下抽出的抽油杆,用棉纱蘸柴油,对其丝扣,本体等部位逐根进行清洗,清除抽油杆上的腐蚀物、蜡、及其它附着物,保持杆体清洁,便于下一步进行检查、描述。
2.1.2检查描述:
2.1.2.1 本体:检查杆有无弯曲,偏磨、腐蚀、结垢等情况,并写明相应的位置、根据及受损害程度,用卡尺测量其直径,看是否符合要求。如活塞以上第1-50根Φ22杆本体偏磨严重一侧偏磨约6 mm。
2.1.2.2 节箍:节箍丝扣是否完好,有无腐蚀、偏磨、麻点、凹坑等,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节箍直径,写明损害情况。如全部Φ25抽油杆节箍严重腐蚀,外径由46 mm腐蚀为38mm。
2.1.2.3 丝扣: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有无粘扣、磨损等。如第127根Φ22抽油杆粘扣,需更换等。
2.2油管的描述方法
2.2.1清洗油管:从井下提出的油管,每十根一组摆放于油管桥上,摆放整齐,逐根丈量长度,作好记录。首先对油管进行清理,用锅炉车对其进行刺洗,清除内壁及外表上的结蜡、死油、泥砂和杂物。或是由井下作业工作人员用棉纱、柴油对其丝扣,本体进行擦洗,保证其清洁,以便进行检查。
2.2.2检查描述:
检查(主要是看、摸、工具测量等)油管本体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和孔洞、油管螺纹是否完好,有无平扣、粘扣、腐蚀等。手摸油管内壁有无凹槽,结垢,腐蚀等。如果是有损坏,注明损坏的具体部位,损坏程度,描述时尽量使用数值,(如第80根?62mm节箍以下2米处本体有一长12mm,宽3mm的裂缝,油管内壁有深3mm的凹槽等),检查油管内有无砂堵现象。
2.3 记录、分析、描述。
所有有關抽油杆、油管的使用情况,由采油专业技术人员记录在专用记录表上,记录要详细、完整、全面。最后根据检查描述情况,确定使用损坏原因,管杆更换方案。
3 现场应用。
3.1 为管杆更换提供依据和参考。
井下管杆的使用状况描述完成后,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就可根据其情况,判断是否可以再次使用,再次使用的数量、范围,哪些为可用,哪些需要更换。通过过对管杆有针对性的选择是否再次下井,减少管杆费用投入,增加管杆利用率,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
如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ST3-9-186作业井作业提完井下管杆后,采油生产技术人员对井内提出的油管、抽油杆进行描述,结果为:泵上1-22根Φ62油管偏磨,管内壁上有凹槽,其它油管完好;活塞以上第1-25根Φ22抽油杆偏磨严重,其它抽油杆完好。依据此实际情况,只更换1-25根Φ22抽油杆、1-22根Φ62油管即可,而其余管杆可继续使用。同时根据损坏的类型和产际情况,确定活塞以上第1-25根Φ22偏磨是由于处于中和点以下的底部较细的抽油杆发生失稳变形引起的,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活塞以上下入一定根数的加重根,抽油杆之间加扶正器等,减少管杆偏磨。
3.2 针对管杆不同的损坏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通过描述管杆的目前状况与使用情况,可以分析判断管杆受损伤、变化的原因。通常情况下,管杆损坏以偏磨、腐蚀等情况居多,针对偏磨,腐蚀、变形等情况,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缓解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发挥管杆描述的功能。如针对偏磨井,采取了活塞以上连接加重杆,抽油杆之间加扶正器,下加续杆,抗磨杆、抗磨节箍,井下下油锚锚定油管柱,安装扶正井口等。针对腐蚀情况下入具有抗腐蚀性的油管,如粉末涂料油管、塑料涂层油管,镍磷镀油管等,同时选择具有腐蚀性的K级抽油杆,增强其搞腐蚀性。在井内加入一定量的化学缓蚀剂,抑制抽油杆、油管与井内气液的化学反应,降低腐蚀性。
3.3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制度,改变管杆组配。
通过措述分析,得出油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油井的工作制度管柱,重新匹配管杆组合等。例如:某井全井管杆偏磨严重,分析为冲速过快,抽油杆弯曲变形引起,则可采取降低冲速的方法来解决;管杆匹配上,活塞以上Φ25mm抽油杆柱长度必须小于Φ76油管柱长度,否则,管杆匹配不正确,应重新组配管杆组合,或增加Φ76油管柱长度,或降低Φ25mm抽油杆柱长度,具体采取哪种方法,依据油井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考虑。
结论:井下管杆描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采油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井下油管、抽油杆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描述,了解管杆现状,为管杆更换提供参考和依据。分析井下工作状况,采取相应的减缓损坏措施,提出合理的抽油井工作制度和管杆组配方案。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应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油田生产。
参考文献
[1] 游亨淮 《井下作业工》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 吴奇 《井下作业监督》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罗英俊、万仁傅 《采油技术手册》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油管 抽油杆 描述 偏磨 腐蚀
中图分类号:TE355.7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15―01
前言
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油管、抽油杆工作时,井下压力、温度、流体介质等条件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对井下油管,抽油杆等使用情况描述,分析判断产生的原因,为优化抽油井生产参数、对油井采取下一步措施提供依据,是油井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常用井下油管、抽油杆的种规格型号。
1.1 抽油杆。
抽油杆是有杆泵抽油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抽油杆通过丝扣逐根连接,将抽油机的动力传递给深井泵,使深井泵的活塞作往复运动。井下抽油杆由碳钢或合金钢制成,杆柱组配常为两级(?25mm和?22mm),也有一级、三级或四级(?25mm、?22mm、?19mm、?16mm)。
1.2油管。
油管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它用以承受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每根之间通过丝扣连接,逐根下入井内,坐于悬挂器上,分隔油套环形空间,通常为两级油管(?89mm、?73mm)组配。
2 抽油杆、油管的描述方法。
2.1 抽油杆的描述方法:
2.1.1清洗:将从井内提出的抽油杆,摆放在抽油杆桥上,每十根一组,排列整齐,最后提出活塞拉杆,活塞。依次丈量抽油杆长度,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井号、日期、时间、太量人,记录人、抽油杆长度,总长度,型号、根数等数据。从井下抽出的抽油杆,用棉纱蘸柴油,对其丝扣,本体等部位逐根进行清洗,清除抽油杆上的腐蚀物、蜡、及其它附着物,保持杆体清洁,便于下一步进行检查、描述。
2.1.2检查描述:
2.1.2.1 本体:检查杆有无弯曲,偏磨、腐蚀、结垢等情况,并写明相应的位置、根据及受损害程度,用卡尺测量其直径,看是否符合要求。如活塞以上第1-50根Φ22杆本体偏磨严重一侧偏磨约6 mm。
2.1.2.2 节箍:节箍丝扣是否完好,有无腐蚀、偏磨、麻点、凹坑等,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节箍直径,写明损害情况。如全部Φ25抽油杆节箍严重腐蚀,外径由46 mm腐蚀为38mm。
2.1.2.3 丝扣: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有无粘扣、磨损等。如第127根Φ22抽油杆粘扣,需更换等。
2.2油管的描述方法
2.2.1清洗油管:从井下提出的油管,每十根一组摆放于油管桥上,摆放整齐,逐根丈量长度,作好记录。首先对油管进行清理,用锅炉车对其进行刺洗,清除内壁及外表上的结蜡、死油、泥砂和杂物。或是由井下作业工作人员用棉纱、柴油对其丝扣,本体进行擦洗,保证其清洁,以便进行检查。
2.2.2检查描述:
检查(主要是看、摸、工具测量等)油管本体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和孔洞、油管螺纹是否完好,有无平扣、粘扣、腐蚀等。手摸油管内壁有无凹槽,结垢,腐蚀等。如果是有损坏,注明损坏的具体部位,损坏程度,描述时尽量使用数值,(如第80根?62mm节箍以下2米处本体有一长12mm,宽3mm的裂缝,油管内壁有深3mm的凹槽等),检查油管内有无砂堵现象。
2.3 记录、分析、描述。
所有有關抽油杆、油管的使用情况,由采油专业技术人员记录在专用记录表上,记录要详细、完整、全面。最后根据检查描述情况,确定使用损坏原因,管杆更换方案。
3 现场应用。
3.1 为管杆更换提供依据和参考。
井下管杆的使用状况描述完成后,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就可根据其情况,判断是否可以再次使用,再次使用的数量、范围,哪些为可用,哪些需要更换。通过过对管杆有针对性的选择是否再次下井,减少管杆费用投入,增加管杆利用率,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
如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ST3-9-186作业井作业提完井下管杆后,采油生产技术人员对井内提出的油管、抽油杆进行描述,结果为:泵上1-22根Φ62油管偏磨,管内壁上有凹槽,其它油管完好;活塞以上第1-25根Φ22抽油杆偏磨严重,其它抽油杆完好。依据此实际情况,只更换1-25根Φ22抽油杆、1-22根Φ62油管即可,而其余管杆可继续使用。同时根据损坏的类型和产际情况,确定活塞以上第1-25根Φ22偏磨是由于处于中和点以下的底部较细的抽油杆发生失稳变形引起的,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活塞以上下入一定根数的加重根,抽油杆之间加扶正器等,减少管杆偏磨。
3.2 针对管杆不同的损坏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通过描述管杆的目前状况与使用情况,可以分析判断管杆受损伤、变化的原因。通常情况下,管杆损坏以偏磨、腐蚀等情况居多,针对偏磨,腐蚀、变形等情况,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缓解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发挥管杆描述的功能。如针对偏磨井,采取了活塞以上连接加重杆,抽油杆之间加扶正器,下加续杆,抗磨杆、抗磨节箍,井下下油锚锚定油管柱,安装扶正井口等。针对腐蚀情况下入具有抗腐蚀性的油管,如粉末涂料油管、塑料涂层油管,镍磷镀油管等,同时选择具有腐蚀性的K级抽油杆,增强其搞腐蚀性。在井内加入一定量的化学缓蚀剂,抑制抽油杆、油管与井内气液的化学反应,降低腐蚀性。
3.3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制度,改变管杆组配。
通过措述分析,得出油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油井的工作制度管柱,重新匹配管杆组合等。例如:某井全井管杆偏磨严重,分析为冲速过快,抽油杆弯曲变形引起,则可采取降低冲速的方法来解决;管杆匹配上,活塞以上Φ25mm抽油杆柱长度必须小于Φ76油管柱长度,否则,管杆匹配不正确,应重新组配管杆组合,或增加Φ76油管柱长度,或降低Φ25mm抽油杆柱长度,具体采取哪种方法,依据油井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考虑。
结论:井下管杆描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采油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井下油管、抽油杆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描述,了解管杆现状,为管杆更换提供参考和依据。分析井下工作状况,采取相应的减缓损坏措施,提出合理的抽油井工作制度和管杆组配方案。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应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油田生产。
参考文献
[1] 游亨淮 《井下作业工》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 吴奇 《井下作业监督》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罗英俊、万仁傅 《采油技术手册》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