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学科素养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国的费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的同时,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不良文化和诱惑,肤浅的世俗文化开始逐渐代替传统文化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目前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如何利用高中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不断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 传承
  高中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高中语文学科素养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下面本文将在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上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述如何在高中语文学科素养中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1.相关理念界定


  语文教学的新素质教育,是一种为完全贯彻新课改而体现出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同时也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课文课程的开放性教学。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传承,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的基础。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可以从哲学宗教思想、道德理论、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形态等来分析与理解,具有非常深刻的精神内涵。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是指,语文是一种语言交际的学习,是我国文化的基础,具有相当强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也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2.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每个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历史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每个民族都会坚持保存自己的传统文化,因为他们懂得传统文化如大树的根一样,一定要加以保护并不断的保护其延伸,但是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处境非常令人担忧。现在有文盲与现代文盲之说,其中文盲就是我们一直说的传统文化的文盲,而现代文盲是之不能与时俱进的人,在当下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会上网、不进行先进技術的学习等。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现代文盲的人并不多,然而,传统文盲的人数却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史知识。许多学生可以讲许多电脑游戏名词,却无法说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名称,更别说内容,更有的学生满口现代新创词,却不会使用成语,不懂得尊老爱幼,更不懂得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可以说在对外开放的这几十年里虽然经济大跨步的发展了,与世界融合的速度也加快了,但是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不能很清楚的了解祖辈的过去,更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群孩子是飘着的,因为他们找不到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少的原因。

3.语文学科素养中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3.1注重国学经典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和提倡学生阅读经典文本,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学习的榜样。例如在儒家经典中,不乏诚信仁爱、尊师重道之说、道家的虚怀若谷、佛家的进退从容则都是一种大智慧的存在,当我们能够深入去学习的时候一定会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同时也会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如果能够更多的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更加丰富,而且还能有效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现在很多中学甚至小学的学校,都让学生诵读经典,他们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以促进全民族的人文素质得到很好的提高。
  3.2在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则是传统文化的最好的传播途径。就学科而言,语文具备传播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是传统文化与教育融合最有利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材,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必修与选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将必修中的传统文化讲下来并让学生在选修中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讲解与分析,结合中国古代优秀文文化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3.3创设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气氛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传承少不了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完成。高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一个由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尽量让语文课多一些文化信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
  3.4强化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的好与坏,可以为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提供空间。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具体来说,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讲文学典故和文学常识。这样,就会更加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也会在这种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带进传统文化一定要做到精选、深刻。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同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学生的思想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才会具备社会责任感,才会感到自己的根的存在。
其他文献
诗——最美的语言  ——题 记  如果生活是苍郁的森林,那么诗就是林间淙淙的溪流。它滋润着我们的生活,濡养着我们的心灵。听,诗的脚步是那样美好……  初识佳人  童年,盛夏的夜晚。我与奶奶倚在藤椅上,享受着夏夜的蛙叫蝉鸣。奶奶一手摇着蒲扇,一手轻拍我的手背,哼唱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语调轻柔婉转,满是对她小小孙女的宠爱。那是我第一次聆听诗的脚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以“变”求突破,以“变”谋发展,以“变”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科学评价学生的表现。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学生表演 课堂教学  虽然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探寻把课堂效率发挥到极致的策略,但是时代不断在发展,文化在更新,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没有一成
语文《课程标准》把“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作为总目标之一
高等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须要保证其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