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安全吗?安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7-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的手术方式以及侵入性操作也越来越多,为了患者的安全、舒适,操作顺利地进行,常常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本文就麻醉的概念、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安全展开讨论。
  1麻醉
  麻是指患者感觉麻木,失去知觉,不是麻的感觉而是木的感觉,醉尤如酒醉、暂时失去知觉。麻醉是为手术而生,有了外科手术,才有麻醉的存在;比如:无痛苦胃镜检查,麻醉医生仅使用抗伤害的麻醉性镇痛药就能取得麻而不醉的效果,来完成检查;也可运用静脉麻醉药使患者暂时处于“睡眠”状态完成检查;女人生小孩,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不疼痛怎么生孩子呢?现代麻醉医学运用低浓度的局麻药加小剂量的麻醉性镇痛药,通过椎管内这一特殊途径用药,使正在生产的妇女感觉神经被阻滞、运动神经不受影响,达到痛觉、运动分离,随意活动,无痛,生下小孩,避免了因疼痛让产妇跳楼的悲剧再发生。各种原因尤其是外伤造成患者生命垂危时,借助麻醉医生的插管技术,挽救患者的生命成为可能,因为此时呼吸系统得到人为控制,如去年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麻醉科医生介入行气管内插管,病死率明显下降就是一个例证。现代医学,各种监测手段、穿刺已成为麻醉医生必须撑握的技术。
  2麻醉的方式
  麻醉的方式从广义来讲,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全身麻醉通常是采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以及吸入等方式使麻醉药物进入病人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发挥作用。全身麻醉药物可分为: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肉松驰药,分别发挥镇静催眠、镇痛、肌肉松弛这三种作用。肌肉松弛剂作用于人体的运动系统,使骨骼肌松弛,为手术操作提供一个“静”和“视野扩大”的环境。镇痛药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手术操作这种伤害性刺激,即提高人体对这种伤害刺激的阈值,使病人感觉不到疼痛。镇静药也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处于类似于自然的睡眠状态,使其对手术操作没有感知。这些药物皆有各自起效时间,达到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消除半衰期等。最终通过人体的各种酶代谢(主要是肝脏),排除体外(主要是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当然这些药物作用时间的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病人生理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衰老等状况,其次是手术操作部位、手术操作时间、环境温度的影响。麻醉病人,因睡眠或/和肌松驰,机体产热减少,体温必然下降,人体各种功能必受影响,藥物代谢速度当然减慢,最终是苏醒延迟。现代麻醉认为术中保温是相当重要的。给病人的感觉往往就是:一觉醒来,手术就已完成!
  局部麻醉,通常是将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药物,对支配手术区域的末梢神经、神经干、神经丛以及脊神经使其暂时失去传导感觉即痛觉的传导功能,使病人感觉不到手术这种伤害性刺激,手术从而顺利进行。常见的局部麻醉方式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等。
  3麻醉安全
  麻醉,总的来说是安全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麻醉一样也存在着风险,但出现风险的几率因人而异。
  麻醉的安全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性质、主要脏器功能状态、潜在疾病以及病人对治疗、操作和各种处理措施的反应等,均可影响麻醉的安全性。小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器官功能不全、故麻醉死亡率亦高于成人。老年器官功能衰退,其脏器贮备与代偿能力显著降低且并存疾病较多,其麻醉风险亦增大。许多疾病本身即是造成死亡的原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本身就高,若为此类危重病人实施麻醉,其风险性不言而喻;病情急缓,病理生理状况,手术的大小、部位,手术时机、时间,出血量的多少等因素;麻醉医生对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撑握程度,自身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临床经验、精神与情绪、应变能力,均能明显影响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水平、处理措施的及时与准确;麻醉选择不当,包括麻醉方法与药物,如凝血障碍病人行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气道不畅未作气管插管而行全身麻醉;麻醉准备不足,在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手术,或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心中无数也未考虑相应对策,临时慌张失措或用错药物。在以上诸多风险原因中,病人因素占83%,手术因素占10%,麻醉因素占4%,术后处理不当占3%。麻醉风险因素中准备不足是第一位,所以进行麻醉前,麻醉医生都必须要先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告知患者麻醉存在不同的风险,最佳的麻醉方案是什么,患者也应该毫不隐瞒自己的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医生将其中的利弊告之患者,让其充分了解后进行取舍。麻醉医生在进行麻醉前,将影响麻醉风险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同时还要准备麻醉用具和设备,准备好抢救物品,做好应急预案等,在麻醉中,麻醉后,麻醉操作人员,合作的同事共同配合,层层把关,减少麻醉意外及不利因素的出现,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结束语
  现代手术学的发展对麻醉医生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无痛又安全的麻醉方式是人们的基本需求;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践行与“从麻醉学走向围术期医学”理念的深入,舒适康复及提高患者术后的长期转归,给麻醉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麻醉同仁们经常探讨学习,使现代麻醉技术的安全性越来越高。但是,对于麻醉存在风险这个问题,是每个麻醉医生必须时刻紧绷的弦,让病人安全平安的渡过围术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病人及家属也应该知道世上没有万能的药,没有万全的事,只有大家共同协作,形成合力,才能降低麻醉的风险,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麻醉科  四川达州  635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将咽拭子采集护理员防控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防控工作中,规范核酸检查标本的采集以及处置、运送过程。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工作方法确定核酸检测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设置核酸检测护理员对核酸咽拭子标本的采集、护士防护、标本的处置及送检等各个环节进行专项追踪与整改。结果:设计查检表调查干预前后各环节错误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1)。结论:咽拭子采集护理员可以很好地在新型冠
期刊
摘要: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有助于免疫、修复和体内平衡。近几年研究发现,肾脏损伤中巨噬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巨噬细胞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或直接作用参与肾脏损伤。本文主要围绕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在肾脏损伤中的机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中狼疮肾脏损伤治疗提供新策略。  关键词:巨噬细胞,修复,再生  【中图分类号】S94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本方舱医院于2020年2月-3月间收治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评价中医特色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热、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骨折并血气胸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满意度为(5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
期刊
摘要:目前,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盐酸溴己新临床上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粘痰咳出的困难者及因痰液广泛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的气急等症。雾化吸入剂具有起效迅速,可减少药物剂量,降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优势。该文对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制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563.1 【
期刊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包括全身性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会出现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促炎细胞因子是一类由非免疫、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类物质,主要功能有细胞生理功能调节,同时在感染、创伤、疼痛中起到重要作用。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支配星形胶纸细胞、组织产生以及神经元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最常见的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循征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0例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如下:研究组(循征护理,n=10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100),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困难者实施循征
期刊
摘要: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时,最关键的处理之一便是早期实施液体复苏,对患者微循环进行改善。临床常用乳酸或乳酸清除率来反映患者组织灌注情况,但逐步发现无法对患者组织缺氧状态有全面分析,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利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等指标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价;有创性监测手段如脉搏指示连续性排出量监测(PiCCO)亦能对患者容量负荷、心脏收缩力进行实时评估。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液体
期刊
摘要:丙型肝炎(Hepatitis C)是一种传染病,病因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以血液传播为主,HCV是RNA病毒,具有高度异质性特点,感染初期多具有隐匿性,在全世界范围内HCV感染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在诊治丙型肝炎疾病中也越来越重视实验室检验技术。文章就Hepatitis C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
期刊
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巴林特小组活动是一种能帮助医护人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模式,且对护士自我提升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现就巴林特小组活动概念及其在临床护士情绪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目前存在不足及对今后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活动;临床护士;情绪管理;共情力;护患沟通;压力应对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