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模态教学探询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新样态

来源 :新课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模态教学手段是通过把多种符号模态(语言、图像、音乐、网络等)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知识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直观而易感知的思维加工过程.多模态教学手段在课堂导入阶段的应用,可以使知识在课堂的呈现阶段简明且得以厘清.因此,多模态教学手段其多元、直观的特性,更适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阶段的应用.主要探讨多模态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浆微小RNA(microRNAs,miRNAs)表达谱差异.方法 选取TOAST分型为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8例,以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血浆miRNAs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结果,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同时存在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这就要求患者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较好的控制本病.在社区护理中发现,只有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才住院系统治疗,但出院后遵医率不高,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在病人出院后得不到
患者男,54岁.因左小腿疣状角化性斑块伴剧烈瘙痒10余年,于2010年5月9日就诊于我科.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前侧出现多个环状淡红斑块,伴剧烈瘙痒,后皮损逐渐增大,数目增多,呈环状或条索状褐色斑块,边缘隆起,部分皮损为增生性斑块,伴有剧烈瘙痒,曾在当地医院做过激光、冷冻治疗,效果不佳.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家族无类似病史。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尿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8-iso-PGF2α水平.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8
报道1例毛发-鼻-指(趾)综合征.患者男,18岁.表现为毛发稀疏、生长缓慢,鼻肥大呈梨形,鼻唇沟宽而长、上唇薄、牙列不整齐,双足第4、5趾骨内收,双拇趾变短,活动无异常,指、趾甲薄,无智力发育异常.显微镜下见毛发近端渐变细,直径较正常人毛发细.手足X线显示双手指骨基本正常,双足第一跖骨、趾骨略短,内侧楔骨略长,部分趾骨骨骺呈锥形改变。
目的 研究上海汉族人群中NADPH氧化酶p22phjphox亚基-A930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A930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和对照组151例.高血压脑出血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以及吸烟和饮酒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与建议。方法抽样调查北京市某区9个乡镇4个街道的3 602例成人,包括调查问卷、血生化检测和体格测量,采用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其治疗策略包括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以及血运重建术.文章对近年来与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相关的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手段的临床研究以及指南推荐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AS)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存有争议.早年的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重度ACAS患者有效;近年来,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疗效与CEA相当,有替代CEA的趋势.近10余
目的 探讨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方法对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出现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病人进行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优于单独使用湿润烧伤膏局部涂抹治疗,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有效的减囝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