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标观念下的作文教学是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先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去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本色。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显真实个性。让文字真正的在学生心里流淌。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作文教学兴趣情境能力素材评改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通常是老师讲得多、讲得深、讲得透,等到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经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善察”、“爱说”、“乐写”、“勤写”让文字真正的在学生心里自由的流淌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焦点。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即立足于新课标指名的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根据新课标视野下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的要求,我将结合实际教学对新课标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一、改变作文命题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以直接给出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来写,就是我给你条条框框你必须按条款作文,我给你我给你一个框架你必须在框架内完成填空。学生没有了写作的自主权,没有了自由度,完全是被动的写作,造成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和反感,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其实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绪,产生倾吐的欲望。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首先就要改革这种弊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文,有作文的自主权主动权,内容上完全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形式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因此改变命题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阔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把学生引到有话可说的境地,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写作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力,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心理环境。让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次畅所欲谈,一次愉快的放松的充满乐趣的交流。把作文当作自己的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了苦闷,向它倾诉,有了烦恼,向它表达,有了高兴或痛快的事,它也高兴、痛快。这样做会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学生就乐于表达了。
三、拓宽写作渠道,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1.(1)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提高学生自主选材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作文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到生活中寻找题材。做到从生活中自主选材,这样才能让学生选出最佳材料。在亲身参与活动中,感受活动的乐趣;在观察活动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在饲养或种植中,发现动植物与人的“趣事”。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挖掘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自主选材能力,把学生引到有话可说的境地。
2.(2)要利用课文学习作文,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课本的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积累了写作素材,还提供了练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向课文学习,做到读写结合,既密切了读写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做到读写相长,不断提高。课文选材广泛,寓意深刻,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
3.(3)要和各学科广泛沟通,培养学生多种写作能力从而积累素材。
与各学科沟通使作文成为各学科学习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为写作积累下大量的素材。和各学科广泛沟通让学生培养起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地在生活中、实践中、参与中、体验中获得,丰富了写作素材。
四、多样化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1.(1)多作生活练笔,多写生活日記。
因为只有真实的生活,真我的体验,真情的流露,真切的表达,才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只有多作生活练笔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多作生活练笔,学生会逐渐养成乐于观察的习惯,会自觉寻找生活中的热点,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好习作素材,写作能力也就慢慢的培养出来了。这样做在亲近生活的过程中慢慢的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2.多作教材课后的拓展练笔。
作为教材的文章,往往有一些“留白”。这些“留白”充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课后写续文,拓展想象增加了学生的练笔机会。因此应采用多样的练笔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的培养起来。
(3)3.多作读书笔记。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因此大量的阅读,对写作有着必不可少的帮助。多读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摘抄下好的句子,勤于观察,多作读书笔记,多用心想,善于思考,勤摘录好词好句。分条记录下来,把这些素材整理好之后,在使用的时候,就方便找到。久而久之,在多作读书笔记的习惯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逐渐得到培养了。
总之,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让作文透发出学生生命的本真,保持着其特有的“原生性”,让学生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放开思维,放达情感,放手表达,自由写作,让学生自由畅达地去抒写那多姿多彩的生活。童心、童言、童真和童趣才会真正的在学生心里流淌,才会从字里行间自然地生发、流露。他们就会笔下生风,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万伟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彭钢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董洪亮主编《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年第22期龙源期刊
《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作者:朱水根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作文教学研究》2003年第8期许文美
《作文互动升格与示范》作者:周勇,学林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 本人出生于1984年5月4日,2006年6月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英语专业毕业,2006年9月在昆明市五华区华锋小学任教。在2007年—2008年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五华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先进教师。 2008年9月参加奥鹏远程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2008年9月在汤池小学任教至今,现为小学一级教师。作为年青的教师,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爱心助人,事事处处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年都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作文教学兴趣情境能力素材评改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通常是老师讲得多、讲得深、讲得透,等到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经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善察”、“爱说”、“乐写”、“勤写”让文字真正的在学生心里自由的流淌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焦点。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即立足于新课标指名的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根据新课标视野下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的要求,我将结合实际教学对新课标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一、改变作文命题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以直接给出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来写,就是我给你条条框框你必须按条款作文,我给你我给你一个框架你必须在框架内完成填空。学生没有了写作的自主权,没有了自由度,完全是被动的写作,造成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和反感,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其实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绪,产生倾吐的欲望。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首先就要改革这种弊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文,有作文的自主权主动权,内容上完全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形式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因此改变命题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阔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把学生引到有话可说的境地,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写作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力,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心理环境。让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次畅所欲谈,一次愉快的放松的充满乐趣的交流。把作文当作自己的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了苦闷,向它倾诉,有了烦恼,向它表达,有了高兴或痛快的事,它也高兴、痛快。这样做会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学生就乐于表达了。
三、拓宽写作渠道,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1.(1)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提高学生自主选材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作文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到生活中寻找题材。做到从生活中自主选材,这样才能让学生选出最佳材料。在亲身参与活动中,感受活动的乐趣;在观察活动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在饲养或种植中,发现动植物与人的“趣事”。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挖掘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自主选材能力,把学生引到有话可说的境地。
2.(2)要利用课文学习作文,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课本的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积累了写作素材,还提供了练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向课文学习,做到读写结合,既密切了读写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做到读写相长,不断提高。课文选材广泛,寓意深刻,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
3.(3)要和各学科广泛沟通,培养学生多种写作能力从而积累素材。
与各学科沟通使作文成为各学科学习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为写作积累下大量的素材。和各学科广泛沟通让学生培养起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地在生活中、实践中、参与中、体验中获得,丰富了写作素材。
四、多样化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1.(1)多作生活练笔,多写生活日記。
因为只有真实的生活,真我的体验,真情的流露,真切的表达,才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只有多作生活练笔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多作生活练笔,学生会逐渐养成乐于观察的习惯,会自觉寻找生活中的热点,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好习作素材,写作能力也就慢慢的培养出来了。这样做在亲近生活的过程中慢慢的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2.多作教材课后的拓展练笔。
作为教材的文章,往往有一些“留白”。这些“留白”充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课后写续文,拓展想象增加了学生的练笔机会。因此应采用多样的练笔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的培养起来。
(3)3.多作读书笔记。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因此大量的阅读,对写作有着必不可少的帮助。多读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摘抄下好的句子,勤于观察,多作读书笔记,多用心想,善于思考,勤摘录好词好句。分条记录下来,把这些素材整理好之后,在使用的时候,就方便找到。久而久之,在多作读书笔记的习惯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逐渐得到培养了。
总之,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让作文透发出学生生命的本真,保持着其特有的“原生性”,让学生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放开思维,放达情感,放手表达,自由写作,让学生自由畅达地去抒写那多姿多彩的生活。童心、童言、童真和童趣才会真正的在学生心里流淌,才会从字里行间自然地生发、流露。他们就会笔下生风,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万伟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彭钢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董洪亮主编《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年第22期龙源期刊
《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作者:朱水根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作文教学研究》2003年第8期许文美
《作文互动升格与示范》作者:周勇,学林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 本人出生于1984年5月4日,2006年6月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教英语专业毕业,2006年9月在昆明市五华区华锋小学任教。在2007年—2008年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五华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先进教师。 2008年9月参加奥鹏远程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2008年9月在汤池小学任教至今,现为小学一级教师。作为年青的教师,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爱心助人,事事处处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年都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