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国内各大摄影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工业相关题材的优秀摄影作品或交流活动,但如同“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以下简称“中国工业摄影
大展”)这样大规模、集中化地对工业摄影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展示的却少有。作为国内最年轻的摄影节之一,中国工业摄影大展不仅带领我们回顾了中国老工业的时代面貌与发展变革,也在梳理工业摄影史与中西方交流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关注工业摄影
19世纪早期,源起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时代真正到来,为刚诞生不久的摄影提供了新鲜的题材与血液。在我们所熟知的早期摄影大师中,有很多都拍摄过工业或工人相关题材的作品。如刘易斯·海因早期拍摄的童工与后期创作的有关工人的肖像摄影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工业化进程中暴露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尤金·史密斯曾投入全部心血与激情拍摄美国东部工业城市匹兹堡,让我们看到在工业变革时代中一个工业城市的众生相;汉弗莱·斯彭德用镜头客观地记录了英国北方工业城镇的生活;德国摄影家贝歇夫妇(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拍摄的类型学工业建筑照片,具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参考价值。中国的工业变革远远晚于西方国家,这也影响中国工业摄影的发展。但数十年来,中国的工业改革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前进,这其中所带来的一系列成就、问题甚至矛盾,也为中国摄影师拍摄工业题材作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
在诸多摄影题材中,与工业有关的主题不但可呈现力量和技术之美,也大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感受和社会热点话题有密切关系,能够直接表现社会的进步,也能直接暴露社会的矛盾,并大多具有史料文献价值。
中国工业摄影大展的诞生与成长,为我们提供了纵观国内外工业摄影体系及工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平台。2016年4月23日,第二届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在辽宁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拉开帷幕,以“文化·价值·创新”为主题,通过展览、研讨会等形式,从多个维度展示了世界工业发展面貌与当代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
工业题材愈加多元,视角趋向现代化
与第一届相比,本次参展作品的数量有所提升,大展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参展作品1.5万余幅,经过评选,最终190名国内摄影师的2400余幅作品、15名国外摄影师的216幅作品入展。同时,参展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不仅拍摄角度独特,视野开阔,景物的立体感、纵深感也有所加强,呈现出与以往观念不同的工业形象与工业发展的现代化特性。
据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女士介绍,本次参展作品在创作题材上更具时代性,除了关注老工业形象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型工业题材,例如对能源、航母、造船以及高新科技等许多新兴工业项目的表现。而摄影师们也逐渐打破工业摄影的传统表现形式,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工业变革中新型企业的生产瞬间、工人的生活状态、工业周边的生态环境等。
在美国摄影师吉米·斯蒂林斯的作品中,我们通过对新兴能源产业的影像记录看到了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冲突。《艾文帕太阳能电站的变迁》是斯蒂林斯长期项目《视角的变迁》的组成部分。2010年到2014年间,他记录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集中发电厂—艾文帕太阳能电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的建造过程。斯蒂林斯说,未来十年,他将继续拍摄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重要项目。
阿根廷摄影师亚历山德罗·切丝基博格以浪漫主义的视角拍摄了南美洲东北部国家苏里南日渐衰落的蔗糖产业。他通过夜间长时曝光的手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个性,使得他镜头中曾经的加工厂和机器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与光影效果。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凭借《海上文明的使者—2015年马尾造船厂纪实》再次获得中国工业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宋靖从历史出发,从遗址保护的角度出
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影像志。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内的摄影作品令观者印象深刻:摄影师高文秀运用对比的方式,阐释了40多年间输油管道翻天覆地的巨变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摄影师李春龙所拍摄的《农民工》,通过黑白影像集中描绘了工棚生活的点滴甘苦;青年摄影师王文杰的作品《瓶中奢望》则通过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表达出工业发展背景下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矛盾。
表现形式逐渐丰富 纪实与创意融合
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本次大展中,参展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与多元,摄影师不断尝试运用更具创新性的影像语言表达对工业发展的态度。如谢新的作品《墨迹矿山》,将辽宁抚顺西露天矿拍摄得极具水墨画意,用抽象的、极具艺术性的表达手法,呈现出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摄影师马晓东的参展作品《沃霍尔的工
厂》,则运用了波普艺术的手法将工业题材表现得极具时代感。国外策展人带来的作品在艺术表达形式方面更是给予我们很多启发。据本次大展的策展人之一张国田先生介绍,本次大展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的三位国外策展人,通过16位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再观工业”,采用纪实、艺术、浪漫抒情等摄影手法与方式,对工业题材进行多元化的演绎。
来自德国的摄影师、策展人托马斯·凯尔纳的作品《城市之标》表现了德国和俄罗斯两个有相似发展历史的工业地区(德国锡根与俄罗斯最大的两座城市—叶卡捷琳堡和彼尔姆)的工业文化。凯尔纳在创作这个项目时采用了“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通过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成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多种角度来描写对象,再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事物最完整的形象—编者注)的表现形式,直观地展现出工业环境中的每一个元素;摄影师劳伦斯·帕蒂考林斯则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现机械的震撼与力量;特伦特·库亚斯和卢卡·扎尼尔的作品很好地表现出工业所特有的空间感。
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工业的新发展、新形态,更多超大或超微的结构正等待我们去探索。正如托马斯·凯尔纳所说,我们期待的是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里艺术与摄影不仅是技术的单调重复,而是受人尊敬的视觉艺术再创造,是我们构建美好未来的基础。
本届展览于5月22日结束后,组委会将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国内巡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业摄影,感受中国工业的变迁与发展,感受中国精神和力量。我们也希望“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能够成为一个延续性、可持续的摄影盛事,推进工业摄影发展,并反哺产业进步。
大展”)这样大规模、集中化地对工业摄影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展示的却少有。作为国内最年轻的摄影节之一,中国工业摄影大展不仅带领我们回顾了中国老工业的时代面貌与发展变革,也在梳理工业摄影史与中西方交流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关注工业摄影
19世纪早期,源起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时代真正到来,为刚诞生不久的摄影提供了新鲜的题材与血液。在我们所熟知的早期摄影大师中,有很多都拍摄过工业或工人相关题材的作品。如刘易斯·海因早期拍摄的童工与后期创作的有关工人的肖像摄影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工业化进程中暴露出的新的社会问题;尤金·史密斯曾投入全部心血与激情拍摄美国东部工业城市匹兹堡,让我们看到在工业变革时代中一个工业城市的众生相;汉弗莱·斯彭德用镜头客观地记录了英国北方工业城镇的生活;德国摄影家贝歇夫妇(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拍摄的类型学工业建筑照片,具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参考价值。中国的工业变革远远晚于西方国家,这也影响中国工业摄影的发展。但数十年来,中国的工业改革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前进,这其中所带来的一系列成就、问题甚至矛盾,也为中国摄影师拍摄工业题材作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
在诸多摄影题材中,与工业有关的主题不但可呈现力量和技术之美,也大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感受和社会热点话题有密切关系,能够直接表现社会的进步,也能直接暴露社会的矛盾,并大多具有史料文献价值。
中国工业摄影大展的诞生与成长,为我们提供了纵观国内外工业摄影体系及工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平台。2016年4月23日,第二届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在辽宁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拉开帷幕,以“文化·价值·创新”为主题,通过展览、研讨会等形式,从多个维度展示了世界工业发展面貌与当代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
工业题材愈加多元,视角趋向现代化
与第一届相比,本次参展作品的数量有所提升,大展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参展作品1.5万余幅,经过评选,最终190名国内摄影师的2400余幅作品、15名国外摄影师的216幅作品入展。同时,参展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不仅拍摄角度独特,视野开阔,景物的立体感、纵深感也有所加强,呈现出与以往观念不同的工业形象与工业发展的现代化特性。
据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女士介绍,本次参展作品在创作题材上更具时代性,除了关注老工业形象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型工业题材,例如对能源、航母、造船以及高新科技等许多新兴工业项目的表现。而摄影师们也逐渐打破工业摄影的传统表现形式,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工业变革中新型企业的生产瞬间、工人的生活状态、工业周边的生态环境等。
在美国摄影师吉米·斯蒂林斯的作品中,我们通过对新兴能源产业的影像记录看到了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冲突。《艾文帕太阳能电站的变迁》是斯蒂林斯长期项目《视角的变迁》的组成部分。2010年到2014年间,他记录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集中发电厂—艾文帕太阳能电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的建造过程。斯蒂林斯说,未来十年,他将继续拍摄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重要项目。
阿根廷摄影师亚历山德罗·切丝基博格以浪漫主义的视角拍摄了南美洲东北部国家苏里南日渐衰落的蔗糖产业。他通过夜间长时曝光的手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个性,使得他镜头中曾经的加工厂和机器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与光影效果。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凭借《海上文明的使者—2015年马尾造船厂纪实》再次获得中国工业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宋靖从历史出发,从遗址保护的角度出
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工业遗产保护影像志。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国内的摄影作品令观者印象深刻:摄影师高文秀运用对比的方式,阐释了40多年间输油管道翻天覆地的巨变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摄影师李春龙所拍摄的《农民工》,通过黑白影像集中描绘了工棚生活的点滴甘苦;青年摄影师王文杰的作品《瓶中奢望》则通过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表达出工业发展背景下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矛盾。
表现形式逐渐丰富 纪实与创意融合
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在本次大展中,参展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与多元,摄影师不断尝试运用更具创新性的影像语言表达对工业发展的态度。如谢新的作品《墨迹矿山》,将辽宁抚顺西露天矿拍摄得极具水墨画意,用抽象的、极具艺术性的表达手法,呈现出工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摄影师马晓东的参展作品《沃霍尔的工
厂》,则运用了波普艺术的手法将工业题材表现得极具时代感。国外策展人带来的作品在艺术表达形式方面更是给予我们很多启发。据本次大展的策展人之一张国田先生介绍,本次大展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的三位国外策展人,通过16位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再观工业”,采用纪实、艺术、浪漫抒情等摄影手法与方式,对工业题材进行多元化的演绎。
来自德国的摄影师、策展人托马斯·凯尔纳的作品《城市之标》表现了德国和俄罗斯两个有相似发展历史的工业地区(德国锡根与俄罗斯最大的两座城市—叶卡捷琳堡和彼尔姆)的工业文化。凯尔纳在创作这个项目时采用了“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通过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成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多种角度来描写对象,再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事物最完整的形象—编者注)的表现形式,直观地展现出工业环境中的每一个元素;摄影师劳伦斯·帕蒂考林斯则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现机械的震撼与力量;特伦特·库亚斯和卢卡·扎尼尔的作品很好地表现出工业所特有的空间感。
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工业的新发展、新形态,更多超大或超微的结构正等待我们去探索。正如托马斯·凯尔纳所说,我们期待的是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里艺术与摄影不仅是技术的单调重复,而是受人尊敬的视觉艺术再创造,是我们构建美好未来的基础。
本届展览于5月22日结束后,组委会将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国内巡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业摄影,感受中国工业的变迁与发展,感受中国精神和力量。我们也希望“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能够成为一个延续性、可持续的摄影盛事,推进工业摄影发展,并反哺产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