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人文关怀的主要特征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地位的肯定,对人的自由追求和发展的关注。教师人文关怀的主要特征是关心教师的生活需求,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挖掘教师的生命潜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并把这种人文关怀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最终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人文关怀的一代代新人。
[关键词]教师 人文关怀 教师的人文关怀
2004年以来,在我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我观察到:在鲁巷小学这样一个有两千余名学生、一百余名教师的大校,近十年没有引进年轻的师范生,青年段教师出现断层。中年教师占绝对优势的形势下,一些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在成长发展上出现了“高原期”现象。我们便开始探索如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针对教师实际,研究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与途径。
党的十七大召开,使我们如沐浴春风,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为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 何为“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地位的肯定,对人的自由追求和发展的关注。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以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教师的人文关怀具有其独特性。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我国当代的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教人做人”。那么,最终对教育起着决定意义的教师们,其人格是否得以尊重,其身心健康是否得以重视,其潜能是否得以发挥,其发展是否得以促进,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学生,其潜能的开发,身体、道德、精神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角色对人文关怀起着传递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二、 教师为什么需要人文关怀
浙江杭州市教育局曾经抽取了三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全体教师的心理、职业生活压力、精神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教师中,50.8%的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工作,不再做教师;《教师博览》杂志刊登了一份具有广泛意义的调查结果,在问到“如果有相同待遇的其他工作可否愿意改行”的问题时,竟有85%左右的教师选择了“愿意”和“非常愿意”。不仅如此,在我们区内的一些学校,已经有些老师甚至校长离职转行。以上这些情况,说明教师在职业倦怠方面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问题,寻其基本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情形:来自社会的误解与压力;来自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自环境的影响。
三、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的几点建议
1.注教师的生活需要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期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不断递增的五个层次: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生活需要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最基本需求。教师也是社会中人,走出校门同样要与柴米油盐打交道,但总还带点点文人的清高和职业的超凡性,不愿与小摊小贩讨价还价;衣着穿戴还得讲究一些,要有为人师表的样子,还要带点雅致;同样要为孩子上学而奔波,不愿因孩子读书差点分而求人……
学校应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开源节流,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如果说关注教师生活需求只是满足教师最基本需要,那么关注教师成长与发展则是教师需要层次最高的追求,这种关注是对教师生命价值的肯定,是精神的鼓舞,是对其成长发展的促进。
2.心灵的沟通与引领
心灵的沟通需要赏识,人都有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和渴望,当你穿上一套新衣服时,渴望人们的赞赏;当你花费一番功夫上了一节满意的课时,你渴望师生的肯定。而真诚的肯定与赞美正是一把打开人与人之间心灵之窗的钥匙,要充分用好这把钥匙,让人文化关怀融入教师心田,滋润他们的心灵。曾经有人写过一篇《人.牛》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话: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看;领导把我当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它告诫我们:要尊重教师人格,不能把这些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当作一台工作的机械,只关注其工作质量,不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3.科学方法的指导
现代教学的改革发展,要求教师职能的转变。试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全面发展而又身心健康的学生,面对如此之多的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学校管理者首当其冲的任务是从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入手,从指导教师会学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与科学的技巧入手,通过教给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心理维护、保健与训练的方法,从而增强教师的社会适应性,弥补个性缺陷,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提高职业幸福感和职业自信心,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之目的。
4.健全的管理机制保驾护航
教师的需求是立体、多元的,单一纬度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只有建立起具有充分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探索多种心理疏通途径,才能满足其立体的、多元化的需要。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教师出现的大量心理问题,从理论的角度所作的探索。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科学地从教师表现的不良行为和情绪反映的表象中,探究其不良反映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实质,以便有的放矢的对症下药。下面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四、 我校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的做法与经验
1. 物质鼓励与情感关怀相济,让人文关怀渗透入教师的工作生活中
教师工作是清贫而又平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学校应多动脑筋想办法提高一些教师的福利、待遇,尽可能多地为教师生活需要着想,如:元宵节为教师们买些元宵粉馅,妇女节为其桌上插一束花摆上一个小饰品,冬天来了为其购置手套,夏天到了为其送一床凉席,给教师平淡的生活掀起几朵浪花,增添几丝暖意;组织青年教师联谊活动,为其创设寻找生活伴侣的机会;为教师的儿女找一所好幼儿园以解除教师后顾之忧……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心,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给予,它融入教师心中的是无限暖意,让其感到自身对家庭的贡献,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从而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2. 畅通心灵沟通渠道,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教师心灵
我们充分利用“四个一”、开好“四个会”。“四个一”即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教师遇到不顺心的事或烦恼,可以有个安静的环境向心理咨询师倾诉,通过咨询师运用专业手法合理调节教师不良心境;组建一个“互助组”,以工会组为单位,遇到家庭有了什么困难,闹了小矛盾,可发挥组内成员同伴互助作用,尽可能在组内消化矛盾,解决问题;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个“校园网”,教职员工可以在网上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建立一个“通信箱”,工会可以将教师的邮箱号做成通信录,发给教师,大家可以以邮件方式给校领导、教师写信,既有隐蔽性,又方便沟通。开好“四个会”,即每月一次“沟通会”,由工会组长将本组一个月来本组好人好事、重大事件、困难、疑惑向工会主席汇报,校长、书记列席会议,了解教师思想动向,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定期组织“教师论坛”,精心研究并确定论坛主题,让教师们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形成观念的碰撞,通过辩论,逐渐提升综合素质;每学年组织两场“报告会”,聘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医学专家给教职工作专场报告,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汲取新知识,探索新方法,以利于调整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利用教代会,畅通对话渠道,交流统一思想。通过疏通心理渠道,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教师心灵,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人文关怀的持久性
人文关怀的任务应该是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关注、批判、纠正一切不公平、不合理、不人性的制度、规则和习惯。因此我们将传统观念中的重约束、强制的刚性管理制度融入一些人文因素,如婚丧嫁娶慰问制度,男教师妻子生孩子设陪护假,生病教师不坐班条例,教师体检制度,保证工会文体活动相关规定,退休教师慰问制度等等,让教师感受到制度的关怀性。
我们还完善激励制度,让教师们感到自身价值,如为学校出谋划策的“金点子奖”,出色完成重大任务的“立功奖”,“巾帼英雄”等等,让教师感受到制度的激励性。
建立教师成长挡案袋,为每位教师留下成长的足迹,使每位教师都能看到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并通过引导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生涯的整体考虑,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有利于教师捕捉教育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搭建教师成长与发展舞台,让教师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为不同教师搭建成功平台,展示特长魅力。每学年从学校管理的不同角度分别评选出“高尚师德星”、“默默奉献星”、“教学质量星”、“教育科研星”、“创新管理星”和“最富魅力教师”, 让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师都能感到自身价值,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都能炫出生命的魅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新情况、新形势,把握教师思想的基本脉搏,不断探索人文关怀的方法与途径,努力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文,许学俊.教师心理调适与训练[M].武汉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3]肖川,岳麓.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年第4版.
[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08(3)
[关键词]教师 人文关怀 教师的人文关怀
2004年以来,在我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我观察到:在鲁巷小学这样一个有两千余名学生、一百余名教师的大校,近十年没有引进年轻的师范生,青年段教师出现断层。中年教师占绝对优势的形势下,一些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在成长发展上出现了“高原期”现象。我们便开始探索如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针对教师实际,研究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与途径。
党的十七大召开,使我们如沐浴春风,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为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 何为“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地位的肯定,对人的自由追求和发展的关注。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以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教师的人文关怀具有其独特性。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我国当代的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教人做人”。那么,最终对教育起着决定意义的教师们,其人格是否得以尊重,其身心健康是否得以重视,其潜能是否得以发挥,其发展是否得以促进,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学生,其潜能的开发,身体、道德、精神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角色对人文关怀起着传递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二、 教师为什么需要人文关怀
浙江杭州市教育局曾经抽取了三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全体教师的心理、职业生活压力、精神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教师中,50.8%的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工作,不再做教师;《教师博览》杂志刊登了一份具有广泛意义的调查结果,在问到“如果有相同待遇的其他工作可否愿意改行”的问题时,竟有85%左右的教师选择了“愿意”和“非常愿意”。不仅如此,在我们区内的一些学校,已经有些老师甚至校长离职转行。以上这些情况,说明教师在职业倦怠方面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问题,寻其基本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情形:来自社会的误解与压力;来自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自环境的影响。
三、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的几点建议
1.注教师的生活需要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期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不断递增的五个层次: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生活需要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最基本需求。教师也是社会中人,走出校门同样要与柴米油盐打交道,但总还带点点文人的清高和职业的超凡性,不愿与小摊小贩讨价还价;衣着穿戴还得讲究一些,要有为人师表的样子,还要带点雅致;同样要为孩子上学而奔波,不愿因孩子读书差点分而求人……
学校应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开源节流,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如果说关注教师生活需求只是满足教师最基本需要,那么关注教师成长与发展则是教师需要层次最高的追求,这种关注是对教师生命价值的肯定,是精神的鼓舞,是对其成长发展的促进。
2.心灵的沟通与引领
心灵的沟通需要赏识,人都有被赏识的心理需求和渴望,当你穿上一套新衣服时,渴望人们的赞赏;当你花费一番功夫上了一节满意的课时,你渴望师生的肯定。而真诚的肯定与赞美正是一把打开人与人之间心灵之窗的钥匙,要充分用好这把钥匙,让人文化关怀融入教师心田,滋润他们的心灵。曾经有人写过一篇《人.牛》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充满哲理的话: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看;领导把我当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它告诫我们:要尊重教师人格,不能把这些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当作一台工作的机械,只关注其工作质量,不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3.科学方法的指导
现代教学的改革发展,要求教师职能的转变。试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全面发展而又身心健康的学生,面对如此之多的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学校管理者首当其冲的任务是从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入手,从指导教师会学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与科学的技巧入手,通过教给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心理维护、保健与训练的方法,从而增强教师的社会适应性,弥补个性缺陷,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提高职业幸福感和职业自信心,最终达到身心健康之目的。
4.健全的管理机制保驾护航
教师的需求是立体、多元的,单一纬度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只有建立起具有充分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探索多种心理疏通途径,才能满足其立体的、多元化的需要。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教师出现的大量心理问题,从理论的角度所作的探索。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科学地从教师表现的不良行为和情绪反映的表象中,探究其不良反映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实质,以便有的放矢的对症下药。下面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四、 我校对教师给予人文关怀的做法与经验
1. 物质鼓励与情感关怀相济,让人文关怀渗透入教师的工作生活中
教师工作是清贫而又平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学校应多动脑筋想办法提高一些教师的福利、待遇,尽可能多地为教师生活需要着想,如:元宵节为教师们买些元宵粉馅,妇女节为其桌上插一束花摆上一个小饰品,冬天来了为其购置手套,夏天到了为其送一床凉席,给教师平淡的生活掀起几朵浪花,增添几丝暖意;组织青年教师联谊活动,为其创设寻找生活伴侣的机会;为教师的儿女找一所好幼儿园以解除教师后顾之忧……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心,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给予,它融入教师心中的是无限暖意,让其感到自身对家庭的贡献,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从而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2. 畅通心灵沟通渠道,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教师心灵
我们充分利用“四个一”、开好“四个会”。“四个一”即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教师遇到不顺心的事或烦恼,可以有个安静的环境向心理咨询师倾诉,通过咨询师运用专业手法合理调节教师不良心境;组建一个“互助组”,以工会组为单位,遇到家庭有了什么困难,闹了小矛盾,可发挥组内成员同伴互助作用,尽可能在组内消化矛盾,解决问题;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个“校园网”,教职员工可以在网上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建立一个“通信箱”,工会可以将教师的邮箱号做成通信录,发给教师,大家可以以邮件方式给校领导、教师写信,既有隐蔽性,又方便沟通。开好“四个会”,即每月一次“沟通会”,由工会组长将本组一个月来本组好人好事、重大事件、困难、疑惑向工会主席汇报,校长、书记列席会议,了解教师思想动向,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定期组织“教师论坛”,精心研究并确定论坛主题,让教师们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形成观念的碰撞,通过辩论,逐渐提升综合素质;每学年组织两场“报告会”,聘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医学专家给教职工作专场报告,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汲取新知识,探索新方法,以利于调整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利用教代会,畅通对话渠道,交流统一思想。通过疏通心理渠道,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教师心灵,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人文关怀的持久性
人文关怀的任务应该是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关注、批判、纠正一切不公平、不合理、不人性的制度、规则和习惯。因此我们将传统观念中的重约束、强制的刚性管理制度融入一些人文因素,如婚丧嫁娶慰问制度,男教师妻子生孩子设陪护假,生病教师不坐班条例,教师体检制度,保证工会文体活动相关规定,退休教师慰问制度等等,让教师感受到制度的关怀性。
我们还完善激励制度,让教师们感到自身价值,如为学校出谋划策的“金点子奖”,出色完成重大任务的“立功奖”,“巾帼英雄”等等,让教师感受到制度的激励性。
建立教师成长挡案袋,为每位教师留下成长的足迹,使每位教师都能看到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并通过引导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生涯的整体考虑,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有利于教师捕捉教育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搭建教师成长与发展舞台,让教师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为不同教师搭建成功平台,展示特长魅力。每学年从学校管理的不同角度分别评选出“高尚师德星”、“默默奉献星”、“教学质量星”、“教育科研星”、“创新管理星”和“最富魅力教师”, 让具有不同特点的教师都能感到自身价值,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都能炫出生命的魅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新情况、新形势,把握教师思想的基本脉搏,不断探索人文关怀的方法与途径,努力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文,许学俊.教师心理调适与训练[M].武汉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3]肖川,岳麓.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年第4版.
[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