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次到东川阿旺中学的送教下乡,有安安静静的,不浮躁,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纯粹却又活得通透的东川人,有旷远苍茫、空灵透彻的自然风貌,还有深入的写作专题研讨。人静,景静,心静,自然就有了心境,成了境界。我明白了孩子们的兴趣与成就感才是写作的原动力。语文教师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宁静;境界;写作原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12月2日,这一天好像和无数细碎的日子一样,平平淡淡。携着晨露的微凉,我们一行人乘车前往东川,悄然拉近着与东川的距离。抵达东川的一刻,我触到了阿旺中学静谧得有些清冷,有些羞怯。
放眼望去,四面的小山真是围了个小圈儿,把阿旺中学环抱其间,我第一次和老舍先生有了共鸣,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于这所学校特殊的眷顾。我决定要用欣赏的姿态虔诚地接触这里,理解这里。
东川的人,安安静静的,不浮躁,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纯粹却又活得通透。这里的道德风尚,人情世故,令我欣赏不已,赞赏有加,感动不已,感慨不已。不仅是一种钦佩、敬仰,而且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在这里我受到了一种纯净的情愫、情怀的陶冶,引起了我的思索,激荡着我的情怀,给了我一个洁白的、明净的心境,一种圣洁的向往和畅想。来迎接的老师们说话声音都是轻轻柔柔的,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真挚的欢迎。而这里的课堂氛围更是温馨、融洽的。马娴师姐甚至可以在教人物描写时,放心地让学生写自己——“写一写这堂课上和我的初见。”听到这话时我愣了一下,然后说:“我是绝对不敢让学生来写我的。师姐很有勇气呀!”其实,我是羡慕的,羡慕这种师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不是自己教的班级,却可以让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可见这里的孩子定然是很质朴,很纯粹。而这,在下一堂刘薇师姐的课中得到了证实。我仔细观察后,从几个孩子的目光中看到了他们对老师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我不禁又感慨不已。我们一行人在校园里逛时,下课的孩子们围在周围窃窃细语,偶有幾个女孩子在一旁匿笑,却始终没有人靠近,好像是怕打扰到我们。偶然有个孩子和我的目光对上,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慌忙别开眼,在余光看到我微笑看着她后,竟是抿着一抹浅笑跑开了。一刹那,我觉着她的笑融进了泼洒在我身上的暖阳里,深深浅浅地弥漫开来。在这片土地上,这么一些人,仿佛可以恰好融进这静谧中,让人不忍惊扰。
峰峦叠嶂,起伏连绵,青山不只限于巍巍披翠,说是青山绿水太高冷,说是山石嶙峋又太荒芜,好像只有浓墨重彩的画板最贴切这里的质朴。寂静的小山村几乎听不到什么噪音。似乎一切生态都是从历史走来的自然,一切景观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风貌。走进这里,便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走进了一个旷远苍茫、空灵透彻的世界。
我在神清目爽、心旷神怡中步入了这片神圣的净土——“落霞沟”,找到了我灵魂的栖息之地。从上往下看,缕缕霞光泼洒而下,田野、村庄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那长期被雨水冲刷的沟壑衬托下,立体感越来越强,有一种挡不住的视觉冲击力,像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许是冬天,我不太能寻到水的踪迹,但零星几块田野的植被绿得惹眼,空气里满是清新、明净,丝毫也嗅不到冬季的干涩。落霞歇脚之处,一个神秘的村落窝在红色的波浪形田园的摇篮中,安然入睡。忽而,这景引来绵绵软云观赏,云层轻轻遮住了太阳的视线,霞光将云层的影像投射到地面时,形成最富幻想的层层叠叠的叠影图片。一切都显得神秘莫测,又似乎触手可及。龙树,这是一棵巨大古老的千年冷杉,曾经枯死三年又吐新枝,被当地立石碑尊为神树。千百年来,老龙树静默地守护着这片广袤的红土地,像一尊庄严的老者,也像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一位玉树临风的王者,凝重而神圣。保佑着这一方人民的平安。我们一行人手拉手“绕树三匝”,吹着风,远望是成片的梯田,这是一种享受,好像也是一种仪式,表达着我们的震撼与敬畏。
于是,我的心静了下来。回顾我们一行人在师父带领下开展了写作课专题研究静静听课,专注评课。我们充满热情地研究探讨,原动力是对东川的好奇心与期待,而从两节“同课异构”中师父给我们的小锦囊给了我们最大的成就感。有兴趣,有所得,这是我们东川行的原动力。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我终于明白了为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只有热爱生活,才有话说;只有热爱写作,才会说。师父说:“写作教学中应该细化写作目标,可以小任务批量写作、小批量多次写作、片段仿写,要将写作任务分解成小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写作教学”。师父还说:“同题反复写作,通过变换写作要求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当然,让学生关注作文修改也很重要。”至此,我终于懂得了,孩子们的兴趣与成就感才是写作的原动力。牢牢记住:语文教师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师父的境界,也是我收获的心境。是的,这是一个语文人该有的心境。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将自己抽身出来,进行一场身心的放松与洗礼。
人静,景静,心静,自然就有了心境,成了境界。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王本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3-56.
[2]郑桂华.中学语文教学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14-278.
作者简介:赵婧妤(1995),女,汉,云南昆明,中学二级教师,本科,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所650000),语文教学
关键词:宁静;境界;写作原动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12月2日,这一天好像和无数细碎的日子一样,平平淡淡。携着晨露的微凉,我们一行人乘车前往东川,悄然拉近着与东川的距离。抵达东川的一刻,我触到了阿旺中学静谧得有些清冷,有些羞怯。
放眼望去,四面的小山真是围了个小圈儿,把阿旺中学环抱其间,我第一次和老舍先生有了共鸣,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于这所学校特殊的眷顾。我决定要用欣赏的姿态虔诚地接触这里,理解这里。
东川的人,安安静静的,不浮躁,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纯粹却又活得通透。这里的道德风尚,人情世故,令我欣赏不已,赞赏有加,感动不已,感慨不已。不仅是一种钦佩、敬仰,而且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在这里我受到了一种纯净的情愫、情怀的陶冶,引起了我的思索,激荡着我的情怀,给了我一个洁白的、明净的心境,一种圣洁的向往和畅想。来迎接的老师们说话声音都是轻轻柔柔的,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真挚的欢迎。而这里的课堂氛围更是温馨、融洽的。马娴师姐甚至可以在教人物描写时,放心地让学生写自己——“写一写这堂课上和我的初见。”听到这话时我愣了一下,然后说:“我是绝对不敢让学生来写我的。师姐很有勇气呀!”其实,我是羡慕的,羡慕这种师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不是自己教的班级,却可以让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可见这里的孩子定然是很质朴,很纯粹。而这,在下一堂刘薇师姐的课中得到了证实。我仔细观察后,从几个孩子的目光中看到了他们对老师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我不禁又感慨不已。我们一行人在校园里逛时,下课的孩子们围在周围窃窃细语,偶有幾个女孩子在一旁匿笑,却始终没有人靠近,好像是怕打扰到我们。偶然有个孩子和我的目光对上,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慌忙别开眼,在余光看到我微笑看着她后,竟是抿着一抹浅笑跑开了。一刹那,我觉着她的笑融进了泼洒在我身上的暖阳里,深深浅浅地弥漫开来。在这片土地上,这么一些人,仿佛可以恰好融进这静谧中,让人不忍惊扰。
峰峦叠嶂,起伏连绵,青山不只限于巍巍披翠,说是青山绿水太高冷,说是山石嶙峋又太荒芜,好像只有浓墨重彩的画板最贴切这里的质朴。寂静的小山村几乎听不到什么噪音。似乎一切生态都是从历史走来的自然,一切景观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风貌。走进这里,便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走进了一个旷远苍茫、空灵透彻的世界。
我在神清目爽、心旷神怡中步入了这片神圣的净土——“落霞沟”,找到了我灵魂的栖息之地。从上往下看,缕缕霞光泼洒而下,田野、村庄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那长期被雨水冲刷的沟壑衬托下,立体感越来越强,有一种挡不住的视觉冲击力,像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许是冬天,我不太能寻到水的踪迹,但零星几块田野的植被绿得惹眼,空气里满是清新、明净,丝毫也嗅不到冬季的干涩。落霞歇脚之处,一个神秘的村落窝在红色的波浪形田园的摇篮中,安然入睡。忽而,这景引来绵绵软云观赏,云层轻轻遮住了太阳的视线,霞光将云层的影像投射到地面时,形成最富幻想的层层叠叠的叠影图片。一切都显得神秘莫测,又似乎触手可及。龙树,这是一棵巨大古老的千年冷杉,曾经枯死三年又吐新枝,被当地立石碑尊为神树。千百年来,老龙树静默地守护着这片广袤的红土地,像一尊庄严的老者,也像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一位玉树临风的王者,凝重而神圣。保佑着这一方人民的平安。我们一行人手拉手“绕树三匝”,吹着风,远望是成片的梯田,这是一种享受,好像也是一种仪式,表达着我们的震撼与敬畏。
于是,我的心静了下来。回顾我们一行人在师父带领下开展了写作课专题研究静静听课,专注评课。我们充满热情地研究探讨,原动力是对东川的好奇心与期待,而从两节“同课异构”中师父给我们的小锦囊给了我们最大的成就感。有兴趣,有所得,这是我们东川行的原动力。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我终于明白了为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只有热爱生活,才有话说;只有热爱写作,才会说。师父说:“写作教学中应该细化写作目标,可以小任务批量写作、小批量多次写作、片段仿写,要将写作任务分解成小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写作教学”。师父还说:“同题反复写作,通过变换写作要求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当然,让学生关注作文修改也很重要。”至此,我终于懂得了,孩子们的兴趣与成就感才是写作的原动力。牢牢记住:语文教师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师父的境界,也是我收获的心境。是的,这是一个语文人该有的心境。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将自己抽身出来,进行一场身心的放松与洗礼。
人静,景静,心静,自然就有了心境,成了境界。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王本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3-56.
[2]郑桂华.中学语文教学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14-278.
作者简介:赵婧妤(1995),女,汉,云南昆明,中学二级教师,本科,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所650000),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