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高中毕业后到一所乡村小学担任教师。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我响应党和政府动员干部下放劳动,与群众一起克服困难的号召,于1962年年初回到生我养我的武宁县黄段公社夏柳大队,当了一名公社社员。
农民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对我这个“从不事农桑”的文弱书生,摆在面前的困难更可想而知。在那一段虽不算怎么漫长的日子里,我无不领略到了个中滋味。而最使我刻骨铭心的,还是回乡的当年去石门楼挑粮时的情景。
罗溪、石门楼两个毗邻乡镇位于武宁县最南端,水稻产量多质量好,素有“米谷洞”之称。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从这里调运粮食出去成一大难题。为此,县里每年冬季或春季都要组织近4000名青壮年男劳动力到这两个乡镇运粮,把3000~4000吨稻谷挑到傍河的蓝田,或临公路的修水县庙岭临时结储,而后由上级调粮指挥部统一安排好舟车,再外运到指定的国家粮库。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夏柳二队挑粮人的出发日期是12月14日,即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八。这天一大早,我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母亲为我特备的白米饭,还有从舅舅家要来一直舍不得吃的一些干鱼和一碗久违的鸡蛋汤。临行前,母亲又拿出一方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往里面包了几只掺了些碎米做成的薯丝粑,算是我的中午饭,然后千叮咛万嘱咐,目送着我和本队人一道离开了家门。
从夏柳到集结点修水县黄坳足有100多里,我们紧走慢赶,傍晚时分才走到。之所以选择黄坳作“大本营”,盖因其介于庙岭与石门楼两地中间。在一户姓黄的房东家里,我们借来两床破晒簟垫在地上打地铺。
翌日凌晨约3点多钟,房东就把我们住在他家的30多人叫醒。在吃了一顿没有油盐和菜的早饭后,大家还捎带一份饭,以备作中餐。
发粮点在石门楼田铺充作储粮库的枫林寺内,当我们来到这里时,挑粮的人早已排起了两条长龙。眼看临近中午,腹中又有些饥饿,大伙就趁排队的空档把手帕解开,用手把凉冰冰的米饭往嘴里塞,算是吃中午饭。待我们肩头压着粮食的担子同到黃坳“大本营”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没有油灯,也没有蜡烛,一番热饭热水享用过后,大家便在摸索之中找准自己的被窝筒,钻进去,躺得直挺挺的,然后很快闭上眼睛。好家伙,那种全身放松的感觉简直比天上的神仙还惬意!
蒙咙中,我们又被房东叫醒,大伙儿机械地重复着头天早晨的既定程序,然后重新挑起撂下了一晚上的粮担向庙岭方向加紧进发。这一带“路隘林深苔滑”,不时还要为冰霜雨雪所累,稍不留神便会人仰粮翻。我虽然是初次“出征”,但在此之前我已经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是将大麻袋裁成两个小麻袋,不仅较之箩筐轻便,而且即便摔跤,也不容易倒出粮食;二是事先自己动手打了许多双夹人破布条的草鞋,既柔软结实又能够防滑;三是无论挑担或者空手行走,始终精神集中,保持高度警惕。由于有了这三条措施,确保了我运粮时的人身安全。挑粮途中基本谈不上休息,只有在攀上某处山巅之后,才可以一伙人坐下来吃筒烟,时间亦不过十几分钟。到庙岭排队交粮之时。高峰时有千儿八百人,一排就是一两个钟头,急也没有用,这段时间便是我们交粮民工解开手帕吃饭、休息,缓解疲劳、调摄身体的最好时机。
有句成语叫“披星戴月”。我们这些“人不离担、担不离肩”,且非得两天一个来回的挑粮民工,这一段时间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一个多月里,除却或冷或热的米饭和生水,我们再没有吃过一星半点儿别的什么东西,连开水和下饭的菜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油水和食盐!在此期间,有人病倒了(肚痛拉稀者居多),有人摔成了重伤或是轻伤,也有人做了“月光客”(晚上溜之大吉者),但我这个人民公社的新社员竟然坚持了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身体本来就较赢弱,加之营养缺乏,高强度劳动的透支,到后期我身子有些浮肿。总觉得满脑子嗡嗡响。眼睛老是睁不开,周身骨头犹如散了架一般。
1963年1月24日,即腊月廿九除夕夜,我和本队几名同伴终于完成挑粮任务,由庙岭赶回家中,历时42天。
农民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对我这个“从不事农桑”的文弱书生,摆在面前的困难更可想而知。在那一段虽不算怎么漫长的日子里,我无不领略到了个中滋味。而最使我刻骨铭心的,还是回乡的当年去石门楼挑粮时的情景。
罗溪、石门楼两个毗邻乡镇位于武宁县最南端,水稻产量多质量好,素有“米谷洞”之称。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从这里调运粮食出去成一大难题。为此,县里每年冬季或春季都要组织近4000名青壮年男劳动力到这两个乡镇运粮,把3000~4000吨稻谷挑到傍河的蓝田,或临公路的修水县庙岭临时结储,而后由上级调粮指挥部统一安排好舟车,再外运到指定的国家粮库。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夏柳二队挑粮人的出发日期是12月14日,即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八。这天一大早,我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母亲为我特备的白米饭,还有从舅舅家要来一直舍不得吃的一些干鱼和一碗久违的鸡蛋汤。临行前,母亲又拿出一方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往里面包了几只掺了些碎米做成的薯丝粑,算是我的中午饭,然后千叮咛万嘱咐,目送着我和本队人一道离开了家门。
从夏柳到集结点修水县黄坳足有100多里,我们紧走慢赶,傍晚时分才走到。之所以选择黄坳作“大本营”,盖因其介于庙岭与石门楼两地中间。在一户姓黄的房东家里,我们借来两床破晒簟垫在地上打地铺。
翌日凌晨约3点多钟,房东就把我们住在他家的30多人叫醒。在吃了一顿没有油盐和菜的早饭后,大家还捎带一份饭,以备作中餐。
发粮点在石门楼田铺充作储粮库的枫林寺内,当我们来到这里时,挑粮的人早已排起了两条长龙。眼看临近中午,腹中又有些饥饿,大伙就趁排队的空档把手帕解开,用手把凉冰冰的米饭往嘴里塞,算是吃中午饭。待我们肩头压着粮食的担子同到黃坳“大本营”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没有油灯,也没有蜡烛,一番热饭热水享用过后,大家便在摸索之中找准自己的被窝筒,钻进去,躺得直挺挺的,然后很快闭上眼睛。好家伙,那种全身放松的感觉简直比天上的神仙还惬意!
蒙咙中,我们又被房东叫醒,大伙儿机械地重复着头天早晨的既定程序,然后重新挑起撂下了一晚上的粮担向庙岭方向加紧进发。这一带“路隘林深苔滑”,不时还要为冰霜雨雪所累,稍不留神便会人仰粮翻。我虽然是初次“出征”,但在此之前我已经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是将大麻袋裁成两个小麻袋,不仅较之箩筐轻便,而且即便摔跤,也不容易倒出粮食;二是事先自己动手打了许多双夹人破布条的草鞋,既柔软结实又能够防滑;三是无论挑担或者空手行走,始终精神集中,保持高度警惕。由于有了这三条措施,确保了我运粮时的人身安全。挑粮途中基本谈不上休息,只有在攀上某处山巅之后,才可以一伙人坐下来吃筒烟,时间亦不过十几分钟。到庙岭排队交粮之时。高峰时有千儿八百人,一排就是一两个钟头,急也没有用,这段时间便是我们交粮民工解开手帕吃饭、休息,缓解疲劳、调摄身体的最好时机。
有句成语叫“披星戴月”。我们这些“人不离担、担不离肩”,且非得两天一个来回的挑粮民工,这一段时间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一个多月里,除却或冷或热的米饭和生水,我们再没有吃过一星半点儿别的什么东西,连开水和下饭的菜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油水和食盐!在此期间,有人病倒了(肚痛拉稀者居多),有人摔成了重伤或是轻伤,也有人做了“月光客”(晚上溜之大吉者),但我这个人民公社的新社员竟然坚持了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身体本来就较赢弱,加之营养缺乏,高强度劳动的透支,到后期我身子有些浮肿。总觉得满脑子嗡嗡响。眼睛老是睁不开,周身骨头犹如散了架一般。
1963年1月24日,即腊月廿九除夕夜,我和本队几名同伴终于完成挑粮任务,由庙岭赶回家中,历时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