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今点赞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点赞,是游戏功能居多,还是正能量需要,似无人考究,而点赞的无心、随手与有意,皆又出手留痕。与当代人的点赞方式相比,古人的点赞则更有“小心思”“小确幸”,亦为我们所赞叹抑或迷惘。
   赏阅古字画,除字画家的题跋和落款外,还有若干收藏者的“加印”。古人点赞字画,则在上面盖个章,以此向世界“宣示”——“这张字画被我收藏了”。据说乾隆皇帝在这方面是个“盖章狂魔”,他曾在一副仅有30多字的字画上,加盖了80多个章。《乾隆宝薮》中记录了乾隆皇帝的印玺竟有1000余方之多,难怪他盖章点赞如此任性。此“宝薮”为皇帝御用玺印的印谱,被收集钤盖,装订成册,以流传后世。后人考证,清代以前并无“宝薮”,也未见皇帝玺印被制作印谱的记载,“宝薮”一词为乾隆皇帝“启用”。他尤喜在书画作品上题字盖印,以此刷取存在感,表示“朕已阅”并“点赞”之意。
   如今微信朋友圈不乏领导给下属点赞。据说,有人朋友圈永远只发维护本单位的内容,还有其殚精竭虑为单位发展的那种,中间还巧妙发点个人爱岗敬业、加班加点的图文,打造工作与生活交互圈,令领导赏识,即使不被点赞,或许已在领导心里赢得好感,这样的“求赞”朋友圈还是大有人在的。“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落伍了,“展示几秒钟,工作十年功”立竿见影。仅此发现,古人只能望尘莫及吧。
   我为你点赞,也是为你“加油”。相传在道光年间的贵州安龙城,每到深夜交更时分,知府衙门便有两个差役按时出发,一个提着灯笼头前带路,一个挑着桐油篓紧跟其后,他们游走在大街小巷,哪家亮着灯光并传出读书声,两人便作停留且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一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舀出清亮桐油,倒进对方的灯盏,还不失时机地“宣告”:“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后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如此每晚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主导者为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张锳也。13年的风雨相伴,13载的寒夜相守,知府张锳对读书人的那份“照明”,不仅照亮了读书人的勤学前路,也让中国式加油成了最有点将意义的点赞。
   与古人点赞的纯粹和用心迥异的是,现在流行站队式点赞。或许在你微信朋友圈里,你永远看不到有些人为你或为朋友点赞,以致怀疑此人是否存活在朋友圈。但只要有领导发朋友圈,立马见他秒赞,且“红心闪烁”“赞不绝手”。顺此路线你会有新发现,倘此领导退职或换岗了,你再去看这些秒赞铁粉,好似人间蒸发。彼此还在朋友圈,但点赞会随着对方地位的进退而进退,这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难辨真伪,而在微信朋友圈里则泾渭分明。我无意高估古人的点赞,只是觉得今人点赞功利到家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日我们“玩得正酣”的点赞体,原为步古人后尘。而当代人性的幽暗,也在点赞中时时凸显。建议当今的那些领导们,不妨认准那些站队式唯上型点赞者的嘴脸,莫让未点赞你的人感受风险,认清那些功利性强的下属,看到会因对你点赞的快慢、多少和进退,自然而然地露出他们本质属性。至于那些被原先点赞者冷落的老领导,至少可从中认清权力獲取的点赞,注定不会持久,而人格魅力和内容为王,才是获取点赞的核心本质。
其他文献
什么姿势才是“低到尘埃里的姿势”?有最终解释权的张爱玲,与一生都以“低到尘埃里的姿势”,誓死献身权贵的司马相如比,无论“用情之专”,还是“用情之深”,都不能望其项背。   笃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张爱玲,怎会明白“死了都要爱”的司马相如,一生爱得有多辛苦?《汉书》说,司马相如人长得帅,家境也好,长于辞赋,尤善操琴。用班固的话说,“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搁到现在,就一标准文青。 
期刊
1914年冬天,一群饥寒交迫的流亡者在经过美国加州的沃尔逊小镇时,刚好下起了大雪,人们只能躲进了镇上的教堂里避雪。   善良的镇长杰克逊先生从自己的庄园里煮了很多食物,推着餐车来到了教堂分派,人们纷纷冲过去大声问:“先生,我可以多拿一些吗?”只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轻声地问:“先生,我需要做些什么吗?”   杰克逊先生一边分派食物,一边告诉他什么也不需要做。不过,年轻人听后却万分失落地说:“先生,
期刊
党进是一介武夫,没读甚书的。说党进没读书,未必是贬义。有些人不读书倒好,还是一个清爽人,读了书后,好像是臭水沟里钻出大马猴。有的书,读了后就成为文盲;有的人,读了书便成了文痞。   没读书也就没读书吧。三不知将军,偏偏要写诗,写诗不嫌足,要出诗集,那可是犯了假冒斯文之罪了。党进因“上激赏之”,将他提拔,做了边防军司令,“朝廷遣进防秋于高阳”。宋朝提拔官人后,有个例行公事,须到会议室做表态发言(朝
期刊
之前看电视,大张伟的一个表演,像极了我们很多人。他扮演一个“笑脸症”的病人,无论是被老板训斥,被同事嘲笑,还是遭遇任何难过的事情,永远只有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很多观众说,这其实就是大张伟自己,那个努力逗观众开心,却把自己的悲伤藏起来的谐星。   王菲评价他:明明知道生活有很多苦,却偏偏还要为了不哭大声笑。   分明是喜剧,看完却并不觉得好笑,只觉心疼,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   为了家
期刊
三十而立是孔子的名言,其实《论语·为政》里这段话,句句都是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后来的人甚至按照这些话来命名人生的阶段,30岁称为“而立之年”,40岁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天命之年”,60岁称为“耳顺之年”……   但捏着这张单子去套人生的阶段,觉得不那么照号,许多行为跟年龄并不是这样紧密
期刊
为使牛年有个好的运势,虎大王集思广益,决定由牛担任形象大使。   接到通知,牛家庄立刻召开会议,要求大家不辱使命,将最最优秀的牛推举出来。水牛选的是奶牛,认为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付出要比得到大得多。奶牛选的是黄牛,认为黄牛既能拉车又能犁地,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黄牛选的是牦牛,认为牦牛浑身是宝,藏民的衣食住行离不了。牦牛选的是水牛,认为水牛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四头牛四张票,不分仲伯
期刊
在庄顺的家乡,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他晒粮的故事。   那天清晨,父母在临走前指着屋子里的粮囤说:“顺子,吃過早饭,你把玉米扒出去晒一晒。”庄顺懂事地点了点头。妈妈又补充了一句:“啊,听话,好好干,我给你买一件新衣服。”   粮囤比庄顺的个子还高。他在囤子旁放上一张高凳,在高凳旁再放上一张矮凳。每扒一畚箕玉米,他总要从矮凳上跨到高凳上,再从高凳上走到矮凳上,刚刚扒去囤尖子,他的衣服就被汗水
期刊
中国古代有记载的家训如《诫伯禽书》《诫子书》等流传至今,早已由家庭的庭训演变成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家训既言简意赅,又精深宏富,随便撷取一句,便可做人生座右铭。遍览这些古代家训,你会发现它们几乎都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德”字。   历史上最早的家训当属周公的《诫伯禽书》,里面有一句话:“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是世上每一个家族的愿望,周公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才要谆谆告诫儿
期刊
自从做了副山主,金钱豹便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   山里冬天很冷,有时可以到零下20多度,老婆心疼金钱豹,给他买了件10多万元的貂皮大衣。金钱豹大发雷霆:“你這婆娘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山里的动物官员这么多,小到科员,中到处长,上到山主,大家都只穿羽绒服、棉大衣,我干吗要穿貂皮,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野猫工作了20来年,在副处长岗位上呆了十四五年,很想进进步,私下里找到金钱豹,搔首弄姿,做出
期刊
晚唐时代有个诗人名叫张祜(782年—852?),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写的《宫词》很有名,其中一首“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写封建社会宫人的不幸,强烈有力地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怨愤之情,令人一唱三叹。他写的这类具有人民性的诗,赢得了同时代人们的赞赏。   然而,说起这位张祜,年轻时放荡任侠,也曾因为好虚名而受骗上当。唐末人冯翊子的《桂苑丛谈》,就记载了“张祜称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