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截面尺寸参数改变会影响结构的整体重量及受力性能,在保证结构受力合理的前提下优化截面参数,可节约成本。文章基于改进的蝙蝠算法,结合有限元模型,对某已建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截面进行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参数、挠度等数据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进蝙蝠算法改进了原始算法多样性不足、易于陷入局部最有解的缺陷;截面设计优化后,箱梁总体结构重量减少了9.2%,结构刚度有些许降低,挠度结果影响较小;优化后的桥梁整体结构安全可靠,使用阶段承载力满足要求。
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截面优化;改进蝙蝠算法;有限元模型;优化设计
U442.5A351224
0 引言
20世纪我国桥梁建设兴起,受限于计算工具以及施工工艺,桥梁设计安全指标较大,这就导致了桥梁结构笨重以及材料的浪费,目前有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式对桥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刘明慧[1]采用控制变量法针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桥进行优化设计,对于高跨比、宽厚比以及横向联系的设计值给出了合理化建议;鲁业红[2]运用多目标模糊算法,结合T梁桥工程实例进行结构优化,节约了造价成本,跨中截面弯矩降低,刚度提升13.3%;孙洁等[3]运用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多变量优化分析,得出波纹钢腹板尺寸以及箱梁截面尺寸数值;燕松波等[4]针对PC斜拉桥主梁箱形截面不足之处,通过优化截面高度、顶底板厚度以及宽度等参数提高桥梁受力性能及局部稳定性,并给出了相关截面参数值取值的合理化建议。
本文引入改进的蝙蝠优化算法,结合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托某已建钢筋混凝土箱梁桥,以混凝土总重为目标函数,对其截面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得出各变量优化数值并进行优化前后的结果对比,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蝙蝠算法
自然界中蝙蝠在黑夜中能够准确进行捕食或避开障碍物的阻挡,主要是通过自身主动发出和接受声波来进行判断,2010年Yang[5]根据蝙蝠这种捕食或避开障碍物的这种行为提出了蝙蝠算法。蝙蝠算法中各参数分别模拟的是蝙蝠声音中的响度、发射率、频率以及本身的位置和速度等。
算法中,t时刻下,蝙蝠个体i进行全局搜索时的公式如下所示:
fi=fmin+fmax-fminβ
vti=vt-1i+xt-1i-x* (1)
xti=xt-1i+vti
式中:fmax、fmin——频率的上、下限;
β——随机变量,其值介于0~1之间;
x*——计算当前状态下个体处于的最优位置。
蝙蝠算法在进行全局搜索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的寻优效果,会以一定的概率进行局部搜索,其更新公式为:
xnew=x*+ε·At (2)
式中:ε——均匀分布于[-1,1]的随机变量;
At——时刻t下,蝙蝠种群的平均响度。
在算法进行过程中,响度以及发射率都要随着算法的运行不断更新,其公式为:
Ait=αAt-1i
rti=r0i1-exp[-γ(t-1)] 0<α<1,γ>0 (3)
从式(1)~(3)可以看出,随着算法的运行,响度逐渐趋向于0,rti趋向于r0i。其中,rti主要作为局部搜索的判断条件。
2 蝙蝠算法的改进
2.1 种群多样性改进
针对种群多样性改进方面,此处引入反向学习[6]的概念,其原理是对比原始解和反向解的优劣,择优者作为下一代个体,其初始化如下。
生成基本初始种群x0,种群数量为No,此时i个体的j维分量表达式为:
x0ij=xjmin+xjmax-xjminrj (4)
式中:xjmax——j维变量的上限;
xjmin——j维变量的下限。
解出反向解x~0ij:
x~0ij=xjmin+xjmax-x0ij (5)
对比分析x0i与x~0i优劣,选取最优解作为计算的初始种群。
2.2 算法过程中参数优化
在蝙蝠算法的过程中,其速度公式没有一定优化措施,这会使得搜索时间增加,同时无法保证寻优质量,不易收敛。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此处选择引入权重系数ω与调整因子c[7]。更新后的蝙蝠飞行速度公式为:
vt+1i=ωvti+x*-xtifi+xi*-xtic
ω=ωmax-ωmax-ωtNmax-NtN+ωe
ωti1.2×ωti…if fxti≤fxt-1i
0.2×ωti…else (6)
式中:权重ω∈(0,1);
ωi——权重初值;
ωmax——权重最大值;
ωe——权重变化值。
调整因子c表达式为:
c=cmin+cmax-cminω-ωmaxωmax-ωmin (7)
式中,调整因子c属于区间(1,2)。调整因子可以让距离食物比较远的蝙蝠权重降低,使得这些远离目标的蝙蝠不会使得种群有趋向局部最优的倾向。其速率更新为:
rti=1-1-r0iγt-1 (8)
2.3 算法流程
(1)初始化种群。生成临时种群,根据反向學习原理得出反向种群,评价两个种群中的优者形成算法初始种群。
(2)根据基本算法更新蝙蝠速度,根据目标函数计算蝙蝠个体适应度,得出当前最优蝙蝠。若满足停止运算条件则退出,不满足则按照式(6)和式(7)进行权重与因子计算,改变飞行速度。
(3)挑出蝙蝠种群中一个个体,根据式(3)和式(8)算出其速率和响度,若其速率大于当前最优蝙蝠,响度小于最优个体,则次挑出个体为当前最优。 (4)除去第三步中的个体外再挑选一个进行对比,若响度小于上述的当前最优个体,则进行替代,更新最优解。
(5)若当前最优解满足要求,则终止,不满足,则返回第二步进行循环计算,直至满足要求。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取湖南某已建公路路段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桥梁跨径(17+23+17)m,截面为单箱双室截面,截面高1.3 m,桥面宽13.5 m,全桥采用C50混凝土材料,钢筋标号采用HRB335,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其截面如下页图1所示。
根据图纸以及优化变量可以建立相应的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变量改变只需修改模型中的截面尺寸即可。全桥共离散成35个节点、34个单元,约束为一个支座约束所有平动方向,另外三个支座约束DY、DZ方向,二期荷载通过单元荷载施加,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4 算法優化及结果分析
4.1 蝙蝠算法优化模型构建
本文拟将截面顶、底板高程,内、外腹板厚度及高程作为优化变量,分别表示为X1、X2、X3、X4、X5[8],此处考虑实际桥梁的行车宽度,没有将截面宽度作为优化变量,因此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时截面钢筋排布间距按照原设计拟定,根据图纸截面几何特性,以桥梁结构总重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此优化目标采取无量纲化,其表达式为:
G=1.5+2.6X4+2.6X3+8.5X1+8.5X2+[(1.3-X1-X2-X5)/2+0.15]+[0.1+(1.3-X1-X2-X5)]×0.2 (9)
约束条件主要针对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有限元模型中的验算结果,其各数值取值范围为:
xi∈x0i-5,x0i+5
σtp≤0.4ftk
Vd≤1/γ00.51×10-3fcu,kbh
fp≤L/600 (10)
拟定参数设置如下:种群大小为80,最大迭代次数400,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分别为0和1,最大响度1,响度衰减因子0.8,最小脉冲速率0.4,脉冲增强因子0.8,ωi=1,ωe=1,ωmax=1,学习因子cmin=1.2。优化流程采用2.3节中算法流程。
4.2 优化结果分析
根据改进蝙蝠算法编制相应程序,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于钢筋混凝土箱梁截面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优化后总体尺寸数据小于原设计尺寸,优化后总体重量相较于原设计减少了约9.2%。优化后,一次成桥计算状态下,中跨最大位移为8.21 mm,边跨最大位移为6.23 mm,优化前后位移对比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优化后中跨、边跨位移都有所增长,说明结构整体重量虽有减轻,刚度却有一定削弱,但是总体来看位移仍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在优化后需要针对桥梁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模型采用双车道布置,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根据桥涵通用设计规范进行荷载组合,得出其承载力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图4承载力验算结果可知,抗弯、抗裂验算均有富余值,说明桥梁截面仍有优化余地,此处主要受限于行车需要,截面宽度并没有作为优化变量。由图4(b)可以看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富余不足,这是因为结构抗剪不仅与抗剪钢筋布置有关,还与截面腹板厚度有关,所以在进行优化时,受限于抗剪承载力需要,腹板厚度不可减少过多。
5 结语
本文根据蝙蝠算法基本原理,引入了反向解以及权重参数对算法进行改进,并依托某钢筋混凝土桥梁工程背景,对于其截面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出如下结论:
(1)改进蝙蝠算法弥补了原始算法种群多样性不足、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使得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结果更为准确。
(2)运用改进蝙蝠算法后,箱梁尺寸得以优化,总体结构重量减少了9.2%,位移边、中跨总体增加较小,结构刚度有所降低。
(3)优化后的桥梁整体结构安全可靠,使用阶段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在同类桥梁优化过程中需注意腹板厚度的选取,满足结构抗剪要求。
[1]刘明慧.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桥截面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9.
[2]鲁业红.桥梁设计中多目标模糊优化求解分析[J].公路工程,2018,43(6):117-120.
[3]孙 洁,刘 磊,彭 益.波纹钢腹板简支结合箱梁的截面优化[J].铁道标准设计,2012(4):64-65,72.
[4]燕松波,李伟平,蔡锁德.PC斜拉桥主梁箱形截面优化设计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3):154-157,186.
[5]Yang X S.A New Metaheuristic Bat-Inspired Algorithm[J].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cgence,2010,284:65-74.
[6]龚雪娇,郝东光,朱瑞金.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水火电力系统短期优化调度[J].水力发电,2020,46(8):84-87,91.
[7]阎 震.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优化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8.
[8]邵世斌.钢筋混凝土箱型桥梁断面优化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155-157.
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截面优化;改进蝙蝠算法;有限元模型;优化设计
U442.5A351224
0 引言
20世纪我国桥梁建设兴起,受限于计算工具以及施工工艺,桥梁设计安全指标较大,这就导致了桥梁结构笨重以及材料的浪费,目前有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式对桥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刘明慧[1]采用控制变量法针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桥进行优化设计,对于高跨比、宽厚比以及横向联系的设计值给出了合理化建议;鲁业红[2]运用多目标模糊算法,结合T梁桥工程实例进行结构优化,节约了造价成本,跨中截面弯矩降低,刚度提升13.3%;孙洁等[3]运用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多变量优化分析,得出波纹钢腹板尺寸以及箱梁截面尺寸数值;燕松波等[4]针对PC斜拉桥主梁箱形截面不足之处,通过优化截面高度、顶底板厚度以及宽度等参数提高桥梁受力性能及局部稳定性,并给出了相关截面参数值取值的合理化建议。
本文引入改进的蝙蝠优化算法,结合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托某已建钢筋混凝土箱梁桥,以混凝土总重为目标函数,对其截面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得出各变量优化数值并进行优化前后的结果对比,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蝙蝠算法
自然界中蝙蝠在黑夜中能够准确进行捕食或避开障碍物的阻挡,主要是通过自身主动发出和接受声波来进行判断,2010年Yang[5]根据蝙蝠这种捕食或避开障碍物的这种行为提出了蝙蝠算法。蝙蝠算法中各参数分别模拟的是蝙蝠声音中的响度、发射率、频率以及本身的位置和速度等。
算法中,t时刻下,蝙蝠个体i进行全局搜索时的公式如下所示:
fi=fmin+fmax-fminβ
vti=vt-1i+xt-1i-x* (1)
xti=xt-1i+vti
式中:fmax、fmin——频率的上、下限;
β——随机变量,其值介于0~1之间;
x*——计算当前状态下个体处于的最优位置。
蝙蝠算法在进行全局搜索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的寻优效果,会以一定的概率进行局部搜索,其更新公式为:
xnew=x*+ε·At (2)
式中:ε——均匀分布于[-1,1]的随机变量;
At——时刻t下,蝙蝠种群的平均响度。
在算法进行过程中,响度以及发射率都要随着算法的运行不断更新,其公式为:
Ait=αAt-1i
rti=r0i1-exp[-γ(t-1)] 0<α<1,γ>0 (3)
从式(1)~(3)可以看出,随着算法的运行,响度逐渐趋向于0,rti趋向于r0i。其中,rti主要作为局部搜索的判断条件。
2 蝙蝠算法的改进
2.1 种群多样性改进
针对种群多样性改进方面,此处引入反向学习[6]的概念,其原理是对比原始解和反向解的优劣,择优者作为下一代个体,其初始化如下。
生成基本初始种群x0,种群数量为No,此时i个体的j维分量表达式为:
x0ij=xjmin+xjmax-xjminrj (4)
式中:xjmax——j维变量的上限;
xjmin——j维变量的下限。
解出反向解x~0ij:
x~0ij=xjmin+xjmax-x0ij (5)
对比分析x0i与x~0i优劣,选取最优解作为计算的初始种群。
2.2 算法过程中参数优化
在蝙蝠算法的过程中,其速度公式没有一定优化措施,这会使得搜索时间增加,同时无法保证寻优质量,不易收敛。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此处选择引入权重系数ω与调整因子c[7]。更新后的蝙蝠飞行速度公式为:
vt+1i=ωvti+x*-xtifi+xi*-xtic
ω=ωmax-ωmax-ωtNmax-NtN+ωe
ωti1.2×ωti…if fxti≤fxt-1i
0.2×ωti…else (6)
式中:权重ω∈(0,1);
ωi——权重初值;
ωmax——权重最大值;
ωe——权重变化值。
调整因子c表达式为:
c=cmin+cmax-cminω-ωmaxωmax-ωmin (7)
式中,调整因子c属于区间(1,2)。调整因子可以让距离食物比较远的蝙蝠权重降低,使得这些远离目标的蝙蝠不会使得种群有趋向局部最优的倾向。其速率更新为:
rti=1-1-r0iγt-1 (8)
2.3 算法流程
(1)初始化种群。生成临时种群,根据反向學习原理得出反向种群,评价两个种群中的优者形成算法初始种群。
(2)根据基本算法更新蝙蝠速度,根据目标函数计算蝙蝠个体适应度,得出当前最优蝙蝠。若满足停止运算条件则退出,不满足则按照式(6)和式(7)进行权重与因子计算,改变飞行速度。
(3)挑出蝙蝠种群中一个个体,根据式(3)和式(8)算出其速率和响度,若其速率大于当前最优蝙蝠,响度小于最优个体,则次挑出个体为当前最优。 (4)除去第三步中的个体外再挑选一个进行对比,若响度小于上述的当前最优个体,则进行替代,更新最优解。
(5)若当前最优解满足要求,则终止,不满足,则返回第二步进行循环计算,直至满足要求。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取湖南某已建公路路段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桥梁跨径(17+23+17)m,截面为单箱双室截面,截面高1.3 m,桥面宽13.5 m,全桥采用C50混凝土材料,钢筋标号采用HRB335,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其截面如下页图1所示。
根据图纸以及优化变量可以建立相应的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变量改变只需修改模型中的截面尺寸即可。全桥共离散成35个节点、34个单元,约束为一个支座约束所有平动方向,另外三个支座约束DY、DZ方向,二期荷载通过单元荷载施加,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4 算法優化及结果分析
4.1 蝙蝠算法优化模型构建
本文拟将截面顶、底板高程,内、外腹板厚度及高程作为优化变量,分别表示为X1、X2、X3、X4、X5[8],此处考虑实际桥梁的行车宽度,没有将截面宽度作为优化变量,因此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时截面钢筋排布间距按照原设计拟定,根据图纸截面几何特性,以桥梁结构总重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此优化目标采取无量纲化,其表达式为:
G=1.5+2.6X4+2.6X3+8.5X1+8.5X2+[(1.3-X1-X2-X5)/2+0.15]+[0.1+(1.3-X1-X2-X5)]×0.2 (9)
约束条件主要针对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有限元模型中的验算结果,其各数值取值范围为:
xi∈x0i-5,x0i+5
σtp≤0.4ftk
Vd≤1/γ00.51×10-3fcu,kbh
fp≤L/600 (10)
拟定参数设置如下:种群大小为80,最大迭代次数400,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分别为0和1,最大响度1,响度衰减因子0.8,最小脉冲速率0.4,脉冲增强因子0.8,ωi=1,ωe=1,ωmax=1,学习因子cmin=1.2。优化流程采用2.3节中算法流程。
4.2 优化结果分析
根据改进蝙蝠算法编制相应程序,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于钢筋混凝土箱梁截面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优化后总体尺寸数据小于原设计尺寸,优化后总体重量相较于原设计减少了约9.2%。优化后,一次成桥计算状态下,中跨最大位移为8.21 mm,边跨最大位移为6.23 mm,优化前后位移对比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优化后中跨、边跨位移都有所增长,说明结构整体重量虽有减轻,刚度却有一定削弱,但是总体来看位移仍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在优化后需要针对桥梁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模型采用双车道布置,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根据桥涵通用设计规范进行荷载组合,得出其承载力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图4承载力验算结果可知,抗弯、抗裂验算均有富余值,说明桥梁截面仍有优化余地,此处主要受限于行车需要,截面宽度并没有作为优化变量。由图4(b)可以看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富余不足,这是因为结构抗剪不仅与抗剪钢筋布置有关,还与截面腹板厚度有关,所以在进行优化时,受限于抗剪承载力需要,腹板厚度不可减少过多。
5 结语
本文根据蝙蝠算法基本原理,引入了反向解以及权重参数对算法进行改进,并依托某钢筋混凝土桥梁工程背景,对于其截面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出如下结论:
(1)改进蝙蝠算法弥补了原始算法种群多样性不足、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使得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结果更为准确。
(2)运用改进蝙蝠算法后,箱梁尺寸得以优化,总体结构重量减少了9.2%,位移边、中跨总体增加较小,结构刚度有所降低。
(3)优化后的桥梁整体结构安全可靠,使用阶段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在同类桥梁优化过程中需注意腹板厚度的选取,满足结构抗剪要求。
[1]刘明慧.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桥截面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9.
[2]鲁业红.桥梁设计中多目标模糊优化求解分析[J].公路工程,2018,43(6):117-120.
[3]孙 洁,刘 磊,彭 益.波纹钢腹板简支结合箱梁的截面优化[J].铁道标准设计,2012(4):64-65,72.
[4]燕松波,李伟平,蔡锁德.PC斜拉桥主梁箱形截面优化设计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3):154-157,186.
[5]Yang X S.A New Metaheuristic Bat-Inspired Algorithm[J].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cgence,2010,284:65-74.
[6]龚雪娇,郝东光,朱瑞金.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水火电力系统短期优化调度[J].水力发电,2020,46(8):84-87,91.
[7]阎 震.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优化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8.
[8]邵世斌.钢筋混凝土箱型桥梁断面优化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