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读透文本,寻觅话题
钻研教材,读透文本,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依据教材特点,找到最佳切合的教学话题。
首先,应该结合“课标”读文本,把握文章主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更是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的纲和本。因此,教师必须认认真真地去阅读。尤其是对文本的阅读,教师如果能在读文前仔仔细细地把“课标”看一看,就可以少走弯路;读文时,再想一想“课标”,并把有关要求理一理,然后去仔细阅读原文,文章的主旨便会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如阅读课文《雾凇》,初读时,便觉得它像是篇科普说明文,但仔细一想,编者把它放在语文教材中,且编在中年级,其中定有道理。这时,教师可以对照课文去认真研读“课标”,切实了解“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然后再去解读文本,以充分挖掘语文因素,为接下来的有效阅读,寻找到切合的话题,从而让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语文的香味。
其次,要抓住语段读文本,深挖文章内涵。每一篇文章都有精华和重点,我们不可能平均使用时间与精力去阅读每一个片段,如果选择精要部分进行字斟句酌,慢慢品味,就能把文章的真正内涵挖掘出来。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一课中第2自然段,初读课文,我们只是感觉到爱因斯坦这个人谦逊诚恳、平易近人、可爱可亲。如果仅停留在这一步,显然对文字的理解就有些肤浅,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即爱因斯坦的童真、童趣、童心就会溜之大吉。我们只要仔细地品读一下描写爱因斯坦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语句,其中蕴含的要义就会溢于言表。
最后,联系生活读文本,作好拓展延伸。读文本时,还应联系生活实际来阅读,生活是文本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文本中许多地方留有空白,需要我们联系生活去填补,靠联系生活来延伸。仍以《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一课为例,爱因斯坦是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光靠文中的说明和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爱因斯坦一生中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向学生进行细致地介绍,让学生对爱因斯坦这个人及他的生活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学生才会从心底里去敬佩、敬仰这位伟人,从而产生动力,内化为刻苦学习的决心和行动。实际上课前教师稍作些准备就可以了,即把课文中没有直接写出来,却又真真切切地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延伸,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读、看、思和讨论交流,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最后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发自内心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与文本有效的“对话”。
二、 找准“切口”,选好“话题”
文本读透了,话题自然也就有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教材,找准“切口”,话题便随之会出现。教师们做得比较好的常见方法有:(1) 以课文插图为“切口”来选择话题。比如,《九寨沟》一文,课文配了两幅图,一幅描写自然风光,另一幅反映珍稀动物的。这两幅图一静一动,又恰好与文章的重点部分相对应,因此,教学时,就可从看图入手,引出话题:九寨沟自然风景如何?都有哪些珍稀动物?(2) 从课文的题目入手,选择话题。又例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是谁?他是怎样励志?又是如何学画的?(3) 从文章开头或者结尾的关键词句切入,选择话题。例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句写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品味。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4) 从过渡句(段)切入,选择话题的。如《庐山的云雾》一课: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是怎样的姿态?文中描写了几种姿态?
除此之外,许多教师还能依据学生特点,从学生的学习疑难点切入,选取话题。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话题的寻找就可从质疑开始,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提问,边思考。待学生自读课文后,再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小疑性的,就立即解答;如果是大疑性的问题,就请学生以此为话题,开展对话,最后通过寻找问题之间的相似点,师生共同确立重点话题:游人爬天游峰感到十分劳累,为什么70岁的老人却说不累呢?作者为什么不写3年之后去看老人,而说30年后再去看望老人?这两个问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是课文“思想与情感的焦点”,很容易引发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可见,找准“切口”,选好“话题”,对学生的阅读与发展是多么重要。
大家知道,一问一答是对话,生生讨论也是对话,关键是对话的话题是否集中、精准?对话的结果是否有效,甚至高效?这是值得深思的。
(作者单位:淮安市盱眙县教育局教研室)
钻研教材,读透文本,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依据教材特点,找到最佳切合的教学话题。
首先,应该结合“课标”读文本,把握文章主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更是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的纲和本。因此,教师必须认认真真地去阅读。尤其是对文本的阅读,教师如果能在读文前仔仔细细地把“课标”看一看,就可以少走弯路;读文时,再想一想“课标”,并把有关要求理一理,然后去仔细阅读原文,文章的主旨便会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如阅读课文《雾凇》,初读时,便觉得它像是篇科普说明文,但仔细一想,编者把它放在语文教材中,且编在中年级,其中定有道理。这时,教师可以对照课文去认真研读“课标”,切实了解“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然后再去解读文本,以充分挖掘语文因素,为接下来的有效阅读,寻找到切合的话题,从而让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语文的香味。
其次,要抓住语段读文本,深挖文章内涵。每一篇文章都有精华和重点,我们不可能平均使用时间与精力去阅读每一个片段,如果选择精要部分进行字斟句酌,慢慢品味,就能把文章的真正内涵挖掘出来。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一课中第2自然段,初读课文,我们只是感觉到爱因斯坦这个人谦逊诚恳、平易近人、可爱可亲。如果仅停留在这一步,显然对文字的理解就有些肤浅,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即爱因斯坦的童真、童趣、童心就会溜之大吉。我们只要仔细地品读一下描写爱因斯坦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语句,其中蕴含的要义就会溢于言表。
最后,联系生活读文本,作好拓展延伸。读文本时,还应联系生活实际来阅读,生活是文本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文本中许多地方留有空白,需要我们联系生活去填补,靠联系生活来延伸。仍以《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一课为例,爱因斯坦是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光靠文中的说明和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爱因斯坦一生中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向学生进行细致地介绍,让学生对爱因斯坦这个人及他的生活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学生才会从心底里去敬佩、敬仰这位伟人,从而产生动力,内化为刻苦学习的决心和行动。实际上课前教师稍作些准备就可以了,即把课文中没有直接写出来,却又真真切切地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延伸,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读、看、思和讨论交流,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最后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发自内心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与文本有效的“对话”。
二、 找准“切口”,选好“话题”
文本读透了,话题自然也就有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教材,找准“切口”,话题便随之会出现。教师们做得比较好的常见方法有:(1) 以课文插图为“切口”来选择话题。比如,《九寨沟》一文,课文配了两幅图,一幅描写自然风光,另一幅反映珍稀动物的。这两幅图一静一动,又恰好与文章的重点部分相对应,因此,教学时,就可从看图入手,引出话题:九寨沟自然风景如何?都有哪些珍稀动物?(2) 从课文的题目入手,选择话题。又例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是谁?他是怎样励志?又是如何学画的?(3) 从文章开头或者结尾的关键词句切入,选择话题。例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句写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品味。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4) 从过渡句(段)切入,选择话题的。如《庐山的云雾》一课: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是怎样的姿态?文中描写了几种姿态?
除此之外,许多教师还能依据学生特点,从学生的学习疑难点切入,选取话题。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话题的寻找就可从质疑开始,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提问,边思考。待学生自读课文后,再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小疑性的,就立即解答;如果是大疑性的问题,就请学生以此为话题,开展对话,最后通过寻找问题之间的相似点,师生共同确立重点话题:游人爬天游峰感到十分劳累,为什么70岁的老人却说不累呢?作者为什么不写3年之后去看老人,而说30年后再去看望老人?这两个问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是课文“思想与情感的焦点”,很容易引发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可见,找准“切口”,选好“话题”,对学生的阅读与发展是多么重要。
大家知道,一问一答是对话,生生讨论也是对话,关键是对话的话题是否集中、精准?对话的结果是否有效,甚至高效?这是值得深思的。
(作者单位:淮安市盱眙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