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的探索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把课文及自我、社会、自然、科技、文化现象作为学习的对象,已经被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新举措和新突破。它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选题工作 指导作用 面向全体 综合性学习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觉得要做好综合性学习这个课题,必须要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综合性活动的选题工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开始选题时,就应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之所以把选题放在首要地位,第一是要保證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第二是要保证学习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处于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二、注重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既是开放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开放性的教师角色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我们知道,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并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放”的过程要注意“收”,及时给学生引领方向,做好指导工作。
  三、活动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倡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但是,综合性活动由于它本身灵活、开放的特性,许多学生在缺少老师的督促下,常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或者干脆直接越过活动的准备探索阶段,直接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这样以来,就难以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我们在综合性活动中一般应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事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然后让各小组尽量由不同个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以便在展开活动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同时每一小组,确立责任人,明确分工,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
  四、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应受到关注:一是学生互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性较大,灵活性较强,他们常常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对学习者能够全过程了解的是小组合作的伙伴,他们对小组的学习有切身的体验,评价起来更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二是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付出、表现没有人比本人更清楚,所以学生的自评能更客观地反映自己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三是教师点评。教师在点评时要特别注意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形成记录的方式,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应以激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并从正面加以引导。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对老师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河南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450000)
  
其他文献
小时候看到天空中的飞机,很想知道这玩意那么重,怎么能飞那么高?不怕掉下来。现在互联网时代,利用QQ、微博、微信等软件,只要轻轻一碰手指头,就是你和对方相隔再远,你在这头发的文字、图片即刻就能被你的好友阅读到。这是靠什么实现的呢?难不成空气能做天使,通过空气转播的?是不是神秘的很。其实,懂一点电脑技术的人都知道,这叫: 技术。大时代背景下的海量信息、海量数据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美丽,造就了这个时代的魅力
期刊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也就是说新课程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启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十分混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在新课标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寄希望于教师
期刊
早在2500年前,东方出了一个圣人叫孔子。稍晚,也是在2500年前,西方出了一个哲人叫苏格拉底。这两个站在东西方思想和教育源头、并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曾被尊为神坛上的圣者。  但我们更该知道,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点拨学生一生他奉行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西方哲人苏格拉底的“助产婆”般的教育诱导术,对西方教育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我们这些被尊为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人,如果还依然挥
期刊
语音、词汇、语法,被称为语言的“三要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这三要素构成的,如果说语言是一幢建筑物,那么词汇就是建筑材料,而语音和语法则是建筑方法与规则;材料是最基本的,无论建造什么都需要材料;材料又是最重要的,没有材料就算是最简陋的建筑物也建不成。同时,方法与规则是有限的,但材料却是无限的。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这样一句话“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
期刊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利益、关系莘莘学子前途,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将影响中学基础教育的行为模式,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如何领会《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
期刊
庄子化蝶,只能在虚幻中出现,真实的生命世界,庄子永远是庄子,蝶永远是蝶,区别于他们的,就是人性和物性。  人性,在学术当中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古今中外的文化,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人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性是存在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美好教育强调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状态,就是要求教育者充分关注人性要素,让人性之花,能在教育的世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重点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艺术性,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融合统一。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艺术性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任何社会都是如此。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了课程
期刊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这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必考的知识点,也是难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尝试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或技巧。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找肯定词(否定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口诀是:有“不”去掉“不”,没“不”加上“不”。即:将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2.去
期刊
逐步解决高考加分项目多、分值高问题  考试加分有两类,一类是鼓励性加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一类是补偿性加分,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给予扶持。  这次改革,是给考试加分做“减法”,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第二,重点减少地方性加分项
期刊
2014年9月28日-29日,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培训交流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张浩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及八省语委办负责人观看了“10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回顾与前景展望”专题片,会议围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精神展开,在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