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中个体的和谐为前提的,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因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和谐社会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上家庭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家庭总数高达3.5亿。就目前而言, 崇尚文明、倡导美德、追求和谐已成为家庭建设的主流,但与此同时,一些家庭出现了道德行为失范、价值观念扭曲、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邻里关系淡漠、敬老风气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也影响了社会的文明和稳定。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就进一步凸显出来。
学前教育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重要意义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为构建和谐家庭奠定基础
儿童出生早期是个体心理开始发生认知和开始发展个性萌芽并初步成型的时期。事实上,人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5岁前,甚至3岁前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动作能力、生活习惯和性格等。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儿童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事实表明,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促进家庭良性发展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早期的熏染、引导、教育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福禄贝尔指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深刻地揭示了家长尤其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家长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学前教育机构可针对家长的教育状况,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用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帮助孩子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从而使整个家庭良性发展。
·减轻妇女养育子女负担
现代社会,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剧增,妇女所扮演的角色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女性已由原本“男主外、女主内”所限定的传统角色,转变为负担家庭经济的成员之一,这从客观上给儿童的照顾与教育问题带来挑战。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幼儿的入园率不断上升,这大大减轻了妇女养育子女的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将妇女解放出来,为她们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便利。
4、促进家庭人际关系发展
和谐家庭应做到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学前教育机构开展的亲子活动、家庭运动会、家庭郊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孩子在脱离家庭环境以外的情境中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使亲子间形成更加和睦的关系。同时,通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各类活动,学前教育机构能有效地将各个家庭与家庭联系起来,甚至能将社区与社区联系起来,为建立更为广阔、深入的家庭人际关系创造有利的条件。
支持并发展支持学前教育的路径
·家庭
我国古谚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对孩子早期的熏染、引导、教育,对孩子将来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家长,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不断摸索科学、恰当的教育方法,从而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更为构建和谐家庭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应坚持以发展儿童内在素质和个性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要为入小学作准备,为父母就业减轻后顾之忧,但绝不能片面追求功利价值,淡化对儿童内在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关注。其次,学前教育机构应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为家长安心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另外,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还应注重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家庭构建和谐发展的局面提供支持。
·政府、公众
在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成为政府关心国民的窗口,我国政府应重视学前教育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根据经济、文化、国民素质发展的现状,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学前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应提高自身的使命感,注重传播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扭转学前教育现存的一些误区,营造整个社会和谐的教育氛围。
总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公众的积极配合,而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等教育承担者,要用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孩子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同时也使整个家庭形成良性的发展,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学前教育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重要意义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为构建和谐家庭奠定基础
儿童出生早期是个体心理开始发生认知和开始发展个性萌芽并初步成型的时期。事实上,人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5岁前,甚至3岁前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动作能力、生活习惯和性格等。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儿童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事实表明,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促进家庭良性发展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早期的熏染、引导、教育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福禄贝尔指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深刻地揭示了家长尤其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家长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学前教育机构可针对家长的教育状况,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用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帮助孩子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从而使整个家庭良性发展。
·减轻妇女养育子女负担
现代社会,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剧增,妇女所扮演的角色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女性已由原本“男主外、女主内”所限定的传统角色,转变为负担家庭经济的成员之一,这从客观上给儿童的照顾与教育问题带来挑战。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幼儿的入园率不断上升,这大大减轻了妇女养育子女的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将妇女解放出来,为她们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便利。
4、促进家庭人际关系发展
和谐家庭应做到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学前教育机构开展的亲子活动、家庭运动会、家庭郊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了家长与孩子在脱离家庭环境以外的情境中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使亲子间形成更加和睦的关系。同时,通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各类活动,学前教育机构能有效地将各个家庭与家庭联系起来,甚至能将社区与社区联系起来,为建立更为广阔、深入的家庭人际关系创造有利的条件。
支持并发展支持学前教育的路径
·家庭
我国古谚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对孩子早期的熏染、引导、教育,对孩子将来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家长,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不断摸索科学、恰当的教育方法,从而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更为构建和谐家庭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应坚持以发展儿童内在素质和个性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要为入小学作准备,为父母就业减轻后顾之忧,但绝不能片面追求功利价值,淡化对儿童内在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关注。其次,学前教育机构应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为家长安心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另外,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还应注重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家庭构建和谐发展的局面提供支持。
·政府、公众
在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成为政府关心国民的窗口,我国政府应重视学前教育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根据经济、文化、国民素质发展的现状,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学前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应提高自身的使命感,注重传播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扭转学前教育现存的一些误区,营造整个社会和谐的教育氛围。
总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公众的积极配合,而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等教育承担者,要用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孩子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同时也使整个家庭形成良性的发展,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