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就是寂静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r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诗人痖弦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从一九五一年开始诗歌练笔,到一九五三年发表处女作《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再到一九六六年停笔至今,其诗歌创作生涯仅仅十五年。也就是说,痖弦所有诗歌均创作于十九岁至三十四岁这一阶段。在这十五年的创作中,痖弦仅以一本《痖弦诗集》[1]便屹立在华文诗坛,并赢得无数声名。沈奇认为痖弦既是重要的、也是优秀的诗人:“可以说,就整个近百年中国新诗历史而言,痖弦是为数不多的几位经得起理论质疑的、真正彻底的、到位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之一。”[2]
  2016年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痖弦诗集》,这是痖弦诗歌作品首次在大陆引进出版。这当然是一件美事,它意味着,更多的大陆读者也能够一览痖弦诗歌的全貌。这令我想起初次阅读痖弦诗歌作品的情景。2008年,初入大学的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诗歌。那年冬天,我背着十几本诗集回到老家,每日研读并背诵三五首。那时第一次在一本诗歌选集中读到痖弦的《上校》:“而他的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便是太阳”。这样简洁、朴素又充满力量的表述,令我在阅读的瞬间便陷入到痴迷之境。《上校》直击我心的除开其新奇的表达,更是因其带有顽强的生命力量。而今终于一览痖弦诗歌的全貌,“生”与“死”仍然是痖弦诗歌冲击我心灵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一、从“生命的秘密”到“黑色的胜利”:痖弦诗歌的死亡书写
  在痖弦的诗歌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死亡的书写——“死亡”、“荒冢”、“殡仪馆”、“食尸鸟”、“黑十字架”、“黑夜”、“死人”、“殓布”、“埋葬”、“棺木”、“亡灵”、“寂静”、“血”、“墓碑”等字眼散落在痖弦诗歌的各处。痖弦在其诗作中构建了一个神秘、阴郁而恐怖的死亡深渊,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死亡深渊中又常常可见“生”的光芒。
  人的死亡是痖弦诗歌重要书写对象之一。缅怀老师覃子豪逝世之作《纪念T.H.》通过对人死之后亲友对亡者善后细节的描写,传达出痖弦对死亡的一种理解:“在一堆发黄了的病历卡中/在一声比丝还细的喊声下/背向世界的/一张脸/作高速度降落”[3](《纪念T.H.》)。在痖弦的眼中,死亡就是一种高速度的下降,下降至大地深处,进而抵达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亡者加入到“在那些重重叠叠的死者与/死者们之间”,“而这一切都已完成了/奇妙的日子,从黑色中开始”(《焚寄T.H.》)。也就是说,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纪念诗人杨唤的作品中,痖弦对“唇”这一意象的深度挖掘,传递出对亡者深深的缅怀之情:“我们将去吻你/寂寞的,个性的/玫瑰一样悲哀的/悲哀的嘴唇啊”(《唇——纪念Y.H.》)。在这儿,“嘴唇”已然成为了亡者一生的缩影与象征,也成为了触摸死亡的一扇大门。痖弦赋予了“唇”独一无二的个性色彩,甚至可以说,“唇”这一词在痖弦的笔下获得了更广阔的指向与更巨大的张力,成为一个痖弦式的独特意象。在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中,从没有哪一个诗人将“唇”与死亡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写得如此深沉而热烈,令人如此动容且印象深刻。在缅怀之作外,痖弦诗歌常常直面死亡。在《殡仪馆》中,痖弦借两个儿童之口,诉说了死亡的全过程。“食尸鸟从教堂后面飞起来/我们的颈间洒满了鲜花”,这是男孩和女孩躺在棺木中的场景;“牧师们的管风琴在哭什么/尼姑们咕噜咕噜地念些什么呀”,这是人们为亡者祈祷祝福的场景;“明天是春天吗/我们坐上轿子/到十字路口上去看什么风景哟”,这是亡者童真的心灵感触——他们年幼,压根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而当他们惊恐地说出“啊啊,眼眶里蠕动的是什么呀/蛆虫们来凑什么热闹哟/而且也没有什么泪水好饮的”时,他们的身体已经从鲜活化为了腐败。从葬礼,到下葬,到身体腐败,痖弦以亡者视角,尤其是两个年轻孩子的视角,用充满童真的、美妙的话语与想象,揭露出死亡最为残酷、悲伤的一面。在这互相比较中,诗歌的力量显现而出。孩子每一次呼唤“妈妈为什么还不来呢”,都是对死亡的一次正面直击。“生命的秘密/原来就藏在这只漆黑的长长的木盒子里”,这或许是孩子们对死亡最为深刻的一种认知了。
  死亡也是痖弦诗歌书写的一种底色,一把锋利的批判之刃。痖弦曾为军人,目睹过战争与动乱,深知战乱给人带来的巨大悲痛。这也是他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书写领域。痖弦诗歌中的战争书写,独特之处在于,不直面描述,而是迂回侧击,通过对战后景象的书写传达出诗人的批判与关怀。《上校》就是一例。“在荞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而他的一条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这是对战争的描述。在这之后,痖弦迅速进入到上校的日常生活,“什么是不朽呢/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以及军人顽强的生命意志,不是在战争中体现,而是在战后鸡零狗碎的生活中得到彰显。而在《盐》、《战神》、《所以一到了晚上》、《葬曲》等作品中,死亡成为了痖弦书写战争的底色与批判之刃。在《盐》中,二嬷嬷死于战乱:“一九一一年党人们到了武昌。而二嬷嬷却从吊在榆树上的裹脚带上,走进了野狗的呼吸中,秃鹫的翅膀里”。二嬷嬷的悲惨境遇,令人想起“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和“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李白·《战城南》)这样悲惨的战场景象。在《战神》一诗中,痖弦将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悲惨进行了更为细致、更为残酷的书写。“在夜晚/很多黑十字架的夜晚/病钟楼,死了的两姊妹:时针和分针/僵冰的臂膀,画着最后的V”。在这一首诗中,由死亡的躯体所构成的“V”字图案,成为了痖弦诗歌中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意象。“V?只有死,黑色的胜利/这是荒年。很多母亲在喊魂/孩子们的夭亡,十五岁的小白杨/昨天的裙子今天不能再穿”。这“最后的V”并不是胜利,假如是,也只是死亡带来的“黑色的胜利”。由代表胜利与喜悦的“V”,到充满悲凉、丑陋与恐怖的“黑色的V”,在《战神》一诗中,痖弦选用了相当多丑而恐怖的暗色意象,用“以丑为美”的诗学修辞,完成对战争的有力抨击,诗歌由此显得张力十足。一面是尸骨遍野的悲凉,一面是“战神在擦他的靴子”,这显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现代演绎,诗中的反讽与对比令人心悸。借着对死亡的书写,痖弦内心所含的悲愤、批判与人道关怀在冷静、肃然、凄凉的词语中有力呈现:“很多黑十字架,没有名字/食尸鸟的冷宴,凄凉的剥啄/病钟楼,死了的姐儿两/僵冷的臂膀,画着最后的V”。战争无情,世人受罪,在痖弦看来,“活着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做到“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所以一到了晚上》)。而那些不幸的死者,我们只能在“灰蝴蝶”的引路下,将其葬在异乡:“啊,你死了的外乡人,/啊,你的葬村已近。”(《葬曲》)   痖弦不仅书写了人之死,还书写了文明与艺术的精神之死。比如,书写工业时代的精神之死:“啊啊,神死了!新的神坐在锅炉里/狞笑着,嘲弄着,/穿着火焰的飘散的长裙……/啊啊,艺术死了,新的艺术抱着老去的艺术之尸”(《工厂之歌》)。又比如,在《鼎》中,痖弦所呈现的信仰之死:“古代去远了……/光辉的灵魂已消散。/神袛死了/没有膜拜,没有青烟”。在工业时代里,痖弦对于“灵与肉”、“物质与精神”有着别样的感触。痖弦认为,工业化这一“新的权威便树立起来了”(《工厂之歌》),“但我是太老太老了/只配在古董店里重温荒芜的梦”(《鼎》。)这两首写于一九五五年的诗作,如今已过六十余年,却仍显得锋芒十足。以我看来,这是痖弦对于传统之物的缅怀,也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批判——他心中一直藏有对传统的敬畏,而当下过于追求物质化的时代症候,精神与信仰的不断消逝,自然令痖弦感觉到悲凉。
  二、“深渊”与“边缘处境”: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意蕴
  痖弦在诗歌中书写了如此众多的死亡。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痖弦诗歌中的死亡指向的并不仅仅是死亡本身,它还指向生存。无论是悼念诗《纪念T.H.》还是战争诗篇《战神》,都在书写相当残酷的生存现状,以及对生的无限热爱。也就是说,痖弦是透过死亡这一面镜子,书写人的存在之困境。在长诗《深渊》中,痖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荒凉、恐怖、荒谬的深渊世界。“对于仅仅一首诗,我常常作着它原本无法承载的容量;要说出生存期间的一切,世界终极学,爱与死,追求与幻灭,生命的全部悸动、焦虑、空洞和悲哀!总之,要鲸吞一切感觉的错综性和复杂性。如此贪多,如此无法集中一个焦点。这企图便成为《深渊》。”[4]《深渊》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的诗歌文本,它的指向极其丰富,其在死亡书写上也用力极深,集中地呈现出瘂弦诗歌中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意蕴。
  雅思贝尔斯认为存在一种“边缘处境”:“人们的处境归根到底有两类,一类是可以改变和避免的处境,再一类是不可改变、无可逃避的处境。这后一类处境就像是一堵墙,我们作为实存撞到它们必然失败,而且是绝对的失败。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绝对的失败才使我们震惊不已,认识到我们作为实存的局限性,并进而体验到‘超越存在’,达到本真的我们自己。雅思贝尔斯把后一类处境叫做‘边缘处境’”[5]。在死亡、苦难、斗争、罪过这四种“边缘处境”中,对于人生存最为紧要的就是死亡。在《深渊》中,痖弦所描述的,漫着众多的丑陋、暴力、苦难、恐怖、荒诞、斗争、情欲与死亡的深渊世界即是一种“边缘处境”。在这“边缘处境”中,最适合呈现出存在主义所看重的个体的人、个体的孤独与虚无以及个体的生命与自由。在深渊世界中,肉体有着黑色的节庆,月光是有毒的,三角洲由血组成,灵魂如蛇状,时间是腐朽的,太阳是冷血的,罪恶被放在篮子里四处叫卖……在深渊世界中,痖弦认为,除了性与死亡,再无其他是确定之物:
  在三月我听到樱桃的吆喝。
  很多舌头,摇出了春天的堕落。而青蝇在啃她的脸,
  旗袍叉从某种小腿间摆荡;且渴望有人去读她
  去进入她体内工作。而除了死与这个,
  没有什么是一定的。生存是风,生存是打谷场的声音
  生存是,向她们——爱被人隔肢的——
  倒出整个夏季的欲望。
  正是在“唯有性与死亡是确定的”这一认知基础之上,痖弦通过对死亡的书写呈现他对存在的认知。海德格尔认为死亡具有一种“不确定的确定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6]也就是说,人总有一死,这是我们能够确定的事情;但我们又不知死亡将在何时降临,因此我们总是活在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中。因而我们要向死而生。在深渊世界中存活的人们便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哈利路亚!我仍活着,双肩抬着头,/抬着存在与不存在,/抬着一副穿裤子的脸。”人们所要的仅仅是活着,如同诗歌开头所引萨特的话语:“我要生存,除此无他”。但这样的“生存”同样是充满恐惧与不安的,因为“下回不知轮到谁;许是教堂鼠,许是天色”。死亡的恐惧无处不在,在诗中,痖弦将这种恐惧与不安放大到极致:“在鼠哭的夜晚,早已被杀的人再被杀掉”——连已死之人也无法逃脱死亡恐惧,这带着强烈荒诞气息的深渊世界给我们以极端的刺激。
  但是,我们也看到,正是这极致的荒诞与恐惧,反而促使深渊世界中的人们不顾一切地去生存,并追寻最真实的自我。雅思贝尔斯认为体验“边缘处境”和“去生存”是一回事,“只要我们睁着眼睛迈进边缘处境,我们就成为我们自己了”。[7]是,深渊世界中的人们“去看,去假装发愁,去温时间的腐味。/我们再也懒于知道,我们是谁。/工作,散步,向坏人致敬,微笑和不朽。”在这种境遇中,主祷文被我们嚼烂,没有人用鲜血去浇灌耶稣的荆冠(宗教),肉体在夜晚肆无忌惮地放纵(情欲、生命),一切回归到最本初的模样——为了生存。于是:
  下回不知轮到谁;许是教堂鼠,许是天色
  我们是远远地告别了久久痛恨的脐带。
  接吻挂在嘴上,宗教印在脸上,
  我们背负着各人的棺盖闲荡!
  而你是风,是鸟,是天色,是没有出口的河。
  是站起来的尸灰,是未埋葬的死。
  为什么痛恨脐带?因为我们自脐带中来,来到这个充满焦虑、恐惧、丑陋、暴力与罪恶的深渊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唯有背负棺盖前行,以一种已然超越死亡、或假装超越的姿态面对万物,由此方能存活。诡谲的想象与恐怖的场景令人感觉深渊世界即是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事实上,在深渊世界,也唯有这种向死而生的存在姿态,才能让我们“厚着脸皮活着”:
  哈利路亚!我们活着。走路、咳嗽、辩论
  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分
  没有什么现在正在死去
  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   “深渊”是痖弦为中国当代诗坛建构的独特而珍贵的一方诗歌世界,它荒凉而又饱满,黑暗而又满是锋芒。痖弦在典型的“边缘处境”里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的生存困境。在《深渊》中,无处不在的死亡为其奠定了荒芜、恐怖、丑陋的美学底色。然而,痖弦笔下的死亡,绝不仅仅是对死亡本身的简单描绘——在死亡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向死而生的存在。这一点,不单单体现在《深渊》。在另一首长诗《从感觉出发》中,痖弦在诗歌之首便引用了W.H.奥登的一句诗,它同样指向存在:“对我来说,活着就是常常想着”。而诗中“升自暮中的泥土”、“那些永远离开了钟表和月份牌的/长长的名单”、“穿过伤逝在风中的/重重叠叠的脸儿,穿过十字架上/那些白色的姓氏”,以及“这隐身在黑暗中的寂静/这沉沉的长睡,我底凄凉的姊妹”等等诗句,无一不在阴郁的死亡书写中传达出生命的光亮。
  三、死亡就是寂静:痖弦的死亡诗学观
  痖弦认为:“诗,有时比生活美好,有时比生活更为不幸,在我,大半的情形属于后者。而诗人的全部工作似乎就在于‘搜集不幸’的努力上。当自己真实地感觉自己的不幸,紧紧地握住自己的不幸,于是便得到了存在。”[8]在《痖弦诗集》中,不幸比比皆是。当现实生活中挚爱的妻子张桥桥离世,痖弦遭遇了最为巨大的一种不幸。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内人走了,留下寂静,可怕的寂静。原来死亡的定义,就是寂静!”[9]死亡就是寂静,这是痖弦在痛失爱人后最为沉痛的感受,也是其在诗歌创作中的死亡诗学观之一。
  死亡是寂静的。在痖弦的诗歌中,死亡往往不是以喧嚣、嚎叫、痛哭、癫狂等状态呈现,而总是以寂静的姿态呈现。这成为了痖弦诗歌死亡书写的一大特色。唯有寂静无声,最能传达出死亡的恐怖与惊心动魄。在看似平静的字句中,隐藏的则是关于死亡最为波涛汹涌的心灵震荡。在《印度》一诗中,“白孔雀们都静静地夭亡了”、“把严冬,化为一片可怕的宁静”;在《夜曲》中,我们“在晚报上的那条河中/以眼睛/把死者捞起”;在《一般之歌》中,诗人直截了当地说“死人们从不东张西望”、“安安静静接受这些不许吵闹”;在《从感觉出发》中,“负载我不要使我惊悸,在最后的时日/带我理解这憎恨的冷度/这隐身在黑暗中的寂静/这沉沉的长睡,我底凄凉的姊妹”。死后之寂静与生时之活泼构成了一组对立的诗歌意境,无声之死亡景象背后是恐怖而悲痛的死亡冲击,由此痖弦诗歌的死亡书写便在动静之中凝结出巨大的动人力量。
  死亡是丑陋而恐怖的。在痖弦诗歌的死亡书写中,他选用了大量的黑暗的、诡谲的、阴郁的、恐怖的、丑陋的死亡意象。比如“死亡”、“荒冢”、“殡仪馆”、“食尸鸟”、“黑十字架”、“黑夜”、“死人”、“殓布”、“埋葬”、“棺木”、“亡灵”、“寂静”、“血”、“墓碑”等等。凡此种种意象,营造出悲痛、阴森、恐怖的死亡画面,让诗歌抵达悲剧之境与恐惧之境。比如:“很多黑十字架,没有名字/食尸鸟的冷宴,凄凉的剥啄/病钟楼,死了的姐儿两/僵冷的臂膀,画着最后的V”(《战神》)。然而,也正是在这儿,痖弦大肆书写丑陋、恐怖的诗学策略,使得其死亡书写取得了“以丑为美”与“丑中见美”的修辞效果。“以丑为美”无需多谈:“噫死,你的名字,许是这沾血之美”(《从感觉出发》)。而对于“丑中见美”,倒是可以借用陆扬先生的一段精彩论述:“死亡的恐惧不是我们的生命意志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么?难道它没有透现出对生的眷恋和热爱么?……对死亡的恐惧由此就见出了美感。因为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而生命原是人类一切审美活动的尺度所在。洞烛了死亡的幽微,我们尘封的心灵倏地打开窗户,如梦初醒,一到明媚的阳光照将进来,我们觉得这世界多么美好。”[10]确实如此,尽管痖弦书写了如此多的丑陋与恐怖,但痖弦诗歌中总有一种人性之温暖隐藏在冰冷的死亡背后。这温暖,是悲悯,是关怀,是珍爱,也是批判。
  死亡充满着种种偶然性与戏剧性。人总有一死,痖弦在《下午》中描绘了一种别样的生活状态:“这么着就下午了/辉煌不起来的我等笑着发愁/在电杆木下死着/昨天的一些/未完工的死”。在这里,痖弦不仅确认人总有一死,还认为,每一刻我们都在进行死亡。但是,所谓人生无常,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死亡具体是在下一刻,还是几十年后降临。海德格尔所说死亡具有不确定性,意即在此。在痖弦的诗歌中,也多次呈现出死亡的这种偶然性。在痖弦早期诗作《协奏曲》一诗中,前面三节分别用甜美而纯真的词句书写小山坡上牛儿吃草、河滨边风车做梦、林子里情侣偷吻等情景,给人以无限美好甜蜜之感受。然而,在诗歌的第四节,痖弦笔锋直转,死亡突兀而至:“在远远的荒冢里/一些亡灵在哭泣/他们哭着我/他们哭着你/他们哭着他们自己……”死亡突如其来,诗歌意境陡然大变,这既给诗歌带来了张力,也能隐隐看出痖弦对于死亡无常、充满偶然的一种认知。戏剧性是痖弦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土地祠》一诗中,土地公黯然苦笑数百年:“自从土地婆婆/死于风/死于雨/死于刈草童顽皮的镰刀”,这同样呈现出一种死亡的无端。更典型的是《故某省长》:
  钟鸣七句时他的前额和崇高突然宣告崩溃
  在由医生那里借来的夜中
  在他悲哀而富贵的皮肤底下——
  合唱中止。
  一首诗歌短短四句,却将生命的无常与死亡的偶然性、戏剧化书写地入木三分。“突然”、“崩溃”、“借来的夜”、“悲哀而富贵”、“合唱中止”,诗歌意蕴深长。
  四、结语
  痖弦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情意深切的思乡之作《红玉米》,如流传广泛的《秋歌》,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如歌的行板》。然而,我们应当看到,痖弦也写下了许多阴郁、恐怖、神秘、荒谬的死亡之诗。这些诗歌作品,在冰冷的死亡书写背后,传达出的是痖弦的死亡之思,是对人的亲切关怀,也是对战争、灾难、人性以及社会种种病症的锋利批判。透过这些死亡书写,我们发现,痖弦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其死亡书写始终指向生命、指向存在。我们甚至可以说,痖弦的死亡书写,实质是关乎存在的书写。痖弦的死亡之诗,创造了相当多经典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意象。在当代诗歌书写中,它不仅独特,而且尤为珍贵,应当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1959年11月,痖弦在香港出版诗集《苦苓林的一夜》(香港国际图书公司)。出版后运至台湾的三百册因封面受潮腐坏,更换书名及封面,为《痖弦诗抄》。1968年10月,增补部分作品后,由台湾众人出版社重印,为《深渊》。1971年4月,台湾晨钟出版社出版增订版《深渊》。1981年,由洪范书店出版《痖弦诗集》,是为定本。201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痖弦诗歌引入大陆,出版《痖弦诗集》。参见痖弦:《痖弦诗集·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2.沈奇:《痖弦诗歌艺术论》,《华文文学》2011年第3期。
  3.痖弦:《痖弦诗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5页。本文所引用痖弦诗歌文本,皆出于此,不再一一列出。
  4.痖弦:《现代诗短札》,见痖弦:《中国新诗研究》,台北:洪范书局,1981年版,第49页。
  5.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10页。
  7.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8.痖弦:《现代诗短札》,见痖弦:《中国新诗研究》,台北:洪范书局,1981年版,第49页。
  9.叶国威:《如歌的行板——小记痖弦》,《联合早报》,2015年8月14日。
  10.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其他文献
诗美学巨著《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独具慧眼地把诗人归类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二者区分是除却才华、想象和情感等共有特征外,“客观之诗人”需要经受社会磨练,及其作品能够承载起丰富阅历,这为后世留下一个判识诗人个性风格的特质的“路标”。照此生发,跟着个人感觉走的诗人即为“主观之诗人”,把自己的写作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去运笔即为“客观之诗人”。  在有些浮躁和喧嚣的当下,诗人中绝大多数
期刊
正是午后初霁,阳光一颗一颗掉下来,世界安静到没有声音。我坐在窗前,手捧着周庆荣的散文诗集《预言》,在静静地读。窗外,昨夜疏风骤雨,落花拂下来,一地胭脂,一地雪。而树也会在这个时候落叶,落叶的同时生出了新叶。因此,上海的五月是万物新旧交替比较繁复的时节。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上海的秋天,那个时节的上海,少了些浓妆,多了些骨秀与清朗。这样的骨秀与清朗,亦如周庆荣给我的感觉。  身怀对散文诗的虔诚,钟爱与思
期刊
诗人王钻清首创“大时空诗”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我与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的专家学者讨论,用解释学来分析的话,可以说“大时空诗”找到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可能更好地使诗人视野开阔且有超越常见时空的想象,内容丰富且有深远的意境和充分的意向,形式新颖且呈现独特的风格与深厚的韵味。  自2005年以来,王钻清一直尝试写作“大时空诗”,早期只是将天体和星系等太空元素移植诗中,意图在于突破诗作中的陈词滥调,制
期刊
诗歌写作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指向最后的那个“自我”,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只不过有的诗歌对这一关系呈现得过于明显,有的看起来则十分隐蔽。19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在新世纪愈演愈烈,任何自由写作的模式都可以拿来实验,也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深刻的成功。但不论如何,作为写作者的主体在借助客体以探索和审视自己的经验上都要通过一条真实而新颖的道路,以期完成对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人的心灵
期刊
一个作家在一个文体领域过于成功,其他的领域便会被主动忽视。沈从文就是如此。相比较于他的小说、散文,沈从文在诗歌领域的探索持续时间长,贯穿了作者终生。在《沈从文全集》诗歌卷中,他生前未发表过的诗歌占了40%多。依据沈从文诗歌的语言体例,我们可以大约看到三类:土话诗,白话诗和旧体诗。沈从文的旧体诗作于1961年以后,前两类诗歌构成了沈从文建国前的诗歌写作,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诗歌统称之为新体诗。如果把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独具特色的诗评家。他的詩评以感悟、印象入手,“道他人之所未道,言他人之所未言”,显示出其不同流俗,独立创美、寻美的诗性气质。虽然他曾自谦地说:我并不懂诗,尤其不懂近十年来的诗。”[1]“我提不出什么特别意见,因为我并不怎么懂现代诗。”[2]但从其《沫沫集》、《新废邮存底》等关于诗论的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沈从文对诗歌审美赏鉴的独到、精准,而且也为
期刊
作为诗人的三色堇,其在诗坛已经是大家都熟悉的重要作者。但是,关于散文诗的创作对于她来说,则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否应该把分行诗与散文诗区别对待,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然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有过分行诗写作经验的作者,如果尝试着不分行的散文诗创作,必然会遭遇两者在表达方式,语言节奏、表现艺术处理上的不同所带来的困扰。那么,人们就不得不承认分行诗与散文诗确实应该属于现代诗领域
期刊
花语:“读我国一/著名(国宝级)抒情诗人的诗集/我把每页上的/‘ 啊 ’/ 都改成了/‘ 呸 ’/ 结果都是这样的// 呸!大地/呸!太阳/呸!黄金般的稻谷/ 呸!海洋/ 呸!母亲/ 呸!滚动的车轮//改完整本诗集/ 改完整本诗集/爽死我了”,这是你的诗作《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做了》,说实话,读完整首诗,我没稳住笑,很大声,完全没有顾虑办公室还有别人!真的很过瘾,很爽,反讽的意味很浓,不笑不性
期刊
提到书写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美国的梭罗、日本的德富芦花,甚至国内写报告文学的黄宗英、徐刚等等。以往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创作,大多以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或者揭露人类破坏自然的罪行等为核心,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它告诫人们要简化生活,腾出时间来深入生命,品味生活。不要被繁复的生活所迷惑而失去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的
期刊
中国人似乎热衷于整数,尤其是十和百。如今新诗被频繁讨论,并非因为它到了紧要关头或发生了质变,只是因为它百年了。百年新诗,问题纷繁。这里仅选几个关键词分析,希望能触及新诗的核心部位。  一 、自由  从诞生的时刻起,百年新诗一直承受着压力,诗歌内部的与诗歌外部的压力。已去世的季羡林先生曾谈论过新诗的失败,这种断然否定的意见自然会遭到众多诗人的反对。事实上,百年新诗已经涌现出不少经典作品和杰出诗人。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