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为我省非公经济实现新突破开创了新的起点,对于各级各部门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开创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做好非公经济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指导意见》抓住了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认同
陕西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非公经济发展的差异上,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偏低。非公经济发展滞后,是我省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发展不快的症结,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重要原因。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指导意见》,把发展非公经济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快发展非公经济,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实现突破发展着力点的正确把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举。
《指导意见》出台伊始就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的起草历时五个多月,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为《指导意见》把脉定位,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要求。《指导意见》出台后,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指导意见》注重民生、目标明确、措施具体、重点突出,切中要害,对建设西部强省极具针对性。很多企业家认为,《指导意见》是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最大支持,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发展非公經济的决心。据省政协对《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有96.6%的受访者对非公经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二、非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贡献增加,《指导意见》效应显现
在《指导意见》的推动下,各地各部门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局面。上半年,全省新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11481个,新增从业人员6万多人,超过去年同期;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实缴税金同比增长16.2%和17.4%;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359.2亿元,占比达到46.9%,比去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园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农副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出口交货值增幅较大,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成为非公经济新的增长点。
面对今年严重的地震灾害和通货膨胀压力,在当前宏观环境趋紧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我省非公经济仍能彰显出巨大的活力,成为上半年领跑陕西经济的“主力军”,这与《指导意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支持、鼓励全民创业、优化发展环境等有效措施密不可分。
三、切实解决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尽管上半年我省非公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受银根紧缩、生产要素涨价、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环境制约,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指导意见》,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是着力缓解融资难题。主要是:建立部门与金融机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贴息、补贴的力度,撬动银行贷款规模;建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机制,增强担保能力;加大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力度,用好奖励政策,实现“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批次推进格局;稳步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试点工作。二是推进全民创业,催生小企业,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培育骨干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三是建设县域工业园,提升产业密集区,打造产业集群。四是抓好招商引资,主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五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非公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六是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实现突破发展。
一、《指导意见》抓住了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认同
陕西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非公经济发展的差异上,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偏低。非公经济发展滞后,是我省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发展不快的症结,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重要原因。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指导意见》,把发展非公经济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快发展非公经济,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实现突破发展着力点的正确把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举。
《指导意见》出台伊始就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的起草历时五个多月,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为《指导意见》把脉定位,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要求。《指导意见》出台后,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指导意见》注重民生、目标明确、措施具体、重点突出,切中要害,对建设西部强省极具针对性。很多企业家认为,《指导意见》是省委、省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最大支持,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发展非公經济的决心。据省政协对《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有96.6%的受访者对非公经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二、非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贡献增加,《指导意见》效应显现
在《指导意见》的推动下,各地各部门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局面。上半年,全省新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11481个,新增从业人员6万多人,超过去年同期;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实缴税金同比增长16.2%和17.4%;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359.2亿元,占比达到46.9%,比去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园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农副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出口交货值增幅较大,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成为非公经济新的增长点。
面对今年严重的地震灾害和通货膨胀压力,在当前宏观环境趋紧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我省非公经济仍能彰显出巨大的活力,成为上半年领跑陕西经济的“主力军”,这与《指导意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支持、鼓励全民创业、优化发展环境等有效措施密不可分。
三、切实解决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尽管上半年我省非公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受银根紧缩、生产要素涨价、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环境制约,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指导意见》,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是着力缓解融资难题。主要是:建立部门与金融机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贴息、补贴的力度,撬动银行贷款规模;建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机制,增强担保能力;加大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力度,用好奖励政策,实现“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批次推进格局;稳步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试点工作。二是推进全民创业,催生小企业,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培育骨干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三是建设县域工业园,提升产业密集区,打造产业集群。四是抓好招商引资,主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五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非公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六是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实现突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