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学技能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特殊专业,担负着培养高级医务技术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和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决定了“双师型”教师在本专业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面对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优化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医学技能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专业,工作对象是高度复杂的人。我们要培养医德高尚、医学技能高超的医学技术人才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就必须构建合理高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而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医学技能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为两张皮: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困难;面对实习有恐惧感,进而对学习本专业信心下降。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方面着手探讨优化的方法,以期改善现状,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质量。
一、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都已经拿到了相关的医学技能证书,但是大多数只是为了获取证书而考证,在应付了学校的检查和考核后,证书就被束之高阁,而在考证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大于实践能力。
2.现任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经验。由于大多数医学教师的来源是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专业实践经验或临床经验,对学生实践指导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要求。
3.师生比例异常与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之间存在矛盾。高职院校大力扩招,使得高职学生人数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医学类,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多数专职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在医院进修并得到提高。
4.对引进的兼职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优势。兼职教师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常常是教师心里明白但讲不出来;学生听不懂,反应很差。
二、优化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建议
1.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以专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富有教学经验,懂得如何将实践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但同时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对专职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实践能力的培训和锻炼上。
2.培养方式。从实际出发,多方面着手改善现行的为了考证书而学习的培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专兼职教师的互助合作,假期的临床实践学习等,从死板的“双师型”教师落实到会动手、会传授的“活的”“双师型”教师。
3.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拉近教学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距离。(1)聘请医院的医学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安排应该主要放在实践教学中,并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组成小组,由兼职教师指导专职教师,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专职教师辅导并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帮带过程中订立学习目标并进行监督和考核。(2)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具体实施过程要订立计划,由专人负责,既要让学生真正获得临床锻炼的机会,又要管理好学生有序地进行,不能妨碍医院的正常秩序。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制度。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激励的方法可以考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全方位着手,精神上的激励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如选派双师型教师到优秀的院校参观学习,以先进促后进。
5.做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放得更高、更远,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以及简单的实践操作上。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临床实践,大约三年就是一个更新周期,如果能培养出与发展相适应的医学技能人才,不仅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更能进一步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高精专的教师,我们要积极引进人才并鼓励在校教师在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和学历上的提高,只有放得开才能收获得更多。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面对的问题,不断地探究解决的方法,才能找到更加优化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鸿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97-98.
[2]刘素芹.浅议卫生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时空,
2011,(11):41-42.
[3]袁小红,周国强,曾妙红.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J].高教论坛,2012,(01):105-107.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医学技能专业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专业,工作对象是高度复杂的人。我们要培养医德高尚、医学技能高超的医学技术人才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就必须构建合理高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而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医学技能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为两张皮: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困难;面对实习有恐惧感,进而对学习本专业信心下降。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方面着手探讨优化的方法,以期改善现状,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质量。
一、高职院校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所谓的双师型教师都已经拿到了相关的医学技能证书,但是大多数只是为了获取证书而考证,在应付了学校的检查和考核后,证书就被束之高阁,而在考证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大于实践能力。
2.现任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经验。由于大多数医学教师的来源是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专业实践经验或临床经验,对学生实践指导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医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要求。
3.师生比例异常与专职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之间存在矛盾。高职院校大力扩招,使得高职学生人数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医学类,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多数专职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在医院进修并得到提高。
4.对引进的兼职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优势。兼职教师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常常是教师心里明白但讲不出来;学生听不懂,反应很差。
二、优化医学技能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建议
1.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以专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富有教学经验,懂得如何将实践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但同时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对专职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实践能力的培训和锻炼上。
2.培养方式。从实际出发,多方面着手改善现行的为了考证书而学习的培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专兼职教师的互助合作,假期的临床实践学习等,从死板的“双师型”教师落实到会动手、会传授的“活的”“双师型”教师。
3.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拉近教学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距离。(1)聘请医院的医学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安排应该主要放在实践教学中,并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组成小组,由兼职教师指导专职教师,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专职教师辅导并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帮带过程中订立学习目标并进行监督和考核。(2)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具体实施过程要订立计划,由专人负责,既要让学生真正获得临床锻炼的机会,又要管理好学生有序地进行,不能妨碍医院的正常秩序。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制度。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激励的方法可以考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全方位着手,精神上的激励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如选派双师型教师到优秀的院校参观学习,以先进促后进。
5.做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放得更高、更远,双师型教师的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以及简单的实践操作上。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临床实践,大约三年就是一个更新周期,如果能培养出与发展相适应的医学技能人才,不仅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更能进一步提高医学技能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高精专的教师,我们要积极引进人才并鼓励在校教师在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和学历上的提高,只有放得开才能收获得更多。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面对的问题,不断地探究解决的方法,才能找到更加优化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鸿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97-98.
[2]刘素芹.浅议卫生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时空,
2011,(11):41-42.
[3]袁小红,周国强,曾妙红.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J].高教论坛,2012,(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