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教育下的“谦让”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陈述
  案例一:让给我的“谦让”
  教室的小椅子存放在盥洗间门口,地方比较小,因此每次放椅子或拿椅子的时候都会很拥挤。一次,徐锐江和万颜楠在门口起了争执,徐锐江手指着椅子说:“是我先来的,你挤我干什么?”万颜楠转过去看了椅子一眼,又转过来看了徐锐江一眼,瞪大眼珠说:“谁说的,明明是我先来的。”徐锐江用脚把椅子往里推了推,万颜楠也用手推了下自己的椅子,忽然徐锐江大叫起来:“老师,万颜楠不让我放椅子,还挤我。”李老师赶过来,边上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告诉老师事情的经过。李老师说:“你们都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了。你们自己看怎么解决吧。”不一会儿,徐锐江跑过来告诉李老师:“老师,我们已经解决了,我让万颜楠谦让,先让我放了!”
  反思: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来看,徐锐江的能力应得到肯定,但是从培养幼儿品德方面来说,徐锐江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我让他谦让让我先放”,为什么我不能谦让给他先放呢?
  案例二:极不情愿的“谦让”
  王玉箐在班级中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大和小朋友说话,但是和小朋友相处得还是不错的。玩区域的时候比较被动,看到有人争抢总是往后退一步的。区域里新增添了“小大人茶餐厅”,小朋友都想去玩,王玉箐也不例外。当她刚到那里拿起“厨师”的角色牌子时,王心仪也刚好伸手过去拿,王玉箐一手拿着牌子就是不给,两个人僵持在了区域门口。张老师看到了说:“谁会谦让谁就是好孩子!”王玉箐极不情愿地把牌子给了王心仪,王心仪以胜利者的姿态去玩了,而王玉箐也无可奈何地去别的区域里玩了。
  反思:谦让应该发自内心,不是像案例中老师说的那样,这样的引导会给内向、被动的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啊。这样的谦让是真正的谦让吗?
  案例三:违心的“谦让”
  开学初,班级里开展了“分享阅读”,小朋友从家中带来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和别的小朋友交换阅读,很多孩子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书。课间时分,小朋友拿出图书,可是还有的小朋友忘记带了,怎么办呢?于是,在晨间谈话时,和孩子们谈及此事:“有的小朋友没有书看怎么办呢?”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
  小朋友盥洗后,围坐在一起看书,吴睿一个人坐在位置上,芮周扬抬头看到老师在看着吴睿,立即走过去对吴睿说:“这本书给你看吧!”老师立即对芮周扬点点头,并在教学活动前及时对这样的行为给与了表扬,以此激励其他的幼儿。
  反思:他是心甘情愿地把书给别的小朋友看吗?因为给了别人,而自己没书看,他的心里又会有什么想法?如果只是因为取悦老师,做给老师看的话,那这样的谦让是真的谦让吗?还是一种违心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
  类似的案例,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屡见不鲜,试结合案例做以下分析:
  (一)幼儿自身的原因
  从幼儿自身品德形成特点来看:谦让需要经历从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这样一个过程,而幼儿的认知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品德知识也许他会记得,但是孩子们内心却不理解或者说并不认同,所以他们的言行往往难以一致。
  从幼儿的行为习惯来看:幼儿以上的这些外在的、极不情愿的、违心的谦让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谦让是美德,因此大家张嘴闭嘴都在谈谦让,但是谦让的度在什么地方?谦让与我们所说的分享的区别在哪里?大家都很容易混淆。因此在大谈谦让的时候,实际上也扭曲了谦让本意。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无论是知识、情感还是道德、行为的培养,我们的教育方式更多的还是将这些人们需要知道和掌握的知识和内容,机械地灌输给他们,而不是按照幼儿自身的需要和特点,以其感兴趣的、愿意接受的方式来教育。这样一来,社会的传统品德、礼仪规范就成了强制性的要求,人们为了不受惩罚或碍于舆论压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社会要求达到的品德规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孩子怎么会不受影响?孩子的谦让又怎能是发自内心的谦让呢?
  (三)成人的原因
  从成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来看:教师和家长往往把分享和谦让混为一谈,如案例三中提到的,这样的谦让会让自己有所失落,试想这样,你还会愿意去分享、去谦让吗?在这个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社会里,幼儿对谦让本身就较难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味的谦让,会造成孩子心理的不平衡感。案例一万颜楠和徐瑞江是如何去达成共识的呢?徐瑞江说是万颜楠让他先放的椅子,在他的意识中,真正懂得了谦让的含义吗?王玉菁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所以极不情愿地将手中的牌子给了王心仪,这又是真正让幼儿感受到了谦让的含义吗?
  三、解决策略
  心理医生张源侠在他的《做人要谦卑地出类拔萃》一文中指出:“谦让并不需要以消灭出类拔萃为代价,谦让应该是帮助你最后达到出类拔萃的目的。”张医生的意思是:谦让是一种智慧,一种为达到某一种目标而采用的处世策略。所以,谦让不是逆来顺受,它是有人格底线的。那么幼儿园到底应该如何来对幼儿进行谦让这一品德教育呢?本着什么原则来把握谦让这个度呢?
  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去实施,比如说对于较小的幼儿尽可能去满足其心理需要,以谦让中的分享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要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比如说案例二中新增的区域或者玩具,如何才能都玩到新的游戏呢,就可采用轮流玩的方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个性发展的原则:一个人好的品德不仅仅是谦让,还有好多个性品质都是不可忽略的,如诚实、勇敢、自信等,过分的谦让反而会成为一种懦弱,甚至于会让人丧失自信。比如说案例二中的王玉箐,好不容易得到一次自己想玩的机会,却不得不在老师扭曲的引导下作出扭曲的谦让,估计这样对孩子心理或多或少会造成影响。
  迁移经验的原则: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会很“慷慨“,比如说“做客”的角色游戏,主人会给客人准备好多吃的、玩的物品,会毫不吝啬地请他们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因此我们就可以在平时的一日生活和课程中结合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品德教育,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中体会礼仪、品德的好处和重要性,让孩子能够逐渐在内心里认同这些要求。
  适当竞争的原则:在如今的社会下,适者生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小培养幼儿竞争是帮助幼儿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在现实的社会中,公交车让座、孔融让梨的现象是谦让,但是有些活动还是必须通过公平竞争来得到的,如案例二中的王玉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结语
  让孩子做到一件事,不光是谦让,得让孩子先认识和了解做这件事对自己的好处,对这件事产生认同的情感,才能激发幼儿主动去做的意愿,促使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当然这样的教育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成人以充分的智慧、精力、耐心、爱心,等等去努力。
  总之,无论是何种谦让,不能看作是浅层次上的品德教育,而是要内化为教师和家长观念上的根本转变,要与竞争划上等号。一味地谦让只会让孩子迷失谦让,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让孩子们尽早树立起公平竞争的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葵芬.谈谈幼儿的谦让教育,儿童与健康[J].2009(2):16.
  [2]卢乐珍. 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23.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17-223.
  [4]张源侠. 做人要谦卑地出类拔萃[N].环球时报·生命周刊.2004-12-14(15).
  [5]白艳.幼儿园道德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J].早期教育.2003(9):13-34.
其他文献
该文简介了七十年代以来国外石油化工界对可靠性问题的调查和结论,简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靠性状况。文章分别从企业节能、提高经济效益、系统的设计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论
本文是[1]~[4]的继续,分析了PLN元件原型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正的PLN元件模型(即广义A-学习律,指出A-学习律)、Hopfield学习律都是广义A-学习律的特例,并给出广义A-学习律的
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模块教学,强调的是对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功能构建,和各个模块内部特点的构建。通过模块教学的实施能让学生知识的学习联系性更加强烈,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该文简要叙述了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护性的定义,详细讨论了作为整个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对其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护性的要求、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并
在总人口94.6万(其中农业人口86.4万)的人口大县枞阳县,现有公办幼儿园31所,幼教点111个,民办幼儿园22所,民办幼儿看护点117个。在园幼儿14667人,其中在公办幼儿园4094人,民办园3805人,民办幼儿看护点6768人;在城区入园的2105人,在农村入园的12502人。14%幼儿在城区入园,86%在农村入园;72%的幼儿集中在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看护点(以下统称民办幼儿园)。从统计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体验猜测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乒乓球(红、黄、蓝、白)、布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1.泛猜。  师:这里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个球,谁能猜出这个球是什么颜色的?  师:球只有一
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幼儿园及时纠正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