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探究教学法是探究的起点,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既符合数学的本质特征,又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运用科学的观念和创新的思维,结合实际的学情来推进教学策略的创新,使问题教学得以合理、巧妙地实施,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质的飞跃。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6-034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初中数学教学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甚至对学生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用问题教学这种创新策略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从科学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注重问题引导三个层面,系统分析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具体途径。
一、科学设置问题
“问题”的内容是“问题”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能否直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状态的优化。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观念和意识,对数学教科书要事先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把握教材中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結合学生的知识构架和思维状态,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保证问题的提出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出示了常见的轴对称图片,又通过动画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捕捉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感受到了数学学科是以美的形式存在的,从而引入了教学内容。然后,我借助信息技术出示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令学生经历找出图形对称轴的过程,帮助学生归纳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我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做了系统的梳理,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本节数学知识的感受。这样,我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媒介作用,应用直观情境授课,使学生感受到了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切实达到了绽放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的。
二、注重问题导向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尤其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提出问题,即使完成了任务,也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了解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明确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技巧,以便在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技巧,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一次函数》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思索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旨在使学生于和谐的课堂气氛下自主了解到一次函数的概念。然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根据问题信息合作探讨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令学生感受到了图形的简洁美。最后,我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一次函数的图形及性质做了系统的整理,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合作情境,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顺利完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提问题
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然也应该成为问题教学的核心和主体,因此鼓励学生提问是教师应该关注和重视的内容。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掌握了主导权和控制权,学生害怕被教师的权威所左右,不敢问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师为本”的观念,肯定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用一种真诚的态度、一种亲切的话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一种更加自由、宽松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内在的问题和质疑,并对这些质疑作出回应,使学生更有勇气和能力去提问。
比如,在讲授“整式的加减法”时,课程开始后,笔者首先给学生预习课程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预习环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学生对课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笔者再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果老师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学生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累积,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将给予相应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疑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创新的直接体现,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动力。因此,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把它作为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地设置问题,在“问题教学”的推动下,优化和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氛围,有利于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施锐飞.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7(12):23.
[2]马芸芸.探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J].新课程(下),2017(12):215.
[3]沈丹丹.以趣促教 提高实效——谈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下),2017(12):261.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6-034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初中数学教学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甚至对学生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用问题教学这种创新策略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从科学设置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注重问题引导三个层面,系统分析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具体途径。
一、科学设置问题
“问题”的内容是“问题”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能否直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状态的优化。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观念和意识,对数学教科书要事先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把握教材中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結合学生的知识构架和思维状态,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保证问题的提出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出示了常见的轴对称图片,又通过动画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捕捉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感受到了数学学科是以美的形式存在的,从而引入了教学内容。然后,我借助信息技术出示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令学生经历找出图形对称轴的过程,帮助学生归纳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我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做了系统的梳理,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本节数学知识的感受。这样,我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媒介作用,应用直观情境授课,使学生感受到了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切实达到了绽放初中数学精彩课堂的目的。
二、注重问题导向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尤其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提出问题,即使完成了任务,也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了解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明确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技巧,以便在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技巧,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一次函数》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思索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旨在使学生于和谐的课堂气氛下自主了解到一次函数的概念。然后,我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根据问题信息合作探讨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令学生感受到了图形的简洁美。最后,我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一次函数的图形及性质做了系统的整理,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合作情境,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发展了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顺利完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提问题
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然也应该成为问题教学的核心和主体,因此鼓励学生提问是教师应该关注和重视的内容。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掌握了主导权和控制权,学生害怕被教师的权威所左右,不敢问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师为本”的观念,肯定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用一种真诚的态度、一种亲切的话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营造一种更加自由、宽松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内在的问题和质疑,并对这些质疑作出回应,使学生更有勇气和能力去提问。
比如,在讲授“整式的加减法”时,课程开始后,笔者首先给学生预习课程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预习环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学生对课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笔者再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果老师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学生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累积,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将给予相应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疑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创新的直接体现,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动力。因此,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把它作为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地设置问题,在“问题教学”的推动下,优化和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氛围,有利于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施锐飞.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7(12):23.
[2]马芸芸.探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J].新课程(下),2017(12):215.
[3]沈丹丹.以趣促教 提高实效——谈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下),2017(1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