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文言文复习课, 复习的重点当然是放在了文言知识的落实上, 教师把重要的知识点转化成释词译句和默写, 用大屏幕显示出来, 然后对学生说“会的同学请举手”经过短暂的思考,有同学举手提问, 回答, 点评提问, 回答, 点评一切似乎都再正常不过, 不需要任何思考和追问
原来已经会的暂且不去管他, 我们来分析那些不会的。首先没压力, 因为“会的请举手”, 那么“不会的就可以不举手”。其次没保证, 对于不会的, 学习的手段就只有“听” —听别人说了一遍, 即使可能当时会了, 也仅是“可能”而已。这种道听途说似的记忆, 很难说保持长久, 更别说什么切身体验。会与不会, 长久不长久, 他们自己糊涂, 老师心里照样也不清楚, 复习的有效性, 大打折扣。
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未知到已知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已知当作未知, 视其未知如不存在, 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 “好治不病以为功”, 那就白白浪费了生命。教学的本质是创新, 但是这样的教学很难说是创新。可现实却是语文课堂上, 教了学生不感兴趣的,教了作为读者连自己都不关注的, 教了没有用的, 教了学生自己能弄懂的, 教了文本共性的非个性的东西。相反的就是“没教什么”没教学生感兴趣的, 没教作为读者肯定要关注的, 没教更多有用的, 没教学生自己弄不懂的, 没教文本个性非共性的。
其实很多学科、很多老师、很多课堂, 都是这样。看似无意的一句话, 反映的却是教育理念看似偶然的一句话, 反映的却是当前整个教学的弊病。就这么一句话, 简单, 又不简单。
除了像上面那样向现象的背后作纵向的开掘, 还可以沿着现象的平面作横向的思考—想一想教学着力点的问题。我们来看三个人不 同的处理。
一个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给教师的建议第条, 说到检查作业, 因为老师上课时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检查到, 而在检查其中的几位时, 其他的学生还不听。如何进行检查呢那就是运用草稿本。草稿本是每个学生必备的, 每到上课,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前一天所学的知识出一些题目, 全体学生都把题目抄到草稿本里, 教师并不喊任何人到黑板来做题, 草稿本代替了黑板, 每一个学生都要工作, 就像他被叫到黑板前做题一样。教师注意地观察着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情况。这样, 教师就以简便的形式获得了关于学生知识情况的信息, 同时每个学生都做到了完全独立地工作。日第二个是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他执教一篇说明文时, 要求学生把课文看一遍, 然后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掌握的知识哪些老师可以不教学生发表意见后, 钱老师又问学生换个角度思考, 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 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经过讨论, 师生一致认为, 趣味性是这篇说明文的特色, 这一点要教。课堂上钱老师还经常这样提问对这个问题, 一点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然后, 他会耐心地把这个同学教明白为止。我们习惯于“会的同学请举手”,钱老师却经常“不会的请举手”。第三个是我校教数学的李老师。在课尾的练习巩固环节, 面对情绪高涨的同学, 李老师不急于提问, 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等你们小组所有成员都会了, 才能举手回答。一般的处理可能是抢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举手, 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的背景下。也就是说,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过分关注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看谁最先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回应。细想起来,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 就是只培养了极个别的学习尖子, 而忽略了大多数普通人。在这些尖子同学思想的比照下, 更多人的思维陷人停滞, 直至沦为课堂的看客。即使是在小组学习的形式下, 他们也总是习惯于把眼光投向自己优秀的同伴, 自己甘居一隅, 小组成了他们最安全的避风港。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不只在“会的请举手” , 而是在“所有成员都要会”上, 那课堂就会向“消灭不会”的方向发展—而且是小组内自主发现、积极主动地“消灭”。李老师话音刚落, 果然所有小组都争先恐后地展开了“自救”行动—会的教不会的, 教得积极, 学得投人, 教师倒成了闲人。而且在荣誉感的驱使下, 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我很想借用一部电影的名字给这个细节命名—一个也不能少。教师的教学话语方式, 关涉到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与学生相遇。
我们的课堂上每夭都上演着这样耐人寻味的教育细节, 表面上好像不需要思考, 甚至天经地义, 其实往往经不起深度地推敲和追问。—“ 给我”句式提出问题后, 有的教师会向学生说“ 我给你五分钟。”时间一到, 教师说“请你给我说说。”学生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 教师便又说“我问什么你给我说什么。”还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后, 经常这样严肃地说“请你给我认认真真地写下来”请问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到底是谁时间到底是谁的是教师在学还是学生在学是学生在为自己学还是在为教师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还是以自己的“教”为中心—“谢谢”句式公开课下课铃敲响, 教师彬彬有礼不无真诚地对学生说“ 谢谢同学们”还有的更为“具体”“谢谢同学们的合作”请问为什么要“谢谢同学们”甚至是“谢谢合作”呢课堂上是学生为教师服务, 还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如果是后者, 那应该是学生谢谢老师。我想, 恐怕是这些教师的思想骨子里还是以自己为主下课铃响,“表演”完毕, 警惕性也就随之放松, 于是脱下“ 为学生服务”的外衣, 而“现出原形”了吧。
原来已经会的暂且不去管他, 我们来分析那些不会的。首先没压力, 因为“会的请举手”, 那么“不会的就可以不举手”。其次没保证, 对于不会的, 学习的手段就只有“听” —听别人说了一遍, 即使可能当时会了, 也仅是“可能”而已。这种道听途说似的记忆, 很难说保持长久, 更别说什么切身体验。会与不会, 长久不长久, 他们自己糊涂, 老师心里照样也不清楚, 复习的有效性, 大打折扣。
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未知到已知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已知当作未知, 视其未知如不存在, 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 “好治不病以为功”, 那就白白浪费了生命。教学的本质是创新, 但是这样的教学很难说是创新。可现实却是语文课堂上, 教了学生不感兴趣的,教了作为读者连自己都不关注的, 教了没有用的, 教了学生自己能弄懂的, 教了文本共性的非个性的东西。相反的就是“没教什么”没教学生感兴趣的, 没教作为读者肯定要关注的, 没教更多有用的, 没教学生自己弄不懂的, 没教文本个性非共性的。
其实很多学科、很多老师、很多课堂, 都是这样。看似无意的一句话, 反映的却是教育理念看似偶然的一句话, 反映的却是当前整个教学的弊病。就这么一句话, 简单, 又不简单。
除了像上面那样向现象的背后作纵向的开掘, 还可以沿着现象的平面作横向的思考—想一想教学着力点的问题。我们来看三个人不 同的处理。
一个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给教师的建议第条, 说到检查作业, 因为老师上课时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检查到, 而在检查其中的几位时, 其他的学生还不听。如何进行检查呢那就是运用草稿本。草稿本是每个学生必备的, 每到上课,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前一天所学的知识出一些题目, 全体学生都把题目抄到草稿本里, 教师并不喊任何人到黑板来做题, 草稿本代替了黑板, 每一个学生都要工作, 就像他被叫到黑板前做题一样。教师注意地观察着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情况。这样, 教师就以简便的形式获得了关于学生知识情况的信息, 同时每个学生都做到了完全独立地工作。日第二个是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他执教一篇说明文时, 要求学生把课文看一遍, 然后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掌握的知识哪些老师可以不教学生发表意见后, 钱老师又问学生换个角度思考, 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 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经过讨论, 师生一致认为, 趣味性是这篇说明文的特色, 这一点要教。课堂上钱老师还经常这样提问对这个问题, 一点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然后, 他会耐心地把这个同学教明白为止。我们习惯于“会的同学请举手”,钱老师却经常“不会的请举手”。第三个是我校教数学的李老师。在课尾的练习巩固环节, 面对情绪高涨的同学, 李老师不急于提问, 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等你们小组所有成员都会了, 才能举手回答。一般的处理可能是抢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举手, 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的背景下。也就是说,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过分关注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看谁最先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回应。细想起来,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 就是只培养了极个别的学习尖子, 而忽略了大多数普通人。在这些尖子同学思想的比照下, 更多人的思维陷人停滞, 直至沦为课堂的看客。即使是在小组学习的形式下, 他们也总是习惯于把眼光投向自己优秀的同伴, 自己甘居一隅, 小组成了他们最安全的避风港。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不只在“会的请举手” , 而是在“所有成员都要会”上, 那课堂就会向“消灭不会”的方向发展—而且是小组内自主发现、积极主动地“消灭”。李老师话音刚落, 果然所有小组都争先恐后地展开了“自救”行动—会的教不会的, 教得积极, 学得投人, 教师倒成了闲人。而且在荣誉感的驱使下, 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我很想借用一部电影的名字给这个细节命名—一个也不能少。教师的教学话语方式, 关涉到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与学生相遇。
我们的课堂上每夭都上演着这样耐人寻味的教育细节, 表面上好像不需要思考, 甚至天经地义, 其实往往经不起深度地推敲和追问。—“ 给我”句式提出问题后, 有的教师会向学生说“ 我给你五分钟。”时间一到, 教师说“请你给我说说。”学生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 教师便又说“我问什么你给我说什么。”还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后, 经常这样严肃地说“请你给我认认真真地写下来”请问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到底是谁时间到底是谁的是教师在学还是学生在学是学生在为自己学还是在为教师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还是以自己的“教”为中心—“谢谢”句式公开课下课铃敲响, 教师彬彬有礼不无真诚地对学生说“ 谢谢同学们”还有的更为“具体”“谢谢同学们的合作”请问为什么要“谢谢同学们”甚至是“谢谢合作”呢课堂上是学生为教师服务, 还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如果是后者, 那应该是学生谢谢老师。我想, 恐怕是这些教师的思想骨子里还是以自己为主下课铃响,“表演”完毕, 警惕性也就随之放松, 于是脱下“ 为学生服务”的外衣, 而“现出原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