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骨干培训方式实现教师群体发展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开展“十一五”期间第一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致力以提高学员的科学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通过专家讲座引领、学员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网络互动研讨等活动,切实改变了骨干教师的行走方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重调研,立足需求制订培训计划
  
  培训是促成教师的变化即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要想通过培训改变教师已经习惯的、具有顽强“确定性”和“习惯性”的“旧实践”和“旧方式”,了解教师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是关键。为此,在骨干教师培训前,主训者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维度出发,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全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需求。从队伍现状来看,有三大特点: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科,各校专职教师相对较少,兼职教师相对较多,部分中心校还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科学学科包括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天体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由于以前的师范教育没有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而教师大部分是师范毕业生,因此,教师普遍感觉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三是教师年龄普遍偏高。在科学教师的来源调查中,大部分科学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有的是做了领导,兼几节科学课,有的是语文、数学教得不是很好,改教科学,也有的是即将退休,作为照顾的对象改教科学。科学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参加培训相对较少,不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教材中的设计;二是自身知识的不足,在遇到知识内容不懂或不完全懂时,不知向谁请教;三是外出听课特别是听高水平的课机会较少,教学实践能力急需提高;四是学习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匮乏,难以提高;五是学校内科学教师太少,无法开展研讨或研讨氛围不浓等。在了解了教师现状和需求后,我们制订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突出了四个“重”,即重实践、重理念、重长效、重反思,以期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重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研究表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关注的焦点和最有效的学习机制的核心。为此,我们在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时始终做到明确一个目标——以提高学员的科学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骨干班在安排学员听讲座、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大量的时间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与指导老师互动交流等,以此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邀请特级教师钱金明为学员作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扎实提高了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邀请省教坛新秀姚伟国老师作《为求真求实常思量——我的课堂教学探索体会》专题讲座,切实提高了广大学员科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三周时间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PK活动,参与活动的学员都敢于创新,力求把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契合点,实践效果良好。召开海宁市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暨“十一五”期间第一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共上了4节展示课,在互动点评的基础上,浙江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对4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就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喻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4节展示课的质量。在培训班短短的18天时间里,我们用有针对性的、几近“实战”的课堂教学专题培训,实现了骨干班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理念,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教师参加骨干班培训,不仅要使自己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层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转变,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素质。因此,骨干班安排了新课程、新理念方面的讲座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课程,以此提高学员学习的后续力,同时也为学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注重学员学习方式的创新方面,一是组织学员向书本学习,及时更新学员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购买了《人是怎样学习的》《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等书籍,全体学员利用课余和双休日时间抓紧学习,作了大量的学习摘记;二是组织学员向同行学习,集体备课、议课等,使学员间的互助互学活动经常性开展。备课过程中全员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扎实开展互动评课活动,在平时听课、上课、听讲座后,均组织学员与其他学员、指导老师、上课老师、班主任之间多层次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培养了学员自觉研究、勤于思考的习惯;三是组织学员向专家学习,聘请市内外名优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聘请省市教研员、特级教师等为学员作高水平的讲座和指导课等,为学员有效实施科学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培训,广大学员初步养成自主学习、互动研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长效,改变教师的研讨方式
  
  教师只有自己产生迫切需要培训的想法,培训才是有效的。因此我们在培训中贯穿一个理念:他培与自培相结合。培训中组织广大教师先后听取省市教研员及本地名师的指导课和专题讲座,这种他培和引领,对成长中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注重在组织教师听讲座与指导课的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集体备课、上课听课、互动评课和网络研讨中,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主动参与,变他培为自培,内化理念,外显成效。此外,针对“培训是短期的,教师发展是长期的”这一现状,以骨干教师培训为平台,组织教师全体参与网络研讨活动。网络教研做到定时、定人、定主题。每周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依托海宁市小学科学教师QQ群和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定期开展研讨,这一活动使培训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的培训变得长效而持久。从网络研讨活动开展至今的效果看,网络研讨活动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了提高网络研讨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全体学员制订了研讨安排表,确定每周研讨的主题、问题、主持人及时间,明确每一位学员每学期至少参与主持一次网络研讨活动。每次研讨前提前布置研讨话题,让学员们围绕话题作好准备,研讨中发动学员积极参与,研讨后让主持人整理好记录,及时发布到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上。网络教研活动开展3个多月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体教师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在主持人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研讨,用智慧碰撞智慧,用思维激发思维,提升了全体学员的科研意识与理论水平。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借助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这个平台,通过发贴与跟贴,有效延长研讨活动的时间。小学科学教学环节的过渡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研讨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让全体骨干班教师在研讨中拓展思维,优化理念。二是优化了研讨的氛围。网络研讨活动的特点是“以市为主”,将全市各小学的科学骨干教师组织起来,改变了原来学校由于科学教师少而无法开展研讨或研讨氛围不浓的现状,研讨不仅氛围浓,而且容易出成绩。三是及时解答了教师的疑问。网络研讨依托的是QQ群和论坛,各校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或自己不懂的知识,在QQ群或论坛中发布一下,马上会得到其他教师或教研员的解答,改变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单打独斗”和“无依无靠”等现状,使教师享受到群体互动与合作的快乐。
  
  重反思,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
  
  反思不仅是教师走向成长的有效手段,更是改变教师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学员顾建锋在培训体会中写道:两个半月的时间是短暂的,在人生旅途上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我来说,它却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其中的任何一页,都会给我带来特殊的意蕴。我们以“勤思、善学、合作、创新”为学习目标,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研究教育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新的层面上,集中培训让我们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利用晚上时间积极参与网络研讨,就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深入研究,网络研讨让我们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架起了更宽更广的研讨平台。整个培训既有知识上的积淀,又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我从教以来最难忘的两个半月,也是收获丰厚的两个半月,更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两个半月。我将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地在教海中探航,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课堂教学之中,让理论变为每位学生受益的实用知识,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春色满园,芬芳宜人,让小学科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土,学习者的天堂。学员褚卫峰在体会中写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实践的过程,更是教师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是无止境的,正如特级教师钱金明所提出的:努力 机遇=成功;实践 反思=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在培训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本次培训内容充实,有实战练兵,有网络研讨,有PK对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对比研究课,研讨气氛异常活跃,创新的点子在思维的碰撞中应运而生,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研究、学会了讨论。我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滚爬摔打,锻炼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唤醒记忆。感受生活的脉搏    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性发展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感悟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唤醒记忆深处的情感。教学中只有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心灵的对话唤醒他们记忆深处的心结,才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案例:山东美术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六年级(下)“学会宽容”。  教科书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体验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是一种
小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归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课题研究本身必要的研究,出现了虚幻、假化、空泛的现象,导致小课题研究缺乏生命力。笔者认为,要让小课题研究生命力永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少虚幻,多真实    一些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参加小课题研究,教师也为了能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效益,就随便申
【摘 要】研究者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激发学生热爱、尊重动物的情感;启发学生从科学性和通俗性两方面入手,理解并掌握阅读通俗性科普作品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在比较中总结规律,从而由一篇至一类,学会一类文本的阅读;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与表现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动物笑谈”的写作任务驱动学生读写迁移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动物笑谈》;三层级解读理论;科学性与通俗性;
金属材料工程是一门理工结合、涉及知识面较广的应用型专业。在该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开设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分
加强军校人文精神建设,要立足军校实际,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提升军校思想教育
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课特点,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
音乐是一种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和雕塑、绘画、戏剧以及小说等艺术样式相比,它与感情的联系最为直接,最能表现和激发情感
文章主要通过对比、举例、引用等研究方法,从无标志词汇的兴起、对称性语言的出现、英语语法句式的变化以及新兴的非性别歧视语言四个方面,概括介绍了非性别歧视语言的具体表现
【摘 要】《苏州园林》从游览者和设计者两个视角介绍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研究者抓住课文这一特点设计了三个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把握课文的說明结构和说明顺序,训练学生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突破文化美的认识难点,在中西方园林的对比中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思维与批判能力。  【关键词】《苏州园林》;三层级阅读理论;说明方法;自然和谐;虚实结合;对比;文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