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安徽医科大学教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医学生的教学特点,采用实验法、问卷法、评价法等方法,对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可行性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微格教学确实是培养卓越医生的有效方法。基于此,对于在卓越医生培养中运用微格教学的普适性,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微格教学 卓越医生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323-02
1 前言
微格教学是在教学论、课程论、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简化、细化教学过程环节,从而使教学实践活动更加有效的小规模教学活动。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 阿伦(DAllen)和他的同事伊芙(Eve)首先开发建立微格教学。[1]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引入我国,主要在师范院校推广。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开展,微格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院校认可和采用,医学院校也逐步采用微格教学培养卓越医生。卓越医生是指医德高尚,具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和研究动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实施周期为10年,2012年批准第一批试点高校。作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安徽医科大学积极研究谋划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从2005年开始在临床医学等专业设立教改班,教改班的同学提前一年进入实习医院学习,学校和实习医院组织教改班的同学定期开展微格教学。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卓越医师的培养应该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培养卓越医学生做起。[2]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时间、对象与地点
实验对象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自然班作为教学对照班,以同年级同专业的教改班为实验班。对照班和实验班均为28人。
时间: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2个月。
地点:安徽医科大学校本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2.1.2 实验内容
在校本部,对照班课堂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备课、教师讲解、教师评价、学生听课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法。在实习医院,实验班课堂除采用传统教学法外,每月至少采用一次微格教学训练法进行教学,全员参与。实验班微格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教授学生微格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选择专项训练的技能,提供示范,指导学生备课和编写教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录制教学视频,播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实施评价与反馈,再组织综合训练等。
本实验重点考察对照班与实验班在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和课堂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探索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是否具有可行性。
2.1.3 实验方法
(1)实验条件控制
按照实验方案和教学计划,对照班和实验班在上课人数、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环境基本相似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对照班与实验班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方法不同。
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对照组与实验组学习情况评价
① 专家评价
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评议小组,每季度随机到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课堂旁听,按照统一标准,当场填写课堂效果评价表。课堂效果评价表主要包括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课堂满意度等项目,均为选择题。
实验组成员当场回收专家的课堂效果评价表。
② 学生调查问卷评价
实验组成员对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季度一次,主要调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和课堂满意度等。
③ 成績情况对比
比较实验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全体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和理论课成绩。从测试成绩的层面评价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效果。
2.1.4 实验过程控制
在校本部,对照班课堂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评价,学生接受。教师处于主动,学生处于被动。
在实习医院,实验班每月进行一次分组微格教学,主要程序如下:
(1)学习微格教学理论
为了让实验班的学生明确微格教学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教师组织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微格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明确微格教学的目的、基本程序,了解微格教学的原理、注意事项,掌握微格教学的方法。
(2)选择专项训练的技能
教师引导实验班的学生选择微格教学重点训练的专项技能,如演示能力、解说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根据学生选择的专项训练,把学生分成三组,明确每组的训练目标。
(3)教师提供示范
教师分别为实验班的每组学生演示微格教学专项的训练,然后进行分析,解说训练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微格教学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明确训练的重点难点。教师们还介绍以往学生在微格教学的精彩表现和存在问题,结合正反面案例让学生明确微格教学的标准。
(4)指导学生备课和编写教案
教师针对学生选择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编写10~15分钟左右的详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时间分配等部分。学生编写的教案全部组长收齐,经教师书面点评后再发给学生修改。待微格教学的教学实践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在教案后注明教学实践的感受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5) 组织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
学生按小组分别进入微格教室,轮流扮演教师的角色,组织课堂,讲授课程,其他同学则扮演學生的角色,听讲解,参与课堂活动。
(6) 实施评价和反馈
待小组内所有同学都进行微格教学后,老师和同学一起点评每个同学课堂效果和得失。同学参考众人的点评,修改教案,重新授课。
(7) 组织综合训练
当学生已经逐步完成专项训练,掌握专项技能后,教师组织综合训练的微格教学,从提高专项技能向提高综合技能转变。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测验微格教学提高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情况,提高实验效度,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测试前实验和理论课成绩总体情况进行前测,两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班的学生从入学以来学习的课程相同,所以本实验做到了齐同对比,保证了实验具有较高的效度。
3.2 实验检验
(1)专家评价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专家组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的结果处理情况。每季度一次,共四次。四次专家评价结果如表1。
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专家现场听课后认为,实验组学生在微格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在传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微格教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实验组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课堂满意度,微格教学课堂更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
(2)学生调查问卷评价
每季度一次,共四次。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对微格教学课堂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果的进行自评。四次自评处理结果如表2。
从表2的调查结果看,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对微格教学课堂和传统课堂的评价结果与专家评价基本一致。相对传统课堂,医学生更喜欢微格教学课堂,认为在微格教学课堂的体验更愉悦、收获更丰厚。
其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测试,两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差别特别显著(p=0.00)。可见,微格教学在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效果特别显著。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 Rogers,1902-1987)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3]。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如果把一堂课看作一部电影,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微格教学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医学生喜欢学习。在课堂当医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后,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课堂满意度也显著攀升。
(3)成绩情况对比
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每学期一次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通过比较2012-2013学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处理结果如表3。
如果说表1和表2是从专家和学生的主观评价测评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效果,那么表3则从客观成绩测评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效果。表3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结果与表1、表2一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的培养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显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三级的四个指标上的差异,说明微格教学能提高医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医学生的课堂满意度,课堂学习提高了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医学生的自信。
4.2 建议
(1)医学院应重视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方面的作用,建立适合医学生技能培养的微格教学多媒体实验室,为医学生提供参与微格教学活动的机会,保障微格教学的训练条件。
(2)医学专业教师应重视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方面的作用,主动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微格教学活动。
(3)医学生应提高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熟悉微格教学的目的、原理和方法,积极参与微格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虎艳,医学院校新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方法的意义,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4)
[2]Cheng SF,Kuo CL,Lin KC,et al.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testing of a self-rating instrument to measur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J]. Int J Nurs Stud,2010,47( 9) : 1152 - 1158.
[3]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作者简介:
王玉蓉(1982年8月),女,汉族,安徽肥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讲师,硕士,致力于高校教育教学研究。
杨秀兰(1967年4月),女,汉族,安徽肥东,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副教授,硕士,致力于医学人文研究。
夏果(1985年5月),男,汉族,安徽天长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硕士,致力于疾病统计研究。
关键词:微格教学 卓越医生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323-02
1 前言
微格教学是在教学论、课程论、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简化、细化教学过程环节,从而使教学实践活动更加有效的小规模教学活动。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 阿伦(DAllen)和他的同事伊芙(Eve)首先开发建立微格教学。[1]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引入我国,主要在师范院校推广。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开展,微格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院校认可和采用,医学院校也逐步采用微格教学培养卓越医生。卓越医生是指医德高尚,具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和研究动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实施周期为10年,2012年批准第一批试点高校。作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安徽医科大学积极研究谋划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从2005年开始在临床医学等专业设立教改班,教改班的同学提前一年进入实习医院学习,学校和实习医院组织教改班的同学定期开展微格教学。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卓越医师的培养应该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培养卓越医学生做起。[2]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时间、对象与地点
实验对象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自然班作为教学对照班,以同年级同专业的教改班为实验班。对照班和实验班均为28人。
时间: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2个月。
地点:安徽医科大学校本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2.1.2 实验内容
在校本部,对照班课堂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备课、教师讲解、教师评价、学生听课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法。在实习医院,实验班课堂除采用传统教学法外,每月至少采用一次微格教学训练法进行教学,全员参与。实验班微格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教授学生微格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选择专项训练的技能,提供示范,指导学生备课和编写教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录制教学视频,播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实施评价与反馈,再组织综合训练等。
本实验重点考察对照班与实验班在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和课堂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探索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是否具有可行性。
2.1.3 实验方法
(1)实验条件控制
按照实验方案和教学计划,对照班和实验班在上课人数、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环境基本相似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对照班与实验班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方法不同。
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对照组与实验组学习情况评价
① 专家评价
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评议小组,每季度随机到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课堂旁听,按照统一标准,当场填写课堂效果评价表。课堂效果评价表主要包括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课堂满意度等项目,均为选择题。
实验组成员当场回收专家的课堂效果评价表。
② 学生调查问卷评价
实验组成员对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季度一次,主要调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和课堂满意度等。
③ 成績情况对比
比较实验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全体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和理论课成绩。从测试成绩的层面评价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效果。
2.1.4 实验过程控制
在校本部,对照班课堂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评价,学生接受。教师处于主动,学生处于被动。
在实习医院,实验班每月进行一次分组微格教学,主要程序如下:
(1)学习微格教学理论
为了让实验班的学生明确微格教学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教师组织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微格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明确微格教学的目的、基本程序,了解微格教学的原理、注意事项,掌握微格教学的方法。
(2)选择专项训练的技能
教师引导实验班的学生选择微格教学重点训练的专项技能,如演示能力、解说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根据学生选择的专项训练,把学生分成三组,明确每组的训练目标。
(3)教师提供示范
教师分别为实验班的每组学生演示微格教学专项的训练,然后进行分析,解说训练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微格教学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明确训练的重点难点。教师们还介绍以往学生在微格教学的精彩表现和存在问题,结合正反面案例让学生明确微格教学的标准。
(4)指导学生备课和编写教案
教师针对学生选择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编写10~15分钟左右的详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时间分配等部分。学生编写的教案全部组长收齐,经教师书面点评后再发给学生修改。待微格教学的教学实践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在教案后注明教学实践的感受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5) 组织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
学生按小组分别进入微格教室,轮流扮演教师的角色,组织课堂,讲授课程,其他同学则扮演學生的角色,听讲解,参与课堂活动。
(6) 实施评价和反馈
待小组内所有同学都进行微格教学后,老师和同学一起点评每个同学课堂效果和得失。同学参考众人的点评,修改教案,重新授课。
(7) 组织综合训练
当学生已经逐步完成专项训练,掌握专项技能后,教师组织综合训练的微格教学,从提高专项技能向提高综合技能转变。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测验微格教学提高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情况,提高实验效度,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测试前实验和理论课成绩总体情况进行前测,两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班的学生从入学以来学习的课程相同,所以本实验做到了齐同对比,保证了实验具有较高的效度。
3.2 实验检验
(1)专家评价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专家组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的结果处理情况。每季度一次,共四次。四次专家评价结果如表1。
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专家现场听课后认为,实验组学生在微格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在传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微格教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实验组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课堂满意度,微格教学课堂更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
(2)学生调查问卷评价
每季度一次,共四次。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对微格教学课堂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果的进行自评。四次自评处理结果如表2。
从表2的调查结果看,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对微格教学课堂和传统课堂的评价结果与专家评价基本一致。相对传统课堂,医学生更喜欢微格教学课堂,认为在微格教学课堂的体验更愉悦、收获更丰厚。
其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测试,两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差别特别显著(p=0.00)。可见,微格教学在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效果特别显著。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 Rogers,1902-1987)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3]。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如果把一堂课看作一部电影,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微格教学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医学生喜欢学习。在课堂当医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后,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课堂满意度也显著攀升。
(3)成绩情况对比
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每学期一次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通过比较2012-2013学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处理结果如表3。
如果说表1和表2是从专家和学生的主观评价测评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效果,那么表3则从客观成绩测评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中的效果。表3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结果与表1、表2一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的培养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显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三级的四个指标上的差异,说明微格教学能提高医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医学生的课堂满意度,课堂学习提高了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医学生的自信。
4.2 建议
(1)医学院应重视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方面的作用,建立适合医学生技能培养的微格教学多媒体实验室,为医学生提供参与微格教学活动的机会,保障微格教学的训练条件。
(2)医学专业教师应重视微格教学在卓越医生培养方面的作用,主动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微格教学活动。
(3)医学生应提高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熟悉微格教学的目的、原理和方法,积极参与微格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虎艳,医学院校新教师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方法的意义,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4)
[2]Cheng SF,Kuo CL,Lin KC,et al.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testing of a self-rating instrument to measur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J]. Int J Nurs Stud,2010,47( 9) : 1152 - 1158.
[3]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作者简介:
王玉蓉(1982年8月),女,汉族,安徽肥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讲师,硕士,致力于高校教育教学研究。
杨秀兰(1967年4月),女,汉族,安徽肥东,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副教授,硕士,致力于医学人文研究。
夏果(1985年5月),男,汉族,安徽天长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硕士,致力于疾病统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