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听障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对听障高中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行为改变理论提出矫正听障高中生问题行为的方法,以帮助人们能够从容面对听障高中生的情绪问题行为。
【关键词】听障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24-01
一、听力障碍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
所谓情绪行为问题是指某种体质上的因素、心理上的因素、环境上的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超出正常的反映,产生与场合不相称的强烈的情绪、不协调的行为反映、病态的身体反映导致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和习惯性的状态。听障高中生发生的任何行为问题,其实是他们对环境适应困难的一种表现。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无法应对,为了解除危机,他们就不得不以一种病态行为方式来表达。
那么,听障高中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行为呢?这与他们的童年有关系吗?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几年从事听障高中生早期康复教育的经验对听障高中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总结,发现听障高中生主要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有如下几点:
1.自卑心理。
丧失听力的幼儿相较于健全幼儿更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处于缄默状态,让人感觉不太正常或不够灵敏,越是人多,他们就越是胆怯害怕,情绪有时低落。不能与他人很好地交流沟通,久而久之,他周围的高中生就会把他撇在一旁。
2.自尊心强。
自尊心强的高中生特别重视老师、家长和小朋友的评价,性格好强,因为在意别人评价,情绪也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听障高中生自尊心强最典型的特征表现:听不得批评、听不得表扬别人比自己强、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比如:在活动课或竞赛活动中表现不如别人就用哭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3.依赖性强。
很多听障高中生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尤其对母亲。当产生孤僻、胆怯等情绪障礙时,这种依赖心理更为明显。有许多高中生依赖性很重,对许多的事情,不想做,甚至不愿思考,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在代劳。
4.意志薄弱,一般为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
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这样的高中生多数都是家庭中溺爱、娇生惯养和放任型。他们没有养成独立性、忍耐性,以及管理自己的能力。因此,遇到微小的困难或不喜欢的事情就无法克服和解决,只好躲在自己感到安宁的家庭内。
5.表情贫乏、呆板,沉默不语。
这一类高中生不爱讲话,胆子小,怕别人批评,很难同别人沟通,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当别人欺负他时只会躲避,不会反击;让他独立做一些事情,他不能完成。
二、听力障碍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
结合听障高中生的特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帮助听障高中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听障高中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听障高中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对听障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努力创造民主化的教学氛围。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还要有开阔的心胸和深厚的爱心。教师要“蹲下来”去看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用他们最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处理事情;不以教育者自居,将自己和学生放在人格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去引导听障高中生学习,使听障高中生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其次是要热情地帮助和鼓励学生,对待学生学习、思维等方面的表现要正确评价,绝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思维上的细微创见,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听障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2.帮助听障高中生克服自卑心理。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高中生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大多数听障高中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这种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听障高中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发挥。帮助听障高中生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了解听障高中生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几种需求。
3.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听障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听障高中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等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打电话”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如学生通过玩“过家家”“超市”“高中生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听障高中生间的友谊,发展听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4.改进家庭环境,有助于改进听障高中生的情绪行为问题。
家长对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态度对高中生后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听障高中生由于身心障碍,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精神打击,心情都是异常的悲痛和沉重的。有的家长甚至感到灰心丧气,从而放弃任何努力,这对高中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勇敢面对现实,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积极与康复机构配合,科学地对高中生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训练,进而改善子女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高中生个性的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质和个人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5.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根据听障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高中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达到形成和改善高中生心理的一种方法。如让听障高中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听障高中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听障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的教育与对策,要有“三心”即:关心、爱心和耐心,同时要了解听力障碍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情绪和行为上的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帮助、关心每个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产生良好的情绪和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听障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24-01
一、听力障碍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
所谓情绪行为问题是指某种体质上的因素、心理上的因素、环境上的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超出正常的反映,产生与场合不相称的强烈的情绪、不协调的行为反映、病态的身体反映导致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和习惯性的状态。听障高中生发生的任何行为问题,其实是他们对环境适应困难的一种表现。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无法应对,为了解除危机,他们就不得不以一种病态行为方式来表达。
那么,听障高中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行为呢?这与他们的童年有关系吗?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几年从事听障高中生早期康复教育的经验对听障高中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总结,发现听障高中生主要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有如下几点:
1.自卑心理。
丧失听力的幼儿相较于健全幼儿更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处于缄默状态,让人感觉不太正常或不够灵敏,越是人多,他们就越是胆怯害怕,情绪有时低落。不能与他人很好地交流沟通,久而久之,他周围的高中生就会把他撇在一旁。
2.自尊心强。
自尊心强的高中生特别重视老师、家长和小朋友的评价,性格好强,因为在意别人评价,情绪也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听障高中生自尊心强最典型的特征表现:听不得批评、听不得表扬别人比自己强、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比如:在活动课或竞赛活动中表现不如别人就用哭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3.依赖性强。
很多听障高中生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尤其对母亲。当产生孤僻、胆怯等情绪障礙时,这种依赖心理更为明显。有许多高中生依赖性很重,对许多的事情,不想做,甚至不愿思考,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在代劳。
4.意志薄弱,一般为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
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这样的高中生多数都是家庭中溺爱、娇生惯养和放任型。他们没有养成独立性、忍耐性,以及管理自己的能力。因此,遇到微小的困难或不喜欢的事情就无法克服和解决,只好躲在自己感到安宁的家庭内。
5.表情贫乏、呆板,沉默不语。
这一类高中生不爱讲话,胆子小,怕别人批评,很难同别人沟通,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当别人欺负他时只会躲避,不会反击;让他独立做一些事情,他不能完成。
二、听力障碍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
结合听障高中生的特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帮助听障高中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听障高中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听障高中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对听障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努力创造民主化的教学氛围。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还要有开阔的心胸和深厚的爱心。教师要“蹲下来”去看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用他们最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处理事情;不以教育者自居,将自己和学生放在人格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去引导听障高中生学习,使听障高中生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其次是要热情地帮助和鼓励学生,对待学生学习、思维等方面的表现要正确评价,绝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思维上的细微创见,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听障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2.帮助听障高中生克服自卑心理。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高中生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大多数听障高中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这种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听障高中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发挥。帮助听障高中生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要了解听障高中生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几种需求。
3.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听障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听障高中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等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打电话”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如学生通过玩“过家家”“超市”“高中生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听障高中生间的友谊,发展听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4.改进家庭环境,有助于改进听障高中生的情绪行为问题。
家长对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态度对高中生后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听障高中生由于身心障碍,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精神打击,心情都是异常的悲痛和沉重的。有的家长甚至感到灰心丧气,从而放弃任何努力,这对高中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勇敢面对现实,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积极与康复机构配合,科学地对高中生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训练,进而改善子女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高中生个性的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质和个人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5.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根据听障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高中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达到形成和改善高中生心理的一种方法。如让听障高中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听障高中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听障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的教育与对策,要有“三心”即:关心、爱心和耐心,同时要了解听力障碍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情绪和行为上的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帮助、关心每个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产生良好的情绪和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