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娃哈哈钢琴变奏曲》,创作于1997年,作者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变奏和发展,丰富和提高了原曲的表现力,曲调欢快、明亮,极尽完美地展现出民族音乐所具有的魅力。
【关键词】石夫;《娃哈哈钢琴变奏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曲家石夫簡介
石夫,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新疆生活的经历,使他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语汇,他的作品极富新疆特色和时代新意,例如:他以新疆民歌为音乐素材创作的《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牧马之歌》、《举杯祝贺》、《苹果花开的时候》、《牧童之歌》、《云雀云雀》、《阿瓦日古丽》等。在石夫的音乐创作中,钢琴创作占有重要位置,成为贯穿他一生音乐创作的重要选择,他的钢琴曲充盈着浓郁的民族风味,洋溢着绮丽的西部风情,彰显着作者鲜明的个性特色。
二、《娃哈哈钢琴变奏曲》的结构分析
这是一部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手法相结合的风格独特的作品。无论作曲技法、主题材料还是和声语言等都充分融汇了东西方的音乐精华。套曲以维吾尔族民歌为素材,模仿我国维吾尔族传统乐器手鼓,并借鉴了欧洲的和声语言,充分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翩翩起舞的欢乐场面。全曲一共有9个变奏,每个变奏都各具特色。
主题:这是一个abb’的三个乐句的乐段,以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为主旋律,第1~2小节是乐句a,3~4小节是乐句b, 5~6小节重复乐句b结束主题,主题是d小调,以行板开始,左右手的交替,节奏欢快,形似维吾尔族的手鼓,在给跳舞的人伴奏,但又富于歌唱性,接着在乐句b中加入了维吾尔族常用的大二度和小三度的装饰音,弹奏时左手的跳动和独特的装饰音给主题增添了不少动感以及神秘的色彩,接着又扩充重复乐句b结束。作曲家在非常朴素的民间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维吾尔族惯有的大二度,小三度音程。使旋律具有时代感,反映了少数民族极具特色的音乐魅力,这也是较常见的民间音调西洋化的手法。
变奏1:与主题相比,依旧是4/4拍,d小调行板。分3个乐句,不同的是主旋律集中在左手,右手以上行16分音符分解和弦式进行连奏,使原本欢快活泼的旋律变得柔美抒情,突出了主旋律的歌唱性。
变奏2:d小调行板,但改变了原来的节奏,变为2/4拍,节奏更加欢快具有跳跃性,整段以16分音符分解和弦为主,以主调主音开始,将旋律隐藏在分解和弦的音程里,旋律呈半圆弧状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有一个明显的渐强渐弱,推动性的发展。
变奏3:在变奏2的基础上,同样是d小调行板,1~11小节为2/4拍,12小节为3/4拍,13~14小节为2/4拍,最终15小节又变为4/4拍。节奏上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将原本规整的一拍4个音,变为一拍6连音,相比主题旋律不明显,6连音的连奏加重了动感。
变奏4:变奏4是g小调,清晰地表现主题旋律的同时又增添了层次,以中强热情的小快板开始,左手以分解和弦伴奏为主加厚了织体,从第5小节开始用到了维吾尔族音乐中常用的切分节奏,右手以主题主旋律为主线,加花式变奏,增加了音符的密度,旋律音下方采用同样的音来增加密度,更便于突出重点,在第8小节改变了3/4拍的节奏,变为4/4拍,左手以8分音符上行跳音进行,右手则以6连音下行进行,为第8小节到第9小节做了一个很好的过渡,从第9小节开始回到3/4拍,以低八度重复最后用连续密集的6连音结束。
变奏5:变奏5是g小调快速有生气的行板,分3个声部,前4小节为3/4拍,在第1小节高声部做向下辅助音的上行发展,中声部以8分音符进行和声填充,低声部则重复分解主和弦为旋律声部伴奏,第2小节高声部则用3度音程分解和弦,同样向下做辅助音,低声部与中声部相结合向上发展,作者巧妙地用音程表现旋律,使得旋律更具有跳跃性,和声进行由主—二级四六—属二,第3小节低声部模仿第1小节下行发展,从第5小节开始变为4/4拍,第7小节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以16分音符8度和6度下行发展,最后3小节以连续的16分音符为变奏6做铺垫。
变奏6:变奏6是c小调和蔼的柔板,整段低声部和中声部以3连音分解和旋为高声部伴奏,连绵不断的三连音更有支撑力,低声部将3个八分音符中第二个或第三个变为2个十六分音符,用节奏的不同将中声部和低声部区别开来,同时大致相同的节奏,更好地衬托出高声部,使旋律线条更明显,分别在第二和第五小节将原来的4/4拍节奏,变为2/4拍,改变了强弱规律,丰富了乐曲的发展。与主题相比,改变了调性,和声进行和织体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风格上,变奏6更加柔美抒情,更具有歌唱性,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变奏7:变奏7是a小调轻快的快速有生气的,开始第1小节从低音区开始,3/4拍,左手的低音表现旋律,以16分音符分解和弦,左手的跳跃使得旋律更具有动感,在第2小节和第4小节变为2/4拍,第5小节左手的旋律更有歌唱性,13—16小节以右手表现主旋律,增加了小2度的倚音增添色彩。
变奏8:变奏8是c小调热情的庄板,4/4拍,与主题相比改变了调性,织体加厚,前4句采用固定的节奏,左手 以八分音符的8度进行,右手进行和声填充,后两拍则从高音区以旋律音程向下发展,给人一种飘渺之感。从第14小节开始,低声部用连续的8度进行,将乐曲的发展推向高潮,为变奏9开始的强音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尤其是最后1小节低声部和高声部的八度渐慢反向发展,显得很有张力,使得变奏9的出现成为必要。
变奏9:变奏9是b小调,以两个F音的华丽快板开始,4/4拍,整段左手以强有力的八度进行,右手在八度的基礎上进行和声填充,加厚了织体,使得八度没有那么单薄,乐曲更有层次感,在第15小节,停在D7上,形成了半终止,表明还没有结束,之后又开始扩充,两只手的八度交替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到最高音B,双手平行相隔6度同时下行发展,最后5小节以强有力的重音,华丽的结束。 三、钢琴变奏曲 《娃哈哈钢琴变奏曲》的演奏分析
(一)复调的演奏方法
这10个乐段中有多处运用了复调写作技术,如变奏5,采用模仿的方式发展,演奏者必须先分手将每一声部弹奏准确,要注意两个旋律的走向,注意左右手的分句以及呼吸,特别是模仿的部分,要注意句子的长线条。
(二)旋律线条和层次的演奏方法
对于多声部结构的作品,如:主题,变奏1,变奏6,变奏7,变奏8,演奏者必须确保每一个声部独立发展,并且不允许任何一声部,甚至最主要的声部去控制影响其它声部。这5个乐段中,音乐声部线条细腻且赋有流动性,横向及纵向把握都要有层次感,三个声部各自的层次要清晰,旋律线条、中间伴奏音型及低声部要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控制音色。演奏者必须在清楚地表达每个声部的基础上表现主旋律。
(三)和弦以及八度的演奏方法(音响效果)
在变奏8和变奏9中,基本都是高难度的和弦以及八度,弹奏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将手指在未弹奏时(也就是还在空中时),就找好和弦的位置。从而当手指落下弹奏时,就像是老鹰扑向它的战利品似的,一击必中。在八度情况下,手掌的伸张以及大拇指和小指(或四指)的正确形状需要早一步准备以保证其清楚地执行,尤其是弹奏和弦的时候,要清楚每一个和弦所要表达的主要音,同时不能忽略其它的音符,确保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和声进行。
(四)音色的变化
在弹奏不同形态的音乐时使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是很重要的。比如主题,欢快的行板,就要求指尖集中,触键时间短促,从而使弹奏出来的音色要像手鼓一样,富有弹性;而变奏8中,前4小节高音区自上而下的变化,由于高音区本来音色就亮,为了不使声音听起来刺耳,就要求指尖抠住琴键,轻巧细腻地表达,同时注意旋律線,调整强弱的变化;对于乐段之间富有推动力衔接的部分,要用“推”的方式触键,尤其是随着旋律线而做的渐强,在做渐强的时候要调整手的力度,自然下放,弹“深”而不是弹重,将旋律“推”向高潮。
四、结语
我国钢琴变奏曲创作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很快。无论钢琴学习者、演奏者还是欣赏者, 都对这一曲式的作品情有独钟。《娃哈哈钢琴变奏曲》主题的素材简单,通过 "变 "所演绎出9个变奏,每部分虽然短小但都包含了不同的钢琴基本技术,如:丰富多彩的音色、多种的变化触键技术、声部多层次的叠置、五声调性的复调旋律等。只有对这部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作以深层次的分析,提高演奏者的想象力,掌握丰富多变的触键技术以及丰富多彩多层次的变化,才能把这首带有新疆维吾尔族异域风情的中国风格与欧洲现代作曲技术完美结合的钢琴作品演奏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童道锦,王秦雁,主编.石夫钢琴作品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M].上海:上海音樂学院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琎(1992—),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硕士,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关键词】石夫;《娃哈哈钢琴变奏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曲家石夫簡介
石夫,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新疆生活的经历,使他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语汇,他的作品极富新疆特色和时代新意,例如:他以新疆民歌为音乐素材创作的《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牧马之歌》、《举杯祝贺》、《苹果花开的时候》、《牧童之歌》、《云雀云雀》、《阿瓦日古丽》等。在石夫的音乐创作中,钢琴创作占有重要位置,成为贯穿他一生音乐创作的重要选择,他的钢琴曲充盈着浓郁的民族风味,洋溢着绮丽的西部风情,彰显着作者鲜明的个性特色。
二、《娃哈哈钢琴变奏曲》的结构分析
这是一部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手法相结合的风格独特的作品。无论作曲技法、主题材料还是和声语言等都充分融汇了东西方的音乐精华。套曲以维吾尔族民歌为素材,模仿我国维吾尔族传统乐器手鼓,并借鉴了欧洲的和声语言,充分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翩翩起舞的欢乐场面。全曲一共有9个变奏,每个变奏都各具特色。
主题:这是一个abb’的三个乐句的乐段,以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为主旋律,第1~2小节是乐句a,3~4小节是乐句b, 5~6小节重复乐句b结束主题,主题是d小调,以行板开始,左右手的交替,节奏欢快,形似维吾尔族的手鼓,在给跳舞的人伴奏,但又富于歌唱性,接着在乐句b中加入了维吾尔族常用的大二度和小三度的装饰音,弹奏时左手的跳动和独特的装饰音给主题增添了不少动感以及神秘的色彩,接着又扩充重复乐句b结束。作曲家在非常朴素的民间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维吾尔族惯有的大二度,小三度音程。使旋律具有时代感,反映了少数民族极具特色的音乐魅力,这也是较常见的民间音调西洋化的手法。
变奏1:与主题相比,依旧是4/4拍,d小调行板。分3个乐句,不同的是主旋律集中在左手,右手以上行16分音符分解和弦式进行连奏,使原本欢快活泼的旋律变得柔美抒情,突出了主旋律的歌唱性。
变奏2:d小调行板,但改变了原来的节奏,变为2/4拍,节奏更加欢快具有跳跃性,整段以16分音符分解和弦为主,以主调主音开始,将旋律隐藏在分解和弦的音程里,旋律呈半圆弧状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有一个明显的渐强渐弱,推动性的发展。
变奏3:在变奏2的基础上,同样是d小调行板,1~11小节为2/4拍,12小节为3/4拍,13~14小节为2/4拍,最终15小节又变为4/4拍。节奏上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将原本规整的一拍4个音,变为一拍6连音,相比主题旋律不明显,6连音的连奏加重了动感。
变奏4:变奏4是g小调,清晰地表现主题旋律的同时又增添了层次,以中强热情的小快板开始,左手以分解和弦伴奏为主加厚了织体,从第5小节开始用到了维吾尔族音乐中常用的切分节奏,右手以主题主旋律为主线,加花式变奏,增加了音符的密度,旋律音下方采用同样的音来增加密度,更便于突出重点,在第8小节改变了3/4拍的节奏,变为4/4拍,左手以8分音符上行跳音进行,右手则以6连音下行进行,为第8小节到第9小节做了一个很好的过渡,从第9小节开始回到3/4拍,以低八度重复最后用连续密集的6连音结束。
变奏5:变奏5是g小调快速有生气的行板,分3个声部,前4小节为3/4拍,在第1小节高声部做向下辅助音的上行发展,中声部以8分音符进行和声填充,低声部则重复分解主和弦为旋律声部伴奏,第2小节高声部则用3度音程分解和弦,同样向下做辅助音,低声部与中声部相结合向上发展,作者巧妙地用音程表现旋律,使得旋律更具有跳跃性,和声进行由主—二级四六—属二,第3小节低声部模仿第1小节下行发展,从第5小节开始变为4/4拍,第7小节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以16分音符8度和6度下行发展,最后3小节以连续的16分音符为变奏6做铺垫。
变奏6:变奏6是c小调和蔼的柔板,整段低声部和中声部以3连音分解和旋为高声部伴奏,连绵不断的三连音更有支撑力,低声部将3个八分音符中第二个或第三个变为2个十六分音符,用节奏的不同将中声部和低声部区别开来,同时大致相同的节奏,更好地衬托出高声部,使旋律线条更明显,分别在第二和第五小节将原来的4/4拍节奏,变为2/4拍,改变了强弱规律,丰富了乐曲的发展。与主题相比,改变了调性,和声进行和织体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风格上,变奏6更加柔美抒情,更具有歌唱性,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变奏7:变奏7是a小调轻快的快速有生气的,开始第1小节从低音区开始,3/4拍,左手的低音表现旋律,以16分音符分解和弦,左手的跳跃使得旋律更具有动感,在第2小节和第4小节变为2/4拍,第5小节左手的旋律更有歌唱性,13—16小节以右手表现主旋律,增加了小2度的倚音增添色彩。
变奏8:变奏8是c小调热情的庄板,4/4拍,与主题相比改变了调性,织体加厚,前4句采用固定的节奏,左手 以八分音符的8度进行,右手进行和声填充,后两拍则从高音区以旋律音程向下发展,给人一种飘渺之感。从第14小节开始,低声部用连续的8度进行,将乐曲的发展推向高潮,为变奏9开始的强音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尤其是最后1小节低声部和高声部的八度渐慢反向发展,显得很有张力,使得变奏9的出现成为必要。
变奏9:变奏9是b小调,以两个F音的华丽快板开始,4/4拍,整段左手以强有力的八度进行,右手在八度的基礎上进行和声填充,加厚了织体,使得八度没有那么单薄,乐曲更有层次感,在第15小节,停在D7上,形成了半终止,表明还没有结束,之后又开始扩充,两只手的八度交替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到最高音B,双手平行相隔6度同时下行发展,最后5小节以强有力的重音,华丽的结束。 三、钢琴变奏曲 《娃哈哈钢琴变奏曲》的演奏分析
(一)复调的演奏方法
这10个乐段中有多处运用了复调写作技术,如变奏5,采用模仿的方式发展,演奏者必须先分手将每一声部弹奏准确,要注意两个旋律的走向,注意左右手的分句以及呼吸,特别是模仿的部分,要注意句子的长线条。
(二)旋律线条和层次的演奏方法
对于多声部结构的作品,如:主题,变奏1,变奏6,变奏7,变奏8,演奏者必须确保每一个声部独立发展,并且不允许任何一声部,甚至最主要的声部去控制影响其它声部。这5个乐段中,音乐声部线条细腻且赋有流动性,横向及纵向把握都要有层次感,三个声部各自的层次要清晰,旋律线条、中间伴奏音型及低声部要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控制音色。演奏者必须在清楚地表达每个声部的基础上表现主旋律。
(三)和弦以及八度的演奏方法(音响效果)
在变奏8和变奏9中,基本都是高难度的和弦以及八度,弹奏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将手指在未弹奏时(也就是还在空中时),就找好和弦的位置。从而当手指落下弹奏时,就像是老鹰扑向它的战利品似的,一击必中。在八度情况下,手掌的伸张以及大拇指和小指(或四指)的正确形状需要早一步准备以保证其清楚地执行,尤其是弹奏和弦的时候,要清楚每一个和弦所要表达的主要音,同时不能忽略其它的音符,确保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和声进行。
(四)音色的变化
在弹奏不同形态的音乐时使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是很重要的。比如主题,欢快的行板,就要求指尖集中,触键时间短促,从而使弹奏出来的音色要像手鼓一样,富有弹性;而变奏8中,前4小节高音区自上而下的变化,由于高音区本来音色就亮,为了不使声音听起来刺耳,就要求指尖抠住琴键,轻巧细腻地表达,同时注意旋律線,调整强弱的变化;对于乐段之间富有推动力衔接的部分,要用“推”的方式触键,尤其是随着旋律线而做的渐强,在做渐强的时候要调整手的力度,自然下放,弹“深”而不是弹重,将旋律“推”向高潮。
四、结语
我国钢琴变奏曲创作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很快。无论钢琴学习者、演奏者还是欣赏者, 都对这一曲式的作品情有独钟。《娃哈哈钢琴变奏曲》主题的素材简单,通过 "变 "所演绎出9个变奏,每部分虽然短小但都包含了不同的钢琴基本技术,如:丰富多彩的音色、多种的变化触键技术、声部多层次的叠置、五声调性的复调旋律等。只有对这部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作以深层次的分析,提高演奏者的想象力,掌握丰富多变的触键技术以及丰富多彩多层次的变化,才能把这首带有新疆维吾尔族异域风情的中国风格与欧洲现代作曲技术完美结合的钢琴作品演奏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童道锦,王秦雁,主编.石夫钢琴作品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M].上海:上海音樂学院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琎(1992—),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硕士,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当代音乐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