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数视角到分数视角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stdq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知道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这时,由于整数视角与分数视角的混用,学生会把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的个数、整体的个数纠缠在一起,从而引发错误。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整体(单位“1”)和平均分的份数,同时也要关注整体的个数和每份的个数;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一对象的两种表示方式,在比较的过程中达成认知平衡,即认识率与量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分数的初步认识;整数视角;分数视角
  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通常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第二个阶段,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在多年的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用24或28表示图1中的涂色部分。即便教师反复强调平均分的份数与涂色部分所表示的份数,这样的错误也还是反复出现。
  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笔者尝试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做出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都是用整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即表示具体的量的多少的。他们看到2个苹果时会自动想到“2”,看到5个皮球时会自动想到“5”。此外,学生也会用整数表示两种量的倍数关系。这时,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两种量,脑中有着明确的比较意识,因而,知道所用的整数与用于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在意义上是不同的。通常来说,学生更擅长用整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我们不妨称之为儿童认识世界的整数视角。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通常是根据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分数的,即通过比率的倍数关系理解分数。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引导学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知道每一份是它的12,这里的12反映的是1份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当然,分数也可以表示量,如一个蛋糕的12就是12个蛋糕。但是,这像绕口令一样的描述,并不能让三年级学生区分出其中的不同,反而会让他们愈发迷茫。因此,教材在这里并不突出分数意义中量的属性,而是通过平均分的份数与要表示的份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这样的安排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阶段的学习中,不会对学生产生干扰,因为这一阶段学习的都是将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既是这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又是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个这个物体(圖形)。这时,学生不需要具体地区分所写的分数究竟是表示倍数关系的分率还是表示具体的量的数值,因为写出的分数是同一个分数。
  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的学习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表示1份的分数与这1份中物体的个数不相等了。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引导学生把一盘(6个)桃平均分成2份,知道每一份是这盘桃的12,但学生同时也知道每一份有3个桃。这样,观察同样的对象就有了不同的视角,会得到不同的结果:(1)整数视角,即6÷2=3(个)桃;(2)分数视角,即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视角,也就是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盘桃的12。正是同一对象的两种观察视角和观察结果,导致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导致上述用分数表示时的错误。具体来说,用24表示的原因在于:等分的份数是4份,1份中有2个。也就是说,观察1份时,整数视角在发生作用,看到了其中的2个。用28表示的原因在于:整体中有8个,1份中有2个。也就是说,观察整体与观察1份时,整数视角都在发生作用。可以看出,整数视角的干扰,让学生在用分数表示时,把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的个数、整体的个数纠缠在了一起,引发了错误。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对这样的错误呢?
  从根本上说,就是不能只关注整体(单位“1”)和平均分的份数,同时也要关注整体的个数和每份的个数;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一对象的两种表示方式,在比较的过程中达成认知平衡,即认识率与量的对应关系。
  具体来说,可以设计表1,引导学生逐步填写、不断比较,并重点观察每份的个数与每份表示的分数,从而体会到虽然平均分后每份的个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用分数表示时“论份不论个”,即不管有多少个桃,只要是1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凯.数学教学要克服前摄抑制——《分数的意义》教学尝试与改进[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8(4).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我们小点儿声》一课观察主题设定为“评价信息的有效收集”,重点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了什么样的评价信息?从哪里收集评价信息?怎样收集评价信息?”三个问题展开。教师在师生对话、实践活动、合理分析中,提取、生成并使用有效的评价信息,做到了多种渠道收集评价信息,需进一步利用有效的评价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评价信息;道德与法治;观察报告  一、观察背景与主题  道德与法治是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正数和负数”的教学是小学阶段负数概念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而非简单的重复。这是数学课程教材内容编排“螺旋上升”理念的体现。然而,很多初中教师把负数的概念当作全新的内容进行教学,无视学生在小学已经有了负数概念的学习基础。对此,结合课标要求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对小学阶段负数概念教学和初中阶段“正数和负数”的教学作出不同的认知定位。由此,针对初中阶段“正数和负数”教学的“明晰正负符号与
期刊
摘要:为串起课堂美术创作活动,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叶子片片》一课巧用“画一画”小练笔、“点线装饰”小练笔、“印章添画”小练笔,让学生欣赏落叶之美丽,感悟落叶之妙用,发现落叶之新生。这几次小练笔目标关联、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难易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为练笔而练笔”的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美术创作。  关键词:小练笔;美术创作;《叶子片片》;“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可以基于知识关联设计体现思维脉络的问题链,驱动学生自主探究、有序思考,建立知识体系,学会思维方法。教学《分式》一课,基于分式与分数及整式的关联,设计体现类比思想以及一类代数对象研究基本路径的问题链。这样的问题链设计还体现了“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立足感性经验的积累,逐步建立抽象概念”的立意。  关键词:《分式》;问题链;知识关联;思维脉络;类比  数
期刊
摘要:“U型学习”包含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三个阶段。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依托历史细节,以现场的事件折射实现还原与下沉, 以可证的事实逻辑引导体验与探究, 以多重的时空语境推动反思与上浮,是历史“U型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  关键词:“U型学习”;事件折射;事实逻辑;时空语境  “U型学习”是对杜威经验教学过程理论的概括,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
期刊
摘要:评价信息收集随认知迭代而动态进阶。在认知1.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对应知识的获取,即“What(是什么)”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2.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指向成长为更高阶的理解与运用,即“Why(为什么)”“How(怎么做)”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3.0阶段,基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评价信息收集对认知发展提出“应变”要求,它要求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任务中,灵活应对、迁移、创新,即收集“If what(
期刊
摘要:古诗词教学应该视“体”而教,抓住古诗词文体的基本特征,就抓住了古诗词教学的要领。古诗词教学可以从音韵、意象、意境三个维度入手:起于音韵,在诵读涵泳中同情共振;成于意象,在比较联结中意会情志;归于意境,在虚实相映中物我相融。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音韵;意象;意境;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应该视“体”而教。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诗要有诗的教法”,抓住古诗词文体的基本特征,就抓住了古诗词教学的要领。
期刊
摘要:小古文之“小”体现在文章篇幅之“小”和内容难度之“小”。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的基本定位是“初识”,这要求小古文教学必须切中“小入口”。制订“小目标”,从读通课文起步;找准“小落点”,从读懂意思推进;创设“小情境”,从穿越古今深入;做好“小拓展”,从传承文化提升。如此,引导学生感受小古文的“大”内涵,凸显小古文的“大”价值。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小目标;小情境;小拓展;《囊萤夜读》  小古文作
期刊
摘要: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模型驱动学习兴趣,即在课堂中创设引起学生思维挑战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可以操作的学习任务,提供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共同经历和实践学习提升的过程。任务呈现引发学习动机,任务执行维持学习兴趣,信息分享激发学习活力,信息优化催生“再学习”愿望。在课堂评价模型的驱动下,学生学习有兴趣,具身投入学习活动,体验到学习在进步,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评价模型;学习任务;
期刊
摘要: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尝试直面学生的真实起点,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他们的真实问题、思维障碍出发,努力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彰显对话的特质,凸显负数的本质;同时,融入对“温度计素材怎么用”“数轴内容怎么教”“有关的数学史怎么评价”“正负号的数学规定怎么理解”等问题的思考,由此寻找教学的“另一种可能”。  关键词:《负数的初步认识》;认知起点;思维过程;学生主体;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