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农民工出于种种不便,将子女留在家乡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这部分被留在农村上学的儿童便成为“留守儿童”。据估计,2005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3264万人,以后仍有扩张的趋势。[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有关基础教育的内容中特别强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显然,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构建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隐患
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也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而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易带来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2]另外,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导致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同龄人寻找安慰,容易因交友不当而受不良行为的影响。[3]可以说,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是一个更为脆弱的群体。
其实,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孩子并无差异,而且很多家长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经济要求来弥补自己对孩子心理安慰的欠缺。但是,在安全的心理需要上,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被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4]因而,在更高级别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上,留守儿童更难得到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讲,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更为细致,父母关爱和照顾的不足更易加剧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也更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海口市妇联等单位的一份专题调研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存在障碍、问题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和初中有较为明显的分界,表现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良好,与非留守儿童基本无异;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相比,性格偏内向、孤僻。[5]这种生存和生活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心理问题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心理健康问题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学校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无疑是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阵地。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凡事观念先行。更新教育理念,为留守儿童创造“第二个家”,不仅是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更需要每个教师的切实努力。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的确使很多负担都落在了教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部分难于管教的留守儿童也增添了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而这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而,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给予适时的指导。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放任和漠视。第二,适时地为这些学生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各种联系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父母的工作,在班会和课外活动中让他们赞美父母的工作,促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关心。第三,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提前指导。教师要抱着不放弃、不冷落的态度,不管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对留守儿童都要给予额外的关爱和帮助,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此来消除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而造成的心理健康隐患。朱永新说过:“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在学习上得到关爱,需要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父母般的热忱的关爱和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成长档案
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经常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乏、心情压抑。[6]学校应在日常管理上更有弹性,切莫固守于苛刻而刚性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引导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开设一门心理教育课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将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应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记录袋,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纳入其中,详细记录学生的性格、气质和思维特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周记和日记,取得的种种进步,等等,从而纵向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3.重视心理援助,疏导心理压力
许多产生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交流的对象,难以排解心理压力。为此,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心理压力。
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有可能,还可以设置心理辅导热线或者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
其次,学校可以为每位留守儿童设立“同伴导师”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同伴导师”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少,更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心理健康工作能够从细微之处收到效果。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觉得同龄的伙伴更加“安全可靠”,这种现象年级越高越明显。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同伴导师”帮助的意义更大。
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教育形式,它利用了人类的乐群性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领域。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摆脱消极的情绪。相关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7]
4.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设立定期家访制度,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时综合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学校还应该开办短期家长学校,对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心理培训。[8]许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或者年龄过大,或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不够,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容易造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因此,向他们普及一些心理健康和教育的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也可以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都长时间在外务工,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准确掌握其联系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除了报告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之外,还要详细地描述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另外,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家长的返乡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7]兰燕灵,游慧霞,蔡靖之.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1).
[5]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6]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8]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有关基础教育的内容中特别强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显然,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构建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隐患
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也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而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易带来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2]另外,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导致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同龄人寻找安慰,容易因交友不当而受不良行为的影响。[3]可以说,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是一个更为脆弱的群体。
其实,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孩子并无差异,而且很多家长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经济要求来弥补自己对孩子心理安慰的欠缺。但是,在安全的心理需要上,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被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4]因而,在更高级别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上,留守儿童更难得到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讲,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更为细致,父母关爱和照顾的不足更易加剧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也更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海口市妇联等单位的一份专题调研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存在障碍、问题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和初中有较为明显的分界,表现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良好,与非留守儿童基本无异;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相比,性格偏内向、孤僻。[5]这种生存和生活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心理问题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心理健康问题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学校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无疑是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阵地。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凡事观念先行。更新教育理念,为留守儿童创造“第二个家”,不仅是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更需要每个教师的切实努力。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的确使很多负担都落在了教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部分难于管教的留守儿童也增添了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而这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而,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给予适时的指导。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放任和漠视。第二,适时地为这些学生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各种联系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父母的工作,在班会和课外活动中让他们赞美父母的工作,促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关心。第三,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提前指导。教师要抱着不放弃、不冷落的态度,不管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对留守儿童都要给予额外的关爱和帮助,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此来消除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而造成的心理健康隐患。朱永新说过:“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在学习上得到关爱,需要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父母般的热忱的关爱和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成长档案
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经常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乏、心情压抑。[6]学校应在日常管理上更有弹性,切莫固守于苛刻而刚性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引导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开设一门心理教育课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将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应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记录袋,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纳入其中,详细记录学生的性格、气质和思维特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周记和日记,取得的种种进步,等等,从而纵向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3.重视心理援助,疏导心理压力
许多产生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交流的对象,难以排解心理压力。为此,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心理压力。
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有可能,还可以设置心理辅导热线或者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
其次,学校可以为每位留守儿童设立“同伴导师”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同伴导师”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少,更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心理健康工作能够从细微之处收到效果。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觉得同龄的伙伴更加“安全可靠”,这种现象年级越高越明显。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同伴导师”帮助的意义更大。
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教育形式,它利用了人类的乐群性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领域。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摆脱消极的情绪。相关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7]
4.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设立定期家访制度,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时综合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学校还应该开办短期家长学校,对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心理培训。[8]许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或者年龄过大,或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不够,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容易造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因此,向他们普及一些心理健康和教育的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也可以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都长时间在外务工,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准确掌握其联系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除了报告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之外,还要详细地描述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另外,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家长的返乡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7]兰燕灵,游慧霞,蔡靖之.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1).
[5]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6]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8]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