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人
作为一个客家人,在介绍自己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疑问:“你是汉族吗?”
许多人都以为客家人也是一个民族,其实不然,客家人只是一个汉族民系。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中国基本上没有纯汉人了,中原地区的一支纯种汉人迁徙到了南方,他们自称为客家人,他们保留着中原汉民留下来的传统,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纯汉人。
客家人的祖先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乱而迁徙至赣水流域,又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南移到广东省的韶、循、梅、惠等各州。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江西客家人文天祥丞相起兵勤王,许多闽、赣客家人参加起义军,直抵粤东梅州。后来,闽、赣的客民更是大规模地迁居梅州。当时的地方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将他们列入“客籍”,称为“客户”、“客家”,这就是“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开始时这些客家人仍保持聚族而居的传统,按姓氏在山坡上结茅扎寨居住,所以在梅州各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带有“围”“寨”的地名。这些围、寨后来才发展为砖砌瓦盖的方形、半圆形围屋。客家人无论迁徙到哪里,当地良田早有归属,他们只能钻进偏僻的山区,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常常遭受当地土著的排挤欺凌与山贼土匪的侵扰抢掠。所以为了保护家园一致对外,客家人只能聚族而居,将单家小屋组合成连居大屋,使之变成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堡式住宅。所以,客家民居中无论是殿堂式、围龙式、纵列式,还是“四点金”、“五凤楼”,都沿袭了这种阖族护家的理念。
◎大埔民居
我的家乡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居韩江中上游,东邻福建平和,南接锐平、丰顺,西邻梅县,北界福建永定。这里有比云南元阳更美的梯田,这里有比江西婺源更秀的村落,这里有比永定初溪更悠久的土楼……大埔民居由于建筑形式多样、种类齐全,更是被誉为“客家建筑大观园”。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在大埔,则随处可见纯中国式的诗意气息。无论是大户巨宅还是坊间小楼,随处都是一道风景。有时候行至半山腰偶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远处深谷之中或高坡之上有一处宅子,绿树翠竹掩映下的白墙青瓦格外显眼,宅子上薄薄地笼着一团雾气,或是炊烟或是山雾,倒像是让人亲眼窥见到了世外桃源的模样。
客家民居建筑不但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经义,又夹杂着百越之地巫术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坐向的民风,同时又因地制宜结合了山区的特点,所以在建筑上出现了客家人特有的民居风格。大埔几乎囊括了我们想要见到的任何一种客家民居形式——华丽高贵如客家圆楼、方楼、走马楼、半圆楼和围龙屋,简朴实用如小户人家住的“三堂屋”、“下山虎”和“锁头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谈起大埔民居,懂行的人常常会说起“四点金”“走马楼”“五凤楼”“纵列式多杠楼屋”、九厅十八井,风水、龙势、坐向,花萼楼、泰安楼、衍翼楼……我们初听之下多是一头雾水,不过听不懂也不要紧,对于访客来说,重要的不是去确定楼的年代、构造或者建筑形制,而是每一座楼背后的那段故事。
◎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客家传统民居是一面光亮的历史镜子,反照出了客家人勤劳朴素、团结合作、兼容性强的品性。
客家民居从总体上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融住宅与供奉祠堂为一体;二、建筑的平面形式统一,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三、以墙承重为主的建筑结构形式;四、具可识性与标志性的外立面;五、瓦屋顶错落有致;六、讲究风水。
而大埔客家民居与众不同的区别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建筑的体量不同。大埔民居建筑体量偏大,偏高,气势雄伟豪迈,有宫殿或城堡的风范。以湖寮镇有230年历史的泰安楼为代表,3层,占地近1万平方米,200个房间。宽敞的祠堂,高大的人口门楼,宽敞的起居室,大气的院落,虽历沧桑仍雄风振振。
二、建筑墙体材料不同。大埔传统民居墙主体多两种材料共同砌筑,青灰色砖、石在外,内包夯土的做法,俗称“金包银”。这种墙体的外立面仅做沟缝,不做抹面处理。另外也有少量使用裸露的土坯砖的做法。
三、装饰的差异。大埔县民居瓦面的正脊两端有升起,平缓舒展的曲线两端有鸱尾,据《事物纪原》引《青箱杂纪》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则绛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以厌胜之法;起建昌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即今之鸱吻是也。”由此可知:鸱尾是鱼尾形,汉代开始用于屋脊,祈天降雨,确保平安。脊线升起与鸱尾的做法在隋、唐常用于宫殿与寺庙,明、清中原几乎不再使用,仅在南方少数地区保留。正像研究朝鲜、日本的古代木建筑,以了解唐朝建筑形式一样,大埔县民居较好地保留了古建筑的这些特点,对研究隋唐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埔县民居将鸱尾的形式进行了发展,由比较厚重的鱼尾形变成了轻盈镂空的花饰,使起翘的脊变得分外玲珑与轻巧,很符合民居的身份。
此外,大埔县许多民居在主入口正对的院墙处设影壁,天井内的下沉接雨水的池的面层材料是鹅卵石,檐口天沟接水口用龙、鱼等动物装饰,这些地方都与其他地方的客家民居有所不同。
◎民居人文
走在大埔的街上,你会发现许多宅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客家人爱为自家楼房取名字,而每一个名字基本上都代表了一家的家风,表达了每一家大埔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如“德馨堂”“爱兰居”“守成楼”,既是老人的殷殷叮嘱,也是年轻人自律的准则。这种为楼取名的做法,不管贫家富户,一概如此。这种风俗曾在中原盛行,但是现在中原已无踪影,倒是在这万山丛中的大埔保留了下来,甚至新起的新式楼房都是如此,可见古风犹存。
客家人传统是“挑担挽索”都要让子女读书,因此大埔的读书风气很盛,家家都有读书郎。山多地少家穷,所有的希望都在读书郎的身上,读完书便要出门谋取前程,这一去就是几万里,到南洋到旧金山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赤着脚板走出去,大埔人在外面扬名,最高兴的还是家乡人,从隋唐到明清,大埔一县总共出过翰林15人,进士58人,举人298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大埔,是出总统的地方!”总统是谁?新加坡的李光耀就是其中之一,南美圭亚那总统张西瑟也是大埔人,还有茶阳“父子两进士”,百侯“一府三翰林”的牌坊与宅子,无不显示了大埔绵延不断的求进文化。
作为一个客家人,在介绍自己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疑问:“你是汉族吗?”
许多人都以为客家人也是一个民族,其实不然,客家人只是一个汉族民系。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中国基本上没有纯汉人了,中原地区的一支纯种汉人迁徙到了南方,他们自称为客家人,他们保留着中原汉民留下来的传统,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纯汉人。
客家人的祖先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乱而迁徙至赣水流域,又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南移到广东省的韶、循、梅、惠等各州。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江西客家人文天祥丞相起兵勤王,许多闽、赣客家人参加起义军,直抵粤东梅州。后来,闽、赣的客民更是大规模地迁居梅州。当时的地方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将他们列入“客籍”,称为“客户”、“客家”,这就是“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开始时这些客家人仍保持聚族而居的传统,按姓氏在山坡上结茅扎寨居住,所以在梅州各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带有“围”“寨”的地名。这些围、寨后来才发展为砖砌瓦盖的方形、半圆形围屋。客家人无论迁徙到哪里,当地良田早有归属,他们只能钻进偏僻的山区,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常常遭受当地土著的排挤欺凌与山贼土匪的侵扰抢掠。所以为了保护家园一致对外,客家人只能聚族而居,将单家小屋组合成连居大屋,使之变成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堡式住宅。所以,客家民居中无论是殿堂式、围龙式、纵列式,还是“四点金”、“五凤楼”,都沿袭了这种阖族护家的理念。
◎大埔民居
我的家乡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居韩江中上游,东邻福建平和,南接锐平、丰顺,西邻梅县,北界福建永定。这里有比云南元阳更美的梯田,这里有比江西婺源更秀的村落,这里有比永定初溪更悠久的土楼……大埔民居由于建筑形式多样、种类齐全,更是被誉为“客家建筑大观园”。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在大埔,则随处可见纯中国式的诗意气息。无论是大户巨宅还是坊间小楼,随处都是一道风景。有时候行至半山腰偶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远处深谷之中或高坡之上有一处宅子,绿树翠竹掩映下的白墙青瓦格外显眼,宅子上薄薄地笼着一团雾气,或是炊烟或是山雾,倒像是让人亲眼窥见到了世外桃源的模样。
客家民居建筑不但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经义,又夹杂着百越之地巫术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坐向的民风,同时又因地制宜结合了山区的特点,所以在建筑上出现了客家人特有的民居风格。大埔几乎囊括了我们想要见到的任何一种客家民居形式——华丽高贵如客家圆楼、方楼、走马楼、半圆楼和围龙屋,简朴实用如小户人家住的“三堂屋”、“下山虎”和“锁头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谈起大埔民居,懂行的人常常会说起“四点金”“走马楼”“五凤楼”“纵列式多杠楼屋”、九厅十八井,风水、龙势、坐向,花萼楼、泰安楼、衍翼楼……我们初听之下多是一头雾水,不过听不懂也不要紧,对于访客来说,重要的不是去确定楼的年代、构造或者建筑形制,而是每一座楼背后的那段故事。
◎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客家传统民居是一面光亮的历史镜子,反照出了客家人勤劳朴素、团结合作、兼容性强的品性。
客家民居从总体上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融住宅与供奉祠堂为一体;二、建筑的平面形式统一,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三、以墙承重为主的建筑结构形式;四、具可识性与标志性的外立面;五、瓦屋顶错落有致;六、讲究风水。
而大埔客家民居与众不同的区别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建筑的体量不同。大埔民居建筑体量偏大,偏高,气势雄伟豪迈,有宫殿或城堡的风范。以湖寮镇有230年历史的泰安楼为代表,3层,占地近1万平方米,200个房间。宽敞的祠堂,高大的人口门楼,宽敞的起居室,大气的院落,虽历沧桑仍雄风振振。
二、建筑墙体材料不同。大埔传统民居墙主体多两种材料共同砌筑,青灰色砖、石在外,内包夯土的做法,俗称“金包银”。这种墙体的外立面仅做沟缝,不做抹面处理。另外也有少量使用裸露的土坯砖的做法。
三、装饰的差异。大埔县民居瓦面的正脊两端有升起,平缓舒展的曲线两端有鸱尾,据《事物纪原》引《青箱杂纪》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则绛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以厌胜之法;起建昌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即今之鸱吻是也。”由此可知:鸱尾是鱼尾形,汉代开始用于屋脊,祈天降雨,确保平安。脊线升起与鸱尾的做法在隋、唐常用于宫殿与寺庙,明、清中原几乎不再使用,仅在南方少数地区保留。正像研究朝鲜、日本的古代木建筑,以了解唐朝建筑形式一样,大埔县民居较好地保留了古建筑的这些特点,对研究隋唐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埔县民居将鸱尾的形式进行了发展,由比较厚重的鱼尾形变成了轻盈镂空的花饰,使起翘的脊变得分外玲珑与轻巧,很符合民居的身份。
此外,大埔县许多民居在主入口正对的院墙处设影壁,天井内的下沉接雨水的池的面层材料是鹅卵石,檐口天沟接水口用龙、鱼等动物装饰,这些地方都与其他地方的客家民居有所不同。
◎民居人文
走在大埔的街上,你会发现许多宅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客家人爱为自家楼房取名字,而每一个名字基本上都代表了一家的家风,表达了每一家大埔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如“德馨堂”“爱兰居”“守成楼”,既是老人的殷殷叮嘱,也是年轻人自律的准则。这种为楼取名的做法,不管贫家富户,一概如此。这种风俗曾在中原盛行,但是现在中原已无踪影,倒是在这万山丛中的大埔保留了下来,甚至新起的新式楼房都是如此,可见古风犹存。
客家人传统是“挑担挽索”都要让子女读书,因此大埔的读书风气很盛,家家都有读书郎。山多地少家穷,所有的希望都在读书郎的身上,读完书便要出门谋取前程,这一去就是几万里,到南洋到旧金山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赤着脚板走出去,大埔人在外面扬名,最高兴的还是家乡人,从隋唐到明清,大埔一县总共出过翰林15人,进士58人,举人298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大埔,是出总统的地方!”总统是谁?新加坡的李光耀就是其中之一,南美圭亚那总统张西瑟也是大埔人,还有茶阳“父子两进士”,百侯“一府三翰林”的牌坊与宅子,无不显示了大埔绵延不断的求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