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人工智能正式引入会计领域。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将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如何满足人工智能发展需求,这便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以目前的人才培养内容为主要调查内容,研究如何为社会培养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进行数据分析、精通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会计教育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关于会计和审计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讨论一直没停过。2017年9月,德勤在上海发布了德勤智能机器人的宣传视频后,我们惊奇的发现: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智能机器人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财务人一天的开票工作。而如果是往来结转和盘点业务,机器人一天可以完成四十多人的工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这些技术大规模运用即将到来,财务岗位将重新定位。会计实务界开始思考:智能已来,人工该去哪? 本文就从该问题着手,对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例分析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如何进行培养及完善,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中国高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传统的“以理论为主,以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大多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式。为了普及会计信息化教育,很多高校还开設了会计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理论与实践呈现局部脱节。虽然多数学校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是依旧无法满足企业的差异性需求。其实践教学也存在着实践课程本身不合理性和课时安排不合理性、师资配备比例较低等系列问题。其次,严重缺乏人工智能课程。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单一化,几乎没有一所高校为会计专业开设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会计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也存在着软件过时、教材陈旧等问题。这些说明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块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缺乏创新精神。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例
我们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三块内容,这三类课程的学时分配比例情况为:21%:55%:24%。这大多数高校对课程设计安排基本是一致的。
接下来,我们对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进行了详细调查。其中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中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情况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基础课程和广泛的基础知识框架培养,同时高校也注重对学生系统性的会计职业素质培养。这样的培养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这和许昊(2018)的研究结论是相似的。再看实践教学的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占所有课程的17%。从开设课程数量和比重来看,该校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数量和比重接近国内高校的基本水平。但是从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性来说,这样的结构是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在实务操作技能的需求的。而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要求。另外,该校也尚未开设任何一门和人工智能有关的课程。这点与全国尚未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情况是一致的。这说明,在人工智能时代,所有高校对此并未引起重视。
三、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如今,随着智能机器人的为财务人员完成大量重复工作后,人工错误被避免,基础财务工作岗位以后将全部被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财融合是大势所趋。财务人不止要懂财务知识,更要懂业务、了解行业。只有成为优秀的业务伙伴,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企业经营决策。同时,为了在未来能和财务机器人“并肩作战”,IT知识、程序算法化的思维也成了财务人的一项必修课。因此高校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理念也要转变为能力教育。
(一)培养多领域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会计核算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扎实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谈判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管理会计是将来的会计发展必然趋势,高校也应当提升学生在管理层面的能力与素养。
(二)培养人工智能管理会计人才
高校可以增设人工智能(会计)、数据获取与分析、信息化技术等课程,培养一批既懂基本的人工智能编程开发又掌握会计处理流程,可以灵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会计人才。
(三)培养业财融合应用型人才
高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强强联合,调整教学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形式促使学生在大四阶段进行充分的实习,提高会计本科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处于过于强调会计专业知识的训练和积累,对于综合数据运用、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尚未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而这些又恰恰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会计人才培养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曹玉敏.“互联网+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3);
[2]许昊.陈怡斐.潘慧凡.张成.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8(1);
[3]郭福珍.试论如何培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商论.2017(1);
[4]徐倩.“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纳税.2019(3);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云南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及民众直接受
益水平的调查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编号HX2019082761。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关于会计和审计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讨论一直没停过。2017年9月,德勤在上海发布了德勤智能机器人的宣传视频后,我们惊奇的发现: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智能机器人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财务人一天的开票工作。而如果是往来结转和盘点业务,机器人一天可以完成四十多人的工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这些技术大规模运用即将到来,财务岗位将重新定位。会计实务界开始思考:智能已来,人工该去哪? 本文就从该问题着手,对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例分析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如何进行培养及完善,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中国高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传统的“以理论为主,以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大多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式。为了普及会计信息化教育,很多高校还开設了会计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理论与实践呈现局部脱节。虽然多数学校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是依旧无法满足企业的差异性需求。其实践教学也存在着实践课程本身不合理性和课时安排不合理性、师资配备比例较低等系列问题。其次,严重缺乏人工智能课程。目前,高校课程体系单一化,几乎没有一所高校为会计专业开设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会计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也存在着软件过时、教材陈旧等问题。这些说明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块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缺乏创新精神。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例
我们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三块内容,这三类课程的学时分配比例情况为:21%:55%:24%。这大多数高校对课程设计安排基本是一致的。
接下来,我们对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进行了详细调查。其中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中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情况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基础课程和广泛的基础知识框架培养,同时高校也注重对学生系统性的会计职业素质培养。这样的培养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这和许昊(2018)的研究结论是相似的。再看实践教学的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占所有课程的17%。从开设课程数量和比重来看,该校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数量和比重接近国内高校的基本水平。但是从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性来说,这样的结构是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在实务操作技能的需求的。而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要求。另外,该校也尚未开设任何一门和人工智能有关的课程。这点与全国尚未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情况是一致的。这说明,在人工智能时代,所有高校对此并未引起重视。
三、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如今,随着智能机器人的为财务人员完成大量重复工作后,人工错误被避免,基础财务工作岗位以后将全部被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财融合是大势所趋。财务人不止要懂财务知识,更要懂业务、了解行业。只有成为优秀的业务伙伴,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企业经营决策。同时,为了在未来能和财务机器人“并肩作战”,IT知识、程序算法化的思维也成了财务人的一项必修课。因此高校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理念也要转变为能力教育。
(一)培养多领域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会计核算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扎实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谈判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管理会计是将来的会计发展必然趋势,高校也应当提升学生在管理层面的能力与素养。
(二)培养人工智能管理会计人才
高校可以增设人工智能(会计)、数据获取与分析、信息化技术等课程,培养一批既懂基本的人工智能编程开发又掌握会计处理流程,可以灵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会计人才。
(三)培养业财融合应用型人才
高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强强联合,调整教学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形式促使学生在大四阶段进行充分的实习,提高会计本科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处于过于强调会计专业知识的训练和积累,对于综合数据运用、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尚未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重视,而这些又恰恰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会计人才培养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曹玉敏.“互联网+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3);
[2]许昊.陈怡斐.潘慧凡.张成.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8(1);
[3]郭福珍.试论如何培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商论.2017(1);
[4]徐倩.“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纳税.2019(3);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云南贫困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及民众直接受
益水平的调查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编号HX201908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