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课改实验区已完成三年一轮的实验,即运用新教材的第一批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各个省区的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在新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走向推广成熟阶段,找到一种适应新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和手段显得更为迫切。
传统的课程以教师教为主导,所以传统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整合也是以教师教为核心。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教师语言、粉笔、黑板、书本)在形象性、生动性方面存在着不足,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好弥补上述不足,于是就产生了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引导者,辅导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应该从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
原先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是自己讲课用的教案,现在要从便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设计学案。受“教案”、“学案”的思路启发,我想既然教师上课用的叫“课件”,那么现在学生上课学习用的辅助性计算机软件可以叫“学件”。
一、学件的定义
学件的提出是相对于课件而言的。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及资源。学件就是用于辅助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软件及资源。学件与课件不仅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服务对象、使用目的、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侧重点都有很大的不同。课件的服务对象是教师,使用目的是为教师教得更好更省力,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角度是教师使用方便、快捷。学件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使用目的是为学生学得更好更省力,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角度是学生会使用、能使用、爱使用。
二、学件的分类
学件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可以按软件类型。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按内容可分为浏览式、交互游戏式等。笔者认为按学习模式来分类,更便于我们制作和研究。不同的学习模式,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学件来支持。下面以表格形式来说明学件分类,并说明每种学件应用的教学环节及学件制作的素材来源。作品形式主要指从电脑制作角度说明这种作品用哪种计算机工具软件去制作。
1.自学型学件的制作思路
把原先老师的电子备课中课本没有提到的扩展性知识做成静态网页形式,供学生课前预习时从教师网站上下载打印或直接浏览。
在复习、自我检查环节:把原先的作业题按难度分级,做成游戏闯关形式的动态网页,实行每一关设定通关分数线,达到这个分数可以做下一关难度更高的题。没达到规定分数,指出学生做错题的知识点。
2.合学型学件的制作及应用说明
要把教师原先上课的课件分解成合作学习的问题和资源,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要求找到学生合作学习的工具软件或自己编制学生用的小程序。一般在计算机机房上课,教会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工具软件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要求学生做成Powerpoint幻灯片,上台展示。
3.研究型学件的制作思路
探究型学习更多出现在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高中称为研究性学习,往往确定—个专题让学生研究。如初中语文第一册中关于“月亮”的阅读与写作,可以借助网上“月亮网站”(www.moon.com.cn)。
三、合学型学件制作与应用实践
三种类型的学件中,比较难实现应用的是合作型学习。因为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类似于传统课程中的自学。探究学习是类似于传统课程中的问题引导式学习。合作学习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应用得很少。下面就举例谈合作型学件的制作。
合作学习中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是要找到学生用的、辅助合作学习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及程序。
专门针对教学内容的合作学习软件很少,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课件的改造来进行操作,即把教师上课的课件改造成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件。改造中最关键一步就是要把课件分解成合作学习的工具和资源。
我校是市级课题“信息技术在合作学习中应用”的承担者。我们在英语和美术两个学科中进行过教学实验,较为成功地把教师课件改造成学生学件来进行合作学习形式上课。下面通过两个教学实例,来谈些体会供大家借鉴。
实例一:初一第二学期英语人教版《MUSIC》一课中,我们把教师的课件分解为教师演示的PPT课件和学生任务表格两块。学生预习课文后,教师逐个播放各种乐器演奏的声音,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学生任务表格的填写,即把乐器图片拖到对应表格的单元格中,把课文提到的演奏家、乐队的图片也拖到对应的单元格中。在“人人争当musician”这个环节中,一个同学写曲,一个同学用电脑中“模拟钢琴”软件演奏。
这节课在传统的CAI辅教的模式下,通常只有一个教师用的幻灯片课件。课件中播放各种乐器声音文件,师生共同完成“乐器、演奏家、乐队的对应的表格”。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所以我们把这个表格从教师课件中分离出来,变成学生任务。不再是播放一个声音文件,叫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允许同桌两个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人人争当musician"是这节信息技术整合课的亮点。因为我们找到电脑中“模拟钢琴”软件,只要用电脑键盘就能弹出音乐。以前需要提前通知有电子琴的学生,让他们上英语课时带来。往往到上课时四、五个人或七、八个人合用一台电子琴。现在这节课我们在计算机机房里上,只要从教师机器上去下载安装这个软件,每个学生都可以用键盘演奏乐曲。
实例二:在初一美术(湘美版)《色彩、图形和构图》这一节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软件是Windows的程序中的“画图”。合作学习的资源是教师从课件中分离出来的人脸造型的素材图片文件如三角形的鼻子、椭圆形的眼睛、不闭合曲线的耳朵。这节课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小组成员的分组。—个合作学习小组(4人小组)中一定要有一个学生美术绘画基础较好的,一个学生学电脑操作能力较强的。这样容易形成互相合作:电脑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其他人电脑绘画,美术绘画基础较好的提供美术指导。
如果不用合作学习模式,这节课就要用“双师”授课的形式了,即美术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同堂授课。美术老师先讲美术知识,计算机老师介绍电脑绘画工具。在学生操作时,计算机老师再对不会电脑绘画的一个一个手把手教。一节课下来,教师忙得满头大汗,可是还有很多学生没教到不会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让学生互相教,效率高多了。
四、小结
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从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导。信息技术整合也要从服务教师的教转变为服务学生的学。表现在具体形式上,从制作“课件”到制作“学件”,从设计“教案”到设计“学案”。
从“课件”到“学件”的转变,要比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复杂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角度的转变,还会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符 洁)
传统的课程以教师教为主导,所以传统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整合也是以教师教为核心。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教师语言、粉笔、黑板、书本)在形象性、生动性方面存在着不足,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好弥补上述不足,于是就产生了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引导者,辅导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应该从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
原先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是自己讲课用的教案,现在要从便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设计学案。受“教案”、“学案”的思路启发,我想既然教师上课用的叫“课件”,那么现在学生上课学习用的辅助性计算机软件可以叫“学件”。
一、学件的定义
学件的提出是相对于课件而言的。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及资源。学件就是用于辅助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软件及资源。学件与课件不仅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服务对象、使用目的、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侧重点都有很大的不同。课件的服务对象是教师,使用目的是为教师教得更好更省力,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角度是教师使用方便、快捷。学件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使用目的是为学生学得更好更省力,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角度是学生会使用、能使用、爱使用。
二、学件的分类
学件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可以按软件类型。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按内容可分为浏览式、交互游戏式等。笔者认为按学习模式来分类,更便于我们制作和研究。不同的学习模式,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学件来支持。下面以表格形式来说明学件分类,并说明每种学件应用的教学环节及学件制作的素材来源。作品形式主要指从电脑制作角度说明这种作品用哪种计算机工具软件去制作。
1.自学型学件的制作思路
把原先老师的电子备课中课本没有提到的扩展性知识做成静态网页形式,供学生课前预习时从教师网站上下载打印或直接浏览。
在复习、自我检查环节:把原先的作业题按难度分级,做成游戏闯关形式的动态网页,实行每一关设定通关分数线,达到这个分数可以做下一关难度更高的题。没达到规定分数,指出学生做错题的知识点。
2.合学型学件的制作及应用说明
要把教师原先上课的课件分解成合作学习的问题和资源,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要求找到学生合作学习的工具软件或自己编制学生用的小程序。一般在计算机机房上课,教会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工具软件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要求学生做成Powerpoint幻灯片,上台展示。
3.研究型学件的制作思路
探究型学习更多出现在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高中称为研究性学习,往往确定—个专题让学生研究。如初中语文第一册中关于“月亮”的阅读与写作,可以借助网上“月亮网站”(www.moon.com.cn)。
三、合学型学件制作与应用实践
三种类型的学件中,比较难实现应用的是合作型学习。因为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类似于传统课程中的自学。探究学习是类似于传统课程中的问题引导式学习。合作学习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应用得很少。下面就举例谈合作型学件的制作。
合作学习中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是要找到学生用的、辅助合作学习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及程序。
专门针对教学内容的合作学习软件很少,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课件的改造来进行操作,即把教师上课的课件改造成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件。改造中最关键一步就是要把课件分解成合作学习的工具和资源。
我校是市级课题“信息技术在合作学习中应用”的承担者。我们在英语和美术两个学科中进行过教学实验,较为成功地把教师课件改造成学生学件来进行合作学习形式上课。下面通过两个教学实例,来谈些体会供大家借鉴。
实例一:初一第二学期英语人教版《MUSIC》一课中,我们把教师的课件分解为教师演示的PPT课件和学生任务表格两块。学生预习课文后,教师逐个播放各种乐器演奏的声音,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学生任务表格的填写,即把乐器图片拖到对应表格的单元格中,把课文提到的演奏家、乐队的图片也拖到对应的单元格中。在“人人争当musician”这个环节中,一个同学写曲,一个同学用电脑中“模拟钢琴”软件演奏。
这节课在传统的CAI辅教的模式下,通常只有一个教师用的幻灯片课件。课件中播放各种乐器声音文件,师生共同完成“乐器、演奏家、乐队的对应的表格”。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所以我们把这个表格从教师课件中分离出来,变成学生任务。不再是播放一个声音文件,叫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允许同桌两个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人人争当musician"是这节信息技术整合课的亮点。因为我们找到电脑中“模拟钢琴”软件,只要用电脑键盘就能弹出音乐。以前需要提前通知有电子琴的学生,让他们上英语课时带来。往往到上课时四、五个人或七、八个人合用一台电子琴。现在这节课我们在计算机机房里上,只要从教师机器上去下载安装这个软件,每个学生都可以用键盘演奏乐曲。
实例二:在初一美术(湘美版)《色彩、图形和构图》这一节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软件是Windows的程序中的“画图”。合作学习的资源是教师从课件中分离出来的人脸造型的素材图片文件如三角形的鼻子、椭圆形的眼睛、不闭合曲线的耳朵。这节课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小组成员的分组。—个合作学习小组(4人小组)中一定要有一个学生美术绘画基础较好的,一个学生学电脑操作能力较强的。这样容易形成互相合作:电脑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其他人电脑绘画,美术绘画基础较好的提供美术指导。
如果不用合作学习模式,这节课就要用“双师”授课的形式了,即美术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同堂授课。美术老师先讲美术知识,计算机老师介绍电脑绘画工具。在学生操作时,计算机老师再对不会电脑绘画的一个一个手把手教。一节课下来,教师忙得满头大汗,可是还有很多学生没教到不会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让学生互相教,效率高多了。
四、小结
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从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导。信息技术整合也要从服务教师的教转变为服务学生的学。表现在具体形式上,从制作“课件”到制作“学件”,从设计“教案”到设计“学案”。
从“课件”到“学件”的转变,要比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复杂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角度的转变,还会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