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人大代表们呼吁需与校内课程相融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学活动要深入推广下去,最大的障碍在学校的主动性方面。
  “我们希望把这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有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等充分地挖掘出来,研发相应研学课程,形成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的研学旅行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研学旅行有效开展下去。”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表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多是旅行,缺少研和学的过程。”
  今年两会,张国新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的建议》。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各地中小学也积极行动起来。如何让研学旅行更好地开展?如何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全国两会期间,未来网举办了“2019全国丽会热点大家谈·共商教育关切题”主题交流会,全国人大代表与专家一起交流探讨,共同为进一步推进研学旅行,规范研学旅行发展建言献策。

研学旅行是一种实践的课堂


  研学旅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研学,关键在研,还要在学,而且是一种实践的课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员刘卫兵认为,研学旅行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一种我们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学生需要从学校走出去,将自己的所闻所见与实用结合。
  他举例,比如说中小学研学旅行安排的烧制陶瓷的项目,让孩子们在完全参与的过程中就把相应的知识掌握了,在动态中学习,可能更有助于学生整体知识的稳固,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点。
  “研学旅行首先可以增长知识。”对于研学旅行,作为一个80后家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鹤峰县金泰牧农场宋庆礼认为,其次,通过研学旅行,不仅在身体素质方面得以提升,孩子的自理自立方面也能得到提升;第三个是兴趣的培养,通过研学旅行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觉得我们所有的科研都可以跟研学结合起米。高中低海拔不同的基地,针对不同作物,融合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副院长沈艳芬表示。
  “我们结合科研成果和设施,在科技园区做了一个文化长廊。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文化长廊,可以了解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成果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比如春天有绿茶,夏天有麦芒,秋天有稻花香,然后冬天也有溫室大棚里的鲜花,整个过程都满足了学生耳朵听和眼睛看的需求。”沈艳芬说。


发挥教育意义,将研学旅行课程化


  “我们在国家层面上推行的研学旅行,它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但研学旅行的关键,还在研学旅行课程化。不光是学校要有责任感,还要使全社会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张国新建议,课程的开发要组织各方力量,要充分发挥当地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对研学旅行的指导作用,研学机构和景区要共同开发出合适的研学线路和课程,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参加研学的同学们也要参与研学课程的编写和修改。“江西师大附中多年来致力于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将赣鄱文化融入课堂,构建课程体系,让传统古色绵延传承,让生态绿色持续发展,让英雄红色发扬光大,现在已经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张国新说道。
  “好的研学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学情,要体现出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要体现整合知识、知行合一的能力。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果我们的研学还停留在感官观看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张国新强调。
  关于课程设计,作为家长,宋庆礼认为,不管研学旅行的课程如何设计,如何与当地机构结合,两个字是需要放到最前面的,首先是“动手”,就是体验和动手能力;再一个是团队之间的“协作”;第三个是“自立”。这几个词一定是要贯穿到研学旅行里面,才能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变化。
  “我本身是个医生,我觉得在研学过程中还要加一点中医方面的知识。”对于课程设置,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医生杨芳这样说道。
  “我觉得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特别好,因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宅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手机,有了这个活动的话,可以出去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从安全角度讲,我觉得应该在学校里,老师就要把在野外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知识普及给学生。”杨芳说。
  “研学活动要深入推广下去,最大的障碍在学校的主动性方面。作为学校一方,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学校会非常顾及把孩子送出去。”考虑到研学旅行中的安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卫生学校副校长杨琴这样认为。
  “所以,我希望从制度方面,国家要给学校减压。另外一方面,家长和学校一定要坚持双方自愿的原则,要签订相关协议,要把双方的责任划分清楚。另外就是社会保障,基本的保险一定要跟上。”杨琴建议。
  河南省淅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方松海对此也表示,“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怎样能够更好地承接研学旅行这样的大机遇。”
  在方松海看来,研学旅行很有必要,要跟脱贫共建攻坚、乡村振兴这两件大事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研学旅行,总是要让孩子们去看待外面的大干世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旅行,让大家深刻地了解一下国情。我们的最大国情其实在农村,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在如火如荼做的脱贫攻坚这件大事。—方松海表示。
  ——摘自《未来网》
其他文献
今年只有16岁的法图麦·李,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许多耀眼的成績,这无疑与她自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女儿奴”们的日常  经常关注李咏和哈文微博动态的人都知道,他们俩可是妥妥的“女儿奴”,常常发女儿的动态并配文,或鼓励、或赞美。李咏生前,三个人也经常在社交网站上互动,在那里,李咏抛掉了“名人”光环,化身为一个为女儿琐事操心的普通老爸。  曾经,法图麦发了一张海边泳装照,李咏意味深长地回复“小心着凉”,
期刊
几天前,李咏16岁的女儿法图麦·李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了自己和妈妈哈文在海外度假的照片。照片中她穿着大红色的泳衣,躺在沙滩椅子上晒太阳,青春、阳光、有朝气。而哈文则转发了女儿的照片,并留言“女神”。看得出来,母女俩已经走出李咏离世的阴霾。  父亲是著名主持人,母亲是著名导演,今年16岁的法图麦可以说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平凡。但因为从小就在国外留学,几乎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所以网络上关于她的消息少之又少,
期刊
杨家坪中学2020级( 20)班侯玉林,是同学们公认的学霸。学霸只会死读书吗?不是!他擅长乐器还热爱运动。学霸都内向不爱说话吗?不是!他与同学关系和睦,身为班长管理能力出众。那他是一个怎样的学霸?让我们一起走进侯玉林同学的世界。爱做难题还喜欢发明题  进入高中以来,每一次月考、半期考试、期末考试,侯玉林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而且每一次他的总分都领先第二名20分以上。  侯玉林特别擅长数学和理综,小学加
期刊
最近热度最高的电视剧,是由姚晨、倪大红等演技派主演的电视剧《都挺好》,这部剧不同以往的家庭伦理剧,局限于婆媳矛盾、父母催婚等社会焦点问题,而是另辟蹊径地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家庭,讨论起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的五口之家:精明强势的苏母,胆小自私的苏父,有心无力的大哥苏明哲,“极品妈宝男”二哥苏明成,不被待见的小妹苏明玉。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泛热议。一开始,大家讨论的是重男轻女
期刊
释放孩子的天性,这其实是垃圾教育,听起来很刺耳、很扎心,却很现实。  有一种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他们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释放孩子的“天性”当作必然、当作合法、当作理所应当。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没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熊、野蛮、没教养、没规矩成了这类孩子的代名词。  这不是“天性教育”,是错误教育,听出来很刺耳、很扎心,却很现实。  孩子的天性中,有天真,纯真的一面,但其实人性里还有很多的恶:如
期刊
睡觉,是动物王国和人类世界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过对于每天究竟需要多久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基本生存,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睡眠时间存在多大差异等问题,科学家们并没有得出准确答案。  最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团队对果蝇的睡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用于实验研究的一千多只果蝇中,在睡眠不被打扰的情况下,有的果蝇一天能睡10小时,而有的果蝇一天只睡几分钟。在动物世界中
期刊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提到民国世家,就不能不提文化界声名卓著的“合肥四姐妹”。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
期刊
“12法则”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衍生出来的。对熟知少儿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人员来说,这些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  在美国,很多普通家长也会通过请教学校老师或参与儿童组织志愿-服务的培训,来掌握较为专业的教育法则,并将其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因此这些法则贯穿于美国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少儿教育之中。  这些法则,很多与国人的教子之道并不矛盾,但是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知道如何顺应社会环境。归属法则:保证孩子
期刊
她是贫民窟里的妈妈,却养育出3个精英儿子,只因坚信“唯有教育才能斩断贫穷”。  但凡去过日本旅游的人都知道,打開电视机,常会看到一个半边脸不能动的“面瘫”男人霸占着黄金时段,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各种节日里。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个面目有些狰狞的老男孩,正是他们最熟知与喜爱的笑星、主持人、脱口秀大咖——北野武。  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就算之前从来不知道这个名字,也一定或多或少地听过或看过他的影视代表
期刊
味精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可以使饭菜变得鲜美。但很多小朋友都反映爸爸妈妈炒菜从不放味精,因为他们认为味精对健康有害。在网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味精的负面评论,味精的“恶名”在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但味精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让我们一起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下吧。味精的起源与生产  味精诞生于饭桌。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觉得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特别鲜美,职业的敏锐性促使他对食材进行了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