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地震基本知识,强化防震减灾意识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普及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极其频繁,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地理教师应科学介绍地震知识,给学生详细介绍我国历史上几次重大地震的情况以及我国地震带的主要活动区。还可陆续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观看录像、听讲座、讨论、上网查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震、地震如何发生及传播,地震类型、地震分布,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地震监测、地震前兆、地震预报,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等地震的基本知识。另外,还可在班级张贴地震科普知识挂图,利用校园内部网等形式给学生播放宣传片,采用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地震观测兴趣小组等形式普及地震基本知识。在普及知识过程中必须向学生客观说明,现在地震预报仍是一个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制约地震预报水平的主要困难,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人性,地球科学家对于地震发生机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地震预报受到观测技术的严重制约,地震物理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三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十分复杂,如何抓住时机、冷静判断、迅速避震,是人们在地震中求生的关键所在。而处于不同情况下的自救方式又各不相同。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预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路线和场地;震时就近躲避,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躲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到安全处。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教育学生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助,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自救。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只会消耗大量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设法包扎,避免失血过多。必要时自身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延缓生命。震后要互救,力求时间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
  
  二、强化防震减灾意识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学生进行有关防震抗灾方面的知识教育相当普及。像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没有学生因地震死于学校,这得益于日本长期普及防震救灾意识和技能,防震教育不仅进入到学校、幼儿保育园,而且日本还设立9月1日为法定“防灾日”。每年这一天,日本社会各界都要举行防灾知识讲座、防灾演习、防灾新产品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行各业为抗震救灾献计献策。在美国,逃生演习经常在学校等场所举行,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在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自救的知识。“9·11”事件发生后,一部分人得以逃生,在事件现场的民众也以最快的时间自发投入救援,说明良好的逃生自救素质非常关键。强化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可以通过下列途径。
  加强防震减灾教育。除地理教师外,还要配备兼职的防震减灾知识教师。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校学生每个学期接受2学时以上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班主任定期召开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班会或者讨论会,将防震减灾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组织防震减灾演习。为了避免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造成拥挤踩踏等损伤学生身体的事件发生,学校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和突发事件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活动。要事先编制好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可每学年安排一次演练活动,为中小学设立防震演习课程,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真正提高学生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
  成立防震减灾兴趣小组。学生只从书本上学习地震知识远远不够,应当培养学生参加防震减灾课外活动的兴趣。组织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建立地震科普展室和教育基地,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开展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设置介绍地震知识展板、多幅挂图和图书资料,通过知识竞赛、科普夏令营、到地震台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活动,使防震避灾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备知识。
  
  三、重视心理疏导重建
  
  地震除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之外,还给人们造成了心理恐慌和有可能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在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受害者中,因心理创伤导致焦虑症、恐惧症、神经症的患者,要比非地震区正常人高出2~3倍。面对天灾,教师该如何平复学生内心的恐惧和创伤感,如何帮助学生尽快从灾难的心理阴影里走出来,怎样让心灵创伤得到更快更好的治愈,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灾后最初几天。家园被毁,痛失亲人,五雷轰顶,一切突如其来,急需心理救护。心理学称为“紧急应变期”;第二阶段——一般指灾后前三个月。局势逐渐稳定,但人的情绪难以稳定,经常沉浸在灾难的悲痛、恐惧、焦虑之中不能自拔,难以回到正常生活中来。需要进行危机处理、安全维护、信息传达和心理卫生宣传。心理学称之为“冲击初期”。第三阶段——一般从灾后第四个月开始。痛定思痛,情绪仍难稳定,尤其是失去亲人的人群。但经过各方面的安抚和自身调适,逐步进入长期适应的初始时期。心理学称之为“心理重建阶段”。
  在大地震中,不仅灾区很多孩子成为孤儿,而且在异地读书的部分学生也失去了亲人。对于这些比成年人相对脆弱的孩子,如果心理疏导跟不上,对其今后的成长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应让学生正视现实。一定要让他们哭出来、说出来。现在不会哭,以后可能也就不会笑了。有些教育工作者怕孩子再受刺激,不让孩子回忆,过早地要孩子节哀,这是不对的。悲痛是正常的,宣泄的作用可以使感情不被压抑,不让悲伤和恐惧滞留在心里,造成精神的深层伤害。
  其次,帮助学生形成安全感。幼儿一定要有人带,中小学生要置身于人群中。从电视中几次看到,有的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操场的角落里望天空,或在屋里独自发呆,老师、社区干部、志愿者等救护人员,一定不要让这样的孩子落单。西北师大彭德华教授介绍的方法是:“无言地陪伴,无条件地倾听,无条件地接纳哭诉,多用行动表示关怀和理解。”在电视中看到一位解放军摘下手套去和一位刚获救的学生握手,这一肢体接触的动作或拥抱,对于受到创伤的孩子会产生非常有效的心理安抚和安全感。此外,还可以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寻 找安全的资源。
  再次,提高学生认知能力。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地震是人类目前还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幸存者要勇于面对现实,珍惜生命,不辜负国家和全社会的关爱和救助。还可以用一些古今中外坚强面对人生磨难的典范,树立学习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教育,要特别注意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第四,对不同情况学生采取不同疏导或治疗方式。对心理创伤不太严重的学生,在学校或救助站里接受生命意义和地震知识的教育,使其逐步适应现实生活即可;对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有专业心理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救助;而对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就要请治疗精神症、神经症方面的医生一起进行心理干预。
  
  四、培养自强不息精神
  
  汶川大地震后,从电视上经常能看到在天安门广场以及祖国各地令人感动的场面,千百万人振臂高呼:“灾区坚强,四川挺住,中国加油”;还看到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临时安置点写下“多难兴邦”的题词,听到温总理鼓励北川中学师生“昂起坚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的话语。抗震救灾,是一场与地震争夺生命的残酷较量!也是凝聚爱、奉献爱、展示爱的一次极好的机缘!这种爱弥足珍贵!
  中华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民族,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非典、2008年初南方雪灾、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面对这些天灾,人类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同时更应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应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需要镇定、信心、勇气和爱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教师要抓住机会宣传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自救的自强不息精神,宣传炎黄子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热情,宣传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强决心,宣传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不怕疲劳、顽强作战的作风,用这些素材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学校是人群的密集区域,也是事故发生的重灾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后损失重。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以其十分惨痛的教训警示国人:防震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地理教师教育学生强化防震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责无旁贷。
其他文献
大气探测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探测大气变化规律,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大气科学萌芽时期,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天气现象的演变,凭感觉器官感知冷暖干湿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相继发明了温度计、气压计、湿度计、风速计等,使大气探测从定性估计发展到定量记录;为了解高空大气的状况,人们开始利用风筝携带简单仪器、乘坐气球吊篮升入高空,测量高空气象要素;20世纪30年代末,人们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
江西省新余一中胡岸峰教师回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文明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优秀儿女,至今仍蕴含着勃勃生机,焕发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近几年来,新余一中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是如今耳熟能详的话语,其实践则需要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毋庸置疑,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虽然摒弃了对学生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及技巧的指导,但究其本质,多是教师直接“教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师仍然是学习的“主导”。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教师以创新理念、创新品质和创新行动去影响和激励学生,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营
一、新中国第一部地理教学大纲的颁布    ——第一阶段:1949—1956年的兴旺时期  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这种三分法在1956年的大纲中已有雏形。  知识方面,1956年大纲中沿用的是1948年提出的“地理知识”的概念,表述为:“把一定范围的地理知识教给学生”。能力方面,大纲“说明”部分中首次提出“使他们获得一些实际的技能和熟练的技巧”以及“在
教学的过程,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找到“火种”,并点燃学生手中的“火把”。这是一个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过程,师生在课堂45分钟的互动过程中,共同体会解答问题、碰撞出火花的愉悦。地理课堂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方法的传递、思维的跳跃、技能的提高。初中地理知识看似简单,但是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兴奋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探求的欲望,是每位地理教师所渴求
陕西,这块中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坡,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历史,拥有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2008年的年终岁末,悄然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短短数日,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无数的反差,都给了我们足够的冲击和神往。身体奔波劳顿,心灵却震撼感慨。一如文在此处,心已回到那片土地……    自然华山  华山——北临黄河,南接秦岭,屹立于关中平原。华山与关中平原的落差,一个海拔2 000多米,拔地而起;一个
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温州市有着调节生态、养殖灌溉、排涝泻洪等诸多功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但随着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使得温瑞塘河由原来清澈透明的小河变成一条臭气熏天的黑河。为了人民的生活环境,为了温州的明天,保护母亲河已经迫在眉睫,就此问题,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成立调研小组,经“访谈-调研分析-提出措施”三步
一、 选择题    人们通常以经度0°,38°N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1,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1~3题。    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北极点 B.180°,38°SC.南极点 D.0°,38°S  2.“陆半球”极点和“水半球”极点始终相同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B.昼夜长短  C.地方时D.自转线速
英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关“城市和城市化”的内容在第八章,标题为“城市环境”;而中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城市和城市化”的内容被安排在必修2第二章,标题为“城市与城市化”    一、英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和城市化”    英国高中地理教材第八章“城市环境”,全章共分为16节,其目录如下面框图。  第一节“城市区域和城市化”,教材首先对“城市”和“城市化”这两个关键地理术语进行多角度解读;然后简介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共有12套试卷。纵观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谓新意迭出,呈现出诸多新亮点。研究高考试题对自主命题省份把握命题特点、提高命题质量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使用全国卷的一线教师指导学生备考、规范学生答题同样意义重大。本文拟对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市、四川省及重庆卷地理高考试题展开比较、分析与研究,以供全国同仁教学教研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