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筹设中行台北分行未果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银行要赴台湾设分支机构了!闻讯不由使我回想起66年前我也曾有过准备赴台筹建中行的经历。
  1944年我从重庆中国银行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征调,参加了盟军第十四航空队第一技术联络分队担任随军翻译,1945年抗战胜利,复员回到重庆中国银行。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百废待兴,我们满怀热情摩拳擦掌,准备奔赴祖国各地。旋即接到任务,奉中国银行总行(时任董事长宋汉章)调派,9月跟随张武先生(又名张公武,当时系总行的一位负责人)和张学海、浦某某及我共四人,前往台湾筹建中国银行。这是中行赴台开展业务的一件大事。接到任务,当时23岁的我,倍感荣幸,肩负着中行对我的信任,踌躇满志想去开创新的局面。指令一下,在四川盆地呆了八年的同胞们,当时的心情犹如唐朝杜甫的诗词名句“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所描述的。后来走了一个月的历程,却比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要艰难得多。当时交通落后,道路壅塞,十分烦难。我们先坐汽车经湖北沙市、恩施,到洞庭湖坐接收的日本橡皮船,开船者是日本人(投降者),中途搁浅,又改坐小船到九江,再坐长江轮到南京,由首都南京转火车赶到上海集结,前后走了一个多月。迢迢千里来到上海,住在南京西路成都路中行招待所等待赴台。办理赴台手续的张武到台湾长官行政公署上海办事处去申请入台签证。又足足等了一个月,岂料,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竟然得到的结果是不批准在台湾设立中行的分支机构,拒发我们的入台签证!当时我们有点想不通,胜利了,台湾也光复了,为何中央派员开展金融业务,竟然会被地方的一个省、时任台湾最高行政长官陈仪的拒绝。
  后来档案解密才知道,1946年,陈仪为了保护台湾的金融利益成立台湾银行。当时中国有四大银行,就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民银行,四大银行要到台湾来建行,有的飞机都开到了台湾的飞机场,陈仪不许他们下飞机,说我们台湾有台湾银行,你们这些接收大员请回去好了。即刻把他们都赶了回去。然后台湾用的钱跟中国大陆用的钱不一样,就是台湾银行发行的货币叫台币。为什么发行台币呢?就是用它隔绝了台湾跟战乱的大陆的关系,大陆用的是法币,后来法币又拼命的贬值,但没大影响台湾的金融。
  现在才明白我们1945年不能前往的原因。当时我们四人一头雾水,不知就里。经过请示后改调我到了上海中行分行工作,一直至退休。
其他文献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
期刊
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  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期刊
台湾“中央社”主动邀请   大陆工作会主任登门会见  1998年3月 3日,我收到台湾“中央通讯社”邀请我率领《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函件。我从1993年春奉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曾多次率领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欧美亚非等许多国家,恰恰近在相隔一条海峡的祖国宝岛台湾,没有机会前往一睹芳颜。所以,当我接到台湾“中央社”主动发来的访问邀请函,非常高兴,非常珍惜。当天,我就把邀请函交给报社安排出访的部
期刊
说明: “遗嘱”写于1969年12月14日。据巴人(王任叔)手稿抄出,个别误字在[ ]内标注。  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十二日,三次突然晕倒,大便失禁。第三次情况相当严重,耽时至十一时,尚未十分清醒,此后如何,很难逆料,为此写了几句话于后。  1、我的案尚未定下,自然是我自己最关心的,也是我亲属所关心的。我确已坦白交代了我的政治问题,除已交待的以外,再没有与国民党或国民党分子有所勾结
期刊
1971年,我正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三所大学合办的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地处奉贤,滨海,堤外一片荒地,近海是芦苇滩。干校就在这片荒地上。附近还有好几处“干校”,市直机关的干校也在那一带。“干校”虽有学校之名,其实只是把一些斗也斗过、批也批过、终于无法“定性”的人,或先前已经处理、又未发现新问题、但始终信不过的“另类”,放到那里,派一些工宣队员和“积极分子”监管起来,从事体力劳动,省得
期刊
编者按:王安忆,一位享誉文坛三十载的著名女作家,从早年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海派文学,她在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且数量丰厚、题材多样。与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旺盛的创作活力相比,王安忆面对媒体却十分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特立独行,埋首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本文取自上海电视台曹可凡先生对王安忆女士的专访,带领读者进入她的内心世界。编者对录音整理稿略作调整增删。  文学“基因”  王安忆1
期刊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定于1926年1月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鲍罗庭在派遣代表团赴苏一事上发挥了主要作用。1925年10月2日,胡汉民携女儿胡木兰与秘书朱和中、李文范,以及副官杜成志一行乘俄国轮船赴苏联。  胡汉民的出使很像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博士考察团到苏联:他们都要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代表大会的重大问题商之于共产国际。胡汉民是以国民党代表的身份到莫斯科的。不过他同鲍罗庭日益恶化的关系等种种因素使
期刊
《世纪》杂志是1993年在文坛前辈萧乾和冰心倡导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20年过去了,这本双月刊已经发刊120期。作为一本文史类刊物,在当今传媒日益发达,出版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能够独树一帜,能够在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契合点,能够为读者所喜爱,还曾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实属不易!  《世纪》内容以刊载亲历、亲闻、亲见的“三亲”文章为主。按照现代心理学和
期刊
1992年,苏州市政府主办了一个围绕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会议,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老领导来座谈,我应邀参加。在那个会上,我遇到了1958年主政苏州的那位老市长。我是苏州人,也一直关注苏州的人和事,所以我是认识他的,他也认识我。当时这位老市长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人,满头白发,见到我,就走到我跟前跟我打招呼,一脸愧疚地对我说:“阮老师,我很内疚,58年的时候是我坚持要拆掉古城墙,现在看来
期刊
一场“文革”,看起来书禁甚严,几乎所有图书都被打为“封资修”加以查禁,甚至化为纸浆。但谁也没想到,这场横扫 “封资修”的“大革命”,恰恰变成了一场“封资修”的大普及。  这场“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除毛泽东和他信任的少数人,“革命”之初,从上到下原有的各级领导、各级机构都不知道这“革命”如何进行。 “第二号人物”刘少奇不好公开说“不知道”,只好婉言:“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那时,中共政治局七常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