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开始渗透与应用,在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历史是初中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可以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整合策略
引言:
由于时代的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技术、微课等,不管是历史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模式上都有着显著的推助效果,同时,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逐渐成了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通常在于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在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兴趣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充分发挥辅助教学作用,与传统教学融合
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需要按照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进行合理的调整,需要做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特别是山区学校初中教学,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并且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而多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都需要建立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才可以进行,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合理的选择,以及合理的控制信息技术的教学占比率。比如,在开展八年级历史课程《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该内容不但包括伟大红军革命历程中的各种丰功伟绩,同时也歌颂了红军的革命精神。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授课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老师可以利用PPT的方式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是播放《遵义会议》的电影情节,之后向学生讲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代背景,以及过程等,通过信息技术与老师讲授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红军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学水平
如今,初中历史教学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熟练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视频及音频等媒体教学设备等。对于部分山区或农村历史老师来说亦是如此,需要多多参与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教学交流活动等,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此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开展《丝绸之路的追忆》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大量与丝绸之路时代背景以及事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将其制作成PPT课件,以及背景音频的导入等,利用PPT展示丝绸之路的沿途风景和部分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容,同时,老师还需要在网络中收集历史地图,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加工,在地图中进行路线标记、凸显标志性设施及建筑等,配合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整合与梳理,制作一个脉络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方案,将教学效果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便是老师需要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够更加熟练以及灵活的使用信息技术,使其创造更高的教学价值,促进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教学互动,展现信息技术真正价值
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具象化的展现出来,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历史教学材料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来,老师通常直接利用这种方式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思维方向等,进而获取知识。不过,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并不高,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互动,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一种懈怠心理。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互动性,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的价值,而并非完全占据教学主体的作用,通过教材让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较为浅显的了解,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具象展示,让学生通过欣赏来引发思考和兴趣,进而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索,这时候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進行思考。除此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余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同学或老师进行学习的交流,表达各自的知识见解的同时也加深了学习印象。比如,在展示书法作品时,老师先是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让学生谈一谈对于书法的理解和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书法如春节贴的对联等,之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各种书法文体及知识,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引发思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同时也是保证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主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方面,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综合应用能力、改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等,以此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忠. 浅析初中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J]. 学周刊,2018(18):158-159.
[2]沈松辉.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性思考[J]. 当代教研论丛,2017(10):98.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整合策略
引言:
由于时代的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技术、微课等,不管是历史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模式上都有着显著的推助效果,同时,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逐渐成了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通常在于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在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兴趣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充分发挥辅助教学作用,与传统教学融合
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需要按照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进行合理的调整,需要做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特别是山区学校初中教学,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并且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而多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都需要建立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才可以进行,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合理的选择,以及合理的控制信息技术的教学占比率。比如,在开展八年级历史课程《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该内容不但包括伟大红军革命历程中的各种丰功伟绩,同时也歌颂了红军的革命精神。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授课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老师可以利用PPT的方式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是播放《遵义会议》的电影情节,之后向学生讲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代背景,以及过程等,通过信息技术与老师讲授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红军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学水平
如今,初中历史教学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熟练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视频及音频等媒体教学设备等。对于部分山区或农村历史老师来说亦是如此,需要多多参与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教学交流活动等,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此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开展《丝绸之路的追忆》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大量与丝绸之路时代背景以及事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将其制作成PPT课件,以及背景音频的导入等,利用PPT展示丝绸之路的沿途风景和部分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容,同时,老师还需要在网络中收集历史地图,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加工,在地图中进行路线标记、凸显标志性设施及建筑等,配合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整合与梳理,制作一个脉络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方案,将教学效果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便是老师需要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够更加熟练以及灵活的使用信息技术,使其创造更高的教学价值,促进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教学互动,展现信息技术真正价值
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具象化的展现出来,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历史教学材料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来,老师通常直接利用这种方式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思维方向等,进而获取知识。不过,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并不高,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互动,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一种懈怠心理。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互动性,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的价值,而并非完全占据教学主体的作用,通过教材让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较为浅显的了解,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具象展示,让学生通过欣赏来引发思考和兴趣,进而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索,这时候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進行思考。除此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余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同学或老师进行学习的交流,表达各自的知识见解的同时也加深了学习印象。比如,在展示书法作品时,老师先是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让学生谈一谈对于书法的理解和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书法如春节贴的对联等,之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各种书法文体及知识,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引发思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同时也是保证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主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方面,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综合应用能力、改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等,以此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忠. 浅析初中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J]. 学周刊,2018(18):158-159.
[2]沈松辉.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性思考[J]. 当代教研论丛,2017(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