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任务愈加迫切。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及择业意向,分析他们对目前就业形势的态度以及对大学学习和将来就业的认知,将有助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改善。大学生应当学着适应云波诡谲的就业局势,他们在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兼职、自学技能、参与学校举办的技能比赛等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确保将来有扎实的技术能力应对求职道路上遇到的坎坷。
【关键词】心态 就业形势 启示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09-02
事物的价格与需求紧密相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亦是如此。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攀升,大学生已经从以前的整体稀缺变为结构性稀缺。庞大的求职军队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哪些?是社会?是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自己?那么目前有哪些因素造成就业局势紧张?在艰难的求职路上大学生又该怎样努力才能生存下去?
1 目前就业形势对大学生不容乐观
持续多年的“就业寒流”几乎没有回暖的迹象,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踏上毕业求职路、即将迈入社会、即将面对人生定位抉择,他们可能并未注意悬在头顶的那柄毕业就失业的利剑,在窘迫的就业形势危机下也不知该何去何从。
1.1 让数据来叙述事实的残酷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37万人待业;2004年约69万人待业;2005年约79万人待业。其中2003年毕业生212万,经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多方协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最后的就业率本科院校达70%,高职院校就业率为55%。[1]
那么,2007年又是怎样呢?“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
表1列出近几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及增长率情况,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的一次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06年高校毕业生比05年增加了75万人,创历史新高,总量达到413万。这个数字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为在校大学生带来比以往更多的就业压力。为了扭转这一严峻的形势,怎样认识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怎样求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怎样调整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怎样把握求职的机遇,不少现实问题摆在了这批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面前。[2]
1.2 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学生,十年寒窗苦读教科书,就为能考上大学。然而上了大学就不再拥有以前那股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了,因此对社会问题关心度较低,对于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也是暗昧不清,他们对将来的求职路依然懵懵懂懂,就业观跟不上当前就业情形。面对如此忧心忡忡的局面,大学生们对将来的打算着实让人不得不为他们捏把冷汗:“先读了再说吧,反正都有四年时间了。”原因之一在于,不少学生由于摆脱了高考压力,觉得进了大学就等于已经为自己铺平了将来的道路,由此看来他们显然还没明白眼前就业事实的残酷。
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应付考试上,而没有对将来做具体打算和规划。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大学时光是人生最快乐的阶段之一,不用来潇洒玩乐觉得太可惜,因此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荒废在网吧、谈恋爱、盲目追求潮流这些所谓的大学“课外必修课”上,认为这些都是为自己“将来“做准备,那么,他们何时又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将来筹划就业呢?孰轻孰重已经被很多大学生本末倒置了。
1.3 自身能力与就业需求不成正比
大一忙社团,大二忙学习,大三忙恋爱,大四忙工作。大四就必须开始为就业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缺少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知,认为仅凭一张毕业文凭就能觅得职场归宿,可是他们却不明白,前三年浑浑噩噩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缺少从理论、实践上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凭借来之容易的毕业证书是体现不出一技之长的。当一些大四学生正准备摩拳擦掌步入求职圈时,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才能更方便找到工作,因为社会需要的紧缺人才不仅拥有大学文凭,还有额外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其他专长证书,并且具备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可眼下很多大学生达不到这些要求。[3]
很多用人单位采用各种筛选规则提拔人才,这让很多大学生倍感压力,那么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该以怎样的心态去求职呢?
2 摆正就业心态
就业的始点并非大四,而是在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学生在一年级熟悉校园环境并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专业兴趣和方向,三年级有目的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修养,四年级逐步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就业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在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上需要经历一个转变过程,因此,一些大学生会在这期间会产生不利的就业状态:知识化程度高而操作能力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折能力低。这些状态极大影响了大学生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他们需要改变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应对就业的博弈:
2.1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小学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学课程教育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大学课程给与学生相对精细化的专业指导。但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虽然中学时期多数学校开展了学工学农活动,但由于时间短促,学校和学生也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只是戴着“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帽子,整个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而在大学的课程设计上,多数学校开展了相应专业的金工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答辩等活动,意在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并非只是形式主义,但却鲜有学生可以真正领悟到这些实践活动的意义。现在很多大学生依旧认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次次拿到奖学金,毕业后自然可以找到称心的工作,这是因为当今时代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定义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依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这并不能抹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性。学校的成绩更多反应的是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知识层面的素质,而对于操作水平、知识应用能力等操作层面的素质,以及更深层次的成就动机、聪慧性、乐群性等人格要素和胜任力水平却难以体现,而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却恰恰不仅限于知识层面,而是多层次、多维。
大学期间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来提升自己在就业博弈中的竞争能力。而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学校和学生往往偏重与知识水平的教育,而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对专业实践活动重视不足,投入不够,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如何平衡知识的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们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大学期间学生也有很多途径参加社会实践,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打工,从事各类短期工作。打工可以给大学生在课余期间以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份与社会上各类的“社会人”接触的机会,这可以有力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而这也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条件。通过工作,大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层面的不足,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
另外对于有能力的大学生可以自学专业相关技能或其他专业技能,丰富化自己的知识积累,增强自我的就业适应性。如一些大学生选择自学计算机技能,因为计算机技能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对计算机熟练了就可以尝试兼职网页工程师、多媒体设计师、网络编辑等工作,即便以后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也会对从事其他工作带来更多的便捷。再如设计、策划、撰稿等工作不仅能巩固所学习的技能,也能增强个人创新意识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熟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与创意,提高自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2 克服就业情绪
择业就业时期大学生经常会被一些情绪所困扰,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焦虑情绪心理是目前大学生的三大就业的情绪心理困扰。大学生就业情绪出现浮躁和波动,是心理成长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倘若情绪长期波动并无法发泄,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就业情绪来自良好的心理,良好的心理来自良好的心境。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初出茅庐避免不了磕磕碰碰,有时一些挫折会导致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恐惧心理。而事实上此类情况避之不及,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调整好心情,排除干预,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然而,过度自信和自满也是一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现在多数大学生出生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中,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面对就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诸多不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应积极学习和探索与他人交往的技能,逐步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心态,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正视现实,适当调节个人心情,端正就业目的,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绪,从而在求职中掌握主动。
2.3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调查显示,多数用人单位在等同学历条件下会优先挑选有实际经验和工作经历的应聘者,这可以有效减少单位为新员工的培训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现在大学生通常比较缺乏社会工作经验,需要先“吃到饭,再考虑吃好饭,最后决定是否加菜”。然而有些大学生希望第一次就能得到称心工作,他们频繁奔波于人才市场却最终一无所获,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今天,择业观和就业观的转变亦是成功就业的关键。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自我定位不清,他们重实惠、重自我、重利益,存在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向往在大城市、大企业里上班。大学生择业时不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需要正确审视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以及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如果定位不清又急于求成,往往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又易意志消沉,一落千丈。对大学生来说,就业和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 蔡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及解决对策,科技资讯,2006,1,61.
[2] 杨威,葳蔓,吕智飞.413万求职大军:敢问路在何方,职业技术,2006,49,4~13.
[3]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8.
【关键词】心态 就业形势 启示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09-02
事物的价格与需求紧密相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亦是如此。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攀升,大学生已经从以前的整体稀缺变为结构性稀缺。庞大的求职军队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哪些?是社会?是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学生自己?那么目前有哪些因素造成就业局势紧张?在艰难的求职路上大学生又该怎样努力才能生存下去?
1 目前就业形势对大学生不容乐观
持续多年的“就业寒流”几乎没有回暖的迹象,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踏上毕业求职路、即将迈入社会、即将面对人生定位抉择,他们可能并未注意悬在头顶的那柄毕业就失业的利剑,在窘迫的就业形势危机下也不知该何去何从。
1.1 让数据来叙述事实的残酷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37万人待业;2004年约69万人待业;2005年约79万人待业。其中2003年毕业生212万,经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多方协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最后的就业率本科院校达70%,高职院校就业率为55%。[1]
那么,2007年又是怎样呢?“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
表1列出近几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及增长率情况,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的一次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06年高校毕业生比05年增加了75万人,创历史新高,总量达到413万。这个数字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为在校大学生带来比以往更多的就业压力。为了扭转这一严峻的形势,怎样认识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怎样求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怎样调整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怎样把握求职的机遇,不少现实问题摆在了这批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面前。[2]
1.2 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学生,十年寒窗苦读教科书,就为能考上大学。然而上了大学就不再拥有以前那股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了,因此对社会问题关心度较低,对于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也是暗昧不清,他们对将来的求职路依然懵懵懂懂,就业观跟不上当前就业情形。面对如此忧心忡忡的局面,大学生们对将来的打算着实让人不得不为他们捏把冷汗:“先读了再说吧,反正都有四年时间了。”原因之一在于,不少学生由于摆脱了高考压力,觉得进了大学就等于已经为自己铺平了将来的道路,由此看来他们显然还没明白眼前就业事实的残酷。
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应付考试上,而没有对将来做具体打算和规划。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大学时光是人生最快乐的阶段之一,不用来潇洒玩乐觉得太可惜,因此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荒废在网吧、谈恋爱、盲目追求潮流这些所谓的大学“课外必修课”上,认为这些都是为自己“将来“做准备,那么,他们何时又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将来筹划就业呢?孰轻孰重已经被很多大学生本末倒置了。
1.3 自身能力与就业需求不成正比
大一忙社团,大二忙学习,大三忙恋爱,大四忙工作。大四就必须开始为就业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缺少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知,认为仅凭一张毕业文凭就能觅得职场归宿,可是他们却不明白,前三年浑浑噩噩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缺少从理论、实践上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凭借来之容易的毕业证书是体现不出一技之长的。当一些大四学生正准备摩拳擦掌步入求职圈时,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才能更方便找到工作,因为社会需要的紧缺人才不仅拥有大学文凭,还有额外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其他专长证书,并且具备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可眼下很多大学生达不到这些要求。[3]
很多用人单位采用各种筛选规则提拔人才,这让很多大学生倍感压力,那么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该以怎样的心态去求职呢?
2 摆正就业心态
就业的始点并非大四,而是在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学生在一年级熟悉校园环境并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专业兴趣和方向,三年级有目的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修养,四年级逐步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就业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在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上需要经历一个转变过程,因此,一些大学生会在这期间会产生不利的就业状态:知识化程度高而操作能力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折能力低。这些状态极大影响了大学生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他们需要改变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应对就业的博弈:
2.1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小学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学课程教育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大学课程给与学生相对精细化的专业指导。但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虽然中学时期多数学校开展了学工学农活动,但由于时间短促,学校和学生也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只是戴着“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帽子,整个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而在大学的课程设计上,多数学校开展了相应专业的金工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答辩等活动,意在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并非只是形式主义,但却鲜有学生可以真正领悟到这些实践活动的意义。现在很多大学生依旧认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次次拿到奖学金,毕业后自然可以找到称心的工作,这是因为当今时代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定义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依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这并不能抹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性。学校的成绩更多反应的是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知识层面的素质,而对于操作水平、知识应用能力等操作层面的素质,以及更深层次的成就动机、聪慧性、乐群性等人格要素和胜任力水平却难以体现,而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却恰恰不仅限于知识层面,而是多层次、多维。
大学期间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来提升自己在就业博弈中的竞争能力。而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学校和学生往往偏重与知识水平的教育,而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对专业实践活动重视不足,投入不够,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如何平衡知识的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们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大学期间学生也有很多途径参加社会实践,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打工,从事各类短期工作。打工可以给大学生在课余期间以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份与社会上各类的“社会人”接触的机会,这可以有力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而这也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条件。通过工作,大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层面的不足,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
另外对于有能力的大学生可以自学专业相关技能或其他专业技能,丰富化自己的知识积累,增强自我的就业适应性。如一些大学生选择自学计算机技能,因为计算机技能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对计算机熟练了就可以尝试兼职网页工程师、多媒体设计师、网络编辑等工作,即便以后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也会对从事其他工作带来更多的便捷。再如设计、策划、撰稿等工作不仅能巩固所学习的技能,也能增强个人创新意识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熟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与创意,提高自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2 克服就业情绪
择业就业时期大学生经常会被一些情绪所困扰,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焦虑情绪心理是目前大学生的三大就业的情绪心理困扰。大学生就业情绪出现浮躁和波动,是心理成长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倘若情绪长期波动并无法发泄,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就业情绪来自良好的心理,良好的心理来自良好的心境。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初出茅庐避免不了磕磕碰碰,有时一些挫折会导致大学生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恐惧心理。而事实上此类情况避之不及,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调整好心情,排除干预,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然而,过度自信和自满也是一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现在多数大学生出生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中,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面对就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诸多不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应积极学习和探索与他人交往的技能,逐步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心态,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正视现实,适当调节个人心情,端正就业目的,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绪,从而在求职中掌握主动。
2.3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调查显示,多数用人单位在等同学历条件下会优先挑选有实际经验和工作经历的应聘者,这可以有效减少单位为新员工的培训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现在大学生通常比较缺乏社会工作经验,需要先“吃到饭,再考虑吃好饭,最后决定是否加菜”。然而有些大学生希望第一次就能得到称心工作,他们频繁奔波于人才市场却最终一无所获,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今天,择业观和就业观的转变亦是成功就业的关键。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自我定位不清,他们重实惠、重自我、重利益,存在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向往在大城市、大企业里上班。大学生择业时不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需要正确审视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以及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如果定位不清又急于求成,往往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又易意志消沉,一落千丈。对大学生来说,就业和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 蔡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及解决对策,科技资讯,2006,1,61.
[2] 杨威,葳蔓,吕智飞.413万求职大军:敢问路在何方,职业技术,2006,49,4~13.
[3]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