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作为起始年级的七年级,育人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既不像小学生,也不像中学生,叛逆性格初露端倪,俨然一副不服管的“小大人”形象。这个阶段的孩子处处想独立,但又方方面面表现为不成熟。比如,这些孩子在家里开始不听父母的管教,与父母逐渐产生代沟;在学校里,生活上马马虎虎,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学习上很多人又一时难以适应多学科、快节奏的初中生活。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做人方面,很多人连起码的为人之道都不懂。许多学生不懂感恩,不尊重别人,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花钱大手大脚……凡此种种,让我们这些中学教师忧心忡忡。
我认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教会他们做人,远比教给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学习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尤其是莫怀戚的《散步》,实在是一篇难得的育人佳作。
这篇文章写的是平常小事:“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去田野散步。但是,平常小事中却蕴涵着人生的大道理:在尊重老人,敬老爱老的前提下,一家三代和睦相处。文中的“我”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孝”让这个寻常的男子汉高大了起来。
我在讲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把对“我”的分析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一个“孝”字对全文展开了分析。我认为,教授这篇课文,就是要对学生灌输新时代的“孝”道。“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一个人只有当他(她)懂得了孝敬父母,才会懂得感恩;而懂得了感恩,这个人才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希望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才说文中的“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
文中写道:“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段话说得多好。一听就是一个大孝子发自肺腑的语言。母亲不愿出去走走,是实情: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不仅自己有困难,还会给孩子们添加麻烦。但是,从心底里说,老人还是很愿意与儿孙们出外走走的。试想:如果这次“我”、妻子和儿子出去散步,真的听了老人的话,把老人丢在家里,老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她心里一定会倍感凄凉。老人最缺的就是大家在一起出外走走的这份天伦之乐。而文中的“我”,很理解老人的心情,话的说都很到位,因为“我”有一颗真诚的孝心。
文章第三段有这样的话:“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短短的几句话,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文中的“我”对母亲能熬过严冬侥幸的又活下来的无比庆幸。这又是一次孝心的流露。
散步时,“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但却折射出这位母亲在家中受尊重的地位。“我”陪着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跟在后面。这对小小年纪的儿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这段话很有分量。此时的“我”身兼儿子、父亲、丈夫的三重身份,也就意味着身担三种责任。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里三代人都很信任“我”,“我”的决定也就更显得丝毫不能马虎。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站在了母亲的一边,“我”的形象霎时高大了起来。这对儿子又是一次活生生的“敬老”教育。
文中的母亲,再一次表现得识大体,顾大局:“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母亲的话底气十足,这也再一次折射出“我”的“大孝”。这位老母亲是多么的信任自己的儿子啊!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细节,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了!读到此,我激动的泪水已快要夺眶而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羡的家庭啊!
今天,我们的中学生多么需要经常读读这样的文章啊!这类文章,只需适当地点拨,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反复诵读,他们就一定会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 刘宇帆)
我认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教会他们做人,远比教给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学习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尤其是莫怀戚的《散步》,实在是一篇难得的育人佳作。
这篇文章写的是平常小事:“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去田野散步。但是,平常小事中却蕴涵着人生的大道理:在尊重老人,敬老爱老的前提下,一家三代和睦相处。文中的“我”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孝”让这个寻常的男子汉高大了起来。
我在讲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把对“我”的分析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一个“孝”字对全文展开了分析。我认为,教授这篇课文,就是要对学生灌输新时代的“孝”道。“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一个人只有当他(她)懂得了孝敬父母,才会懂得感恩;而懂得了感恩,这个人才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希望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才说文中的“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
文中写道:“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段话说得多好。一听就是一个大孝子发自肺腑的语言。母亲不愿出去走走,是实情: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不仅自己有困难,还会给孩子们添加麻烦。但是,从心底里说,老人还是很愿意与儿孙们出外走走的。试想:如果这次“我”、妻子和儿子出去散步,真的听了老人的话,把老人丢在家里,老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她心里一定会倍感凄凉。老人最缺的就是大家在一起出外走走的这份天伦之乐。而文中的“我”,很理解老人的心情,话的说都很到位,因为“我”有一颗真诚的孝心。
文章第三段有这样的话:“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短短的几句话,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文中的“我”对母亲能熬过严冬侥幸的又活下来的无比庆幸。这又是一次孝心的流露。
散步时,“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但却折射出这位母亲在家中受尊重的地位。“我”陪着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跟在后面。这对小小年纪的儿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这段话很有分量。此时的“我”身兼儿子、父亲、丈夫的三重身份,也就意味着身担三种责任。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里三代人都很信任“我”,“我”的决定也就更显得丝毫不能马虎。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站在了母亲的一边,“我”的形象霎时高大了起来。这对儿子又是一次活生生的“敬老”教育。
文中的母亲,再一次表现得识大体,顾大局:“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母亲的话底气十足,这也再一次折射出“我”的“大孝”。这位老母亲是多么的信任自己的儿子啊!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细节,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了!读到此,我激动的泪水已快要夺眶而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羡的家庭啊!
今天,我们的中学生多么需要经常读读这样的文章啊!这类文章,只需适当地点拨,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反复诵读,他们就一定会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 刘宇帆)